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193.第193章 有他带领,必将断层式领先世界!
  第193章 有他带领,必将断层式领先世界!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几天,农研所那边李暮天天都去看一眼,目前暂时没有什么大问题。
  反浮选冷结晶工艺的方案相当详细,只要照着做,一般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难点。
  难的是实验的部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
  不过这方面靠米胜华等人即可,他没有必要过去。
  半导体研究所这边的进展,也是颇为顺利,不过距离出成果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每天在学校、农研所、半导体研究所之间三点一线,他过得倒也是十分舒服。
  直到第四天的下午,王娅又在实验室门口等他。
  看完她修改好的设计图后,李暮当即带着她前往宏星钢铁厂。
  ……
  门卫大爷对王娅还有印象,笑呵呵地打了个招呼,就放两人进去。
  来到孙厂长的办公室,李暮“咚咚~”敲了两下门。
  正在泡茶的孙厂长抬起头,看到是他,眼中满是惊喜,道:“我说今早怎么有喜鹊在枝头叫,原来是来了贵客啊!”
  “快进来坐,快进来坐,我给你们泡茶。”
  李暮和王娅在沙发上坐下,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和孙厂长客套了几句,才拿出设计图,说出来意。
  有顶吹氧气转炉在前,孙厂长对李暮的能力那是一点儿都不怀疑,二话没说就去安排老工人车零件。
  ……
  到了下午7点左右。
  车间里,十几个老工人,正围在一台一人高的机器边上,进行着最后的组装工作。
  看到孙厂长过去,边上的厂文书当即道:“厂长,李顾问,已经做好了,马上就可以试车了。”
  “好,马上安排!”孙厂长大手一挥,调配蜂窝煤的原材料是早早准备好的,就等着机器一出来,马上开始试车。
  工人们先将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搬到外面的空地,然后将机器校平,牢固地固定在水泥地基上。
  然后是清洗机器上的油污、检车各部位的落定、调整拨转、冲压等各部分的位置……
  一通忙活下来,做好了试车的准备。
  李暮和王娅也没有胡乱插手,在这方面,他的知识还真未必有这些在厂里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工人们的经验好用。
  ……
  很快,一切准备就绪。
  不过奇怪的是,孙厂长却没有立刻开始试车,反而找上李暮和王娅,对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外面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与此同时,一道横幅也很快被工人们拉了起来——热烈欢迎一机部、京都一机部领导同志莅临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试车大会: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丘领导哈哈大笑着走进来,后面跟着一票的一机部、京都一机部领导和专家教授。
  一看到李暮,他便道:
  “你啊你,这是又给我整了个大惊喜啊!”
  “京都蜂窝煤的供应问题,我们一机部这边的专家们本来已经在研究了。”
  “没想到他们的设计图才刚刚交上来,你这边竟然已经把机器都做好了!”
  “领导,这您就误会了,研究出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的另有其人,我只是做了适当指导而已。”李暮笑道。
  说着,他将身边的王娅推了出去。
  丘领导闻言满是惊讶,他还以为机器是李暮搞得呢。
  王娅连忙解释道:“不,不是的,领导,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的设计,完全都是李暮的想法。”
  “我只不过是出了点力气完成它而已。”
  “不信您看,我最初的设计图上,全是他的批注。”
  一边说着,她一边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第一版的设计图。
  跟在丘领导背后的专家和教授们闻言,也纷纷上前,看一看李暮的设计思路和想法。
  一个专家道:“这,这设计图倒是和我们的思路差不多,设计出的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也是一样的。”
  “诶,这个第一版确实是半自动设计,你仔细看,批注对整个设计都做了修改,全封闭式一级传动的高压蜂窝煤成型机,简直和重新设计过差不多。”有教授道。
  ……
  一众专家和教授,围着王娅手中的设计图一顿评头论足。
  这份设计的巧思,完全不逊于他们整个团队的努力结果。
  丘领导看向李暮,问道:“这个图纸真的不是你设计的?可不能说慌,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
  “我只是做了一些指导,提出了一点想法,不过也仅此而已。”李暮无奈地摇头笑道。
  王娅道:“可是没有他的想法,不可能完成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的设计,我只是出了点力气而已!”
  见两人又要推让起来,丘领导笑着打断道:
  “好了,好了,不用让,你们都有功劳!”
  “每年冬季,京都有60多万户居民需要供煤,但你知道现在能够使用上蜂窝煤的有多少户吗?不足5万!”
  “我们一机部做过统计,如果整个京都都使用上蜂窝煤,那么每年我们至少可以节省出30万到40万吨的煤。”
  “这还仅是京都,如果推行至全国呢?”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资源,如果用来投入国家其他方面的建设,又能产生多大的效益啊!”
  ……
  听着他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替李暮和王娅鼓起掌来。
  旋即,丘领导立刻让孙厂长志辉,开始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的第一次试车。
  结果,当然是大获成功。
  每小时的产量,能达到1000多吨,比他们一机部设计的,理论上每小时能达到100吨产量的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足足多了10倍!
  得出这个数据,丘领导更加欣喜不已。
  这个产量代表着京都的供煤问题,在短期内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如果推行得够快,甚至在今年,就能替国家节省近几百万吨的煤资源和几千万方的木材资源。
  想到这里,丘领导当即指示,让宏星钢铁厂专门开辟出三条生产线,昼夜不息地生产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
  又让京都一机部的人,尽快筹办蜂窝煤厂的建设,争取在开春之前,就让全国人民都用上蜂窝煤!
  ……
  对于李暮的情况特别关注的上级领导,很快得知他设计出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的消息。小院内,宋秘书捣鼓了半天,终于点燃了一机部送来的煤炉。
  伴随着热意在屋子里缓缓散开,上级领导的脸上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有了这个东西,往后每一年京都的冬天,人们的日子,都会好过许多许多啊!
  宋秘书汇报道:
  “领导,一机部那边作了统计,用上蜂窝煤后,咱们今年至少能省下35万吨煤!”
  “还有烧煤生火原来要用的柴,以前一年要耗用两亿多斤,从今年开始,会逐步降低到五千万斤!”
  “还有城市环境卫生方面,以前每年产生60万立方的煤渣,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处理,现在也不用担心了!”
  听着宋秘书的汇报,上级领导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好,好,好。”他高兴地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又道:“让一机部那边务必尽快完成蜂窝煤厂的建造投产。”
  “这是关于群众民生的大事,马虎不得。”
  “还有奖励……嗯,这个你让他们好好讨论。”
  说到最后,上级领导眉间又不禁带上了一抹愁绪。
  超算才刚刚成功,给李暮的奖励都还没有想好,他就又搞出了个对民生帮助极大的全封闭式蜂窝煤机。
  这下让奖励更加不好给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失笑。
  有个能够不断做出成果的科学家,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啊!
  ……
  有了上级领导的亲自下令,蜂窝煤厂的建造和投产,进行得相当顺利。
  仅仅用了四天时间,由一处厂房改建的蜂窝煤厂中,十几台全封闭式高压蜂窝煤机就轰隆隆地工作起来。
  广民日报上,也在一块版面上,专门刊登了这一则消息。
  一些还不知道蜂窝煤的人看了,好奇地询问那些兴冲冲就往煤铺走的人询问:
  “这蜂窝煤真有报纸上说得那么好?”
  “好不好,你看他们不就知道了,去晚了可就没有了。”被拉住的那人一指边上的人群。
  定睛一看,竟然个个都拿着购煤证,全是去买蜂窝煤的。
  发现了这一点,发问的人吓了一跳,连忙跑回家拿购煤证了。
  一时之间,整个京都都是前去抢购蜂窝煤的人群,在煤铺外排起了长队。
  当天夜里,家家户户的屋里都燃起了煤炉。
  京都的冬天,也随着夜夜长燃的蜂窝煤,变得好似不那么冷了些。
  ……
  计算技术研究所。
  外面还飘着雪,会议室内却温暖至极。
  四个燃烧着蜂窝煤的煤炉散发着惊人的暖意,炉子上煮着的茶水,谁渴了直接去领,保管热乎乎的,比保温瓶好使得多。
  诸多夏国最顶尖的计算技术专家和教授,都列席在座,翘首以盼某个人的到来。
  ……
  李暮和严佩林走进会议室。
  原本有些吵闹的屋内,随着两人的出现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李暮的身上。
  严佩林知道今天的主角不是自己,没有半句废话,对李暮点了点头后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李暮得到示意,走上台,先是扫视了一圈,才道:“有很多都是老熟人了,我就不自我介绍里,咱们直接开始怎么样?”
  夏裴愫、黄昌、邓忠涵……这些人他在之前的j语言交流报告大会上面见过。
  其他的大部分人,也都在超算的研究中熟得不能再熟。
  少部分因为要维持计算技术研究所原本的研究,没有参加超算研发没见过他,不过人数并不多,只有五六个。
  但看他们的表情,应该也从旁边的人知道了自己。
  “李顾问,你直接说吧,你那一串头衔,要是说出来,怎么都得要上一分钟。”有人开口打趣道。
  闻言,众人顿时一阵大笑。
  六个单位的顾问,外加超算研究项目的总设计师兼总顾问,要自我介绍确实得不少的时间。
  李暮也跟着笑了笑,道:
  “那我就单刀直入,说一说超算出现后对计算技术领域发展的影响吧。”
  “之前我在立项大会的时候说过,超算能够应用在医药、气象、军事等领域,产生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这个推动是怎么实现的呢,仅仅凭借计算吗?当然不是。”
  “超算拥有庞大的算力,凭借这一点,我们可以模拟出近似于现实的研究环境数据,然后进行模拟实验。”
  严佩林举了举手,问道:“就像是d弹弹道轨迹计算机一样?”
  “是也不是。”李暮微微笑了笑,继续道:
  “举个例子,在建立高置信度的计算软件平台后,我们甚至可以进行模拟大蘑菇实验。”
  “通过高逼真度的数值模拟,以及大蘑菇实验和实验室试验获得的大量数据,能够充分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种研究方式,不仅提高了研发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安全性,避免了辐射产生的威胁。”
  “还有在地球系统模拟、药物研发、疾病机制研究,原子级别模拟……”
  ……
  台下的众人原本表情还十分轻松,听着听着,忍不住目瞪口呆。
  也有反应快的,在李暮提到大蘑菇的瞬间,便拿出笔在笔记上“唰唰~”的不停记录着。
  李暮说得很多,也很杂。
  他并没有说太多专业上面的东西,只是不断地拓展众人对计算技术应用领域的认知。
  待他说完后,全场一时鸦雀无声。
  直到一声“啪啪~”的掌声响起,会议室里霎时掌声雷动。
  众人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不愧是总设计师兼总顾问,这份对计算技术发展的认知,就远超我们了!”
  “模拟大蘑菇实验,恐怕m帝和老大哥现在都还想到呢!”
  “有他带领,我们国家的半导体和计算机领域,必定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断层式领先世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