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308.第308章 对李暮的名位顾虑
  第308章 对李暮的名位顾虑
  京都第一机床厂成立于49年,最初由几家小厂合并而成,主要从事2吨以下中小铸铁件及有色金属铸件的生产。
  目前的职工人数,有1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4人。
  在60年的时候,设计了夏国第一台x5210圆工作台铣床和x212型龙门铣床。
  论机床的制造,第一机床厂无疑走在夏国的前沿。
  “当然,这些成就和李顾问您比起来根本微不足道,3+2轴数控铣床地发明,必将震惊国内工业界!”唐燕捷和李暮一边排着队,一边闲聊着。
  即便是现在,他依旧不敢相信,夏国竟然能做出这么厉害的数控铣床。
  第一机床厂的厂长林振顺在一旁陪同,讲述着属于他们厂的历史同时,也满眼钦佩地看着眼前年轻得过分的李暮。
  他们和五道口技术学院合作,也才不过搞出了3轴而已。
  初时听到3+2轴的研制思路,他们很多工程师都惊叹不已,直呼:“竟然还可以这样设计,简直是天马行空般的创造力!”
  虽不是5轴,但在特定工件上的加工效果却并不弱于5轴多少,伪5轴的称呼名副其实。
  “领导您先别急着夸奖,留到成功的时候再说,万一到时候要是失败了,我这脸可就挂不住了。”李暮笑着道。
  虽然他现在完全有信心搞出3+2轴数控铣床,但还是要装出一点不自信的样子。
  次次都成功已经十分惊人,不过也不是不能用运气好的借口搪塞。
  可你每次刚开始就觉得能成功,那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只是李暮还是低估了众人对他的信心,唐燕捷哈哈笑道:
  “你啊,就是谦虚,那么多专家和教授都给出了80%成功率的推断,还能不成功?”
  “即便遇到问题,也不过是暂时的罢了。”
  “不仅上面相信你,我也相信你,肯定能搞搞出3+2轴数控铣床!”
  ……
  众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待吃完饭后。
  唐燕捷本来想让李暮在机床厂这边安排的宿舍歇息。
  但他惦记着半导体研究所的事情,还是想先去看一看。
  如果所里没有什么大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时间,他都会待在3+2轴数控铣床研制团队这边。
  后者听完,觉得也有道理,于是欣然亲自相送。
  ……
  8点15分。
  唐燕捷的专车停在了半导体研究所前。
  他又交代了几句,让李暮不要忙得太晚,注意休息后,便坐着车离开。
  和警卫打了个招呼。
  进入所里。
  几栋实验楼依旧灯火通明。
  李暮快步走向第二代超算研制组所在的实验楼。
  正要上去,碰巧遇到了吃饭回来的王绶觉。
  看到他,后者相当高兴,忍不住调侃道:
  “我们的李大顾问从川渝访问回来了?”
  “你这次去,动静可真不不小咧。”
  “我看报纸上说,有好多大学的教授都请你开讲座,还有无数学生天天喊向你学习,厉害啊。”
  调侃归调侃,他还是相当佩服李暮的。
  名气大的科学家不是没有,但这样受学生们喜爱和尊敬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只是国家需要一个榜样,而我恰好合适而已。”李暮笑了笑道。
  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功劳有多大。
  在夏国,还有很多科学家们,贡献比他多得多。
  他唯一的优势,是年轻,和这个国家一样年轻。
  又恰好赶上困难的时候,才被推出来,当这个“代言人”。
  王绶觉摇头道:
  “那这个榜样,也是独一无二的,除了你没人能做。”
  “不说这个,免得你骄傲。”
  “你这么晚过来,是想来问你离开这九天的研究情况吧?放心,各个研制组的研究都比较顺利……”
  他将李暮走后的研究情况都说了一遍。
  第二代超算的研究,已经进入到最后的阶段,各个研制组正在日夜赶工。
  03型个人计算机和01型操作系统,也有了相当大地突破。
  很快能成功不敢说,但在2到3个月内,应该能拿出初步的成果。
  “还有彩色液晶电视那边,生产线也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已经在小规模地生产试水,用不了多久,便会送去香江试卖。”王绶觉最后道。
  他每天都在各个研制组转悠,不用拿报告,都能把各个研制组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
  听完后,李暮点了点头,道:“我不在这段时间,辛苦您了。”“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再说,有谁能比你辛苦,一回来便过来工作。”王绶觉笑道。
  李暮微微一笑,道:
  “那可未必,接下来有不少的事情要麻烦您呢,回头川渝那边会送一批人过来,进行软件工程的培训。”
  “到时候这件事还是要麻烦您来带他们。”
  “另外还要挑一两个人去川渝那边,帮助他们建立软件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和游戏研发中心,人选您看着安排就行。”
  既然答应了李达章,那么这件事情便宜早不宜迟。
  这会儿上面应该还在走程序,等川渝那边的人过来,他们正好准备完全,可以直接开始,省时省力。
  “行,我回头去安排。”王绶觉想都没想地直接点头答应下来。
  毕竟李暮拉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从川渝拐一点过来,也很正常。
  就是居然舍得送人过去,让他有些惊讶。
  但说完,他又有些疑惑道:“等等,你带来的人,交给我?你不亲自带吗?”
  “我还有别的事要忙,可能一时半会儿没办法走开。”李暮道。
  他这么一说,王绶觉立刻便懂了。
  能抛下所里的研究去搞的东西,重要性比起第二代超算只高不低。
  ……
  和王绶觉见过面。
  知道了各个研制组没有出现大问题。
  李暮便回到家中。
  将公文包放下后。
  他来到书房,拿出一张稿纸,开始整理目前的研究计划。
  既然半导体研究所情况稳定,那么现在首要的目标,便是把3+2数控铣床搞出来。
  今天的分组和任务安排只是开始。
  他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机床调整的问题。
  3+2轴加工要求机床的调整非常精确,包括对旋转轴和进给轴的校准,以确保机床在加工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任何微小的调整不当,都可能导致加工误差,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而机床调整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参数设定。
  数控系统的参数,是经过一系列实验和调整获得的重要数据,通常存在由电池供电的ram中。
  如果参数设定错误,会对机床及数控系统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更换电池、定期通电,还要培训一批熟练操作的工人。”李暮一边对照着资料,一边在纸上写上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然,除了这三个方法,还有对刀具和编程的调整。
  包括概念不清、分不清刀具半径左/右补偿、对刀具长度补偿理解不到位等。
  这些作为可能出现的问题,被他标注在稿纸的下方。
  说话可以谦虚,但做事必须要高调。
  ……
  就在李暮这边努力地完善着手里的方案的时候。
  上面这边,唐燕捷、郭默和丘领导三人,也聚在一起,开了个简短的会议。
  郭默第一个开口道:“上面的意思,还是想让李暮来担任3+2轴数控铣床的总设计师,除了他,也没人能够服众。”
  “我觉得不妥,数控铣床一旦成功,想要瞒是瞒不住的,到时候李暮一定会进入有心人的视野。”丘领导立刻站出来道。
  显然,他们正在讨论关于李暮的职位任命问题。
  虽然李暮本人根本没有发现自己现在在研究团队里还是个“黑户”,但名分问题,还是要尽快定下来才行。
  郭默道:
  “如果严格执行保密条例的话,未必会出事,上面考虑到的是李暮还年轻,少不了还是有年轻人功成名就的心理。”
  “我们一直将他藏着掖着,已经十分苛刻了。”
  “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会让他失去朝气和追求。”
  他当然明白这次的研究瞒不住。
  上面已经决定,3+2数控铣床一旦成功,便以最快地速度,实现普及。
  哪怕短时间内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但对于夏国的工业发展来说,长远去看是极为有利的。
  而且说不定用不了一两年,他们便能收回这些成本。
  “我赞同郭院长的想法,该给的荣誉,还是要给的。先不提后面成功后的事情,这个总设计师非他莫属。”唐燕捷插话道。
  他不管别的,就知道没有李暮,这个研究肯定搞不成。
  “那要不再给他取个代号,然后假装这个代号才是真正的总设计师,李暮只是推出来的伪装?后面把这个代号再公之于世,也不用担心被人顺藤摸瓜地找到。”丘领导想了想,提议道。
  上面想要李暮担任总设计师,他估计是实在没有什么好奖励的,只能在身份上找补。
  从第一代超算开始,李暮受到的奖励,基本便是以奖状、奖章和粮票肉票为主,钱都很少再发了。
  毕竟李暮每次都能从特殊津贴中拿到30多w,上面奖励的这一点钱,有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