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369.第369章 难掩兴奋的钱五师
  第369章 难掩兴奋的钱五师
  (前面366章的01型计算机集成度做了修改,从20万集成度改为15万了)
  就在李暮在床上休息的时候。
  关建民也开着车,带着钱五师和于洪如两人,来到国科院门口。
  眼看车子刚刚停稳。
  坐在后面的两人便想要下车。
  他连忙道:“钱教授、于教授,你们先别急,国科院还没开门呢。”
  “没开门怎么……”钱五师下意识地回了一句,旋即意识到不对。
  看了看国科院的大门,确实没开。
  虽说门口倒是有警卫,看门的大爷也在,想要进去不难。
  但郭默人不在,他们进去了也没什么用。
  “早知道应该直接去他家的。”钱五师心中不免有些懊恼。
  熬了一夜,加上过于高兴,竟然连这都没有意识道。
  “要不您二位在车里先休息,我去打个电话,让人知会郭院长一声?”关建民想了想,提议道。
  他作为李暮的大管家,也在国科院挂职,电话可以直接打到郭默家中。
  “那还等什么,快去打电话吧。”钱五师连忙道。
  ……
  郭默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
  被客厅中的电话吵醒。
  来不及披上衣服,他便赶紧去接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声音:“喂,郭院长,是我,关建民。”
  “哦,小关啊,有什么事吗?”郭默原本还有些混混沉沉的脑袋顿时完全清醒过来。
  这个电话,既然是关建民打来。
  那么便说明事情和李暮有关,他就要打起十分的精神慎重对待。
  关建民道:
  “是这样,现在钱五师和于洪如两位教授就在国科院门口,着急想要见您,您看不能不过来一趟,或者我带他们去您家?”
  “不用,你们稍等片刻,我马上过来。”郭默立刻道。
  说完,他便挂断电话,火速穿好衣服,前往国科院。
  ……
  半个小时后。
  郭默骑着自行车来到国科院门口。
  刚刚放下脚架。
  发现了他的钱五师和于洪如,便迅速地从关建民的车上走了上来。
  看到于洪如,郭默愣了愣,然后道:“是关于激波风洞研究的事?”
  他对对方有印象,搞爆轰驱动,成天炸实验室,让人头疼不已。
  也就是有钱五师、钱炜常、郭淮等人作保,否则这实验恐怕都难说能不能继续下去。
  “不是,不是,是……”于洪如连忙摆手,刚想解释,又想起这是在外面。
  高空台如此重要的机密研究,当然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哪怕现在门口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只有两名警卫,外加一个看门大爷。
  钱五师抬了抬手,示意自己来解释,然后言简意赅地说道:“和李暮有关。”
  这五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郭默瞬间便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将两人带入国科院。
  ……
  进入办公室后。
  郭默先是让关建民守在门口。
  然后才看向钱五师,道:“钱教授,您刚刚说事情和李暮有关,难道是他打算参与激波风洞的研究?”
  他猜测,能让两人一起来找自己,恐怕也只有这个理由。
  “不,不是,是关于高空台的研究,郭院长,您应该知道它的重要性!”钱五师脸上难掩兴奋,连忙道。
  听到高空台这个名字。
  郭默的神色猛地怔住。
  他当然知道高空台有多重要,国家早早便开展了对其的研究。
  然而到目前为止,成功都是希望渺茫的事情。
  虽说没有停止对其的研究的进行,但基本都已经清楚,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取得成功的项目。
  ——只能靠时间去慢慢磨。
  “是李暮提出的研究计划吗!”郭默直接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如果说是李暮的话,那么即便是难如高空台,也肯定能够成功。
  钱五师重重点头,道:
  “对,昨晚我和洪如一起去他家,本来是想邀请他加入激波风洞的研究,给那边指导一二。”
  “没想到他直接拒绝了我们。“
  “本来我还觉得奇怪呢,他应该不是在这个性格。但接着他便告诉我们,他自己在研究高空台……”
  他简短地将昨晚发生在李暮家中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然,对于谈话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直接提及。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郭默听完后,惊喜交加:“那感情好,李暮一出手,相信我们国家用不了多久,也能拥有高空台了!”
  高空台对于一个国家航天航空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再清楚不过。
  大嘤在50年代曾经研制过一款航空发动机,计划用火神轰炸机改装的飞行试验台进行试验。
  然而最终却因为发动机起火,连带着试飞平台一起坠毁。
  但在改用了高空台之后,不仅获得了成功。
  而且将原定计划一年的飞行试验,缩短到了1个月。
  12倍的速度提升,是什么概念!
  如果夏国也能拥有一座高空台,便能将十年的航空发动机发展计划,缩短到一年内完成。
  同时还能够带动其他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速度提升。
  “郭院长,我的想法是,等李暮完成计划书后,便让他尽快前往九全,在那里的试飞基地中,完成高空台的研制,在这之前,我会过去主持,让他们做好一切准备。”钱五师继续道。
  他着急忙慌地跑过来,就是想在李暮写完计划书之前,将事情都安排好。
  郭默闻言,笑容微微僵了僵,道:“可是京都这边的研究,怕是也很难离开他。”
  高空台的研制,不是个小工程。
  哪怕对李暮再有信心,他也觉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需要费的时间,至少以年为单位。
  但京都这边,也有很多重要的研究,需要李暮去主持。
  离开了他,虽说不至于寸步难行,但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这点郭院长您可以放心。”钱五师笑了笑,道:“他亲口跟我们说过,如果顺利的话,最多半年,便能搞出我们国家的第一座高空台!”
  他说话的同时,回想起李暮做完说这话时的自信,心中依旧震撼不已。
  说实话,他最近一段时间,也不是没想过搞高空台。
  以前的夏国,并不具备搞高空台的基础。
  但是随着顶吹氧气转炉的出现,钢铁冶金领域获得大发展,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机械制造精度突破至世界领先水平。
  高空台的建造,便拥有了可能。
  但即便是他有这个想法,也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在短短半年内时间内完成。
  “半年!”郭默听到这个时间,眼神之中同样满是震惊。
  这个时间,简直不可思议。
  可一想是李暮说得这话,他又觉得这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里,他当即道:
  “好,钱教授,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我肯定全力支持。”
  “稍后我便会将这项研究上报,然后去调集原高空台研究团队去往九全的试飞基地。”
  “您需要人员和设备,尽管上报,国家将不惜代价地为你们提供!”郭默神色满是郑重。
  表达出的态度,更是让于洪如羡慕不已。
  要是他能够得到这份支持,对于激波风洞的研究,肯定能加快不少。
  当然,羡慕归羡慕,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合理。
  毕竟自己和李暮,确实很难比较。
  后者给了投入,是真能把高空台搞出来。
  但他,就很难说了。
  “我也不能辜负李顾问对我的信任啊!”于洪如看着激动地商议着的两人,默默地走出了房间,心中暗道。
  到这里,后面的事情便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高空台虽然重要,但他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改换门庭,转去研究。
  “就让我们比比,谁先成功吧!”于洪如看了看特楼所在的方向,暗暗较劲。
  ……
  京工院。
  已经是学期末,往常这个时间点,学校里的学生们,总是行色匆匆。
  要么在图书馆复习课本,要么在教室中讨论问题,总之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校园里到处闲逛。
  不过说闲逛也不完全对,准确来说,他们是在找人。
  至于是谁,看着他们人手一本的“李暮语录”,也不算难猜。
  以往李暮时不时会来京工院,学生们知道他经常来,却不清楚他什么时候会过来,能不能遇上全凭运气。
  但这回不一样。
  学校的领导可是摆明了跟他们说李暮要来搞学习会。
  当然,按理说他们应该在学校门口等人更合适。
  但上次的讲座,李暮便没有按套路出牌。
  为了避免搞大场面,他直接偷偷地进入了各个学校。
  这也让他不喜欢搞大场面,弄形式主义的风格传了出去。
  于是,学校这回也没有搞什么带着学生在学校门口迎接的排场,仅仅只是挂上了横幅,然后让部分的领导去迎接。
  不过这个场面其实也不算小了。
  毕竟这回参与软件工程学习会的学校,足足有七个,还包含了五道口技术学院、京工院、国科大等顶级高校。
  因此,当李暮偷偷进到学校里面的时候。
  还没来得及走到行政楼,便被到处找他的学生们发现。
  尽管他赶紧做了个嘘声的手势,却还会被叫破行踪:
  “李顾问,是李顾问!”
  “在哪儿呢,让我看看!”
  “李顾问好!”
  ……
  一大群学生,顷刻间便将李暮的身周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兴奋,饱含着尊敬和崇拜之情。
  “各位同学们好啊,我很感谢你们这么欢迎我,不过大家千万别挤来挤去,小心有人摔倒,务必注意安全!”李暮连忙大声道。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身边便站满了人。
  远处更是有密密麻麻的人头在往自己这边移动。
  要是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踩踏事故。
  只是他的声音相比人群的欢呼声,还是有些小了。
  正想再多喊几句时。
  只听周围有学生开始喊道:
  “李顾问说得对,大家停一停,不要再往前挤了!”
  “咱们是来欢迎李顾问的,可不能让李顾问担心!”
  “京工院的,都往后推一推,咱们机会多,要让让其他的同学!”
  ……
  片刻功夫后。
  刚刚还十分吵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一群人安安静静的围在李暮的身边。
  后面虽然还有学生听到消息过来,但听到前面的人传话,加上老师赶过来主持秩序,所以也没出乱子。
  “这才对嘛。”李暮擦了擦汗,笑道。
  正准备开口让他们先退去。
  一个女学生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从怀里拿出一本笔记,道:“李顾问,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您能不能在上面给我留句话……”
  李暮看着递到面前的笔记本,一时哑然。
  这跟后世要明星的签名,未免有点相像。
  不过他知道,这些学生之所以崇敬他,只是出于对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的钦佩。
  想了想,他道:“当然可以。”
  说着,他结果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
  “谢谢李顾问!”拿回笔记本的女学生看着封面上的字,激动得不能自已。
  虽说这几个字,她已经看过了不知道多少回。
  但由李暮来写,便代表着他对自己的期盼。
  “不用客气,好好努力,建设国家,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李暮笑着道。
  他刚刚说完。
  见到女学生成功的其他学生们,也不由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记:“李顾问,我们也想要一个……”
  看着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学生们。
  李暮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做了一件“蠢事”。
  ……
  一个小时后。
  写寄语写得手腕发酸的李暮,才被好不容易挤进人群的钱树言和蒋南英等人救了出去。
  剩下的学生们虽然有些遗憾,但看着他偷偷揉手腕的动作,也没有继续再要求。
  能给他们签这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
  再继续下去,他们自己都觉得很过分。
  临走时,李暮回头说道:
  “除了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试点班,还有准备转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其他人的都给我去好好学习。”
  “否则以后我见了,可是要骂的。”
  “你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可以向我学习,但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见我上。”
  他很高兴有这么多学生喜欢自己。
  但也可惜,他们将时间费在自己身上。
  “但是李顾问,要是我们听您的话,以后都见不到你了,您也不开其他学科的讲座……”人群中有人小声说道。
  这话倒也没错。
  到现在为止,李暮只搞了软件工程方面的讲座和讲课。
  其他方面,一个也没搞过。
  “这不是没人邀请我嘛,不过你们放心,以后肯定会有的。”李暮看了钱树言等人一眼,开了个玩笑道。
  他倒是不介意开其他学科的讲座。
  只不过好像大家更在意他在软件工程方面的成就。
  听到他这么说。
  学生的眼睛俱是亮了亮,然后往钱树言等校长院长们看去,目光满是幽怨,仿佛在说:“原来是你们没请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