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65章 被演了一脸
  第465章 被演了一脸
  胡旭华的话没有说完。
  但结果已然是不言而喻。
  很显然,波海造船厂的厂长绝对不会同意胡旭华到处乱跑,肯定没有答应。
  只不过最后还是被钻了空子。
  李暮合理怀疑,丁修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胡旭华就已经到了火车站。
  他无奈道:“没必要如此啊!”
  “有必要,李顾问,您不知道,在您走后的第七天,我们就遇到了巨大困难……”胡旭华长叹一口气,道。
  在李暮离开波海造船厂的时候。
  他们说要跟着走。
  当时其实只是开玩笑。
  毕竟京都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开展潜射d弹的研制。
  而且他们还拿着李暮给的方案。
  这要是再追过去求助,未免显得太过无能。
  可研究了十多天。
  他们最后发现,自己等人确实没有办法解决潜射d弹的大部分研制问题。
  理论问题不大。
  但一进入正式的研制,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好吧,来都来了。我待会儿带您先去半导体研究所的吴有望所长那里坐一坐,我稍后再过去。”李暮想了想,道。
  人都已经到了。
  总不可能再马上给送回去。
  而且他也想要听一听潜射d弹的研制计划。
  当然,还有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研制情况。
  胡旭华点点头,知道他还在工作,当即道:
  “好。”
  ……
  随后。
  李暮便带着胡旭华,进入半导体研究所。
  一般的外来人员,肯定没有这么轻松地就进来。
  不过有他作保,倒不是难事。
  警卫在检查过证件之后,就直接放行。
  待关建民将车子在所里的空地上停稳后。
  两人走下车。
  一出来。
  胡旭华看着半导体研究所气派的建筑群,以及里里外外来回穿梭的研究人员。
  眼中带着一抹朝圣般的景仰。
  虽说波海造船厂也很大。
  但说实话,名气和半导体研究所压根儿没法相比。
  不说别的。
  一个超算。
  就将这里,变成了所有夏国科学家心目中的圣地。
  就在他感慨不已的时候。
  忽然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人,道:
  “那是黄教授吧,我在报纸上见过他,半导体方面的专家!”
  “没错,是他。”李暮笑道。
  两人说话间。
  黄新华也看到了他们,走上前来,好奇道:
  “这位是?”
  “波海造船厂的胡教授,过来找我的。”李暮点头道。
  随着他的介绍。
  胡旭华伸出手,和黄新华重重地握了握,道:
  “黄教授,一直想要和您见见,当面感谢您。”
  “多亏了您在半导体领域上的贡献,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才能获得如此之大的进步。”
  “就连我的研究项目,也受益于您的成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离超越m帝和老大哥的目标更进一步。”
  他的眼中满是感激。
  全国皆知,是神秘的河图造出了先进的计算机。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如果没有胡旭华在集成电路上的贡献。
  就不可能有河图在计算机方面的突破。
  如果说河图搭了一栋大楼。
  那么胡旭华就是为这栋大楼,提供最扎实最好用的材料的那个人。
  “哈哈,胡教授,您误会了,我可没有这么大的功劳。”黄新华连忙摆手道。
  闻言,胡旭华却以为他是在谦虚,道:
  “您不用谦虚,没有您,怎么可能有我们国家现在计算机领域的强大!”
  “您真的误会了。”黄新华一时哭笑不得,道:“那都是河图的功劳。”
  他说完后,微微顿了顿,看了一眼李暮。
  不过却并没有说出李暮的身份。
  毕竟哪怕胡旭华是和钱五师一种级别的科学家。
  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
  也不可能得知这个被封存为绝密档案的信息。
  “难道您不是河图的一员,或者是与其有关吗?”胡旭华有些震惊。
  他一直以为,黄新华是河图的成员之一。
  毕竟超算这种庞大的研究项目。
  不可能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完成。
  而是至少几十人的团队日夜研究,才能看到成果。
  黄新华解释道:
  “不是,我只不过是在半导体方面有点研究罢了。”
  “至于河图是谁,与谁有关。”
  “这个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您应该清楚。”
  他说完后。
  胡旭华连忙道:
  “您说得对,是我太冒失了,抱歉。”
  河图研制出的超算,哪怕露出一点儿消息,对于m帝和老大哥来说,都是足以惊掉他们下巴。
  在这种情况下,身份自然敏感至极。
  不过一想到来了半导体研究所,却无缘见到大名鼎鼎的河图,他不免有些遗憾。
  ……
  说话间。
  三人来到所长办公室。
  抬起头,“咚咚~”地敲了敲房门。
  未待里面的人回应。
  李暮便“吱~”的一声推开门,走了进去。
  此时正准备起身开门的吴有望看到李暮进来,脸上露出笑容,道:
  “来了啊。”
  “嗯,这位是波海造船厂的胡教授,从那边过来找我的,在您这儿待一下。”李暮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听完了他的话。
  吴有望当即道:
  “你去忙你的吧,我来招待,肯定不会怠慢胡教授。”
  他一边说着。
  一边动作敏捷地去房间内墙边的木柜拿出茶叶泡水。
  见状,李暮又和胡旭华嘱咐几句。
  才走了出去。
  黄新华也赶忙跟上。
  ……
  待两人走后。
  办公室内,就只剩下了吴有望和胡旭华。
  虽说没有见过。
  但他们也不尴尬。
  吴有望将泡好的茶杯递了过去,笑道:
  “胡教授,喝茶。”
  “谢谢吴所长,您客气了。”胡旭华连忙道。
  见到他有些拘谨。
  吴有望继续道:
  “对了,胡教授,不知道您这次过来,找李顾问有什么事?”
  他知道李暮前段时间出去了一趟。
  不过对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了解。
  “研究的事情,想要请李顾问帮忙指导。”胡旭华言简意赅道。
  和黄新华一般。
  在涉及机密的信息时。
  他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吴有望顿了顿,疑惑道:
  “请李顾问去?恐怕他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都抽不出身啊。”
  虽说不了解李暮的工作情况。
  但从其每次来半导体研究所停留的时间。
  吴有望还是能推断出,李暮一定非常忙碌。
  在这种情况下。
  除非是大蘑菇那种级别的工程,否则轻易是不可能让他再出京都的。
  “我们当然知道。所以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和李顾问求求情,看看能不能把研究项目调到这边来。”胡旭华道。
  没有李暮。
  对于整个潜射d弹的研制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
  对此他们经过一两次的讨论和计算。
  结果都表明,如果能让李暮来指导,研究速度能至少提升3成。
  可别觉得这很少。
  在潜射d弹这种动辄以年为单位的研究项目上。
  3成就是一两年,甚至是三四年的时间!
  “调来京都啊!是您一个人来,还是有很多专家也想来?”吴有望眼睛微亮,急忙问道。
  胡旭华想了想,道:
  “不怕您笑话,是我们整个研究团队都想来。”
  “您和李顾问认识了这么久,应该比我们更了解他的能力。”
  “有他在,我们才能够更快的把项目搞成功!”
  整个团队?
  吴有望不由得呆了呆,算是明白胡旭华为什么说要跟李暮求情了。
  毕竟连人带项目一起打包带走。
  他要是波海造船厂的厂长。
  怕是要气得直骂娘。
  想到这里,吴有望迟疑道:
  “其实吧,也没必要全部过来。”
  “如果只是一部分人,我觉得没问题。”
  “甚至我还可以帮帮忙,让你们在半导体研究所这边住下,更方便一下。”
  他听到胡旭华想来京都的时候。
  确实有心想要将人拉到半导体研究所来。
  不过拉一个人没问题。
  拉一个团队,还是有点怕的。
  毕竟波海造船厂的厂长会不会骂李暮他不清楚,但绝对会跟他拼命。
  “如果您能帮忙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胡旭华脸上露出喜色,道。
  ……
  办公室外。
  走廊上。
  就在吴有望和胡旭华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李暮和黄新华,也走到了实验室附近。
  不过两人都没有进去。
  而是在外面,说起了集成电路的研制情况。
  黄新华道:
  “根据你上次提供的方法,我们现在在光刻胶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引入交联结构和刚性分子结构这两步,也基本完成。”
  “不过想要建立符合的树脂体系,还需要不少的时间,在双组分树脂和梯度分布设计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简单地说了说情况。
  当然,除了李暮提供的方法之外。
  他们也不是毫无突破。
  比如通过提高后烘温度,从而促进树脂的较量反应,增强机械强度。又比如控制显影条件,减少显影液对树脂的过渡侵蚀,保护结构的完整性等。
  通过调整光刻的工艺条件,也能够间接地改善机械强度和抗刻蚀性。
  甚至令李暮有些意外地提出了分层设计的想法。
  “采用多层光刻胶结构,低分子量树脂作为顶层,高分子量或抗刻蚀树脂作为底层。通过物理分层直接隔离性能需求,你觉得可不可行?”黄新华问道。
  李暮笑道:
  “当然可行,不过想要实现,需要克服多个难点。”
  “不同的光刻胶层之间需要具有良好的粘附性,避免层间混合或界面的缺陷的出现。”
  “还有就是工艺兼容性的问题,溶剂侵蚀、热膨胀系统不匹配,都有可能影响成品……”
  他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分层设计,也叫多层光刻胶技术。
  不过这种技术,尽管在理论上具有显著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和设备要求。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
  还有分辨率与厚度的平衡问题、缺陷控制问题等。
  另外在设备上,也需要专门的机器做支持。
  比如高精度的旋涂机或喷涂设备、高精度的曝光机、高精度的显影机等。
  整体来说。
  效果好,成本也高。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再好好考虑考虑。”黄新华果断道。
  在他心中,李暮同意的不一定没问题。
  但觉得不行的,十成十行不通。
  闻言,李暮想了想,道:
  “技术是可以的,就是现在很难实现。可以先研究着,以后再看看有没有可能。”
  ……
  在黄新华这边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将其在光刻胶方面、掩模技术方面和光学系统方面遇到的问题。
  都一一指导,给出方向之后。
  李暮回到所长办公室。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吴有望和胡旭华也达成了共识。
  ……
  一推门。
  李暮快步走进屋。
  往沙发上一看。
  一时有些惊奇。
  只见才来了不久的胡旭华,正和吴有望亲切地握着手,一副相见恨晚的表情。
  他笑着调侃道:
  “怎么我才走了这一会儿,就像是走了一个月似的。”
  “哈哈,确实是相见恨晚,胡教授都想留下来了。”吴有望道。
  胡旭华佯装推辞,道:
  “哎哎,不成不成,刚刚是说笑的。”
  “厂里还有许多的研究要做。”
  “我要是留下来,那边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嘴上满是拒绝。
  可眼神里分明写着——快点快点。
  吴有望劝道:
  “一时半会儿不打紧,再说也可以把其他人也叫来。”
  “您不是说,如果能得到李顾问的帮助,对研究一定大有裨益么。”
  “等解决了理论方面的问题再回去也可以嘛,甚至可以直接考虑在我们这儿进行研究。”
  他说完后。
  胡旭华假装露出犹豫之色,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两人一唱一和。
  眼看着李暮都还没开口。
  事情都快要定下。
  好在最终胡旭华还是没忘了,这事儿要靠李暮才能办成。
  所以他赶紧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吴有望。
  后者赶紧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所长,这可不是件小事啊,别说一个团队过来,就是胡教授过来,都是件麻烦事。”被演了一脸却没察觉到端倪的李暮道。
  作为潜射d弹的研究带头人之一。
  且是033型潜艇和033a型潜艇的总设计师。
  胡旭华的调动,是非常敏感的。
  而且想让波海造船厂那边放人,也不容易。
  听到他的话,吴有望和胡旭华两人都露出失望之色。
  不过紧接着,李暮又道:
  “但前期的一些研究工作,放在京都也不是不成。”
  “只是人不能来得太多。”
  “最多来几个主要负责人,而且那边也得留下一部分。”
  他的话音刚落。
  胡旭华的脸上瞬间迸发出浓浓的喜色,道:
  “没问题,都听您的,只要让我们过来就成。”
  “既然如此,那我这就去跟上面申请,尽快地让那边的人过来。”吴有望跟着高兴道。
  见状,李暮想了想,道:
  “还是我去说吧,我和波海造船厂的厂长关系还是不错的。”
  “也成,你去不得罪人,我去就不一定了。”吴有望也没有坚持。
  毕竟这种“挖墙脚”的事情,还是挺招人恨的。
  虽说胡旭华等人最后肯定还是要回去。
  可这事儿,谁又说得准呢。
  ……
  随后,在商定胡旭华等人来京都的事情后。
  李暮才询问起研究情况。
  见到他们说到保密内容,吴有望也自觉地离开,还专门叫来警卫战士在门口站岗。
  胡旭华先说起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情况,道:
  “消声瓦的研制,倒是还算顺利。不过对于消声涂料,我们遇到了一点问题。”
  “在您的方案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两个研究方向:橡胶基消声涂料和聚氨酯基消声涂料。”
  “前者的技术成本较低,适用于大面积的涂覆,耐水性和耐腐蚀性也不错……”
  他一五一十地说起情况。
  其实有李暮的方案指导。
  那边的研制进度还是很不错的。
  虽说不时有一点小困难。
  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进度。
  李暮等到胡旭华说完,才道:
  “橡胶基消声涂料我就不多说了,给你们一点时间应该能自己解决。”
  “我主要说一说聚氨酯基消声涂料,根据我的理论推断,它应该有7个难点。”
  “吸声性能优化、耐水性和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和耐久性、环境实用性、施工工艺、安全性和成本……”
  他先概括了基本情况。
  然后开始一一分析。
  吸声性能优化的问题。
  主要指聚氨酯材料需要在宽频范围内,尤其是低频,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以及吸声性能与材料密度、孔隙率、弹性模量等参数密切相关,难以满足所有要求。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首先需要通过调整聚氨酯的配方,比如添加填料、发泡剂等,去优化材料的声学性能。
  其次是设计多层结构。
  利用不同层的声阻抗匹配,来增强宽频的吸声效果。
  最后是引入纳米材料或微球结构,改善材料的牺牲特性。
  但这一点难度不小,还要看材料研究所那边对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有没有突破。
  不过即便没有也不要紧。
  将其他6个方面的难点都解决之后。
  得到的消声涂料,足够应对m帝和老大哥的雷达。
  至少在5年内。
  两大国都没有可能够追赶。
  在中远距离上,基本探测不到他们的潜艇。
  理论上,只有靠近到10几公里,甚至是几公里的时候,才可能被探测到。
  不过这个距离。
  已经属于直接骑脸了,能把m帝和老大哥吓个半死。
  ……
  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
  李暮给出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后续的研究方向。
  有这份后续的补充方案。
  两者的研制,应该不会再有太大的问题。
  待他说完后。
  胡旭华放下纸笔,长松一口气。
  在李暮开口的时候。
  他就习惯性地掏出笔记,将所有内容都记了下来。
  毕竟消声瓦和消声涂料,最后都是要用到原子能潜艇上的,必须要重视。
  作为033型和033a型的总设计师,他本来的人生目标。
  就是设计出一艘足够强大,能够与m帝和老大哥抗衡的原子能潜艇。
  不过遇到李暮之后。
  他觉得可以把“足够抗衡”改为“全面碾压”。
  为了这个目标,一定要精益求精。
  李暮看着胡旭华抱着笔记研究,也没有催促。
  直到其再次抬起头。
  他才道:
  “胡教授,我随后会写一封信,让您带回去。”
  “毕竟你们都是厂里的骨干。”
  “就算是我出面,也要知会丁厂长一声才行。”
  听到这话。
  原本嘴角都压不住笑意的胡旭华,脸色一苦。
  他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道:
  “李顾问,您不知道,我出来的时候,只跟厂长说了一声,都没等他同意。”
  这要是回去。
  最后的结果先不说。
  丁修巡肯定先骂他一顿。
  “放心吧,要是丁厂长真不想让您来,半路就拦人了。”李暮笑道。
  胡旭华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有道理。
  他迟疑道:“好吧。”
  “那就这么定了,我还有其他事,就先走了,随后让秘书将信转交给您。您要是想在所里逛逛,可以找吴所长。”李暮道。
  说完,他便站起身,准备离去。
  胡旭华闻言也没有怀疑,毕竟李暮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是待李暮走后。
  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不对,心道:
  “厂长想让我来,跟他骂不骂我好像不冲突啊!”
  ……
  另一头。
  老大哥使馆。
  阿列克谢快步走入大门。
  还没进去。
  他就听到有人喊自己。
  一回头,是和他同校任职的教授,鲍曼。
  后者笑呵呵地打招呼道:
  “阿列克谢教授,好久不见了!”
  “好久不见,鲍曼教授,您刚刚到夏国,不休息休息吗?”阿列克谢道。
  他赶过来,正是因为国内的专家团,已经抵达。
  鲍曼叹气道:
  “休息不了啊,上层下了命令,让我们尽快确认机械狗的真实性。”
  “这种武器如果能够研发出来,对于战争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在我们和m帝争霸的局面进入相持状况的现在,急需这样高精尖的军事武器,来打破僵局。”
  听到这话。
  阿列克谢刚想说些什么。
  就看到雅科夫迅速从门内走了出来,道:
  “进去说,别在这里讨论。”
  闻言,阿列克谢和鲍曼立刻停下话头,跟着他走进使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