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128.第128章 震撼!火铳兵齐射阵法!再次羞
  第128章 震撼!火铳兵齐射阵法!再次羞辱小鬼子!
  松江知府看到这两台机子眼神更加的火热,他知道这两台机子的普及运用将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看着边上工人们的表情,知府直接是说道:“就问你们服气吗?”
  所有人都是挑起大拇指来:“我们都服气啊!”
  “您带来的还是新手就这么厉害,这要是一个熟练的工人用这样的机子,还不得更快啊。”
  “对啊,这样的东西真是神器。”
  “神器啊!”
  “知府大人,您也太厉害了居然能搞到这样的东西。”
  “这下那些小作坊了还要惨喽,本来就争不赢我们,要是我们还用上了这两样神器的话,那他们就更加追不上了。”
  “这样也好啊,我们的速度越快,本钱就越低,布的价格可就能下来。”
  这个说到了点子上。
  知府大人当即记下来,然后拿着机子回去,马上就开始写报告。
  他的意思是赶紧要在松江一带推广这两样机子。
  要是推广了的话一定能够造就更加繁荣的场景。
  ……
  而就在松江知府的奏章刚到内阁的时候,一个消息也很快地传到了礼部。
  倭奴南朝廷那边来人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了凌汉那里的时候。
  凌汉很讲义气地把消息通知了陈寒。
  礼宾馆。
  松下井二郎带着他们的太子真山正在等候凌汉。
  太子真山现在是一万个不乐意。
  因为他是来做人质的。
  即便是在南朝廷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被当成人质交出去。
  可是现在为了得到明朝的帮助他居然就被送了出去。
  这对他的尊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特别是他听到了明朝提出的那些条件之后更加的气愤。
  他一再跟自己的父皇说,不可以同意这样的条件。
  但是他的父亲最后还是妥协了。
  因为相对于明朝的苛刻条件来说,南朝廷面对叛贼北朝廷的足利义满,他们更加讨厌。
  作为幕府将军的足力义满居然要求南朝的龟山天皇交出三大神器,同时要认北朝的天皇为义父。
  可是两位天皇之间的年龄只相差十来岁而已啊。
  后龟山天皇岂能忍受这样的侮辱。
  所以他悍然同意和明朝的合作。
  松下井二郎看到太子如此的不服气,只好劝道:“殿下,现在能救我们的只有明朝了,您切不可表现的不满。
  您也看到了明朝可比我们那里好多了,您到时候就当是在明朝京城享福了。”
  真山听到这话后哼了一声:“远离故土,羁押他国,足下让我在这里当做享受,这话说得真轻松。”
  松下井二郎也是一脸尴尬。
  接着他还是说道:“现在我们有求于明朝,您还是忍耐一下。
  如果这次他们愿意马上出兵帮助我们的话,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
  真山不屑道:“我就不信他们明朝能有多厉害,当年元朝皇帝忽必烈比明朝还要厉害,还不是被我们倭奴给打败。
  现在我们居然要向他们求援军。”
  松下井二郎有点尴尬。
  他都不好意思说当年要不是台风帮忙,整个倭奴都要被人家搞垮。
  这种运气成分的事情,天天被宣扬也是挺可悲的。
  而现在他们看到明朝强大了人家还愿意帮忙,就偷着乐吧。
  “大明使节到!”外面有人喊。
  松下井二郎急忙将太子给拽了起来,一起迎接凌汉他们。
  凌汉首先进来接着就是陈寒。
  陈寒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家谈判,都不知道应该要有什么样的态度。
  不过在六百多年前看到小鬼子依旧是掩藏不住愤怒。
  所以松下井二郎也是很奇怪地发现,为什么在明朝的使节团里面居然有个年轻人这么仇视地看着自己。
  进来后凌汉的态度让陈寒都有点惊讶。
  原以为这个刚刚升任了礼部尚书的老人家一定会非常的谦卑,但是让他惊奇的是。
  凌汉的态度出奇的差,直接是在桌子上厉声质问,为什么这么久才来,是不是看不起我们明朝之类的。
  那态度简直就是要将,‘我态度很差,很没耐心’写在脸上了。
  而对面松下井二郎等人而是满脸的谦卑,连声道歉,还要解释,说是季风影响,不能出海云云,一点都不敢反驳。
  只有其中一个皮肤稍白一点的矮子,满脸的愤怒。
  但他却完全左右不了局势。
  该说不说,有句话说得真是好,国家实力才是谈判桌上的后盾。
  我强你弱,你就必须要被我们当做孙子来骂。
  什么姿态,什么大度,那都是文学艺术品上的加工。
  真正的谈判从来都是拿实力说话。
  伱要是没实力,你在谈判桌上看看能不能抬起头来。
  陈寒在边上听得是十分的舒爽。
  这样的谈判情景放在几百年后就得反过来。
  所以为了不让这种局面反过来,陈寒决定不管怎么样,也得在这个时代就把它们给灭掉。
  凌汉直接把早就准备好的文书丢在了桌子上。
  “条件还是这些,签好字、盖好你们的章!”
  松下井二郎刚要看,凌汉的声音就传来:“怎么还真要看,难道我们大明还会在这方面给你们造假不成?”
  松下井二郎一听这个话,虽然觉得十分的憋屈,但还是不敢多想,只好拿出了印玺在国书上面盖了印、签了字。
  至于他们所想的是不是有其他的条款被加上了,其实也没有。
  大明做事不会这么的无耻。
  还是那四条,第一,送人质;第二,割让土地;第三,支付军费;第四,设立通商口岸。
  按理说这样的条件非常的耻辱,但是倭奴南朝廷这边已经没有了任何办法。
  他们要是不答应的话可能就要亡国了。
  所以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
  签完的国书是一式三份,两份在明朝,一份由他们带回给倭奴南朝廷。
  而签好了之后真山太子才看到了条约的内容,气得他差点吐血,不过既然都签订了,他也知道这根本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
  于是只好说道:“我们已经和贵国签订条约,贵国答应的援助是什么总得讲清楚吧。”
  陈寒在边上细细看着条约上的内容。
  一看之下发现,这就是自己在与凌汉讲到的近代所签订的那些条约嘛。
  看起来这个小老头也是很记仇的。
  一定要让倭奴小鬼子这边也尝试一下,这当中的厉害滋味。
  而现在看到倭奴这边有多么的憋屈,他心里面就有多么的爽。
  虽然这份条约不过就是为了戏弄南朝廷的。
  但是让这些人有这股,背后终于有人撑腰的气在,他们就更能帮助大明牵制北朝廷。
  所以为了这方面的利益,当然是要表面上帮助一下南朝廷。
  凌汉好整以暇地说道:“我大明现在暂时可以援助你们一千人人!!”
  什么!!!
  当凌汉说完这话之后真山太子终于忍不了了,他跳下椅子,一掌拍在跟他肩膀差不多高的桌子上。
  大吼:“你们不要欺人太甚,一千人能干什么?你们在耍我们吗?”
  陈寒坐在边上看到这一幕非常的爽。
  心里面想着,如果是真的耍这些人就好看了。
  不过这次大明还真没有耍他们。
  松下井二郎也是觉得这样不行这样发无法回去交代。
  于是凌汉看向了沐英啊。
  沐英这时候嘴角一翘,“跟过来看看吧!”
  陈寒也不知道他们是在搞什么鬼,不过跟着去瞧瞧总是没有错的。
  凌汉和沐英带着陈寒还有倭奴小鬼子这帮人,登上马车,直接来到了最西边的京营。
  陈寒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不过军队的味道是真不好闻。
  一股子马粪味。
  响亮的训练鼓号声、将士们训练时发出的呼和声、马匹冲锋踢踏,嘶鸣声、刀枪碰撞声、火器开火声不断传来。
  陈寒听到火器的声音还是很欣慰的。
  看起来朱元璋他们根据自己说的,已经开始组建最早的火器部队。
  就是不知道成果怎么样。
  其实陈寒还有一些后世的发明创造可以拿出来。
  比如燧发枪就是最典型的发明。
  比如子弹的改良等等。
  不过这都是后面工业起来了才能玩的东西,现在说出来那就是画大饼。
  沐英带领着众人来到了一片开阔地,这片地足足占地十亩,一看就是火器试射点。
  因为在这片开阔地上面竖立了很多的人形木桩靶子。
  而在场地上,早有人数一千的顶盔带甲的队列站好了。
  这一千人中,六百人为火铳兵、二百骑兵、二百盾牌兵。
  六百火铳兵拿着的是圆筒的火铳,每位将士腰间还配有短刀一把、装火药和弹子的袋子若干。
  最前面一排的二百将士配有一面厚实的,宽五十厘米、高将近一米二的盾牌,腰间同样配备断刀和若干袋火药和弹子。
  他们的火药估计就是为火铳兵预备的弹药。
  明朝的骑兵很有些特点,主要有四:软弓、长箭、快马、轻刀。
  这些骑兵装备精良,虽然只有二百骑兵,但这应该是追击溃散敌人用的,是作为火器部队机动性的一种补充。
  沐英把陈寒他们和小鬼子们带到了瞭望台上。
  登上了五米高的嘹望台,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情况了。
  小鬼子们还不知道沐英要搞什么鬼,但是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一千人根本不能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的指挥将领看到沐英他们已经进入到观战的状态后。
  立刻整装待发!
  咚!
  列队中一通鼓响起。
  哗啦!
  六百火铳兵分成三个二百人为一排的纵队,肃立而站。
  他们的队形不是对立整齐,而是前后相互错开的队列。
  这是方便轮番射击而设。
  咚!
  二通鼓响。
  二百盾牌兵开道,队伍徐徐向前方的人形靶子靠近。
  等到距离只有四十步左右,也就是三十到四十米的时候,停了下来。
  咚!
  三通鼓响。
  盾牌兵单膝跪倒在地,将盾牌竖在地上。
  第一排火枪兵以腰射姿势,点燃引信,瞄准前方的人形靶子
  砰!!
  第一排射完,前方三十多米的人形靶子,大部分被击中,留下密密麻麻的铁子。
  轰鸣的火铳声,吓了第一次见识这种齐射方式的小鬼子一跳。
  而陈寒也是吓了一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从来没有在现实生活中不听过枪声。
  第一排火铳打完之后迅速后退到第三排,第二排成为第一排,第三排成为第二排。
  然后是第二排开完枪第三排开。
  三轮过后,盾牌兵立刻合拢盾牌形成护盾,接着骑兵唰唰唰先射一轮箭。
  这个过程中,第一排火铳兵基本就以完成填装。
  咚!
  鼓声响,盾牌兵再次分开,盾牌留出空隙,第一排火铳兵开火,第二排开,第三排开,骑兵再射一轮箭。
  接着骑兵收起弓箭,一夹马腹,骏马嘶鸣着,冲了出去。
  而盾牌兵抽出弯刀,徐徐推向前,火铳兵收起了火铳,抽出了短刀。
  陈寒他们在瞭望台上看得是惊诧不已。
  这是典型的后世所说的三段击,也叫火枪炮束伍法。
  但考虑到现在的火器威力还不太强,装填时间过长,所以加了一轮骑兵射箭,减少空窗期火力。
  可以看出,这样的阵型配合得相当出彩,只要能在战场上稳定发挥,一定能发挥强大的效果。
  只是打了两轮齐射,加两轮箭射之后,骑兵就冲了出去,这个逻辑陈寒不是很懂,得问沐英。
  然而这样的架势已经是把小鬼子们给吓呆了。
  这样的火力放在现代,不,放在近代来说都是很落后的,但是放在六百年前,那就相当的先进,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难怪小鬼子们看到之后被吓得不行。
  而沐英也在这时候适时地说道:“听闻贵国作战规模都不大,不知我大明这一千骑兵协同火铳兵方阵足以对付否?”
  松下井二郎和真山太子都有点尴尬。
  他们现在虽然称为南北朝,看上去好像有两个朝廷对峙,但其实南朝还好点,比较小,没有多少内斗。
  但北朝就不一样了,内部也是内斗不休。
  比如什么搞走私贸易的大内氏,富可敌国,就和足利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很搞不来。
  还有什么山名氏,也是很大的家族,不太听足利义满调度。
  就连足利义满的堂兄弟,在镰仓的足利兼满都时常搞小动作,准备把京都的足利义满搞死,自己当幕府大将军。
  事实上这货的确联合大内氏搞过叛乱,就是不成功而已。
  所以每次足利义满出兵都不会太多,毕竟还要防备内部有人偷家。
  要不是北朝内部不团结,南朝根本撑不了这么多年。
  而现在沐英问能否对付小鬼子的战争规模时,他们很尴尬。
  因为他们这些年打过最大的战争,也不过两方人马投入总兵力五六千人而已。
  像沐英的火枪兵,一两轮可能就干掉五六百人,也就是转瞬死伤六分之一,如此残酷,啥士气都会在两轮之下没了。
  估计还没冲到火枪兵面前来,就被吓跑了,还打个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