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216.第216章 亲王们:大哥在又能怎么样?呀
  第216章 亲王们:大哥在又能怎么样?呀!大哥您来了,我给您磕一个
  如今凌汉的心情很复杂。
  陈寒在曲阜所做的那些事情,他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也和皇帝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标商量了一下这些事情。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讲,陈寒做的那些事情实在有些不恰当。
  把衍圣公一共九代给挖坟掘墓了,甚至鞭尸。
  孔克坚孔希学父子两个不仅被鞭尸,连骨头都给烧掉了。
  这对于读书人来讲是一种莫大的羞辱。
  当然礼部尚书凌汉对孔克坚这种首鼠两端,想着在元朝和大明之间摇摆不定的人,的确令天下人诟病。
  更为可恨的是,由于蒙古鞑子给身为汉人的孔家带来许多的权利。
  这老东西一门心事是站在元朝,帮助元朝镇压红巾军的起义。
  所以当时的朱元璋没有直接将这个老东西砍稀碎了,已经算是给他不少面子。
  以至于孔克坚,除了每年来朝廷觐见一次之外,再也不敢和皇帝有任何的会面的打算。
  但不管怎么来说,孔克坚总归都是衍圣公。
  陈寒把他还没有化成白骨的尸体从棺材里面取出来,打了一百鞭子不算,还直接浇上桐油给烧掉了,骨灰都扬得到处都是。
  这说实话有点惨了。
  但陈寒这样的做法,让曲阜周边的百姓热热闹闹地庆祝了好几天。
  连周边的烟爆竹都卖空了,就可知道孔府在曲阜,那就是恶霸。
  而且陈寒十分的会利用舆论,他把所有的衍圣公鞭完了尸之后,马上就让大明工程学院报,将这件事给刊登了出去。
  特别是在民间老百姓们面前进行宣扬。
  老百姓们不是大部分文盲吗?
  他就让朱有敦的戏班子编成戏剧,在京城到处的唱。
  老百姓们每一次听的都是咬牙切齿。
  每次听到孔府衍圣公被鞭尸,都是喜极而泣。
  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任何人敢对陈寒的行为有所指摘。
  就连读书人要是敢在戏院骂陈寒做的不对,马上就会飞来一堆的盘子、碗、还有杯子,甚至还有滚烫的茶水,读书人都不敢犯众怒。
  只能说衍圣公在曲阜甚至在天下百姓们的眼中,那根本不是读书人的典范,而是天下的蛀虫。
  陈寒把蛀虫给解决了,百姓能有不高兴的?
  正因为如此,凌汉才会心情如此复杂。
  于公而言,他认为孔孟思想润泽了华夏千年之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且改变了中原百姓们的思想基因,这是光照千古之事。
  可是没想到的是孔圣人的子孙,却这么的不争气,搞出了如此多天怒人怨的事情来,这也是虎父犬子的典型代表了。
  陈寒的官船很快在码头上停下来,旋梯放下,首先下来的就是从曲阜经过严格筛查,条件符合大明工程学院入学标准的曲阜学子。
  这些学子全部都是老百姓出身,一辈子都在曲阜那小地方转悠,头一次来到京城。
  看着满眼的繁华,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看了。
  他们急急忙忙的下了船,然后严肃整齐地站在了码头边上,等着陈寒下来。
  即便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去看看京城繁华的大街,可是他们严格遵循要尊重师长的教训,要等待陈寒下船才可以行走。
  陈寒并没有在码头上面发表什么演讲,而是直接由江都郡主派来的三辆马车接走了。
  为何要用三辆马车呢?
  这当中绝没有铺张浪费的意思。
  而是因为这三辆马车不管从制式还是装饰,都是一模一样。
  陈寒在护卫的遮挡之下,随机的上了一辆马车,接着向着城里面而去。
  不是陈寒惜命,实在因为现在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不知道多少人已经将陈寒视作眼中刺他们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越是人多的地方,越危险。
  礼部的官员都没想到陈寒要走得如此急匆匆,赶紧地奏乐,迎接陈寒入城。
  沿途之上数十万百姓,纷纷是对陈寒竖起大拇指,都在疯狂地喊着陈寒的爵位。
  燕王和晋王周王三个人看着陈寒在老百姓们心目当中的地位,又看着如此严密的护送,对陈寒观感又增加了一些。
  “都说陈寒现在混得是如日中天,只是听说没见过,现在一见,可真是让人不胜感慨。
  即便像你我这样的亲王进京城,也没这架势吧。
  数十万百姓来迎接,由此可见,现在陈寒不仅仅是在改革上面已经有了强大的基础。
  即便是以后从政,也没人能挡他多少的路途。
  老爷子让咱们回来之后先跟他碰个面,商量商量,所谓的大明商会一事。
  咱们本来还想借着亲王的名头,还有身为他长辈的风头盖他一盖。
  可是现在看起来,到时候他未必会给咱们面子。”
  晋王脸色有点不好看的说道。
  说到底陈寒的改革,触动任何人的利益,他们都无所触动。
  可是一旦削了自己人的俸禄,即便是削得不多,只是给天下人看一看,那也心疼。
  同时心里面也有怨气。
  本来这次是要借着进京城庆贺太子生辰,打压打压陈寒的锐气,可现在看起来,打不打得下去是一回事。
  估计是自己等人在他面前,都不可能会有多少说话的分量。
  到时候自家大哥一定会帮助陈寒撑场子。
  以他现在在京城拥有的人望来看,这陈寒未必会把自己等人放在眼里。
  燕王朱棣一笑:“走吧,他既然回来了,明天应该就会和咱们碰面,咱们得看看这小子到时候给咱们出什么牌。
  只要他出的牌不对付,明着咱们不反对大哥,可是我们几家得联合起来,好好的给这小子来一点下马威,得让他知道知道咱是他的长辈。”
  燕王朱棣觉得这很重要,因为这很可能是以后向陈寒要好处的一个借口。
  只要让陈寒明白,自己是他的长辈,陈寒那家伙的能力弄到一些钱,弄到一点权利,那是相当的简单。
  这也是燕王自己的一点点小心思,其他人哪里能听不出来呢?
  ……
  陈寒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看着家里边一切如常。
  在江都郡主的打理之下,府里面井然有序,让陈寒没有后顾之忧。
  回到了府邸之后,进了房间江都郡主给陈寒准备洗澡水。
  “你这次到曲阜去,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来天,可是在全天下都引起了震荡。
  你呀,可真是咱们大明王朝,一颗不安定的因素。”
  说着江都郡主自己都笑了起来。
  “这话是老爷子说的吧?”
  陈寒问道。
  江都郡主扑哧一声乐了:“要不怎么说,如今怀爷爷对伱可是十分的好。
  他老人家说了,你乃是上天赐给大明的,必须得要好好地尊重着。
  可是在老爷子那里,你始终都是那个猴崽子。
  当初你在山上面这么的戏耍他,老人家可是记仇得很。
  不过说实话我还真的感谢你,如今皇爷爷身体倍棒,没有那么沉重的负担之后,老人家对于政务信手拈来。
  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通宵达旦地批阅奏章,他老人家脸色也好了许多。
  如今改革初见成效,一年下来,赋税制度的改革以及思想上的改革都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了效果。
  尤其是赋税上面的改革,让老百姓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从老百姓起家的皇爷爷他老人家,对你这一向就已经是十分的看重。
  夫君,我真是为你感到骄傲。”
  陈寒看着自己的妻子。
  妻子处处为自己着想,不管是在山上面还是来到了山下。
  不管自己是在改革还是到外面去做那么多危险的事,她始终是伴随着自己,毫无怨言。
  即便自己经常外出,她也没有任何的怨言。
  这样的一位好女子,如果是放在现代,那可是不可多得。
  现代许多的小仙女,他们既要男人为她们奔波给她们赚钱。
  同时呢,又老是责怪男人出外不能陪伴她们,于是她们各种招都耍了。
  严重者更是着男人的钱,在外面养着另外一个男人。
  可是在明朝自己的妻子却如此之贤惠,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经常的外出冷落了她而不高兴。
  也从来没有在自己的事业上面对自己指指点点,而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甚至牺牲她自己来护着自己。
  一想到这里,陈寒就感觉愧。
  轻轻地抚摸着江都郡主那张光洁无瑕的脸蛋,看着还在殷切为自己整理着,准备给自己准备洗澡水,让自己沐浴的妻子。
  陈寒抓住了她的手,“娘子,这些这些日子可是苦了你了。”
  两个人在卧室当中说任何话,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江都郡主是个什么样的女人,陈寒很明白。
  那是一个敢爱敢恨之人,在山上面就已经展现出了泼辣的一面,其实对于男女敦伦之事,江都郡主一直都是食髓知味。
  可是她从来就没有过多的强求陈寒。
  给了陈寒足够的自由。
  也正因为此,陈寒对江都郡主更是感到愧疚。
  于是小声在江都郡主耳朵边上说道,“咱们尽快生个孩子吧,这样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也有个念想。”
  江都郡主脸都红了,轻轻拍了拍他的胸膛,“大白天的……”
  “这有啥?咱们可是合法夫妻!”
  说着在江都郡主嘤咛一声当中,把她打横了公主抱,走向了绣床。
  然后省略了两万多字。
  ……
  翌日一早。
  在内阁的值班房。
  陈寒约见了晋王、燕王、周王、楚王、齐王、蜀王、湘王等皇子。
  由于秦王现在还幽禁在凤阳府,所以让他的长子朱尚炳代替他出席这一次的会议。
  朱尚炳看着一屋子的叔叔辈们,吓得可是窝在了角落里。
  因为他的这些个叔叔们哪个都不是好人惹的。
  尤其是晋王、燕王这两位。
  他们可是常年在外带兵打仗的,身上自有一股悍勇的气息。
  别说他只是秦王的长子,就连其他的藩王在看到这两位兄长的时候,那个个都是畏惧。
  所以在这小小的值班房里边,晋王和燕王那是最活跃的。
  大家共叙了兄弟情之后,晋王和燕王将诸位兄弟们给拢到了一块。
  晋王首先说道:“等下呢陈寒会提到大明商会组建的问题,按照老爷子那边给的指示,是要让咱们各家藩王都出资成立大明商会。
  既然是咱们自家成立,怎能掌控在陈寒手上对吧。
  不过陈寒肯定不给权,那咱们想要有点说话权,就得从他手里抢。
  还是那句话,咱们兄弟齐心齐力断金。
  先给他陈寒来个下马威,别让他蹬鼻子上脸,你们觉得怎么样?”
  燕王朱棣说道:“这可是关乎大家利益的事,每个人都不能当缩头乌龟!”
  说着看向了朱尚炳,说道:“你小子现在是陈寒的学生,但这件事必须和叔叔们站在一块,知道不知道?”
  朱尚炳啊了一声:“啊?还有我的事啊?”
  朱棣训斥:“啊个屁,你个混小子!现在你不是你了,你代表你爹,知道不?”
  “啊?我不是我?”朱尚炳糊涂了。
  “行了,他还小,炳啊,等下三叔说啥你跟着说啥就行!”晋王体恤朱尚炳小。
  朱尚炳点头:“好!”
  楚王跟着说道:“三哥、四哥你们说得没错,陈寒那是臣子,怎么能指挥咱们?
  我听您二位的,你们叫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湘王朱柏自小和燕王朱棣感情最好,他年纪小,但也赶紧举起手来:“四哥四哥,我支持你,我支持你!”
  燕王朱棣上前去摸了摸摸湘王的脑袋。
  其他王爷也一个个的表示一定要给陈寒一个下马威。
  晋王更是直接说道,“即便有大哥给他撑腰,咱们也绝不能落了咱们自己的气势,懂不?”
  “三哥放心!”
  “三哥,这回您可得硬气起来!”
  “对啊,事关大家的尊严,您可不能歇菜!”
  “只要你们沉得住,我们一定支持!”
  晋王哼了一声:“啥话这叫,就算是大哥在……”
  正说话呢,外面一道雄浑的声音传来,“你们是想造反吗?!!”
  这话一出,屋子里边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晋王更是脖子一缩,把刚才的话给吞了回去。
  甚至赶紧离门边远一点。
  因为这道声音实在是太过于熟悉。
  正是他们的大哥太子朱标。
  在老朱家,有一个老爹老朱,有一个小爹,那就是大哥朱标。
  老朱当年常年在外打仗,没有时间管自家孩子。
  所以家里的兄弟大多是跟着大哥朱标身边长大的。
  正所谓长兄如父,即便是像秦王、晋王、燕王这样年岁比较大的皇子,在太子朱标面前也根本连头都不敢抬。
  实在是那种压迫感,令他们胆战心惊。
  而且他们不管是年轻时候,还是长大成年了,在外惹事,哪次不是大哥罩着他们,帮他们铲事。
  从小积攒下来的威严,不是开玩笑的。
  所有皇子有时候可能不怕老朱,但是听到大哥的声音,那下意识都是正襟危坐。
  门哗啦一下打开。
  太子朱标背着双手站在门口,满脸威严。
  陈寒脸上略有笑容地站在太子朱标身后。
  有自家老丈人替自己撑腰,甭说这些亲王们,就连在老爷子身边都能够走上那么一走。
  朱标一来,刚才还在议论着,即便陈寒有大哥撑腰,也得和陈寒理论理论的诸位亲王们,个个不敢说话了。
  等太子朱标背着手,走进了值班房。
  晋王和燕王朱棣两个人搓着手,嬉皮笑脸地上前。
  晋王直接道:“大哥,小弟刚才正在帮您训斥他们。
  小弟说了,陈寒那是为了咱们好,以后大明商会的事,得听人家陈寒的,要不然的话就得挨训。
  我们刚才刚刚达成协议,等下陈寒说什么,我们下面都不会反驳。”
  说着晋王朱棡看向了在场的兄弟们说道,“你们说是不是?我刚才是不是这么说的?”
  下面的兄弟们,露出一个鄙夷的神情,差点往晋王脸上喷口水。
  不要脸!!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