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470章 袁氏三分
  袁绍对于议郎之职其实是有些不满意的。
  在他看来,内臣之中的另一个职位——侍中更适合他。
  虽都是皇帝身边的顾问,但侍中的地位、待遇都高于议郎。
  只可惜,他的叔父袁隗目前正在担任侍中。
  但他都已经向天子低头了,天子说让他当议郎,那他就老老实实地当着。
  不过在袁绍看来,议郎之职只是他仕途的第一步罢了。
  “其实,以本初的才能履历,朕本该早些重用本初的,近些年,前将军也时常在朕面前提起本初……”
  袁绍听到这话,心中不禁涌现出了一股复杂的情绪——前将军心里还是有我的!
  他倒没怀疑天子说谎骗他,因为他觉得天子没必要在这上面说谎。毕竟在何进成为前将军之后,已经失去了实权。
  想到这,袁绍答道:“臣与前将军多年未见。”
  刘辩说道:“只可惜此次前将军没有随驾出巡,故人相见,也是一桩美谈。不过待回到雒阳也不算迟……”
  “只是本初在见到前将军后,莫要与前将军起了争执,近年来,前将军对令叔父颇有误解。”
  在袁绍疑惑的目光中,刘辩解释道:“前将军一直以为,是袁侍中阻挠朕征辟本初,让他多次举荐未成,所以当初前将军路过汝南,都羞于同本初相见。”
  “实则是前将军误会了,其实袁侍中也只是一直跟朕说,本初在家中潜心研究学问罢了,如今看来,本初已经把学问研究透了!”
  袁绍闻言,悲痛地叹息道:“臣谢陛下提醒,若非陛下此言,臣险些错怪了前将军!”
  “本初明白此间误会就好!”刘辩笑着说道。
  袁绍得拜议郎后,高兴地回到了住处,袁尚已经在门前守候了。
  此行河间,他只带了最受他宠爱的袁尚来。
  之所以是袁尚,除了因为袁尚长得如他一般俊美之外,他也觉得袁尚是唯一一个继承他智慧的儿子,将来必定最能成器。
  待将父亲迎入宅中,袁尚问道:“阿父这般高兴,应是成了?”
  “成了一部分!”袁绍答道,“陛下拜我为议郎。”
  议郎?
  袁尚想着,议郎好歹能出为郡国两千石,虽然这对他父亲这种资历来说有些低了,但毕竟好些年没做过官了,也算不错了。
  他立刻恭喜道:“恭贺阿父得偿所愿!”
  “这算什么得偿所愿!”袁绍冷哼一声,吩咐道,“显甫,我有一事要你去做……我知你和袁隗、袁基的子侄都有些交情,但以后,就别再联系了……”
  袁尚听了一惊,哪怕从他父亲过继后的关系来看,袁隗袁基也是他父亲的叔父和从兄,怎么能直呼其名呢?
  可他没有质疑袁绍的勇气,怔在了原地。
  袁绍解释道:“你还不懂吗?袁氏在朝堂之上,过盛了。”
  袁尚这才后知后觉地点了点头。
  袁绍又道:“先前陛下同我说,前将军曾多次在陛下面前举荐我,皆被袁隗所阻……”
  袁尚满脸地震惊:“天子应不至于以此哄骗我等吧?”
  说起来,袁尚对袁隗的印象其实挺好的。
  袁绍说道:“陛下说是,那就是!说到底,你还是见识浅了些,不知道当年你那叔祖是如何抛弃韩馥等一干袁氏故吏的!”
  “当年我被迫辞官,其中便有你叔祖的一份力,焉知他不会行此事……须知在他心中,一直看不惯为父的作为,他最心中的,是你那惯会当好人的从父!”
  袁绍相信袁隗干得出这种事。
  而且,()
  他也必须得信。
  教完少子,袁绍又让袁尚来替他磨墨,书信一份,准备寄回家中,与袁隗和袁基划清界限。
  等到做完这一切,袁绍坐在原地,宛如仍在梦中。
  靠着一份歌功颂德的上表,一篇口述的支持新政的策论,他就这么轻松地再次得到了任用?
  早知如此……
  袁绍猛地一拍大腿——他早就该这么做了啊!
  拍完大腿后,袁绍才注意到袁尚还没走呢!有些尴尬的说道:“显甫快送信去吧。”
  ……
  “袁绍回家后没多久,就写了一封信送回家中,不知是否要看看其中的内容?”牵招正在向刘辩汇报着袁绍的举动。
  “暂且不必,且看他以后如何做吧!”
  “是!”牵招正准备告退而去,忽听刘辩说道——“稍后朕要见郭图郭公则,子经回去问一问文和,看一看以他的秉性适不适合留在校事部。”
  “遵命!”
  次日,贾诩一早就来拜见刘辩了。
  “陛下,万万不可呀!”
  “什么万万不可?”刘辩有些疑惑。
  贾诩痛心疾首地说道:“郭图此人,臣曾调查过,知晓其虽有名声,但行事常无定力,又自视甚高,实在不宜留在校事部啊!”
  就算他是郭嘉的族人,但以其灵活的行事作风,还是不行。
  刘辩轻轻颔首,问道:“以文和之见,郭公则该用在何处呢?”
  贾诩沉吟片刻,答道:“陛下,臣以为若要使郭图成事,须得事先为其设定目标。”
  刘辩明白了,在贾诩心中,郭图只能临时客串一下监督的角色,做不长久。
  如今卢植和荀彧都不在身边,刘辩索性问贾诩道:“昨日袁绍求官,文和以为,董仲颖提重新度田一事,再加上一个袁绍如何?”
  董卓,一个来自凉州的武夫,带着来自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主持重新度田事宜。
  刘辩光是想一想都觉得这画面很美。
  贾诩说道:“董廷尉与杨德祖应无异议,但袁本初只怕会推辞吧……”
  “且度田须尽,董廷尉自能拿捏杨德祖,然加上一个袁本初……只怕未必了。”
  刘辩说道:“昨日朕见袁本初,他的态度较之往日柔软了太多。”
  “至于监管……总能找到人的。”
  贾诩瞬间想到了郭图,难不成要把郭图用到这里?
  贾诩说道:“陛下放心,臣接来下会在袁绍身侧加派人手……只不过袁本初近年来对身边之新人多有防备,派去的人难以取得他的信任。”
  刘辩说道:“无妨,话语可以骗人,但所作所为是骗不过天下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