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传授屠龙术
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做官这个事情,仅限於京师大学,即便如此当初也吵的沸反盈天,在很多读书人看来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但是没有用,皇帝支持,首辅主张,强行通过,这个结果呢,无论是举人还是进士都慌了。即便是那些已经成为进士做了官的,照样也慌张了。普升居然要函授一个硕士文凭。
这做官也太难了一点吧?
还是那句话,反对无效。
进入乾正年后,国家財政收入蒸蒸日上,对內对外都是形势一片大好,已经有翰林在鼓吹盛世连著盛世,青出於蓝而胜於蓝!
皇帝李元也觉得,自己的成就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父皇,当然他的成就是建立在父皇打下的基础上的,这点认知还是有的。
他不是乾隆,著雍正辛苦攒下来的家当,各种自吹自擂十全老人。
李元很清楚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何在,所以贾赦死的时候,就给贾璉七天假期,为此不少臣子私下,不近人情。
实际上当时军改和人口普查在推进的关键节点,但凡有点问题,都会导致功亏一簧。
外出三年,家中发生的变化可谓巨大,贾荃陪著王熙凤先去给贾赦上了一灶香,回来时黛玉宝釵都到了,眾人一直聊到贾璉回家,一起出门相迎。
贾璉看见嫡长子倒是很淡定,面对他的请安,微微点头道:“此番环球航行,表现的不错。”
然后就没有更多的称讚了。
贾荃对此表示淡定,毕竟从小父亲虽然要求不算严格,但是也吝蔷於称讚和表扬。
这个真不怪贾璉不长於教育,只不过他上辈子见多了那些在称讚中长大的孩子,家庭条件优渥的二代,不堪大用者居多。
人的,成长期要不经歷一点压力,成年后真不能扛事。
国內不是西方那种环境,会表演拉选票没用的,夸夸其谈之辈,往往被看做不成熟的表现,百言不如一默!
书房內父子对坐,贾荃开始还表示站著就行,贾璉面无表情的坚持,贾荃这才坐下。
父子二人聊起这一次环球航行,总的来说还算顺利,主要原因还是航线成熟,並且沿途补给点充分。
所谓的航线成熟,主要还是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俩国家,实在得罪不起周帝国。对舰队也是严防四周,沿途伺候周道,让他们赶紧滚蛋。
说到英国那边的反应时,贾璉道:“谈了一年多,英国人表示愿意肩负起印度洋航线的安全,我方这才作罢,让舰队回来。”
这个事情贾荃倒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所以接过话:“英国眼下的重心是法国,舰队前往马赛的时候,英国海军一直紧跟著。法国的海军不行,但是陆军真的做到了横扫欧洲。我们在英国的时候了解到的法国,与登陆马赛后了解到的法国,似乎是两个国家。”
“这很正常,英法乃是世仇,在没有出现共同的敌人时会一直敌对下去的。英国奉行的是大陆平衡政策,现在英国扶持普鲁士,哪天普鲁士实现了德意志联邦的统一,彻底的壮大起来了,英国人又要联合法国压制德国了。”
贾荃听了很是惊讶,毕竟还是年轻,见识少了。
“父亲的意思,欧洲列强之间,无所谓友谊和条约的约束?”
面对这个问题,贾璉很明確的告诉贾荃:“记住,即便是有条约,白纸黑字写清楚的,欧洲列强隨时都有可能撕毁。他们奉行的是丛林法则,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要做的是,时刻提防他们,一旦敢于越雷池半步,那就打断他们的腿,如此他们才会老实。但凡你面对他们时,露出一丁点的妥协,他们都会想著对你进行极限施压。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一直强大,他们就会保持理性。
毕竟东亚距离欧洲还是太远了。”
贾荃默默的记住这些话,回去要记在本子上的,自幼都是这么被教育,脑子里时刻都有这根弦。
“贾芝弟弟在东华国如今也是一方诸侯了,我到的时候,他还指挥军队攻克了美国人的一座小城市,並且迫使对方签署了一份协议。”
贾璉听了颇感兴趣:“哦,仔细说来。”
贾荃仔细的將他在东华国的见闻说了,贾璉一直很认真的听著,並未打断他的话,一直等贾荃说完了才说话。
“无论是薛家的薛方,还是贾芝,胆略上都不如东华王李亨许多。”贾璉一开口,直接给贾荃干懵了,怎么会如此评价呢?
贾璉看到了贾荃的表情,语气平静的继续:“眼下拉丁美洲以及南美洲处在一个天下大乱的时刻,这个时候不抓住机会抢夺地盘,更待何时呢?李亨做的没问题,换成是我也会这么做。当然了,等各国解放独立之后,应立刻转变態度,缓和关係,切忌树敌过多。回头我会去信给李亨,告诫他切莫贪心不足,东华国的主要对手是美国。拿下墨西哥两省之地就该及时收手,甚至还可以还回去一个省,以此联合墨西哥对付美国。”
贾荃怎么都没想到,贾璉对美国如此重视“欧洲列强註定要进入一个资本主导国家的时代,姑且称之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从诞生那天起就带著不断增值的属性,资本厌恶一切风险和不確定性。欧洲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战爭不断会给美国带去大量的移民和资本。”
看著一脸茫然的贾荃,贾璉犹豫了好一阵才道:“等著!”
说完贾璉转身,取钥匙打开抽屉,拿出一个手抄本,小心翼翼的给抽屉上了锁后才回头。
“拿回去偷著看,不要告诉任何一个人,即便是你媳妇。將来你儿子不成器,也不要给他看这个。”
贾荃按捺內心的好奇接过手抄本,贾璉摆摆手示意他可以回去了。
贾荃起身告辞后,贴身收好抄本,回到家中媳妇眼里带水的看著他,无视媳妇的眼神,先把抄本在书房里收好,上了锁之后,贾荃才回到臥室。
又是牛马的一夜,次日贾荃起来的晚了,梳洗后去见了王熙凤,回到书房內才算有机会关上门,开锁取出抄本。
一直不知道,要不要拿出来传播,最终贾璉还是放弃了对外传播。父子之间单独谈了一番话后,贾璉觉得贾荃確实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了,这才拿出来,还不让他告诉別人。
贾荃想到父亲昨夜严肃的表情,深呼吸之后,继续翻页。
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贾荃的面前出现了。
嗯,这还是一个初级版本,给中学生学习的。但是对於贾荃而言,看到的却是令人充满恐惧的世界。
贾荃在书房里呆了整整一天,午饭都是在书房里隨便吃的点心,这本书充满了魔力,似乎將人世间的一切道理都讲明白了。
当然了,前提是你能看懂,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当然是教育制度的优势。
道理都在书里,学会了要看你怎么用。
贾荃除了睡觉之外,三天的时间里一直呆在书房內。
走出书房的时候,贾荃眼神呆滯,嚇的丫鬟和小斯还以为他发癌症了。
好在贾荃很快恢復了常態,事情才没闹大。这个反应是很正常的,毕竟生活在贾家这种环境里,还是在京城住著。身份够高,视野足够,信息充分,再看这本书,不就是屠龙术么?
这本书至少解决了一个困惑贾荃许久的问题,那就是贾璉为何在士绅群体中名声不好。
贾荃非常好奇一个问题,就是父亲有没有解决王朝更迭,治乱循环的方法。
特意沐浴更衣之后,贾荃迎接首辅大人下班回家,看见嫡长子眼神混乱的贾璉,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年龄,这个级別,又环球航行之后,如果看了抄本还不混乱,那就是毫无感觉了。
总而言之,混乱就对了。
耐心的等到晚饭之后,书房里仅剩下父子二人时,贾荃才迫不及待的问:“父亲,为何副標题为《观察欧洲歷史及社会现状研究总结》?”
贾璉沉默的看著贾荃,因为这玩意是观察欧洲社会的总结。欧洲经验和总结。
“中国在世界上是最特殊的,这是由地理环境和文明发展进程决定的。欧洲到现在还是封建制度,想必你在欧洲也看见了。而中国呢,从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开始,一直走在君主集权的道路上,至本朝发展到巔峰。这个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世界的原因,欧洲的选举制度本质上看的是谁会拉票,最终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选出来的政府,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最终导致国家为少数掌握资本的人所左右。”
贾荃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但是不要紧,他拿起笔来仔细的记录。
“父亲,为何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註定要爆发战爭,难道不能通过协商来解决市场分配问题么?”
“这个问题很好,还要回到此前关於资本的定义,追求不断增值的资本,註定要驱动国家之间为了各自资本的市场份额爆发衝突。
贾荃到底能理解多少,贾璉也不太清楚,毕竟他自己都很难说是吃透了理论。
当然了,贾荃心里的想法很简单,尤其是结合父亲所做所为,贾荃很肯定,未来一场属於本国的资本浪潮一定会爆发的。
至於现在嘛,朝廷对於资本还是一个掌控和压制的局面,整个国家氛围內,对於商人群体的地位,还是不高。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的原因,贾荃倒是知道了,因为商人一旦做大,破坏力太过惊人了。
父亲搞官营企业,就是要把资本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如同书中最后的一句话,资本要成为发展生產力的辅助力量,而不是只追求增值的野兽。
由国家力量来规训资本,这是贾璉在书中传达的一个理念,希望贾荃能看明白。
確定只有自已看过抄本之后,贾荃很是疑惑的问贾璉,为何不给其他兄弟看这个抄本。
贾璉回答,我甚至不知道该不该给你看。贾荃立刻闭嘴了。
又过了数日,贾荃得知贾从军营归来,立刻登门拜访。
尤氏住在东府一角,贾的院子就在边上挨著,贾荃到时贾苇也在,兄弟三人很自然的把酒畅谈。
贾年长,三人一起时,先听他讲述在安西的经歷。隨后贾荃讲环球航行的过程,最小的贾苇听了不禁感慨。
“两位兄长所见,弟心嚮往之,奈何父母不舍,只能困居京城。如今跟著父亲学习经营家族,此生怕是难以远行了。”
对此贾荃笑著安慰道:“苇弟不必气绥,如今科技发达,坐火车两天三夜可至浦口,待及冠之后,大可以乘火车远行。如果国內走遍了还不能满足,大可以乘船往欧洲去看看。我告诉你,在海上航行实在是太折磨人了,运气不好还要喝发臭的水。”
贾也笑道:“古人说行万里路,可没告诉你,旅行是何等的辛苦,行军更是苦上加苦。在沙漠边上行军,更是苦不堪言。我军去安西的路上,经常是半个月不洗澡,士兵身上多有疥疮,长途行军累的半死还好点,安顿下来之后,夜晚疼的翻来覆去的无法入睡才叫要命。”
贾荃又道:“想要长见识是好事,但也没必要自找苦吃。”
贾苇听了这些劝慰,倒是心里舒服了很多,兄弟三人继续喝酒吹牛不提。
说到贾家的家教,京城里最为人称道者,无外乎贾氏子很少去秦楼楚馆,即便偶尔去,也是去看看就回,从不过夜。
贾不知道的是,他带回来的报告里,提到了一个让贾璉颇为关注的信息,那就是前安西王的势力范围內,有信无生老母的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