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587章 新都建成
  第587章 新都建成
  对于这国策。
  主要是为了带动大唐子民生孩子的兴趣。
  只要开了头,哪怕只有一点恩赏了,他们也会持续的。
  至于以后养不养得起?
  那就是笑话了。
  大唐会持续的扩张,会持续的掠夺资源,如若以后还真的养不起,那就是李铮的问题,还有那些懒散子民的问题了。
  “皇上。”
  “臣等如若生孩子,是不是也有奖励啊?”
  褚遂良笑着问道。
  “你们虽为朝堂大臣,但也是我大唐的子民,自然皆有。”
  “你们可以大肆生育。”
  “朕,不会阻止你们。”李铮笑着说道。
  大唐如今缺少的就是人才,除了科举在民间筛选以外,朝堂上这些权贵后裔的培养则更为出众,大唐以后的疆域会广袤无比,需要无数人才。
  让他们去奴役异族,何乐不为》
  当然。
  整个大唐帝国内的炎黄族群子民人人都有机会。
  入伍从军的。
  科举考取功名的。
  未来他们都可以成为人上人。
  “皇上圣明。”
  “那臣等可就不会客气了。”褚遂良大声笑道。
  满朝文武都纷纷笑了起来,十分的热闹。
  “开卿。”
  “火车轨道铺设如何了?”
  “朕也离开长安快一年了,应该取得一些成绩了吧?”
  李铮看向开济问道。
  这件事,必然是大唐未来的重中之重。
  “皇上。”
  “工部这一年时间来全力督促普车轨道,总计调动了劳力五十万人,其中还有三十万军队。”
  “以北平为中心,向西边铺设,再以北平向南方向铺设。”
  “算上各处要道,如今总计在铺设的有五条。”
  “不过,毕竟是我大唐初次铺设,但每一条轨道长度都有数百千里,如今各轨道也都铺设了一半不到,还需要更多的人力。”开济有些惭愧的道。
  “人。”
  “朕会加派给你。”
  “轨道铺设之事,一切都有你全权负责。”
  “你要记住,轨道铺设的路途不要一味的选择荒地,最好要途径各个城池,这样才能够逐步将我大唐城池联通起来。”
  “这五条还只是最初,未来这火车轨道要遍布我大唐任何一处。”
  “这将是我大唐未来运兵运粮,更是连通一切的关键。”
  李铮一脸严肃的对着开济说道。
  “臣明白。”
  “现在臣就是按照皇上所铺设的轨道,每一条轨道至少能够连通十个城池。”
  “不过也好是在北方铺设轨道,如若在南方以工部现在所掌握的工艺,还很难。”
  “毕竟南方多山,轨道不好铺设,还需精进。”开济带着惭愧的说道。
  “只要逐步增长就行了。朕相信工部,更相信你。”
  “等这五条轨道彻底完工,朕赐予你两颗延寿丹。”李铮大笑一声,对着开济勉励道。
  延寿丹三个字一出。
  自然是引得朝堂上诸多大臣目光炙热。
  对于延寿丹,没有人陌生,并且这丹药的奇效已经之天下传开了,而得到延寿丹赐予的也不过寥寥几人,当今太上皇,还有李道宗,这些,自然是众所周知的。
  而开济要是完成了,能够赐予两颗延寿丹,这可是二十年的命啊。
  谁不想要。
  特别是对于权贵而言。
  这延寿丹他肯定不会拒绝的。“启奏皇上。”
  “有关火车轨道铺设,臣也有一个提议。”
  侍郎李静站了出来,恭敬道。
  “说来听听。”李铮挥手示意。
  “火车轨道是连通我大唐天下的神器,修建需要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跟需要铁,臣以为轨道每修至一处就可以从当地招募劳役,给予工钱,一来可以得到更多人力,二来也可以培养更多修建轨道的工匠,为帝国以后铺设培养做准备。”
  “当然。”
  “轨道铺设招募工人由地方官府牵头,一则可以加速修建,二则可以带动当地青壮赚取钱财,一举两得。”李静激动的说道。
  听到此计策。
  李铮思虑一颗,这倒是附和自己前世那些工建之策,就地招募。
  “李卿之策。”
  “可定。”
  “具体如何施行,户部,吏部,工部,三部去商议吧。”
  “商议好了就直接去做,此事也无需经过朕了。”李铮对着三部尚书说道。
  “臣领旨。”
  三部尚书立刻领旨。
  “启奏皇上。”
  “工部还有一事启奏。”
  “关于新都北平。”
  开济又出声启奏道。
  “对了。”
  “你不说,朕差点忘记了。”
  “北平新都建造如何了?”力争这才忽然想起了新都之事。
  因为征伐这石汗国耽误了这么久,对于新都,石汗国反倒是没有那么关注了。
  “回禀皇上。”
  “新都建造已成。”
  “皇宫,内城,已经全部修缮完毕。”
  “只要皇上下旨,我大唐朝堂就可迁移。”开济立刻启奏道。
  “好。”
  “此事工部做的不错。”
  “新都已成。”
  李铮笑了笑,十分满意。
  长安虽好,但是周边没有水域,而北平位于北境,若建都北平,对于北境草原有威慑作用,以后大唐也可以更好的发号施令。
  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皇上。”
  “新都已成。”
  “接下来是不是要准备将草堂迁移至新都了。”秦健生恭敬的问道。
  “迁都之事干系重大,而且长安朝堂也是一样如此,一动则举国动,不可能一次迁徙成功。”
  “这样吧。”
  “六部,大将军府,还有京兆尹各朝廷职权各派一个侍郎去北平官邸内接受政务处置,逐步将政务迁徙过去。”
  “除此外。”
  “还有布政司。”
  “北平新都内城已经建成,朱卿。”
  “你可以在长安招商了,内城的那些铺面可以租赁出去了。”李铮又对着朱俊道。
  “臣领旨。”
  朱俊立刻领命。
  别小看了内城的那些铺面,越是靠近皇宫,那可谓是寸土寸金。
  而且大唐如今已经有了开设坊市的经验,在新都内城里面,开设了五个坊市,里面铺面更是寸土寸金,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或许不会关注,但是对于那些富的流油的商贾而言,绝对会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