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带着荒田回过去 > 240.第238章 ,曲国海的离开
  第238章 ,曲国海的离开
  早上练完功,看看时间已经七点多了,赶忙收拾一下。
  “哎,师父,我先走了啊!晚上来不来不知道,您老就别等我了啊!反正我有钥匙。”
  说完,着急忙慌的就离开了。
  “吃点早饭。”
  老头见状在身后喊了一声。
  “知道了!”
  杨小乐不在意的摆摆手,推着车就离开了。
  等他走了,老头将目光放在了桌子上的那瓶枣红色的白酒瓶上发呆。
  杨小乐出来以后,骑着车向着学校赶去,路上在早餐店买了一些早点。
  没有回去,而是直接去了家里的大院。
  此时正是上班的时间,杨小乐见到上班的人纷纷打着招呼。
  “砰砰砰~”
  来到曲颖的房间,轻轻敲了几下门。
  正好碰到老娘准备出门,看到他一阵的奇怪:“你干嘛呢?”
  “哦,有点事!”
  杨小乐随便说了一下,见曲颖开门,不等她说话直接就挤了进去。
  王秋菊路过门口,狐疑的往里面看了看。
  最后还是直接离开了。
  “怎么了?”
  曲颖看着他一阵奇怪。
  “没什么,给,这是一种药,你到时候给你娘一次喝一点,记住了,这药非常的珍贵,你记得留好了。”
  一边说,一边将一个瓶子塞给了她。
  老头子那边给酒的时候,他才想到给青霉素还不如给井水呢!
  给的量也不是很多。
  “这……这是什么药啊?”
  “这是人参煮的水,很精贵的!记得偷偷给你娘喝,听到了没?”
  “哦~~”
  曲颖迷茫的轻哦了一声。
  杨小乐见状看了一下时间,:“行了,不跟你说了,我得去上学了,第一天不能迟到了。记住了,收好了啊!”
  说完,打个招呼就直接离开了。
  曲颖看着手里的一瓶淡红色的液体,一阵的奇怪。
  但是杨小乐说这是药应该不会骗她,而且他都说了很贵重的,赶忙小心的收了起来。
  不管有没有用,到时候去试试就是了。
  杨小乐骑着车离开大院直奔学校,来到学校,就看到喜子和小丽两个小家伙在那里等着了。
  “哥,哥!这里。”
  喜子看到他,在那里挥挥手。
  等他过来以后赶忙问道:“哥,包子呢!”
  杨小乐见状笑呵呵的拿出来两个油纸包递给了两个小家伙:“行了,拿去吃了吧,尽量别让人看到了,看到也没事,别乱说就好了。”
  “哎,好嘞!”
  喜子高兴的接过包子嘿嘿一笑,眼神还往小丽的油纸包看去。
  仿佛是在看是不是一样的。
  当看到是一样的,这才拿起一个大肉包狠狠的咬了一口。
  随后在那里嘀咕着:“娘就知道做米汤,清汤寡水的,一泡尿就没了。”
  杨小乐翻了翻白眼:“你看看,哪家不是喝米汤?有几家早上吃干的,你要是再说这种话我揍你了啊!”
  听到这话,喜子立马闭嘴了。
  看着同样在吃肉包的小丽问道:“小妹,这三个大包子你吃的完吗?要不我帮你吃一个吧?”
  小丽看了看油纸包里的三个大肉包,想了想,还是递给了他一个。
  “给!”
  随后看向了杨小乐:“哥,下次给我买两个包子,三个太大了。”
  杨小乐见状呵呵一笑:“行,下次给你买两个。行了,进去吧,我也进去了。”
  这时候的包子个头大,而且是那种全麦面粉,咬起来劲道的很。
  说完骑着车就离开了。
  等他走了,喜子这才低声说道:“你傻啊!你要三个,多一个不就给我吃了嘛,我都吃不饱。”
  小丽闻言理直气壮地说道:“你吃不饱你跟哥说啊,他又不是不给你买。”
  说完,看着他手里的四个大肉包嘀咕了一句:“四个大肉包,你吃的下吗?也不怕撑死你。”
  随后直接就离开了。
  喜子见状跟在后面,笑呵呵的说道;“五个我都能吃的下,我缓缓肚子,一会再吃不行啊!”
  说笑间,两人也跟着进了学校。
  进了班级,里面热闹哄哄的,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在那里玩闹,个别的人还在那里补寒假作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
  将书包放在桌子上,旁边王学武和刘解放两个人正在那里看着小人书。
  时不时的嘎嘎直笑。
  “哎,小乐,过来一起看。”
  刘解放看着他,笑呵呵的喊了一声。
  杨小乐笑着摇摇头:“你们自己看吧。”
  说完,掏出了一本书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你看的什么啊?
  李海棠同样围在那里,就坐在了杨小乐的边上。
  见他拿出来一本书,好奇的伸头看了一下:“小乐,你看什么啊?”
  一边说,一边还动手拿了过去。
  杨小乐见状笑了笑,任由她拿去。
  “《被开垦的处女地》?这是书,洋书吗?”
  李海棠看完好奇的问了一下。
  “嗯,洋书!”
  杨小乐笑着将书给拿了过来,安静的在那里看着。
  这玩意等到了那几年,那可是妥妥的大毒草啊,现在正好相反,在高中大学,甚至初中生中十分的流行。
  那种开放的爱情观念,直接对现代人的一种冲击。
  “那有什么好看的啊!都不带画!”
  李海棠嘀咕了一声,扭头继续跟着后面看了起来。
  “哎,咱们学校拉那么多的砖头盖房子,以后盖了初中咱们就能直升初中,不用去别的初中上学了。”
  思绪间,旁边的人在那里嘀咕着。
  杨小乐扭头看了一眼。
  哎,学校办初中部?
  这是好事情,不用到处跑,还要熟悉其他的学生和老师了。
  “房老师来了。”
  等了一会,前面放哨的人发出声音,立马都跑回自己的桌位,认真的开始早读了起来。
  老房来了以后,在前前后后溜达了一圈,随后安静的坐在了上首的位置。
  上午也没啥事情,做了一套广播体操,接着就是正常上课了。
  数学老师是个小年轻姓陈,也就二十刚刚出头,一看就是中专毕业过来教小学的。
  上午的课程就在他偷看小说中度过了。
  中午骑着车,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去,直接就成了学校里最靓的仔了。
  因为没有学生骑车子。
  回到家的大院门口,就看到餐馆门口围着不少的人。
  杨小乐看了一下,感觉都比较眼熟,这不是附近大院的人嘛!
  咋回事啊?
  车子停好回到家里,大院里只有沈大娘一个人在屋子门口坐着晒太阳顺便纳鞋底。
  “小乐回来啦!”
  看到他,对方打了个招呼。
  “沈大娘,纳鞋底呢?”
  “昂,纳鞋底呢!你去前面打饭吧!中午不在家做饭了。”
  老太太把针在头上划拉了两下,然后继续纳鞋底。
  杨小乐惊讶了一下:“这么快啊?不是说商议着吗?这么快就开始了啊!”
  “谁知道呢!也不让我去帮工。”
  说话中带着一丝丝的不满。
  听到这样,杨小乐笑了笑,沈老太没户口就算是安排街道的工作也不会让她来干。
  打个招呼就回去拿饭盒去了。
  之前就用过,三人拿着饭盒就去了前面。
  进来以后里面分成了两个地方,里面是顾客吃饭的地方。
  旁边一个桌子前摆放着一个大盆子,里面放着一些菜。
  熟悉的王大娘几人都在那里干活呢!
  “哎,小乐啊!快过来,你们的粮票和菜票你爹给你弄过了。解放呢?”
  喊话的是后院拉煤师父家的刘婶。
  杨小乐带着人挤了进来,笑呵呵的说道:“婶~解放他们还在后面呢!我们跑的快点。”
  听到两人的谈话,本来还埋怨插队的也都没有说话了。
  一个大院的呗。
  谁让他们院没饭馆呢!
  而且旁边还有板儿爷家的李婶子还在发粮食。
  “婶,把我姐姐的打给我。”
  刘婶笑呵呵的点点头,一把从竹笸箩里抓出来2个白面馒头和2个玉米窝窝头:“饿了吧?去找王大娘打菜去。喜子,来,打饭。”
  说完,对着身后的喜子招呼了一声。
  杨小乐道了声谢,去了刘婶那边去了。
  炒萝卜丝。
  “小乐,来,给你。还有你姐的吧”
  “嗯!一起打了。”
  王大娘闻言,拿着大勺子给他打了满满2大勺子。
  明显是多给了,因为其他人都是一平勺子。
  打好饭菜,就看到老爹刚刚给别人送了菜。
  杨广志走了过来说道:“你娘和你大哥,应该是在厂子和单位吃了,你们吃了饭记得把饭盒刷了啊!”
  “好,知道了。”
  “行,那我先去忙了。”
  说完,去了厨房里,不止是胡同里的人,饭馆本身就很忙。
  等两个小家伙打好饭,几人出来就看到大院的孩子乌泱泱的跟着过来了,这是大部队到了。
  手里都拿着碗筷过来。
  杨小乐带着两个小家伙回到了家里。
  “就这么点菜,一会就饿了!”
  进来以后喜子将收音机打开,就在那里嘀咕着。
  杨小乐闻言呵呵一笑。
  一个人平均下来一天就一斤左右的定量,分成早中晚,中午差不多在四两多,也就两个馒头或者两个窝窝头而已。
  如果油水足而且菜够多,那还差不多。
  就这炒萝卜丝跟水煮的一样,而且只有这么一勺。
  估计不等去上学就消化完了。
  毕竟菜的定量也就半斤。分两顿就更少了。
  从橱柜里拿出一碗酱放在桌上:“得了,有的吃就不错了,以前在农村的时候你能吃这么多?知足吧你。”
  拿着筷子抹一点酱在馒头上,直接开吃了起来。
  之前买的粮食,他都往里面加不少,每次老娘和老爹两个吃饭的时候经常岔开,也没反应过来。
  现在吃食堂自然就少很多。
  他心里能理解,现在粮食部门估计焦头烂额了,想方设法的来节省粮食,让人们能平安过度到粮食收获的时候。
  这个食堂,跟随公社是一部分,节约粮食也是一部分。
  喜子念叨的勤快,吃起来那速度也不慢。
  杨小乐见状,想到了什么,回到屋里拿了几个咸鸭蛋出来。
  “吃吧!”
  之前腌制的,放空间里都忘记了。
  “咸鸭蛋?”
  喜子眼睛一亮,直接拿过去一个敲开就吃了起来。
  “流油的!”
  见鸭蛋流油,高兴的把低落在手上的油都给舔干净了,把蛋黄弄出来夹在了馒头上。
  吃着饭,大姐也很快就回来了。
  大姐进来以后,书包一放就坐那里开始吃了起来:“饿死我了,今天怎么就吃食堂了,他们速度真快啊!咦,咸鸭蛋。”
  杨小乐见状笑了笑:“吃吧!”
  听到这话,大姐就知道是他弄的。
  笑呵呵的吃了起来。
  说话间,外面热闹了起来,传来刘解放的呼喊声音。
  只见刘解放、田小枣、小桃三个人端着饭盒过来了。
  “你们怎么来了啊?”
  杨小乐看着几个人端着饭盒,笑着问了一下。
  “我娘在面前帮忙,田婶子和小杏子姐应该在厂里吃了,我们过来听收音机。”
  刘解放笑呵呵说道,看着桌子上的咸鸭蛋,咽了咽口水:“你们还有鸭蛋呢!”
  不过也就说了一句就没说了。
  坐下以后,在那个嘀咕着:“后院的曲国海他们搬家了你们知道吗?”
  听到这话,杨小乐手顿了一下,“哦,搬家了?今天吗?”
  “不知道,已经在收拾东西,说这两天搬走呢!”
  小丽看着小桃子盯着她的鸭蛋看,纠结了好一会,弄了一些蛋白放进了她的碗里。
  “给,你吃吧!”
  田小桃抿着嘴,看了姐姐一眼,最后低着头道了声谢:“谢谢。”
  听到这话,小丽在那里嘿嘿笑着。
  大姐见状也给了小枣一点。
  剩下刘解放假装没看到。
  杨小乐见状笑着将半个咸鸭蛋递给了他:“吃吧!就这点了啊!你哥呢?”
  刘解放高兴的接过鸭蛋,道了声谢,随后说道:“不知道呢!好像吃了饭出去玩去了。”
  杨小乐闻言点了点头。
  家里大人都不在去忙了,大院里的孩子基本上都凑在了一起。
  不过也是分团伙的。
  后院的几个,除了史静都过来了。
  不过等几个人饭吃完,史静也跑过来了,因为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
  史静进来以后就笑呵呵的说道:“我就知道你们在这里。”
  大姐见状笑呵呵的对着她招招手。
  刚刚要说话,对面的房萌萌也笑呵呵的跑了过来。
  顿时屋里开始热闹的起来,叽叽喳喳的。
  气的喜子把声音调到了最大。
  他不敢嘀咕什么话,因为老二已经交代过了,有人过来不准说难听的话。
  大院里三个收音机。
  王大爷家有三个孩子,加上李光南和李海棠兄妹两个过去玩,外加沈大娘家三个孩子也算是热闹。
  现在找赵建军一个人在那里听收音机。
  顿时之前那种得意感觉消失的无影无踪。
  同样将声音调到了最大:“哼,我一个人听!没人吵了更好。”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
  下午一群人成群结伴去上学去了。
  ……
  曲国海这个烦人精离开了大院,大院又恢复了平静。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街道办的食堂也是从开始的轰轰烈烈,到后来渐渐人们都开始慢慢退出不干了。
  毕竟当初说好加入和退出都是自愿的。
  因为人们总感觉粮食少了。
  那馒头和窝窝头看着就是比以前小,菜也是越来越稀了。
  三月中旬,气温已经回暖,虽然还很冷,但是至少没有霜冻了。
  这天中午,杨小乐拿着从食堂拿回来的两个玉米窝窝头和一勺子白菜汤在那里吃着。
  现在的玉米窝窝头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和面粉差不多的玉米面了。
  而是很细小的玉米碴子。
  比农村那种细不少,但是和之前的玉米面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吃起来已经开始拉嗓子了。
  王学武咬着硬板棒棒的玉米碴子窝窝头,用白菜汤带着吃下去。
  顺了口气,在那里埋怨着:“都吃了这么多天玉米碴子,怎么还吃这个,玉米面都没了吗?”
  李海棠在那里使劲咀嚼着窝窝头,在那里说到:“玉米面呢!我听我娘说了,现在市面上都不买玉米面了,说上面的玉米皮有营养,丢了浪费,你不知道吗?现在白面都涨到两毛二一斤了。”
  杨小乐在那里安静听着几个人抱怨。
  这有什么奇怪的,粮食少了,那就连皮一起打碎呗。
  至于白面,从之前的一毛八涨到了两毛二,以前平时城里很少吃的灰面开始大量供应了。
  要知道灰面以前都是农村逢年过节时候吃的。
  城里也就偶尔吃一点。
  城里吃的最差都是建设面粉,九五粉。
  平时所谓的白面是富强粉,八五粉,也是销量最多的一种,出粉率85%。
  不止是粮食,现在副食品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以前饼干、低端糕点,各种副食品以前有很多都是不收粮票的,现在清一色的看不到了。
  全都要收粮票。
  高档的还要收专门的票。
  农村的饥荒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城里的饥荒从这个月开始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你们说咱们大院的食堂前几天都不办了,咱们学校怎么还吃这个啊!我想回家吃了。”
  王学武在那里嘀咕了一句。
  旁边的刘解放撇撇嘴:“还回家吃呢!你啊,就是平时吃的太好了,我家粮食我娘说就够吃五天的,要是后面买不到粮食,我们都得喝西北风了。哎,前面的树林里有一颗榆树,一会咱们放学了就赶快跑过去,摘点榆钱。”
  杨小乐在旁边也是认可的点点头。
  确实是以前吃的太好了。
  其实京都这边已经非常好了,至少粮食难买,但是至少加班加点的排队,还是能买到的。
  只是不像以前随到随买而已。
  估计华中那一片现在已经哀鸿遍野了,听老爹在饭馆听他们说的,华中的省城现在缺粮食,黑市的粮食价格跟坐飞机一样。
  王学武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行,放学了咱们就跑。弄点榆钱。”
  杨小乐听到两个人说话,心里在那里嘀咕着。
  等着吧,等过两天有得哭了。
  昨天他刚刚从老娘口中得得知,下个月的定量,也就是从25号去换粮票的时候就会通知。
  粮食定量每个人减少三市斤,学生除外。
  鸡蛋从以前一户人家一斤减少到八两。
  食用油每个人减少到四两。
  其他的各种定量也有减少,但这几个是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最让人心疼的东西了。
  “杨小乐!”
  思绪间,旁边传来一道女生的声音。
  杨小乐扭头看了一下,班级的文艺委员,张海燕。
  一个短发圆脸女孩。
  “怎么了?”
  看着她,杨小乐奇怪的问了一下。
  “你字写的这么好,这一期的黑板报你出呗!以前是萌萌写的。”
  听到这话,杨小乐琢磨了一下摇摇头:“出黑板报就算了,需要写字的,你们把地方留下来就好了。”
  字写的好看这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
  张海燕听到这话,高兴的回去和房萌萌两个商量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