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曹家,大势已去!
  潼关之上,钟繇胆战心惊,看着张飞一步步上前而来,心里那万般心思。
  于是等张飞到跟前的时候,钟繇还是一脸的纠结。
  张飞见眼前这关口守将,面色纠结,心想这厮还有些能耐,差点识破了自己,便问:“曹将,你是何人?”
  钟繇下意识回答:“吾乃钟繇,乃是大魏廷尉卿。”
  张飞听着,便是大笑:“笑话,这天底下只有大汉,哪里来的大魏!”
  “再说只有廷尉之说,哪有廷尉卿的说法!”
  张飞说的不错。
  所谓廷尉,是司法审判机构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
  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西汉沿置。
  列位九卿,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正和左、右二监。
  不过大魏时期,确实叫廷尉卿,以表尊称。
  只不过在张飞耳朵里头,就有些离经叛道,不值得入耳了。
  钟繇听着张飞话语,面色微微一沉。
  毕竟这货是多有调侃放纵,自然不能让钟繇有好脸色。
  钟繇这家伙其实是很有名声的。
  一是本来他家族就挺厉害,二是这家伙确实也有一些真本事。
  这钟繇别的不说,那书法造诣,真是天下闻名。
  钟繇书法学习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擅长隶书、楷书、行书。
  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
  世家中人常有言,其书巧趣精细,茂密幽深,自然天成,无雕琢气。
  其楷书笔法和结体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有“正书之祖”之誉。
  总之…
  简单评价一下其书法造诣,是日后被世人又与王羲之并称“钟王”的。
  如此就可见这钟繇的能耐了。
  不过张飞是不管这钟会的书法造诣,只呼和一阵,便与那钟繇道:“今日尔等既是已败,就与俺一同在这潼关里头,老实待着。”
  “俺也不问你降不降,待破了长安,再问你就是。”
  钟繇听张飞如此说着,倒是松了一口气。
  要是这张飞眼下要他降,他也不愿意,只是要他不降就死,他也觉得不值当。
  钟繇虽是颖川世家,对曹氏算是铁杆一派,但关键涉及自己性命的时刻,不由也得多掂量掂量不是。
  如此张飞把自己丢在一旁,一副准备不闻不问的架势,倒是应和了钟繇的心思。
  只是…
  这潼关被拿了,长安岂不是被包围了?
  如此一想…
  钟繇顿时觉得曹家危险了…
  …
  不止是钟繇觉得危险,便是在长安的张郃等人,也觉得危险了。
  曹洪战败的消息,传回了长安。
  就如张飞所预料的那样,他不可能把每个曹兵都给控制住了,总会有一二遗漏的曹兵。
  幸好,这些逃出生天的曹兵下意识的便是往长安回去,并没有去潼关的。
  这才让张飞的计策得逞,并没有被揭穿了。
  然不论如何,得知了曹洪战死之事,众人一时悲愤,一时心思沉重,皆是没什么好脸色。
  半晌,张郃打头开头道:“曹将军战死,渭南没能拿回来,潼关可有危险?”
  徐晃见有人开口,便忙道:“眼下曹洪将军情况如何且二说,关键是潼关那头如何了!”徐晃这话说的自然没毛病!
  这一将之生死当然不如潼关之得失来的重要。
  可问题在于曹家人就不这么看了!
  比如曹休…此刻惦记的就是曹洪之生死放在第一位,听得徐晃此言,心里顿时感觉有些老大不爽。
  眼镜顿时一眯,正要上前驳斥这徐晃两句。
  然还没等他说话,司马懿已经接了话头道:“本帅之失,不该用那曹洪为援,驰援潼关!”
  “哎!却不想其行军竟是如此大意,便是连着张飞那莽汉都能偷袭了他。”
  “如今他生死是小,潼关是大!”
  “眼下当要速知潼关之消息,请公明速去斥候,打探情况。”
  这一通话语之间,是直接给曹洪的行为定性了。
  耽误大事!
  死有余辜!
  曹休闻言,自然不爽,只是眼下一个个都着急知道潼关动向,所以都顾不上曹洪之死。
  徐晃连忙道:“我这就去。”
  说罢,也是直接回头,马不停蹄,速度去潼关去了。
  只是…
  虽然去是去了潼关打探消息,但这些人一个个面色都极为沉重。
  谁心里都知道…
  潼关只怕是要没了!
  只是谁也没发现,司马懿虽面上有些忧虑,但实则是根本没有一点担忧的神情。
  反倒是…
  有点得意…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这脸色确是很难被人捕捉到,不过曹休一直看着司马懿的脸色,却看的叫是一个清清楚楚!
  心里不由暗道:“这厮…绝对是故意叫曹洪将军去的!”
  这念头一出,曹休就怎么都控制不住了。
  曹真…曹洪…接连出事!
  有此可见,这司马懿似乎正针对曹家将领啊!
  当然了,这曹家一个个不是死在司马懿手中,是死在了敌军手里。
  然…
  曹休隐隐约约,觉着这些事情都是司马懿所算。
  若是当真如此…就是针对,妥妥的针对!
  曹休有种感觉,这司马懿是要把曹家军中大将,一个个的都要害死!
  只是这事情,也只不过是曹休的猜测,压根一点根据都没有。
  他也只能藏在心里而已。
  …
  徐晃的斥候回来的很快,但传过来的消息却相当糟糕。
  潼关丢了!
  汉军对于长安的围困,还真就让他们给完成了!
  这事让所有人都忧心重重。
  张郃、徐晃、于禁,那是一个比一个脸色难看。
  乃至于因为形式之恶劣,让于禁都开始埋怨起了曹洪的不小心。
  却道:“若非曹洪如此大意,如何能丢了潼关!”
  “今日他是一死百了,却叫咱们该如何是好!”
  真也叫曹洪是死了。
  要是他不死,可不知要被如何埋怨。
  当下司马懿道:“曹洪到底以死殉国,不说其了,如今咱们要解开此地危急,却真是要主动出击了。”
  “诸位…今吾有一计,且诸位听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