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覆秦 > 第226章 :唐王入秦
  十月十二日。
  中尉甘阳在凌晨率兵离去,秦军布置在大河的防线一下就变得单薄起来。
  唐王吴广抓住战机,当即下达了发起总攻的命令。
  说是总攻。
  其实又用上了谋略。
  唐军当着对岸秦军的面竟然逆水行舟,将船只调往上游。
  入冬后,大河水冰凉刺骨,可水势远不如夏时那般猛烈,唐军耗费人力,逆水而行很艰难,但确实是在往上游移动。
  同时在岸上,后将军葛婴的大旗往上游行去,大量兵卒举着赤旗跟随北上,看其数量,至少有两万人。
  唐军大张旗鼓,作出要改换阵地,从上游攻击的姿态。
  西岸的秦军副将见状,不敢怠慢。
  上游防御空虚,每个地方驻守的人数都不多,是绝对挡不住这支唐军的。
  副将招来领军司马卓全,吩咐道:“夏阳被唐贼所夺,彼处已无防御之力。看唐贼模样,定时想趁机从上游渡河。军情如火,你速率三千人北上,一路监视唐贼,绝不可让他们过来。”
  卓全忙领下命令,带着三千人出发。
  他们跟着对面的唐军一起往上游走,保持在同一距离,确保唐军到哪里,秦军就跟到哪里,将唐军死死挡在河对岸。
  “我军兵力本来就少,现在又因唐军调动而再度分兵,这大河怕是守不了多久。”
  卓全一边带队行军,一边在心中暗暗叹息。
  中尉带走了大部分防守兵力,以确保能击灭司马卬,保住咸阳重地,这让大河一线的秦军防御极为空虚。
  有限的兵力里,还包括了上游郃阳及几个重要地区的驻兵,真正守在临晋防线的秦军就只有八千左右。
  八千人挡对面十几万唐军。
  现在又因为唐将葛婴的北上,分出了三千人给卓全带走,那临晋的兵力大概就剩下了五千。
  五千人去挡差不多十万的唐军,要是……
  卓全打了个哆嗦,他不敢细想下去。
  只能埋着脑袋赶路。
  到了今日这般境地,秦军没有选择的权力。
  唐军动,他们就必须要跟着动,你要是敢不跟着走,那唐将葛婴就直接从上游渡河杀过来了。
  唐秦两军分别埋头赶路北上,一直到了下午,双方走了二十余里路,各个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不仅秦军累,对面的唐军也累。
  所以唐军不走了,就在一处平坦的河岸处停下了脚步。
  唐军不走,秦军自然也就难得的停下休息。
  卓全从马背下来,伸手揉搓着僵硬的屁股。
  突然,一直监视对岸的秦卒惊惶来报。
  “司马,唐贼动了!他们的船动了!”
  “动了?那就继续赶路。”
  卓全正要起身整兵继续带队前行。
  却听那传信的秦卒嘶声道:“司马,他们的船全是往下游去的!”
  卓全脸色大变,忙奔至河岸边。
  就见大河苍茫,水面上有两百余艘船只正顺流而下,在那浪涛中以极快的速度远去。
  卓全愣愣的看着这一幕。
  船只逆水行舟,费时耗力,故而秦军跟得上。
  可若是顺流而下,借助水利奔腾,那是他们拍马也追不上的。
  更别说此地距离临晋渡口二十余里,秦军走到这里已是耗尽了大半力气,他们哪还有南下的力气?
  “完了,吾等中了唐贼之计,临晋守不住了。”
  之前的预感成为现实,卓全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
  大河东岸,蒲坂渡口。
  随着船只北上,此处河面呈现平静之势,暂时无仗可打。
  吴广为士卒们加了一餐饭食,各个养足精神,等待着接下来的行动。
  “左将军受我命令西攻咸阳,此秦军必救之所。不管那甘阳是否愿意,他都必须要去救,如此临晋守军人数必定大减。今日又被我军调走一部北上,那对岸就剩不了多少人。”
  吴广披着大氅,站在河边,对左右诸人微笑开口。
  李左车道:“君上所行皆乃阳谋,就算那秦军明知我军用意,也不得不分兵。此即兵法所云,致人而不致于人也。”
  蒯彻大笑道:“我军阳谋,自是妙极。但一切还是因为我军兵多将广耳,秦军人数太少了,哈哈哈!”
  周围诸将跟着笑。
  就连吴广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
  蒯彻这话说中了要点。
  这是一场富裕仗。
  十余万唐军对三万秦军。
  唐军出司马卬带一万人偷渡大河去奔袭咸阳,秦军就得出差不多甚至更多的人数去追赶。
  唐军又出葛婴带两万人北上,秦军就得再分兵去堵截。
  唐军最后在蒲坂还有十万以上的兵力,对面临晋的秦军却被分得只剩下了几千。
  我分兵,你也必须跟着分兵。
  人多的优势,在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阳谋,就是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上。
  让你明知是死,也只能捏着鼻子跟着走。
  现今布局已经完成,唐军这里就只等船只归来了。
  二十余里路对赶路的步卒来说很长很远,可对顺流而下的船只来说,却是转眼即至。
  不到半个时辰,蒲坂东岸便有人高声叫起来。
  “船来了!”
  “我们的船回来了!”
  吴广侧首望去,只见上游处,无数船只正驾浪而来。
  “好,万事俱备,只差最后一击了。”
  吴广转头看向身后一位年轻将军,沉声道:“吕将军,今日便由你部为先锋,不要让寡人失望。”
  “君上放心,我楚地儿郎皆善习水性,今日渡河必拿下秦营,将我大唐的旗帜插在关中的土地上!”
  吕臣掷地有声。
  楚人善水,渡河攻伐的战力要比河北之卒强得多。
  今日唐军以楚卒为先锋,便是出动了顶级配置。
  东岸战鼓敲响。
  休憩了大半日的唐军兵卒踏上船只,划动船桨,向着西岸进发。
  两百余艘船只,一次能渡一千多人。
  若是秦军主力尚在时,很快就能将这一千多人赶下河去,让他们无法在岸上立足。
  可现在吴广一番操作下来,临晋的秦军只有五千人。
  而且这五千秦卒正被司马卬奔袭咸阳的消息吓得够呛,人人都在担忧局势,忧虑后方的家族会不会遭受唐军侵扰,军心士气已大不如往昔。
  看到原本北上的唐军船只突然南下,在对岸装满了敌军向西岸驶来时,秦军原本就低沉的士气更是降到了谷地。
  “唐贼的船又回来了,卓司马带走的人呢?”
  “天啦,咱们怕是被唐贼耍了,那些人赶不回来了!”
  哀叹惊恐的声音此起彼伏。
  秦军副将忙站出来整军列阵,并让弓弩手放箭,射击渡河的船只。
  人数的下降,导致秦军箭阵威力大减,大量船只顺利抵达岸边。
  “杀啊!斩秦将之旗者赏百金!”
  一个楚人大吼着,在船只刚靠到岸边时,便从船上跳下来,挥舞着手中的戟向秦军杀去。
  虽然下一秒他就被两根秦军长矛戳了个对穿。
  可其身后的唐卒已经成功上了岸,一个接一个的冲入秦人军阵。
  厮杀声、惨叫声、哀嚎声,在整个大河西岸响起。
  兵戈交击,血肉横飞。
  秦军人数的锐减,导致第一波渡河的唐军撑住了他们的攻势。
  在岸上有了掩护和立足点,后面渡河的唐卒就不再需要冒着秦军的箭雨前行,船只基本都能顺利靠到岸边,船上的兵卒不断加入正在前方苦战的军阵中。
  除了第一批上岸的唐军死伤最为惨烈,阵亡超过一半外,随着后续的第二波、第三波的运兵,西岸的战局逐渐向唐军倾斜。
  秦军总共就五千人,死一个少一个。
  唐军则是源源不断的增兵,死一个,又来两个。
  随着秦军死伤增多,他们的士气也在逐渐接近崩溃的点。
  “二三子,今日破敌,扬我楚人之名!”
  吕臣坐着第六波船踏上关中秦土,振臂高呼。
  他又为西岸的唐军带来了一千五百余人的支援。
  这批生力军的加入,彻底冲垮了秦军的斗志。
  “败了!”
  “我军败了!”
  秦军兵卒抵挡不住,开始四散奔逃。
  一人跑,十人奔。
  军阵开始崩溃后,哪怕是秦军副将拼命收拢,也无济于事。
  秦军大规模败退。
  唐军则转守为攻,如出笼猛虎,开始席卷大河西岸的土地。
  到了黄昏时,西岸黑旗尽数折倒,唯有赤色唐旗迎风飘扬。
  “我军胜了!”
  “我们终于过河了!”
  大河东岸,响起一片欢呼声。
  阻挡了唐军大半月之久的大河防线,终于在今日被他们攻破了。
  吴广喜悦之际,为了避免出现反复,下令大军立刻渡河,牢牢守住西岸之地。
  当日晚间,有接近两万唐军抵达了大河西岸。
  到了第二日,吴广带着麾下谋士坐上一艘大船,渡过大河驶往西岸。
  昔日之险,今已再无阻隔。
  船只顺利靠岸,吴广的双脚落在了结实的地面上。
  他突然颤了颤。
  吴广意识到,他脚下所踏的正是秦国最为重要的一片土地。
  关中。
  真正的秦地。
  他成为了第一个入关的反秦诸侯。
  “阿胜,我入关了。”
  吴广想起当初与陈胜的反秦之志,轻轻低语一声,算是通报。
  他又回首望去,只见那大河之上船只往来,赤旗飘扬,数不清的唐军兵卒正在东岸列队上船,欲要渡船西来。
  十万唐军尽入关!
  吴广又看向西方。
  他莫名想到了一件事情。
  一年多前,陈县城外,皇帝御驾。
  吴广当时被征去给二世皇帝修路,顺带想要看一看皇帝的模样,哪知对方躲在车里不出来。
  “秦二世啊秦二世,当初在陈县没有见到你。今日我便亲自入关来寻你,带着十万大军来找你了!”
  ……
  咸阳。
  在吴广渡河登陆关中时,这座秦帝国的都城正陷入巨大的恐慌中。
  “河北贼军,已经杀入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