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覆秦 > 第249章 :王之诱饵
  唐使蒯彻走了。
  项梁让项庄恭敬的送出去营去。
  蒯彻虽然告辞离去,可他最后说的那些话给了帐中诸人重重一击。
  人人震惊,难以平静。
  项梁和范增本以为吴广派使者前来是想要劝他们退兵,好自己独吞关中之地。
  哪知道人家唐王的格局竟这么大。
  他们本来准备好的一些威胁台词甚至都说不出口。
  项梁的一颗心更是激动的跳跃,近乎飞出胸膛。
  而在蒯彻离去后,帐中先是一片诡异的沉默,紧接着便有人开口了。
  “暴秦以严刑酷法施虐于天下,万民苦秦,天下英雄奋起而争。能与暴秦相抗衡者唯唐王与武信君二人,今唐王欲举武信君为王,此等目光甚为精准。吾等同样愿奉武信君为王!”
  说话之人是桓楚。
  他自江东时便开始跟从项梁举兵,乃项氏死忠,当然希望项梁能称王。
  他一开口,其余龙且、钟离眛、郑昌等将领全都跟着附和。
  “桓将军所言是也。武信君收复陈郡、南阳、颍川、三川诸地,屡破秦军,更收降章邯等秦将,声威盖于四海,如此功勋天下能有几人相比,以此大功自当为王!”
  这些人是项氏亲信部将,如果项梁能进一步为王,那他们的官爵职务就可以再往上进步一点了。
  每个人都想进步。
  而项氏诸人,如项缠、项声、项襄、项冠等人更是全都点着脑袋,一个个脸露兴奋,甚至有项氏子弟已经开始幻想项梁称王后的场景。
  项梁为王,那他们可就是王族了。
  这么大的诱惑,哪个项氏子弟能忍得住!
  眼见项氏族人和其亲信将领纷纷开口,刘季、英布等关系稍远一些的楚将对视一眼,也跟着附和。
  这种时候还不跟着表忠心,那可真是情商太低了。
  韩王成正因为划定韩国领土这件事而发愣,被张良暗中伸手戳了下,一下反应过来。
  他忙在脸上挤出笑容,表态道:“武信君屡破秦军,功莫大焉,今又复我韩国社稷,乃韩之恩人,若是为王,我韩国定然支持。”
  一片称赞和支持声。
  项梁听在耳中,春风得意,嘴角不由咧出笑容来。
  他本就是个性格骄傲的人,历史上击破章邯后便心生骄意,自认为天下无敌。现在他也确实在灭秦之战中立下大功勋,自认为当得起唐王和诸将的称赞。
  就在这无数人赞颂时,有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武信君若是为王,则将怀王置于何地?”
  所有声音都戛然而止。
  项梁脸色微变,目光望向那人。
  一个中年男子,面皮白净,颌下有长须飘飘,颇有一副好卖相。
  宋义。
  “宋君何意,莫非是认为武信君不配称王吗?”
  龙且性格暴躁,当场质问。
  宋义摇头道:“非也,我只是认为武信君今为楚将,奉怀王令而西攻秦军。今若不禀怀王而与唐国约王,恐对声名有损,还请武信君思虑之。”
  楚怀王。
  这是项梁在对付吴广召唤时所立的楚王,如今反成了项梁称王的桎梏。
  从名义上来看,除了韩王成、张良外,在座的人都是楚怀王的臣子。
  项梁伸手,止住还欲争辩的龙且,神色阴沉道:“宋君所言有理,此事我自当思虑。尔等暂且退下吧。”
  见大家的好心情都被宋义一番话破坏,龙且等人狠狠瞪了宋义一眼,大步往外走去。
  项梁让诸将离去,但留下了二人。
  一个是项羽,一个是范增。
  “羽儿听闻唐使出言时曾激动起身,但其后又闭口不言,是不欲我项氏称王乎?”
  项梁先看向侄儿。
  作为项氏诸多子弟中最能打的一个,又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兄长之子,项梁对项羽非常看重。
  项羽摇了摇头,沉声道:“那陈胜、吴广不过一黔首匹夫,尚且能称王为尊。我项氏天生贵胄,叔父更率军击破秦贼,立下盖世功勋,自然能做王。只是……”
  说到此处,项羽脸露不忿。
  “我项氏称王自可为之,何必要那吴广相举。楚王是叔父所立,不过一傀儡罢了。待此间事了,叔父率军回去,大可废其位而自立为楚王,根本不需要那吴广说了算。”
  话语激昂,充满不服。
  项羽想不想项氏为王?
  当然想。
  可他不愿意项氏因吴广而王,这偏见已是根深蒂固。
  项梁听得直摇头。
  他明白侄儿的想法。
  “羽儿啊,你还是太过年轻。废王自立,以下克上,真要是干了这事,岂非自损我项氏名声?日后天下人又如何看我项氏?凡事要考虑后果啊。”
  项梁摇了摇头,望向一旁的范增,问道:“刚才范公亦未曾表态,何也?”
  范增先笑了笑,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我观吴广行事速来诡诈,不做无利之事。武信君觉得他遣使前来说这些话,是真心欲推武信君为王?”
  项梁沉默了。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吴广的想法。
  说一千道一万,不过利益交换罢了。
  项梁低语道:“灭秦之后,他欲与我分利。他得关中之土,而我则得王号。”
  范增见项梁清楚,便直言道:“就看武信君是想要和吴广争一争关中呢,还是想要这个王号。若欲为王,这次是个好机会,可如此就不好和吴广翻脸去争关中了。”
  项梁叹了口气。
  就像范增说的,这是他称王的好机会。
  项梁之前立熊心为楚怀王,从而得到占据楚地的大义名声,也可以借此抵挡吴广借陈胜名义的召唤。
  但这一来,楚怀王是项梁自己立下的君主,他就不能轻易背叛。
  不管是废除,还是将其暗杀。
  只要楚怀王死了,项梁又紧接着登上王位,那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事是项梁干的,项氏的名声将尽数毁掉。
  弑君篡位,这可是为世人所唾弃的事情。
  人家田氏代齐,尚且是通过几代人缓慢经营,用“大斗借,小斗收”等手段得到齐地人心后才水到渠成的登上君位。
  三家分晋,也是因为三族在晋国作为公卿两百余年,各自根基深厚,无惧人心向背。
  且不管是田氏代齐,还是三家分晋,他们最后都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让天子公开承认他们为诸侯。
  四国需要周天子承认,要的正是这个名声!
  项氏在楚地的根基不算深厚,而芈姓熊氏在楚国统治了整整八百年,不管是名声还是人心所向都不是项氏能比的。
  项梁一旦自立为王,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肯定会有许多楚人为此离心。
  吴广这个公开举他为王就不一样了。
  吴广是唐王,又是灭亡暴秦的第一人,他说的话在天下人眼中很有分量。
  吴广只要借着灭秦后论功,以项梁功勋巨大为由,举他为王,则天下人大多不会反对。
  特别是魏国还是吴广的小弟。
  吴广说的话,魏王都是举双手赞成。
  唐王开口,魏王附和,再加上项梁这边的韩王成支持。
  三个王都公开承认项梁以灭秦之功得来的王位,这正统性妥妥的。
  如此一来项梁就将绕开楚怀王,凭借灭秦之功名正言顺的被诸王推举上位,不用考虑篡位带来的后患影响。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个诱惑太大了。
  可同样有得必有失。
  项梁若想得到光明正大为王的机会,那就将同吴广约盟和谈,放弃争夺关中的机会。
  他的脸上闪过挣扎之色。
  真是让人纠结啊。
  ……
  唐使邀约带来的影响,还在楚营中继续引发波澜。
  当时军中诸将多在场,一出来后自然是相互谈论,将这事在全军宣扬。
  就连没有被召去参会的章邯等人都听到了这个消息。
  “唐王欲邀约项梁在渑池会盟,欲举他为王,若唐楚两国和谈,那吾等还能回关中吗?”
  章邯、司马夷等人面面相觑。
  项梁曾答应带他们这些秦军杀进关中,驱走唐军,让他们和家人团聚。
  如果唐楚两国和谈了,项梁多半就不会再进攻关中,那他们这些关中降人将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而且他们又该如何向手下的数万关中秦卒交待呢?
  “或许唐楚和谈后,项梁会将吾等放回关中。”
  赵贲低语着,说出了一个梦幻般的想法。
  章邯和司马夷等人听得苦笑。
  项梁会这么好吗?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沦为俘虏后,他们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曾经的秦国上将军章邯,此刻也对未来的局势无能为力,只能轻叹道:“希望如此吧。”
  ……
  相比项梁的纠结,章邯等人的担忧,楚营中还有不少人心生羡慕。
  刘季一回营中,想到唐使说的那些话,心头情绪就有些平复不下来。
  他和好兄弟卢绾叹道:“阿绾啊,我听说那吴广才二十多岁,现在就成了天下有名的诸侯王,随意让人传来一句话就能搅动风云,让项氏诸人坐立难安,此等本事何其威风啊。”
  “人家才二十多岁就干出这番大事业,你说我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却半生蹉跎,混到现在也就是在项氏手下做个将军,日后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吗?”
  听到五十这数字,卢绾撇了撇嘴。
  他和刘季同年同月同日生,刘季五十岁,他卢绾还不是一样。
  大家都快称得上老年人了,不想着日后如何养老,怎么还想着更进一步?
  作为好兄弟,卢绾还是出口安慰道:“一定会的,之前吕公不是言你面相极贵,日后必有出息吗?我看此事定然无假,要不然他怎么会把女儿嫁你。”
  刘季“噗呲”一声笑道:“那吕公的相术就算了吧。他嫁女于我,还不是因为他吕氏得罪了仇家而迁居沛县,想要借助我在县里的名声立足,这其中事项你又不是不清楚。无需用此事来安慰。”
  说着,刘季也懒得再和卢绾倾诉。
  他上榻躺着,双手枕于颈下,一双眼睛望向上方,轻轻感叹。
  “唉,我刘季什么时候才能发达啊。若是此生能做个王侯,就算是死也是得偿所愿了。”
  项梁想进步,他刘季也想进步啊。
  ……
  渑池城外,唐军大营。
  出使归来的典客蒯彻,正在将这一次出使楚营的情况向唐王吴广做着汇报。
  “此行我并未看到章邯等人的踪影,又向那护送我的楚人打探,那些楚人不愿多说,但从其只言片语来看,秦军应该是被监视在后,不能随意走动。”
  蒯彻去楚营前,曾看过章邯、杨熊等主要秦将的画像,又向见过这些秦将的人了解了他们的体貌特征。
  这也是他入楚营后,着重观察帐中诸人模样的原因。
  一番观察,并没有发现投降秦将的踪迹。
  吴广点点头,说道:“项梁果然是防着章邯等人,秦军投降后在楚营的待遇并不好,日后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他的目光看向陈平。
  陈平点头,表示了解。
  而说完秦军的情况,吴广又问到称王的事情。
  蒯彻嘿嘿笑起来:“项梁听到我说大王愿举他为王,先是愣了一下,脸上就有喜色闪过。其余帐中之人也多欣喜,甚至有人当场站起来,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后来送我出营的是个项氏子弟,我观他神色,探其口气,也是极为欢喜的,我觉得此事成功的概率极大,君上这个诱饵实在是好啊。”
  听到这话,吴广嘴角勾起笑容。
  是的,这称王之事就是他撒出去的诱饵。
  馨香扑鼻,十分诱人。
  他相信项梁一定会咬上来的。
  事实证明也吴广和蒯彻的判断是正确的。
  到了第二日,就有楚军使者项缠自新安来,他代表项梁,答应了会盟的事情。
  “大王好意,我项氏心中感激,武信君愿前来与大王共议天下大事。”
  项缠满脸的笑容。
  唐王若举项梁为王,他这个项氏之人的身份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吴广的态度也非常好,还留项缠吃了一顿酒宴,借机套了不少话。
  而项缠离去前,吴广还向他郑重嘱咐。
  “此番会盟乃是诛灭暴秦后的大事,寡人将借此与武信君重定天下之势,需各路英雄参会,以壮声威。还请武信君率诸将前来,寡人将在渑池设宴款待,以飨天下壮士。”
  吴广的嘱托,项缠成功带到。
  两日后,楚军自新安前来。
  项梁这条大鱼,终究是咬上了名为“王位”的香饵。
  由唐王吴广主导的决定天下大势的渑池之会,也将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