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297章 扬州大战!(下)
  第297章 扬州大战!(下)
  刀背带着凌冽的风声,劈头盖脸地对着马下的百姓落下!
  虽说是刀背,但毕竟是精铁所制的凶器。
  刀刀落下,也是颇具杀伤力。
  很快,就有不少扬州的百姓,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横流。
  如果换做是徐州百姓的话,此刻早就已经被打到溃散了。
  可今天,这些扬州的百姓们,虽然还是有百姓,看到这恐怖的一幕后,抱头鼠窜。
  但更多的人,却是前仆后继地涌上来,挡住陷阵营前进的步伐。
  更要命的是,今天扬州的百姓数量,可比那天徐州百姓的数量,多了两三倍。
  而这次陷阵营的数量,却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高顺只能用刀背打人的命令,让陷阵营显得非常被动。
  “高顺将军!人太多了,我们打不进去!”
  “高顺将军,前排的弟兄们挡不住了,已经有兄弟受伤了!”
  “高顺兄弟,这些暴民胆子太大了,打不退他们,让兄弟们杀吧!”
  “……”
  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一部分暴民被打退了,一部分暴民被打死了,但更多的暴民还在源源不断地向他们涌来。
  成山成海的扬州暴民,此刻显得特别勇武,哪怕身边的人不断地在哀嚎,在流血,但居然还保持着阵型,没有崩溃。
  在规则的束缚下,陷阵营的将士们束手束脚的,难免吃些大亏。
  不断地有陷阵营的军官,向高顺汇报情况,请求高顺,让他们放开手脚,尽情拼杀。
  陷阵营的情况,一直被高顺看在眼里,高顺也知道此时陷阵营的情况,不容乐观。
  高顺犹豫了一下,心里还是偏向于自己手下的兵:“那就杀!”
  “陷阵营听令,换刀刃,杀出一条血路来!”
  高顺一声令下,全体陷阵营的将士们,神情顿时一震。
  他们当即转动手中的刀刃,亮出了森然白刃。
  “杀!杀!杀!”
  陷阵营将士口中的喊杀声,震天动地!
  手中的刀刃斩下,溅起道道鲜血。
  这一次,陷阵营一刀斩下,响起的就不是撕心裂肺的哀嚎了,而是惊恐万状的尖叫。
  因为中刀的人,已经身首分离,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啊啊啊啊!!!!”
  “杀人了!官兵们开始杀人了!血,好多的血啊!”
  “救命啊,救命啊!让我出去!让我出去!”
  “顶住!都给我顶住!不准退,谁都不准退!谁退谁死!”
  “……”
  高顺的命令,立竿见影。
  当陷阵营的官兵们,将刀背换成刀刃之后,他们周边的压力,一下子就轻松了不少。
  挡在陷阵营面前的暴民,不断地倒下,鲜血染红了扬州府城外的土地。
  哭爹喊娘的叫声,响彻扬州府城上空。
  就连躲在扬州府城内的乡绅富商们,听到这么惊悚恐怖的惨叫声后,都瑟瑟发抖地躲在家里,不敢露面。
  他们在心里疯狂地祈祷着,希望他们招来的农民军们,能挡住城外凶煞的陷阵营。
  很快,陷阵营周围清空了一片,那些暴民们畏缩在远处,不敢上前,但也没有四散而逃。
  而是拿着锄头镰刀等武器,隔着数丈的距离,谨慎地看着陷阵营的将士们。
  陷阵营的将士们得到喘息的空档,倒也没有急着冲上前去,而是就在原地稍作休整。
  就在刚刚那段短暂的时间里,陷阵营的将士们,已经杀掉了上千名暴民。
  人虽多,但和上十万的暴民总数相比,也显得不值一提。
  “高顺将军,快看前方,又有一大股暴民来了!”
  就在这时,一名陷阵营的军官,匆匆来到高顺的身边,指着前方远处的黑点,对高顺说道。
  高顺随着那名军官的视线看去,果然见到大量的暴民,正在源源不断地向着他们奔来。
  现在,扬州城外的暴民,不减反增。
  “高顺将军,我们已经杀了上千名暴民了,但他们还没有溃散。”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继续杀下去吗?!”
  陷阵营的军官对着高顺,焦急地询问道。
  高顺紧皱着眉,看着前方那乌央乌央的暴民,沉声说道:“继续杀!杀到他们溃逃为止!”
  “是,高顺将军!”
  就在陷阵营的军官,准备重新带着陷阵营的大军,冲击暴民的防线时。
  突然一名西厂的番子,从远方疾驰而来。
  “报!高顺将军!”
  西厂番子来到高顺身边,都来不及下马行礼,当即就急声说道:“高顺将军,厂督大人来信!”
  “请高顺将军率兵暂退徐州,从长计议,再做打算!”
  高顺听后,心中微惊。
  竟然是汪直来信,主动让他们退回徐州。
  看来汪直在凤阳府的攻势,也进展得很不顺利。
  高顺想了想问道:“那徐昌那边呢?汪督公也要让他退回到徐州府去吗?”
  西厂番子点了点头:“是,汪督公已经派其他人,去通知徐昌将军了。”
  听此消息之后,高顺回头看了一眼依然保持着阵型的暴民部队。
  若是铁了心要打,高顺也有十成的把握,能将这些暴民都打散,并且顺利攻下扬州府城。
  但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也不会小。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暴民,都还是大明的子民。
  为了执行公务,可以适当牺牲一些子民。
  但若是真刀真枪地明摆着屠杀百姓,那势必是要动摇朱祐樘的统治根基。
  强攻,需要顾忌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并非良策。
  或许,回去和汪直商量一下对策,方才明智。
  想到此处,高顺最终还是同意了,汪直提出的暂时退兵徐州的请求。
  “既然如此……陷阵营听令,退军徐州!”
  高顺这场仗打得实在憋屈,下达完命令之后,当即调转了马头,向后退去。
  陷阵营的将士们,也开始贯彻高顺的退军命令,统一调转马头,向后撤军。
  陷阵营用和来时一样的速度,头也不回地整齐退军。
  扬州城外的十多万农民军和卫所兵们,看到煞神一般的陷阵营,突然一声不响地整齐退军。
  他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长舒了一口气,由内而外地感到极度的庆幸。
  庆幸他们坚持到了最后,捡回了一条命。
  “退兵了!朝廷来的官兵们,终于退兵了!”
  “太好了!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活下来了!我们都活下来了!”
  “……”
  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大战的百姓们,喜极而泣,流下了劫后余生的泪水。
  不少人甚至一下子瘫软到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来之不易的空气。
  扬州指挥使桂辉一直紧绷着的脸上,也露出了愉快的笑颜。
  就在刚才,他还以为他们会顶不住压力,顶不住陷阵营那猛烈的攻势。
  在陷阵营们换成刀刃攻击时,那惊人的战斗力,让桂辉都心惊胆寒,都已经做好了自己会战死准备了。
  但没想到,陷阵营竟然会毫无预兆地突然退走。
  这一切,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桂辉振臂高呼:“我们赢了!我们胜利了!我们打跑了朝廷的官兵!”
  “开城门,放粮,犒赏三军!”
  桂辉的话,立刻便得到了广大农民军的附和:“放粮!放粮!放粮!”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扬州城内的地主乡绅,官员富商们,也听到了胜利的消息。
  当他们战战兢兢地从房间里出来,登上城头,看到离去的陷阵营之后。
  原本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心情格外的舒畅。
  仿佛重获新生一样,贪婪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口气。
  “干得漂亮!你们做得太棒了!”
  “放粮!放酒!把肉都拿出来,今天一定要让这些勇士们,吃好喝好!”
  “没错,今天这场战,打得实在是太精彩,太漂亮了!今晚酒肉管够,尽情畅饮!”
  “……”
  地主士绅,官员富商们捡回一条命,心情畅快至极,同样也大方至极。
  很快,扬州府城的大门被打开,大量的下人扛着粮食,美酒和肉走出府城。
  让刚刚经历过生死大战的农民军们,大快朵颐。
  与此同时,还有一骑飞速而出,向南京城奔去。
  他们要在第一时间,将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带给南京的兵部尚书张鹏。
  ……
  徐州府。
  府衙内。
  汪直,高顺和徐昌三人,陆续带着自己手下的兵,返回到了徐州城里。
  此刻,府衙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汪直,高顺和徐昌三人,面色严肃,相坐一堂。
  高顺首先反问:“汪督公,不知你为何突然要求我等,退兵徐州?”
  汪直没有直接问题这个问题,反而是问道:“高顺将军,今天你们进攻扬州,进展地顺利吗?”
  高顺默然不语,汪直则是继续说道:“想必应该不是很顺利吧?”
  “如果顺利的话,高顺将军此时,应该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高顺还是没有说话,这就算是默认了。
  汪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而说道:“今日我在率兵攻打凤阳府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凤阳府的农民军异常地多,并且他们表现得比徐州的农民军,难缠太多。”
  “即便我曾下令,打杀了一批农民军,但却迟迟不见这些农民军溃散。”
  “并且在战斗期间,还有源源不断的农民军,加入进来。”
  “你们是不是,也同样遇到了这个情况?”
  徐昌和汪直对视了一眼,瓮声瓮气地说道:“是又怎么样?”
  “即便是这样,我们陷阵营依然可以继续战斗,直到攻进城去!”
  汪直点了点头:“我当然知道陷阵营有这个实力,但是你们又没有想过,这些农民军虽然都是暴民,但他们同样也是大明的子民。”
  “你们难道是想,杀掉数十万的江南百姓吗?”
  汪直的话,同样也是高顺之前顾忌的一点,于是他紧接着开口。
  “所以说,汪督公有什么好方法,能绕开这些农民军吗?”
  汪直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没有。”
  “今天在扬州,凤阳,淮安三府内,都出现这样多的农民军。”
  “并且他们在遭受陷阵营的攻击之后,在死了这么多人的前提下,竟然还能不溃逃。”
  “这就说明,在这些农民军背后,有人在指使着他们。”
  “并且他们以成气候,情况变得非常棘手。”
  徐昌听后,心情烦躁不已:“那我们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
  “那些农民军守着府城,要攻城就必须先杀那些农民军。”
  “现在又说不能杀那些农民军,难道我们就不继续攻城了吗?”
  汪直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徐昌,看得徐昌心中一惊,头皮微微发麻。
  随后,汪直才淡淡说道:“城当然是要继续攻的,农民军要是还挡在城外,那人也是要继续杀的。”
  “但是,他们都是陛下的子民,有资格掌控他们生死的人,只有陛下一人。”
  “我们,没有资格。”
  汪直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般,让高顺和徐昌两人拨云见雾,豁然开朗。
  高顺和徐昌立刻明白了,汪直为了完成朱祐樘交代的任务,这是不惜要杀掉江南数十上百万的百姓啊……
  但这件事事关重大,汪直本人也没有权力做出这样的决定。
  所以在江南大开杀戒之前,先请示一番陛下,由陛下亲自来定夺!
  “所以,我们现在是要向陛下汇报此事,由陛下来定夺,要不要在江南大开杀戒?”
  高顺直勾勾地看着汪直,低声问道。
  汪直轻轻点了点头:“战报我已经差人送去京城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陛下的圣旨了。”
  听到汪直的话,高顺和徐昌两人,心里都有些佩服汪直了。
  无论是之前在徐州府城外,毅然下令动手打散农民军。
  还是这次,临阵前果断下令退军。
  汪直总是能直接找出问题的关键,并且立刻做出相应对的方法。
  陛下有此心腹相助,实乃大幸啊!
  就在汪直等人密谈之时,一只快骑已经从徐州府而出,沿着驿道,八百里加急,直奔京城而去。
  江南三地上百万人的性命,此刻都系于这名骑兵手中的信报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