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娱乐圈第一深情?我可是海王 > 第209章 千百度
  尽管千叶荷叶在脑海里已经痛扁了池彻这个没有边界感的男人一顿。
  但在池彻笑嘻嘻的说出要录歌的时候,她还是‘哦’的一声就答应了。
  可恶!
  不会拒绝人该怎么办呀?
  也还好池彻这家伙不知道荷叶妹子的想法,不然怕是要蹬鼻子上脸。
  不会拒绝人?
  那我吃你一辈子!
  给我老老实实当工具人吧!
  “你先听一下曲。”
  “好。”
  千叶荷叶先听了池彻拿出的曲子。
  鹧鸪低鸣,箫声呜咽。
  前奏一响千叶荷叶就坐直了身子。
  很特别!
  整首曲子运用了大量箫、笛、古筝等传统乐器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古风韵味。
  荷叶下意识看了池彻一眼。
  他还有没涉猎到的东西吗?
  从民谣到工地英语再到二人转和古风曲,池彻几首歌的创作风格跨度之大让人简直难以理解。
  一般来说创作者都有自己的特定风格,就算不同歌曲之间有转变也是缓慢的过程,哪像池彻这样一首比一首跨度大。
  听了两遍曲,跟池彻大概交流之后千叶妹子示意准备录音。
  池彻进了里面隔音室,戴上耳机隔着玻璃比了个OK的手势。
  千叶荷叶推动滑键。
  “关外野店,烟火绝……”
  好美的词!
  开头短短几句歌词就描绘出了古韵悠然的画面。
  画面感很强。
  虽然是日本人,但千叶荷叶对中国古诗文是很感兴趣的,这样优美的古风歌词简直戳到了她心里。
  之前看池彻写什么‘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还不觉得,没想到他作词居然这么厉害。
  池彻唱得很投入,这首《千百度》难度不大,但音色的差异让他唱来跟原版有明显不同的味道。
  许嵩本身的音域并不宽,舒适区集中在中低音区,创作出来的歌都贴合他自身的表现。
  这大概也是许嵩逐渐更多走向幕后的原因。
  他的音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风格和表现力,许嵩就属于一个极其不适合舞台竞技的歌手,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出色的唱作人。
  特别是许嵩的词,真厉害。
  《千百度》是一首古风味道很重的歌,歌词甚至还入选了大学语文教材,足见其魅力之处。
  并不是堆砌华美辞藻的无病呻吟,带着浓重的古韵讲出深刻的故事。
  ……
  在优秀工具人千叶荷叶帮助下,池彻半下午就录好了《千百度》。
  告别千叶妹子,池彻也没有再急着拿出其它作品。
  将《千百度》上传之后,他目前总共就在酷乐发布了六首歌曲,暂时已经足够。
  跟网文量大管饱不同,发歌最好还是留点劲持续维持热度。
  正值暑假,滨海大学的大二学生郑浩然在宿舍看小猪佩奇。
  他其实以前没看过这个动画片,奈何最近新加群里的网友疯狂安利。
  带着好奇一看,还真上头!
  手机响起,名为CC歌迷群的群里有人发消息。
  海边的美少女:CC发新歌啦!大家快去听。
  临海路小佩奇:马上!在吃饭。
  池哥的小舔狗:这次风格又变了!我池哥真猛啊。
  海边的美少女:林浩然呢?
  林浩然:来了来了!马上听。
  这些都是郑浩然在酷乐上面认识的听友。
  作为最早关注池彻并且活跃在评论区的用户,他们几个被‘海边的美少女’拉进群成为了池彻后援会成员。
  因为池彻的名字首字母缩写是两个C,海边的美少女就自作主张给池彻取了个CC的昵称。
  隔着网络大家聊天都很热情,郑浩然私下性格属于一闷棍下去都放不出屁的,但在网上却格外张扬。
  甚至他敢在群里扬言倒立日电风扇!
  群里其他人都笑话他是池彻歌友实名上网第一人,但其实郑浩然没说自己压根用的不是真名。
  他的网名是林浩然。
  万一丢了脸,关郑浩然什么事?
  当然,发现海边的美少女真的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子之后,郑浩然再也没扬言日电风扇了。
  要脸!
  任何一个雌性生物,都是他潜在的网恋对象。
  他也想谈一场甜甜的恋爱。
  宿舍里一共四个人,就他不务正业,念大学一年了还没找到对象。
  群里的听友们早就在期待池彻的新歌了,得知新歌发布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互相艾特通知,郑浩然打开酷乐点进池彻主页。
  千百度?
  作为中国古典学专业的学生,郑浩然一下子就想到了辛弃疾那句著名的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点击播放。
  果然是古风歌!
  郑浩然很快就被优美的歌词吸引。
  厉害!
  仅仅几句词,他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古文学功底。
  评论区赞叹声一片。
  《卧槽!好听啊!》
  《池哥牛逼!风格又变了》
  《刚才我还在听羊佛友,一下子还不太适应(笑哭)》
  《词厉害,曲也很厉害》
  《卧槽!给跪了!池哥这词感觉好有味道》
  这会佩奇大神还没有发布专业点评,郑浩然看着评论区一片粗暴的‘卧槽’声有些无语。
  奈何听友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这群家伙净知道嚷嚷着牛逼,完全不知道池哥的歌牛逼在哪里。
  说出去丢CC粉丝的人。
  想了想,他干脆发文简单点评:
  必须要说池哥的文学功底很扎实,大家听我粗浅分析一下,先叠甲,我只是个学生非专业点评就权当逗大家一乐。
  毫无疑问,这首《千百度》主旨就是大词人辛弃疾的那句千古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不过池哥的词着重在一个‘寻’字。
  光看歌词的前四句就很厉害了。
  前两句不但描述出了古韵悠然的野店画面,‘寒来袖间,谁为我,添两件’已有暗含离愁和相思的意味。
  一个人离家在关外野店住宿,凄寒中既有离家的愁绪,也有对某人的相思。
  第三四句继续造境的同时铺垫出了整文的哀调,特别是最后一句明指瘦马实则说人,悲情之感油然而生。
  离愁、相思、悲情。
  画面感浓烈的同时清晰的传达出了作者想表达的情绪,更绝的是后文用到了鹧鸪的形象。
  鹧鸪在古代恰好象征着离愁、悲情和相思。
  是不是一下子就跟前面对应起来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就已经在惊叹池哥强悍的仿古功底了?后面‘旧楹联红褪墨残谁来揭’更是画面感浓烈……
  郑浩然洋洋洒洒一篇两千字论文把听友们都看呆了。
  这样一仔细琢磨,池彻的文学功底真的深厚。
  海边的美少女:林浩然看起来好专业(崇拜)
  日服第一男枪:佩奇的大神的活都被抢了,你要篡位啊(偷笑)
  临海路小佩奇:这样一看,池哥六首歌的风格都不同,简直太厉害了!还有什么风格不能驾驭啊?
  经由周焱点醒,听友们也意识到池彻目前发布的六首歌几乎都是不同的风格。
  《young for you》抽象搞怪。
  《夜空中最亮的星》励志坚持。
  《咱们屯里的人》又土又潮。
  《风吹麦浪》温暖美好。
  《少年中国说》热血澎湃。
  《千百度》古韵悠然。
  池彻的百变风格让粉丝一下子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然后一群人掀起了大讨论。
  有人在帮喜欢的其他歌手约歌。
  有人自称大学教授对这首千百度赞不绝口。
  竹居屋的CP粉也杀了过来。
  甚至还有自称周蔚杰妈妈的人找池彻算账。
  池彻晚上码完字抽空关注了一下酷乐,惊讶的发现《千百度》短短几个小时就已经爬上了新歌榜的榜首。
  不同于之前有各种场外热度加持,这次《千百度》的发行池彻压根没有在其他节目做过宣传,完全就是被听众硬顶上去的。
  这待遇已经是知名歌手才有的成绩了,池彻的酷乐粉丝其实也才一百万出头,比起动辄千万级别的大佬们还差很远。
  只能说国人对于古风调子都有种刻在骨子里的偏爱吧。
  池彻也看到了林浩然的那片点评帖子,顺手点个赞。
  哥们做阅读理解呢?
  他怀疑许嵩来可能都分析不出那么多东西。
  作者懂个锤子!
  此外,还有人发私信说要请池彻帮新电影定制歌曲,希望能见面详谈。
  池彻直接把他拉黑了。
  因为那家伙ID很恐怖:我也曾经是直的。
  周三,池彻跟自家组长请了个假,出现在滨江中心楼下。
  银沙不是顶级大公司,当然不可能像CNB那样有一栋大楼,只是在滨江中心大楼租了两层作为办公场地。
  池彻见到了银沙的音乐总监林开。
  “池彻老师!很高兴见到你。”
  “你好。”
  这是个头发梳得铮亮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打扮很认真,但嗓音沙哑听着稍微有些别扭。
  两人握过手,林开带着池彻先参观了一下公司。
  下层有场地用于录音制作,也是池彻首要参观的区域。
  银沙的业务涵盖包括音乐制作和发行、艺人经纪等等,录音设备还是非常专业的。
  当然,比起CNB还要差点,这里的录音棚也没法容纳大型交响乐队录音。
  大概参观了一下录音棚设备,最后一个录音室亮着灯显示有人。
  “这边有新人在录歌,我们直接上去吧。”
  “有人录歌?去看看!”
  池彻来了兴趣。
  他为什么要跟银沙合作?
  不就是看中了对方能提供的资源?
  每一个银沙的艺人都是帮池彻打工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