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97章 臣,从未负过大汉!
  第97章 臣,从未负过大汉!
  身后骑兵先行入城,一大群男女老少各自赤着脊背,跪倒在地,早已等候多时。
  这便是城内的豪族。
  明明学了那么多大道理,但是真正为了求存时,却比常人更加不堪。
  为了平息天子之怒,竟然一族老小全来赤膊请罪,这样的牺牲倒也算舍得。
  不过无论是刘协还是董卓都没有在乎这些人。
  “王允呢?”
  “陛下,方才王司徒……不是,是逆犯王允一人往城门处走去了。”
  现在四面大门都被封死,难道王允还想逃跑不成?
  刘协和董卓策马来到城门,见四下并无王允踪迹,反倒是一个背影侧身矗立在城墙之上。
  “王允!”
  董卓不可能认错!
  王允,毕竟是他曾经最信任的人。
  曾几何时,董卓更是将王允当做了手足兄弟!
  即便王允背叛董卓的时日已经有很长时间,可董卓在看到王允时,心中的愤恨、悲痛,却并未比初闻时减弱半分。
  下了战马。
  刘协、董卓登上城墙。
  刘协对王允,倒没有董卓那样复杂的感情。
  他只是觉得,王允比之上次看上消瘦了不少,头冠斜在一旁,就连发丝也没有收拢整齐,凌乱的散落在周边,宛若穷途末路。
  王允则一直背对着二人。
  片刻,却又抬头看天。
  银汉灿烂,若隐若现。
  星河依旧,可人却早已不是初次仰望星汉的那个少年。
  “子师。”
  董卓率先开口。
  称呼的依旧是王允的表字,正如当年。
  “汝为何弃我而去?”
  “昔日在长安,百官皆不服孤,唯你一人愿意投身门下,替孤主持政务……难道昔日你对孤说过的那些话,竟没有一句话是真的吗?”
  董卓终究还是问了出来。
  王允听到董卓质问,终于回过神来,眼中群星缓缓消散。
  “从你我第一次见面开始,我便都是在虚与委蛇。”
  王允说话时的语气极为平淡,但每一句话都好似天下最毒的毒针,狠狠刺在董卓胸口——
  “从你第一次站上朝堂,从你第一次把持朝政,吾就没有一天不想过要杀死你!”
  “吾家中有数个写有你名字的巫蛊草人,每次去见你之时,吾必定要先扎上几个窟窿,这才能强忍着恶心,到你面前阿谀奉承!”
  “董卓!吾恨你之心,就宛若这渭水,连绵不绝!吾与你,自是不共戴天之仇!”
  王允每说一句,董卓就往后倒退一步,脸色就苍白一分。
  董卓在登上城墙前,在见到王允之前,其实也幻想过。
  若是王允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朝自己认错,那自己还会杀他吗?
  不,都不至于如此。
  王允只要稍微有求生之意,自己还会杀他吗?
  董卓不知道……
  或许,他内心深处,一直都不愿意与王允在这样的局势下相见。
  因为董卓害怕自己心软。
  但当王允的这些话全都说出口,当一切都尘埃落定,董卓这才发现之前的纠结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只可惜,这般的忍辱负重,终究还是没能杀掉你。”
  王允话锋一转,看向一侧沉默的刘协。
  “陛下!”
  “汝之前就知道,吾要联合吕布谋刺董卓!为何你要将董卓提前召回长安?”
  “陛下难道忘记了,董卓犯下的种种暴行吗?”
  如果说,王允方才对董卓发泄的是纯粹的恨,但在刘协这里,他则是充斥着委屈。
  “陛下明明是天子,为何也要助纣为虐?毁坏大汉根基!臣不明白!”
  陛下,何故谋反邪?
  三人之间,隐约似有一层三角关系。
  董卓爱王允,却蒙受背叛。
  王允爱天子,却求而不得。
  这般的境遇,属实是让董卓和王允二人此刻的心境奇妙的达成一致。
  朕……坏大汉根基?
  什么叫大汉根基?
  王允当政,关中饿殍满地,就算保住大汉根基吗?
  军政对立,火烧长安宫阙,就算保住大汉根基吗?
  天子出逃,受制关东诸侯,就算保住大汉根基吗?
  这样保下去,保住的是九州大地长达百年的战乱!
  这样保下去,保住的是五胡乱华神州沉沦的屈辱!
  这样保下去,保住的是活在大汉身上四百余年的那些世家蛀虫!
  所以,刘协为何会不选择王允——
  “因为朕不信你!”
  没错,刘协不相信王允!
  因为王允本身就出身世家,他天生的立场注定他不会帮着朝廷去剜自己的肉,去救这病入膏肓的大汉朝!去救被世家大族吸血的大汉百姓!
  他想做的,无非是令时间倒流,回到后汉二百年间世家大族轮流执政,各自同流合污的旧时代!
  这和能力无关。
  这和忠诚无关。
  这只与立场有关!
  王允或许以为自己依旧秉持着正义。
  可殊不知,若是转换立场,便是正义也会露出獠牙!
  所以,刘协,绝对不可能选择王允!不信……
  王允听到刘协这二字时,亦是如遭雷击。
  他其实也想过很多原因。
  他多希望,刘协是因为被董卓蒙蔽了,这才去维护董卓,防止自己杀掉董卓。
  若是真的如此的话,那王允哪怕身死,也要让刘协醒悟过来!
  但一句简单的“不信”,便让王允知道,天子心中从一开始就没有他。
  他王允,到如今的所有努力,在天子心中,或许都是无足轻重。
  “哈。”
  王允怅然若失。
  隐藏了一生的他,此刻竟然开始大笑。
  多年的信仰,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坍塌——
  天子,根本就不信他!也根本就不需要他!
  那他这么多年的坚持,多年的忍辱负重,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协见王允失态,亦是失神。
  他其实也想过,王允会做何反应。
  痛斥自己为昏君?将自己与夏桀、商纣并立?还是刚毅决绝一些,宁死也不改其志,当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大汉忠臣。
  但万万没想到,简单的“不信”二字就令王允破防,对方的反应让刘协这一刻才意识到,王允的挣扎,并不仅仅是对于权力的渴望。
  刘协、董卓、王允。
  三人在会面前,各自心中都有一个预定的结局。
  可现实的走向却没有按照三人任何一人的剧本演绎,反而是互相凌乱,不知所终。
  ……
  “王允。”
  察觉到王允身上那别样的情感,让刘协本有些坚定的心此刻亦是有些犹豫。
  “朕一开始,其实从未将汝当做敌人。”
  “朕真正对你感到失望的。还是你第一次来见朕。只试探太师是否要去参与祭祀,却不去关心关中百姓如何应对灾情的时候。”
  “士孙瑞迷恋天人感应那一套,始终觉得是朝中有妖孽才致使民不聊生。只要能够杀死太师,那天下自然就会太平。”
  “可朕相信,汝并非这般念想。”
  “审讯黄琬时,他曾说过,你阻止了士孙瑞造谣污蔑朝廷,还让他协助贾诩耕种农田、兴修水利……这说明汝心中并非全然没有百姓,可为何你却那般急迫,只顾设计谋害太师,却不顾百姓死活呢?”
  ……
  王允沉默一阵,突然反问刘协——
  “陛下生辰是正月十六日吧?”
  刘协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的生辰,没有想到王允却记得。
  “还有一年多一些,陛下就要及冠了。”
  王允指着董卓:“若是一年之内不将此獠除去,那陛下及冠之后如何能够亲政?”
  “陛下聪慧,臣早在洛阳时便已知晓。”
  “陛下身上,已然是有大汉中兴之主的气象!”
  “人主聪慧,却受奸佞胁迫,这难道不是我等身为臣子的过错吗?”
  “若是待陛下及冠之时,臣等还不能辅佐陛下亲政,那还配做汉室的忠臣吗?”
  “故此,臣别无他法!只有先诛董卓,还政于天子,再顾天下黎民百姓之事!”
  ……
  刘协微微张开了嘴巴。
  他听到了什么?
  王允这般急不可耐,竟然是为了还政于即将及冠的自己?
  这怎么可能?
  一向对未来充满笃定的刘协,此刻也沉默了。
  因为历史上,王允根本没有活到自己及冠。
  所以,刘协自然无法验证王允话语中的真假。
  但这个时候,王允有必要说假话吗?
  不,也有可能,可能王允依旧要保持自己大汉忠臣的风度,毕竟沉浸于权力当中的人,是不会发现自己沉浸于权力的……
  刘协此刻心乱如麻,已然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面对王允。
  而王允,也没有给刘协再次面对他的机会。
  他跨步踩在城墙的边缘:“王允此生,自认无愧!”
  “方才有百姓因我王允坠城而死,那我王允今日便还他一条性命!”
  手臂舒展,王允再次抬头观望星河。
  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至少临终前,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映在他眼中的,好似还是年少时的那片星河。
  “陛下!”
  王允背对刘协大喝——
  “无论陛下信臣与否,臣王允,从未负过大汉!”
  说完,王允就纵身一跃,宛若候鸟还乡,消融在星夜中。
  “子师!”
  忍了许久的董卓,终究还是忍不住发出悲鸣。
  当耳边传来声音,刘协亦是怅然——
  “王子师,朕不信你,但朕信你对大汉的忠心。”
  ————————
  第一卷《大汉孤勇者》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