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121章 石破天惊!!
  第121章 石破天惊!!
  女童将荷包拿到自己母亲额前,在温度降下后,其母果然悠悠醒来。
  “谢谢姐姐。”
  皆大欢喜。
  得知母女是因为没有粮食前来酒肆要饭,董白更是大手一挥:“这酒肆今日的饭菜我都包了!”
  下意识想要去掏钱,董白这才意识到自己荷包中那无用的金银早就被她丢了出去,装上了降暑的冰块。
  不过没关系。
  董白来到董卓面前,很自然的伸手——
  “祖父,钱。”
  董卓哪来的钱?
  将目光投向刘协……
  刘协:?
  朕哪来的钱?
  最后,还是家境最为贫寒的贾诩默默从怀里掏出没什么用的三枚铜钱……
  “你们出来都不带钱的吗?”
  董白气鼓鼓的看着面前一群没用的男人,稍稍纠结片刻后,就将自己头上的一枚玉簪摘下。
  “那拿这个抵债好了。”
  “白!”
  董卓唤住董白。
  “这不是你十岁时我送你的礼物吗?你那时不还说最喜欢这玉簪吗?”
  董白其实内心也舍不得。
  “可是,刚才那个小妹妹叫我姐姐唉!”
  董白无辜的眨着自己水汪汪的眼睛——
  “她都叫我姐姐了,我还能怎么办?”
  说完,不等董卓反应,便直接跑入酒肆,将手中玉簪强塞给里面的东家。
  ……
  董卓无语。
  这算什么理由?
  “白这般单纯,只希望以后不要有人骗她的才好。”
  似担忧,但更似对某位天子的警告。
  “太师恐怕说错了。难道刚才那女童欺骗渭阳君了吗?”
  刘协再次在董卓耳旁夸赞董白:“朕之前便和太师说过,渭阳君是个好女子。她对寻常百姓都这般仁善,这难道不就是她最美好的品质吗?”
  “太师方才问朕,何谓“大德”,恐怕渭阳君便是拥有“大德”之人。”
  “太师与其向朕询问,倒不如直接问问渭阳君。如此说不定能够快些寻到答案。”
  虽然有“不耻下问”一说,但哪有祖父朝着孙女学习的道理?
  董卓以为刘协是在埋汰自己,可思虑片刻后,还是将董白叫过来询问——
  “白为什么要去帮助那对母女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听到她们的称赞吗?”
  “白可知,就算去帮助了她们,她们也不会给你带来好处。仅仅为了收获名声,就舍弃了自己珍贵的玉簪,这样做是不是有沽名钓誉的嫌疑呢?”
  董白歪头。
  “祖父在说些什么?”
  “什么名声?什么好处?”
  董卓解释:“难道不是这样吗?祖父常常奖赏府中的下人,正是因为希望他们能够好好侍奉白,这便是奖励他们给祖父带来的好处。”
  “可是那对母女并不能给你带来这样的益处,那又何必耗费精力去帮助她们呢?”
  “不一样!”
  董白这会听明白了!
  “府中侍者和刚才那个小妹妹是不一样的。”
  “府中侍者虽然对祖父恭敬,但他们平日里好像都有些畏惧祖父,所以白不喜欢那样的恭敬。”
  “可刚才的小妹妹对我就只是感谢,根本没府中侍者的畏惧,这样的恭敬才是白喜欢的恭敬!”
  这就是区别。
  畏惧。
  董白的话让董卓若有所思。虽然这些话,显然不符合董卓的驭人之道,更不符合董卓的功利之道。
  可不知为何,当这些话从董白口中说出时,董卓却真的开始了思考。
  刘协见董卓似乎若有所思,也是朝着董白投去赞赏的眼神。
  自己费这么大劲将董卓从宫中拉出来,让他看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却始终不如董白几句话来的深刻。
  若是董卓真的能够从董白那里学到一些仁善,那无疑才是真正的大汉之福!
  不过,
  刘协估计,还要时间。
  ……
  又过了几日。
  尚书台终于将冗长的赏罚名单公布了出来——
  士孙瑞、黄琬,还有曾经与王允等人一同谋划作乱的名士统统问斩。
  帮助徐晃藏身关中的那几家豪族全部处决,没收家产。
  考虑到槐里县豪族最后时刻被韦康拉拢,打开了城门,故此免去死罪,只没收家产,贬为庶人。
  其余与王允有书信来往的士族,也都各有惩罚。
  有罚,必定也有赏。
  在均田、府兵的制度下,士卒的财富和地位都迎来一场彻底的爆发。
  以往,校尉之职便已是大多士卒的天板。
  但因为府兵制度下扬武军府的建立,单是首批扬武校尉就有不下百人。
  如吕布、牛辅、李傕等人,更是进号“柱国将军”,一跃拥有了将军名号。
  不过也有令人意外的事情。
  最后一位“柱国将军”,董卓经历再三思虑,最终选择了张济担任此职。
  张济毕竟是西凉老人。而且和其他西凉将领相比,张济性格和善、与其他几名将领关系都十分要好。考虑到军中的平衡,董卓最终敲定了这个人选。
  张济却不知董卓的这番考虑。
  他逢人便说“我能成为柱国将军,都是因为我侄子救驾天子的功劳啊!”
  于是,张济对于天子更加敬重,还专门写信给张绣,要他专心侍奉天子,不要对天子有丝毫的不敬。
  还有马腾。
  这个如今并不在朝廷体系内的老滑头,尚书台最终还是采纳了天子的提议,册封马腾为凉州刺史,让他镇守边疆。
  马腾接到朝廷的诏书后,他的反应也没有超出朝廷的预料——果然是对朝廷感恩戴德,并且将韩遂一族老少全部斩首,将他们的人头送往长安,以示自己的忠心。
  当那一颗颗被腌制好的首级送往长安时,长安百姓虽然感叹,却也没有太过惊奇。
  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另外一件事情上——
  天子决定,将临洮、襄武、首阳三县合并建雍国,加太师为雍国公,享国公食邑。
  大汉的国公!
  这件事显然要比几颗人头要重要的多。
  关中因为此事,再次议论纷纷。
  不过这一切都与钟繇无关了。
  在拿到朝廷的符节、诏书之后,钟繇便与天子告别,在几十名甲士的护送下前往河东。
  钟繇并未直接前去赴任。
  而是大张旗鼓的顺着道路前进,每途径一处县城,便要停留一段时日,多则三四日,少则一两日。
  钟繇当然不是一离开长安,就借着自己的官位与权力去胡作非为。
  而是每到一处县城,便去探查府库、道路,为日后从河东运粮、运盐做准备。
  直到抵达蒲津。
  眼看着渡过大河就要抵达河东。
  钟繇却不得已让车架停了下来,将河东政务暂时抛之脑后,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己听到的大事禀报朝廷——
  “袁绍于邺城立刘和为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