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159章 卷三 万胜!
  第159章 卷三 万胜!
  马超满脸不服。
  书上的道理是书上的道理!
  但世上的道理是世上的道理!
  哪怕他知道自己即将就要挨上一顿马腾的暴打,也依然不改其色!
  马超余光撇向一侧的法正,暗想这位所谓的大儒之后,怕是也不愿接受自己这样的学生吧?
  不过也好。
  马超自由散漫惯了,最不喜那些名士大儒在自己面前装腔作势。
  说是“有教无类”,但是你少他们一枚五铢钱试试?
  反倒是羌人那套快意恩仇,最符合少年人的血气!
  ……
  嗯?
  马超本以为法正此时脸上的表情应当是不屑,是厌恶。
  岂料法正此刻正用惊喜的眼神正看着马超,好似是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
  马腾此刻已然暴怒,想要将马超轰出去:“速速离开!真乃朽木!”
  法正“啧”了一声,极不乐意的出席。
  “马凉州此言差矣!”
  “令郎如此聪慧,对圣人之言理解的如此通透,如何要将其驱赶?”
  法正说道:“曾经有人询问孔夫子,问他‘以德报怨,这样的处置如何’?”
  “孔子曰:既然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因此,令郎能够理解圣人的意思,这难道还不能算作聪慧吗?还是说马凉州您对于孔夫子有什么不满,不认同其说的微言大义呢?”
  马腾感觉法正说的是歪理!
  但这话确实又是孔子说的,马腾虽然在经义上造诣不深,可《论语》中的内容却还算是记得清楚。
  马超见到法正令自己的父亲哑口无言,并且所说言语极为符合自己的心意,当即两眼冒星。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为人处世的风格上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最重要的是,这人还是个汉人!还是个大儒后代!
  马超觉得有些梦幻,于是询问法正:“可经义典籍不都是要教导人应该宽宏大量吗?”
  法正用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看着马超……
  “哪本典籍说的?你翻出来我看看!”
  “我方才都说了连孔子都不认为可以以德报怨,而是要以直报怨。”
  “所谓的“以德报怨”,一开始不过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内容,所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注1)
  “可即便是推崇无为的老子,说这句话的意思也不过是提醒世人‘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而并非是说要让人隐忍,用恩德去报答仇怨!”
  法正满脸不屑:“吾祖父常言世间学艺不精者甚众!这些半吊子又乐于卖弄学识,以自己微不足道的见识去扭曲圣人的言论,这才导致世道艰难、人心不古!”
  马腾呼吸逐渐粗重:“原来经义典籍中的道理都是这样的吗?”
  “自然是这样的!”
  法正狂傲无比:“吾学诗书礼乐、经义典籍,可不是为了使念头不够豁达、使精神不得振奋的!”
  “恰恰相反!书中天地,合该是心中剑!掌中刀!上能斩尽胸中烦闷,下能扫去心头尘埃!如何能是越读书反而令人读的越憋屈呢?”
  马超此刻看向法正的眼神中尽是崇拜!
  都不用马腾催促,马超自己就向法正行礼:“还望收我为徒!”
  “不必!你我年岁相差应当不大,当以平辈相交,共通学识!”
  法正端是潇洒,这样的豪气惹得马超再次心动。
  他直接上前粗狂的端起一杯美酒朝着法正敬酒:“既如此,自当与兄台把酒言欢!”
  “善!”
  “……”
  马腾抬手指着法正,眼神质疑起韦康——
  “这真的是名士法真之孙?”
  韦康此时也有些不大确定。
  “应当是吧……”
  ————————
  韦康的信件经由骑士日夜兼程,仅仅第二日就送到长安,送到了天子手中。
  刘协看完信件,虽有些意外于会在上面看到法正、孟达,甚至马超的名字,但总归是松了一口气。
  “大势已定!”
  只要马腾愿意配合朝廷,完成战前的所有布局,几乎算是完成了朝廷一切可以做的事情。
  剩下的事情,就要全权交给战场上的将士,让他们去完成真正的绝杀!
  “荆州的粮草可运来了?”
  这一次朝廷也是下血本。
  直接卖给了刘表三千匹战马,外加一万斤生铁,换来了总共二十万石粮食。
  要不说荆州富庶呢。
  在拿出二十万石粮食后,刘表还向朝廷询问,不知道朝廷能不能再多卖一些战马和生铁,他那还有存粮……
  “荆州是真的有钱啊!”
  中原战乱,让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转往南方避难。
  与交通闭塞的益州还有气候潮热的江东相比,荆州无疑成为了大多数百姓的首选。大量人口的涌入,外加荆州那本就丰余的土地,当真惹的刘协羡慕不已……
  荀彧如今在尚书台日益位高权重,已经获得了随时入宫禀报政务的资格,常常与贾诩一同前来面见天子。
  “回陛下,十二万石粮食已经运至长安,现在已经开始征召民夫押运兵粮,开辟关中到陇右的粮道。”
  从荆州买了二十万石粮食,结果运到长安就只剩十二万石粮食……
  而这十二万石粮食运到陇右,估计也就能剩下七、八万石。
  如此恐怖的损耗,也让刘协真正认识到什么叫烧钱。
  难怪后世那些文官一听打仗就嚷嚷着国库空虚……原来单单是粮食运输,就能造成这么大的亏空。
  “朕之前还想着一次性从荆州买来那么多粮食,能够令大军在陇右多坚持一段日子。但现在看来文若果真是有王佐之才啊,那日须臾间就算出只能坚持三月战事,如今看来却是一天都不差。”
  “三月”这个期限,当真已经是朝廷能够做到的极限。
  即便是换上了荀彧这个“王佐”级别的处理器,最多也只能够做到这一步了。
  荀彧将手上公文交由天子。
  “其实本来还可以再多运来几千石粮食。”
  “只是从荆州运粮的队伍在途径南阳时,被上庸方向的一伙强盗掠去了一些粮食。幸好驻守武关的张济将军发兵救援,并且刘荆州也派遣麾下校尉文聘前往,这才击退了贼军,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上庸方向?
  刘协立即就想到了上庸背后的汉中。
  不过刘协马上就摇摇头。
  汉中那样一块宝地,又没有遭受关中这样的天灾,粮食应当不缺,张鲁不大可能会招惹朝廷。
  应当只是寻常流寇作乱。
  “让张济多加注意即可,与荆州的粮道至关重要,切不可随意中断。”
  下完最后一道旨意,刘协便放下公文。
  “如此,便出征吧!”
  不过在出征前,还有一个小插曲。
  孩子出生了。
  吕布在临出征前见到自己的孩子,亦是乐开了。
  孩子跟随天子姓刘是已经决定好的事情。
  但起名这个事,自己肯定要去争取的!
  与董卓商议后,两个没文化的武夫给孩子起了一个极为吉利的名——
  胜!
  胜利的胜!
  在战事开打前,有这么一个孩子出世,其实也是好彩头!
  既然是好彩头,自然应当喜上加喜,给孩子取名为“胜”!
  当刘协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
  刘胜?
  中山靖王?
  难怪刘皇叔在白门楼劝曹操杀掉吕布呢。
  本来不打算插手的刘协亲自来到二人面前,往二人脸上甩下一本《大汉宗室名谱》。
  二人这才知道犯了避讳,与孝景皇帝的儿子中山靖王撞上了名字。
  董卓、吕布本来还在钦佩自己的文采,取了“胜”这样的好名。
  可现在听到刘姓宗室中早有这么一号人物,他二人也是有些郁闷。
  “陛下,能否将那位中山靖王改个名?臣觉得胜这个名确实挺好听的。吉利!”
  ?
  刘协那个咬牙切齿啊!要不是看在吕布是临阵的大将,他真想叫人拖出去给吕布打上几棍!
  “奉先不可胡言!”
  董卓训斥了吕布,转头就对着刘协说:“臣老来得子,实属不已,随便取个贱名就好。也毋需此子大富大贵,只要能够无灾无病即可!”
  刘协满意的点点头。
  “太师这样的觉悟才对!不知太师要取什么名字?”
  “叫刘病已如何?无病无灾的!多好!”
  “……”
  刘协对二人彻底失望,最后干脆决定自己拍板。
  虽然董卓、吕布生孩子,他不应该在这里又蹦又跳的。不但把孩子的姓给抢了,现在就连孩子的命名权也给夺了。
  但出于对二人的极端不信任,刘协还是决定独裁一回——
  “刘万胜!”
  “于国对敌万胜!于己对灾万胜!”
  算算日子,这孩子刚刚成形的日子,差不多就是打赢了河东之战的日子。
  现在这第二战,也希望这个名叫“万胜”的孩子真的能够成为大汉中兴的见证者,见证大汉即将到来的万场胜利!
  ————————
  注1: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