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266章 卷四 沮授淳于琼?
  第266章 卷四 沮授~~淳于琼?
  天子这一次真的睡了很长时间。
  足足有六个时辰,直接从天明睡到了天黑。
  待醒来之后,竟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还是钟繇此时端上来的一碗热羹才让刘协清醒过来。
  “给他也送上一碗。”
  沮授还真的就在帐外跪了一整日,此刻精神亦是萎靡到了极致。
  “陛下想好要不要杀我了吗?”
  “没有。”
  刘协拿汤匙摇了一口粟米包裹着肉食放入口中。
  “元常,此次战果统计出来了吗?”
  “回陛下,已经办妥。”
  “念。”
  刘协并未去管沮授,而是让钟繇念起了此次战后的斩获。
  “袁军死伤者共计万余,骑兵陆续俘虏的也有三万之众。可惜南匈奴跑的实在太快,竟没有走太原出关,而是直接走山路前往了西河,北上斜插入了河套,遁入大漠。”
  “统计杀死敌将中,共有校尉二十四名,中郎将五人,还有大将三人,即颜良、文丑、韩猛。”
  “吕布将军也在侧翼杀死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夺来匈奴右贤王大纛……就是可惜有些残破。”
  “因为徐荣将军在后方响应,所以袁绍也没来的及带走大营中的军需……粗劣估算,应当有铁甲三百具、汉弩千架、扎甲五千套,兵器、盾牌数万件。”
  “此外,牛辅将军还趁机扫荡太原,夺下了袁绍在太原屯驻粮草的大营,缴获粮草十万石,已经尽数运往晋阳。”
  钟繇每说出一句,沮授的面容便扭曲一分。
  那可都是他们河北的积蓄啊!
  河北此战过后,怕是再没有能力图谋关中,只能是苟延残喘了……
  刘协听后,心情也没有太过愉悦。
  不过刘协还是觉得有些好笑。
  袁绍在作战之前,是想要“不是自己人”的南匈奴和张郃去抵住汉军左右两翼的骑兵,以顺带着削弱他们的力量。
  结果没想到南匈奴跑的飞快,张郃也在挣扎之后选择了袖手旁观,保全了自己。
  反倒是袁绍的中军损失最为惨重,成了此战最大的输家。
  袁绍一直想要维持的势力平衡,显然已是有些彻底失控。
  而刘协却还嫌不够乱的彻底,想要往上再加一把火~
  “沮伯枢,朕想好了。”
  “你得活着。”
  沮授闻言面色一喜。
  虽然他不畏死,却也不代表他不想活。
  若是能活着,沮授是断然不会放弃的。
  “但朕也不能轻易将你放回河北,不然的话朕对不起此战中牺牲的那些将士们。”
  刘协此刻已经喝完热羹,将空碗放在桌案上。
  “陛下想要如何?”
  沮授见天子这般,一时之间有了不好的预感。
  “朕打算拿你换袁绍麾下的一个人。”
  “谁?”
  “昔日的西园八校尉之一,淳于琼!”
  沮授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毕竟,他没有听过淳于琼与刘协有什么交情。
  ……
  但沮授到底也是顶级谋士,很快就意识到刘协想要做什么!
  如今的河北,便是袁绍嫡系与河北士族的相互制衡。
  安邑之战过后,因为张郃有意保存实力,袁绍又损失这般惨重,必然导致了两方势力的失衡。
  袁绍想要重新维护住自己的基本盘,就必然要派心腹重新操练兵马,重新制衡。
  颜良、文丑已死,其余如郭图、逢纪这样的人又不会领兵。思来想去,似乎只有身为元老功勋的淳于琼有这个能力去统领兵马,与张郃抗衡。
  “陛下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沮授无比悲愤。
  因为这是阳谋!
  拿沮授去换淳于琼……换句话说,拿一个河北士人领袖去换袁绍的一个心腹将领,袁绍换不换?
  不换?
  如今河北士人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若是袁绍选择不将沮授换来,难道不怕河北士人造反吗?
  换?
  那袁绍麾下,还有谁能够制衡张郃、高览?让河北的局势重新稳定?
  更何况若是袁绍若是真的将淳于琼这个元老交出来,难保郭图、逢纪这些人心有戚戚,以为袁绍不重视他们。
  仅仅一个“交换”,却是完全将袁绍架在了火上炙烤啊!
  “朕很好奇。”
  “袁绍会怎么选。”
  刘协对着沮授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便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
  ……
  长治。
  上党郡郡治。
  也是袁绍在并州唯一的地盘。
  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这里地势险峻,不利于骑兵追逐,所以蒋义渠一直是将袁绍护送到此处后,才终于确认了脱离危险。
  袁绍到了这时才如梦初醒,拉着身边的蒋义渠怔怔问道:“孤败了?”“袁公!”
  蒋义渠悲从心起,却还是安慰袁绍:“袁公初来河北时,不过也是白手起家!”
  “如今虽遭逢一场失利,却算不得就失去了立根之基!还望袁公保重身体,重整旗鼓啊!”
  安邑之战袁绍虽然输的很惨,但对于袁绍来说其本质上依旧是一场进攻战,而非危及自身存亡的防御战。
  虽元气大伤,但在河北依旧有兵马成为袁绍依仗。
  诚如蒋义渠所言,如今的袁绍,还远没有到自暴自弃的程度。
  将袁绍安顿下来后,蒋义渠又亲自前去收拢从河东溃逃过来的河北兵。
  经过一番寻觅,终究也是寻到了万余灰头鼠脸的士卒,将他们安置在了袁绍周边。
  此时张郃、高览的军队才姗姗来迟。
  蒋义渠见到张郃,顿时剑拔弩张。
  “张郃!在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有西凉骑兵从你的方向突入到了战场中央?”
  ……
  明眼人都能看出。
  当时战场上的局势,对袁军而言已然是胜券在握!
  只要张辽的骑兵再晚来半个时辰,都足够袁军冲破汉军的防线,将那面赤红龙纛擒下!
  可偏偏就那般赶巧!
  在最后的节骨眼上,张辽却亲自领骑兵杀到,在战场上卷起了那股风暴!
  要说此战的罪魁祸首,那绝对就是张郃无疑!
  张郃自是早有应对方案。
  “我营中收服的那些西凉旧部在战场上趁机反叛,我又能够如何?”
  “你上战场非要带上那些西凉旧部?”
  听到蒋义渠的质问,张郃“腾”的一声爆发出无名怒火。
  “我要带?”
  张郃情绪激动。
  “让我领步卒在平原上抵御骑兵,不就是让我用麾下将士的血肉拖延那些骑兵吗?”
  “我多带士卒上去本就是为了抵御对方骑兵,结果你现在倒是质问起我来了?有本事,你自己领兵前去抵御那些骑兵啊!”
  蒋义渠没想到一直逆来顺受的张郃今天竟然这般易怒,甚至直接质疑起了袁绍的战前布置!
  “张郃!汝想做什么?造反吗?”
  说着,蒋义渠还将自己的佩剑拔出。
  “哦?”
  张郃亦是冷笑拔剑,直指对面的蒋义渠:“应该是我问你,你想做什么?”
  “同为袁公麾下将帅,你竟敢对我拔剑相向?找死!”
  现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火并!
  而且,还是在大败之后的火并!
  蒋义渠身后的士卒两股颤颤,已然开始打量起周围空旷之地,寻思着待会就要逃跑。
  就在这时,终于有一道声音响起。
  “你们这是做什么?”
  是袁绍。
  袁绍虽然看上去状态不太好,但终究是站了出来。
  见到袁绍,张郃也是有些犹豫,思虑一番后,便收起了长剑。
  “义渠!”
  蒋义渠听到袁绍呵斥自己,顿觉委屈:“袁公,此战失利全怪张郃!他……”
  “住嘴!”
  袁绍瞪着蒋义渠。
  “此次失利,千错万错,在孤一人!”
  说罢,袁绍便来到张郃身边,关心的问道:“儁乂辛苦了,可有伤到哪里?”
  ……
  张郃见到一向对自己冷眼相应的袁绍对自己突然热情起来,非但没有感动,反而是觉得有些厌恶。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袁绍这样的做派,不过是担心自己身后完整的两万大军。
  一旦张郃与蒋义渠发生冲突,单凭蒋义渠收拢的那些溃兵是无论如何也敌不过张郃的。
  所以袁绍才一改常态,怒斥蒋义渠,又关心起来张郃。
  张郃看了眼满脸不忿的蒋义渠,眼中满满都是曾经受伤的自己。
  但好在从今天起,他张郃终于不用在袁绍身前蒙受委屈了!
  张郃跟着袁绍入了大营,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
  不但加封重号将军,还给予了绸缎万匹、珍宝无数。
  袁绍为了拉拢这个时候手握最强兵力的张郃,显然已经是不惜血本。
  不过君臣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直这么和睦下去。
  又过了几日,从河东方向传来消息,却是沮授被俘,那位天子要求袁绍用淳于琼交换沮授。
  袁绍自然舍不得将眼下自己手中唯一能带兵的大将交出去。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袁绍其实更希望沮授直接死在天子手中。
  但张郃却由不得他。
  在得知这个条件后,张郃第一时间便全甲来到袁绍身边,与袁绍行礼——
  “沮授功高劳苦,还望袁公一定要让沮授回到河北!”
  言外之意便是……
  淳于琼,这个曾经的西园八校尉,现在的袁绍心腹,必须要完成交易,换回沮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