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350章 卷五 削柱国
  第350章 卷五 削柱国
  刘协将几张信件叠在一处,便前往屋外喘口气。
  如今天子仪仗前往许县,便住在了曹操昔日的府邸中。
  曹操府邸内部一无奇珍二无异宝,装扮简朴,并没有什么奢华之风。
  只是庭院中的草都被照料的极为干净,还有两处高台貌似是用以赏月之用,显得有些文雅。
  刘协四处打量,直到看到一个少女正在庭院中游荡。
  “你是何人?为何在我的住处游荡?”
  谁料少女看着刘协反问道:“是我该问你,你究竟是谁,怎么会在我家里面?”
  你家?
  刘协这才明白过来:“你是曹操的女儿?”
  “嗯。”
  “叫曹节?”
  “你怎么知道?”
  刘协哑然失笑:“知道便是知道。”
  曹节蛾眉皓齿,暗香盈袖,但眉眼处却又有几分其父曹操的刚烈与聪慧。
  看着刘协,曹节便猜到了刘协的身份:“可是大汉天子亲至?”
  “嗯。”
  曹节不卑不亢下拜行礼——
  “民女曹节见过陛下。”
  刘协随便坐在庭院中的一处,示意曹节起身。
  “朕听仲达说过,曹操亲眷被俘,女子当中只有你一人镇定自若,还说曹操曾经教导过你们,要尊崇天子,维护汉室……这话是曹操真对你说过,还是你见当时情况危急的时候瞎编出来的。”
  曹节欠身:“确实是父亲教导。”
  “曹操为何会这样教你?”
  “陛下的问题怎么这般奇怪?难道忠君爱国的道理却是学错了吗?”
  刘协换了个问法:“你身为曹操之女,应当知道曹操一直在与朝廷为敌……难道你就不奇怪,为何曹操一边教导你们要忠君爱国,一边又要与朕刀兵相见吗?”
  曹节微微颔首:“民女也这样问过父亲。”
  “曹操怎么说?”
  “父亲说陛下固然是天子,但却受到小人蒙蔽,不能依靠德行统御天下。”
  “父亲还说,即便有一天陛下靠着强盛的兵力击败了他,那样的大汉也绝对不会长久的。”
  刘协听后,眼中笑意渐去,化为一抹凝重。
  小人蒙蔽自然是胡话。
  但后面的“大汉不会长久”,却给刘协敲响一记警钟。
  如今朝廷已经夺得了兖州和豫州。
  这样虽然是完成了河北之战的初步战略,但却使得刘协从现在起,就不得不开始考虑对于这两地的治理。
  中原之地,世家宗族势力自后汉兴起时便强盛到了极致。
  眼下要将其拔除,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正如曹操之前与曹节说的那样,若是不能够将这个问题处理好,即便刘协以强横的兵力击败了曹操,占领了这里的土地,依旧会让其死灰复燃。
  刘协忽然皱着眉头思索——
  难不成,曹操其实也有意想要拔除世家这颗毒瘤,可却因为其根系错综复杂,最后选择了认命?
  同时,也正是因为曹操察觉到了世家势力的顽固,所以才断定,即便刘协将他击败,也依旧无法真的将当地的世家势力压制?
  ……
  曹节见天子皱起眉头不由好奇:“天子这样的人,难道还会有什么忧虑吗?”
  “正因为朕是天子,所以才有这般的忧虑。”
  刘协询问曹节:“你若是遇到了忧虑的事情,会如何处置?”
  “找母亲倾诉。”
  “若是母亲不在了呢?”
  “找父亲。”
  “若是父亲不在了呢?”
  “找大兄。”
  “若是大兄都不在了呢?”
  “……”
  曹节怀疑天子是在找茬。
  而刘协只是微微一笑:“朕以前也有可以将忧虑尽数告知的人,但现在那个人却不在了。”
  “你将来总也会有父亲、母亲、大兄都不在身边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若有忧虑,却也只能和朕这样,自己琢磨了。”
  曹节胆子也大,便又开口:“陛下若真有什么忧虑,可以与民女说说。”
  刘协托着下巴,听到曹节的话后沉思一会,还是将自己的问题“简单”的描述了一番——
  “现在有个人犯错了,朕在考虑怎么罚他。”就这?
  曹节还以为像天子这样的人,总该每日想些惊天动地的大事,结果就这?
  ……
  “我没有考虑像天子这样考虑过怎样处罚别人,只考虑过自己曾经为何受罚。”
  “我父亲教导我说:天下大务,莫过赏罚。赏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之人惧,苟二事不失,自然尽美。”
  “天下的所有大事情,没有比赏罚更重要的了。赏罚一个人使得天下人高兴,惩罚一个人使得天下人都害怕,如果做到了这两点,自然就会做到尽善尽美了。”
  “所以,一旦二哥犯错,父亲就会重罚!我们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就知道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如果父亲不去重罚二哥,或者惩罚很轻,那我们很有可能就会不以为然,然后再犯。”
  ……
  刘协不好评价,只是感觉曹丕那孩子挺可怜的。
  “可倘若一旦惩罚了对方,就很有可能耽误大事呢?”
  刘协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还真就将这治国大事朝着曹节询问,想让曹节给自己出个点子。
  又或者说,刘协想听听,曹操会给自己出个什么点子。
  曹节这下更没有任何犹豫:“《庄子》中说过,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
  “只要是非清楚,赏罚是第二位的问题!”
  “有一次二哥因采摘葡萄而耽误了祭祀的日子,父亲询问二哥为何要去采摘葡萄,二哥说是想要用新鲜的瓜果供奉给先人。于是父亲认为二哥的本心是好的,所以也就没有惩处二哥。”
  曹姐谈及这件事的时候,看上去好像有些失望,似乎是在可惜曹丕逃过了一顿毒打……
  而刘协此刻却眼前一亮,已然是想到了应当如何惩处刘备和马超。
  “曹孟德不愧有着“治世能臣”的称号啊,他这些话,倒是也顺便提醒了朕。”
  同时刘协也赞叹道:“曹孟德倒是养了个好女儿,你比之你那二哥确实要强上多了!”
  曹节:?
  刘协回到自己的住处,将杨修叫来,终于是将刘备、马超等人的赏罚给拟定出来。
  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
  刘备、马超的过错究竟如何,还是要看其本心究竟如何。
  刘备的本心毋庸置疑,就是想要救援马超,与曹操决战,彻底稳定河南的局势。
  这个是非观并没有问题,所以对刘备的处罚必然会轻上一些。
  而马超犯错的本心,则是想要证明自己,给自己的“柱国”名号正名。
  为了这个理由,马超甚至不顾天子的命令,私自调用骑兵前去进攻曹操,导致中了曹操的计策。
  和刘备相比,马超的本心似乎并没有那般的名正言顺。
  但是……
  是非,总要有个源头。
  马超私自出兵,是为了给自己的柱国正名。
  倘若马超没有柱国这个名号,或者是马超本身的战功已经能够和“柱国”相匹配,马超还敢胆大妄为到私自出兵吗?
  而将马超揠苗助长,提拔为“柱国”的是谁?
  难道不正是刘协这个天子吗?
  故此,刘协经过思虑,最终将两人的赏罚彻底拟定清楚——
  “刘备削去爵位、荆州牧,贬为兖州刺史。”
  “马超削去柱国之位,贬为校尉。”
  当杨修写完诏书之后都忍不住询问天子:“陛下,对马超的处置……是不是有些不妥。”
  说轻,结果直接撸掉了柱国的职务。
  说重,但又留下了马超的性命。
  反正这赏罚左右看去,好似都是差上了那么一些。
  刘协将自己的心思告知了杨修。
  “马超只是为自己正名便私自用兵自然不对,但是朕拔苗助长,让他马超与其他几名柱国并列同样不对。”
  “既然朕也有错,自然就不能让马超一人承担这样的罪责。”
  “这一次在颍水之战中战死的士卒,要比寻常士卒的抚恤多上一些,钱粮费用也都由朕一人承担。”
  “立下功劳就是朕的,犯下错误就是别人的……这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你只要和马超说明朕的心意,让他自己明白就好。”
  “此外,朕即便不认为此次过错全在于他一人,但朕心中始终还有一股子怒气,所以这次终究还是不想见他。你就替朕给马超传递一句话——”
  “朕不追责于他,确实是因为朕犯了过错,也是朕瞎了眼。”
  “他马超若是以为自己真的有柱国的实力,就让他跟朕前往河北,自己立下战功让朕好好看看!亲自证明朕又看走了眼。”
  “若是不愿意,那他就老老实实在这豫州镇守,然后在战事结束后乖乖跟朕回到长安去!”
  杨修没有想到天子竟然将马超的部分过错也放在了自己身上,忍不住也是感慨起天子的仁德。
  待见到马超后,马超听说天子不愿意见他,连嘴唇都开始隐隐发白。
  但当听到天子最后的诏书后,马超这个连手臂被折断都能面不改色的少年却忍不住痛哭起来。
  “杨侍郎,你且给天子回话,就说罪臣马超愿意前往河北,为陛下赴汤蹈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