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515章 卷七 战前准备
  第515章 卷七 战前准备
  “好。”
  “既如此,正式给疏勒发去国书,通告西域,告诉他们,大汉即将征讨!”
  疏勒之战,将是大汉重回西域的第一步!
  这一步,势必要走的光明正大,一战让西域诸国畏惧!
  但奇怪的是,天子并未将这个议题深入。
  并没有和大家想象中的,将封邦建国的话题深入谈下去。
  但之前刘表的话,却也毫无疑问证明了天子确实是想要将疏勒从舆图上抹去,绝其国,灭其嗣!
  态度已经表明,可却只是在外蹭蹭……实在令人捉急!
  “天子实在太吊人胃口了!”
  百官都翘首以盼,这大汉第一名实封的诸侯,究竟会是谁!究竟会在哪里,如此也好给众人一个努力的方向!
  而刘协却不理会这些急到上火的百官,转而是优哉游哉的又进了未央宫中的庖厨。
  中书令贾诩、尚书令荀彧、侍中司马懿、侍中杨修、工部尚书诸葛亮,还有不请自来,听到天子进入庖厨后就急匆匆追来的皇后董白,都在陪着天子一人下厨,属实令人汗颜。
  而刘协一身短衣,拿着口铁锅不断翻炒,并最终端上来一盘香气扑鼻的炒面粉。
  “好香!”
  董白抽动着鼻子,然后悄悄看了天子一眼,便将手指伸了过去……
  “皇后不可!”
  一向淡定的贾此刻最为捉急!显然是想起了当年董白将硝石当吃的场景!
  董白委屈的收回手指,眼巴巴的看着刘协。
  刘协微微一笑:“能吃。”
  董白这才开心的又要伸出手指,但却被刘协毫不留情的一把拍开她的爪子。
  “干嘛!”
  “不卫生!用汤匙!”
  刘协取了几个汤匙递给他们:“你们都一并尝尝。”
  众人一同入嘴。
  贾诩等人将炒面粉放入口中咀嚼,顿时觉得香气扑鼻,一股厚重的麦香很快缠住了味蕾。
  而董白一口吃的有些多,此刻却两眼暴突,艰难的朝着刘协求救:“水!水!”
  刘协又好笑又无奈,但还是给了董白一碗水,让她将口中的炒面粉灌了下去。
  “咳咳!”
  董白这吃法,显然没有体验到炒面粉的滋味,反而吐着舌头:“这玩意好难吃啊!”
  言语中,显然是在怀疑天子的庖厨标准有了明显的下降!
  “又不是给你吃的!”
  刘协接过董白手中的汤匙,也挖了一点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诸位能否猜到,这炒面是朕打算用来做什么的?”
  在座的除了董白都不是笨人,一直渴望在天子面前好好表现的杨修立刻道:“可是陛下想要用此物充当兵粮?”
  “德祖果然聪慧。”
  刘协又吃了一勺炒面:“朝廷即将远征西域,但西域毕竟不同于其他地方,单单补给一项,就是笔巨大的开销。”
  内地作战,基本可以走到哪吃到哪,大军完全不缺补给。
  而且内地道路畅通,运送粮食……只要不是从蜀地往汉中、关中运送粮食,其实消耗都不算太大。
  哪怕是偏远的辽东,那在当地也有足够的粮食供养大军。
  但西域不同。
  此去万里之遥,而且西域地小国狭,根本难以满足大汉远征军的需求。
  想要攻打西域,就必然要开辟一条漫长且耗资巨大的补给线。
  可这种补给线,即便是以大汉如今的实力,也很难负担的起。
  故此,就要在补给的重量和轻便方面下手。
  “炒面比之粟来说,其实更加顶饿。”
  “同样的份量,炒面能让十名士卒吃饱,但粟可能只能让五名士卒吃饱。”
  刘协老早便在考虑远征西域之事,所以对炒面代替现有军粮的事也就在谋划中。
  “此外,士卒远征不易,朕想着将军粮中放些草原的肉脯、蜀地的蔗、河东的醋布……”
  见掌管财政的荀彧想要说些什么,刘协先一步制止了他。
  “朕知道耗资巨大,甚至要胜过一般百姓的口粮,但这些远征士卒不同于其他。”
  “文若应该知道,这些士卒一旦前往西域,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回到汉地了!”
  刘协说的意思自然不是这些大汉远征军会全军覆没。
  而是这些军队,有很大概率会彻底留在西域,成为将来汉人邦国的百姓。
  “而且万事万物,有需求,才会有生产。”
  “朝廷采购这些,大汉内部的商贾、匠师也会想尽办法提高产量,最终获利的其实还是汉地的百姓。”
  “这,其实也是一种强干的手段。”
  仅仅是剥削、蛮横的掠夺,那肯定是惹得民声鼎沸,并且属于是大汉拿着自己的血肉去滋补西域,俨然是成了汉武帝时候的模式,刘协可不想自己晚年之后苦兮兮的被逼着下罪己诏。所以刘协说的,是“朝廷采购”,用钱财变相的鼓励汉地百姓、商贾去扩大生产,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产量。
  而产量一旦提高,也必然会优先辐射到汉地百姓,形成良性循环。
  荀彧仔细想了一下,理好像确实是这么个理。
  但荀彧愈发忧愁:“陛下说的是没错,可是朝廷哪里来的那么多钱财去采购那些食货?”
  “文若又走进死胡同里了不是?”
  刘协摇头。
  “民生一旦改善,人口必然会暴增。到时候即便朝廷不增加税收,每年依然能获得稳步增长的口赋。”
  “而且随着道路不断地开辟,贸易不断的繁荣,朝廷的商税将来也必然是只多不少。”
  同时将来说不定还能卖地!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刘协在心中暗暗补上这句。
  没听说过,百姓越富有,朝廷就越穷的。
  和世家不同。
  朝廷又不是和百姓抢肉吃的,而是一种共生关系。
  百姓越富有,朝廷必然也会更加富有。
  若是出现了负反馈,哪一方的财富入不敷出,那必然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在暗中吸着双方的血。
  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至少在如今,随着刘协光复大汉,将大汉那些潜藏了数百年的硕鼠和吸血虫打扫了一遍,短时间内暂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况且,一旦华佗、张仲景他们的那套模式成功,朕还会在长安开办别的学堂,比如冶铁、肥料、农耕……所以文若千万不要担忧。”
  荀彧听到天子的解释,脑筋稍微一转动,就转过了自己的牛角尖,对着天子不断点头。
  “除了这炒面之法,朕还准备了些饴。这两种技术朕都会从散官中挑选合适的人做,以方便朝廷将来的采……购?”
  刘协转身看着空空如也的食盒。
  “朕的饴呢?”
  呲溜!
  已经走到门口的董白跑的更快了,腮帮子被撑的满满当当,活像一只被发现的仓鼠!
  “……”
  刘协尴尬的挠头:“朕等会再熬制一锅,其实也不难。”
  众人见到这一幕,也是会心一笑。
  对于董白这位大汉皇后的奇闻轶事,他们也不知听了多少,自然也没有追究。
  见到天子露出对自家媳妇不争气的表情,贾诩也是安慰道:“若太师知道皇后还和以前一样跳脱,想必也是十分欣慰吧。”
  “嗯。”
  刘协笑而不语,也是微微颔首。
  因为董白是董卓托付给自己要照顾的人,所以董白也没理由做出任何牺牲。
  不论是皇后之位也好,是为了大汉也好,还是为了天子也好,董白都没有必要做出牺牲。
  她的祖父董卓已经为大汉牺牲太多了,所以董白还是无忧无虑的就维持这般的好。
  “若是白真的有天变成蔡大家或者伏贵妃那样,朕怕是反倒心中不得安宁了。”
  刘协瞅了眼董白离去的背影,没有多说什么,转而是继续熬起了饴。
  “对了,朕决定了。”
  刘协想起什么。
  “朕记得你荀氏族中也有族人在上次购买了散官,朕便将这门技术交给他就好了。”
  荀彧赶紧推辞:“臣本就是朝廷高官,如何还能让族中弟子行商贾之事?”
  “无事,难道荀令君还会做出以权谋私的事情来不成?”
  荀彧立刻严肃:“断不可能!”
  “那不就得了?”
  刘协捶着自己的腰背:“有些变化,光靠朕说了不算。”
  “放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你总该是能察觉一些。”
  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对华夏传承千百年的小农经济造成巨大的摧残!
  这个摧残,可能会需要很久。
  但是一旦将其彻底破坏,就是整个大汉破茧腾飞的那一刻。
  如今虽然有北庭都护府,还有新建立的辽州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外贸需求,但刘协知道,真的想要将这个需求膨胀到足以破坏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最好的方式还是扩大内需!
  而这支西域远征军,这些炒面、饴,就是扩大内需的第一步!
  等到大汉的百姓都吃上肥美的肉食,甘甜的饴,那就没有人会想着再去苦巴巴的吃糠咽菜。
  而小农经济又注定了其生产的上限,所以不可能满足如此庞大的内需。
  按照这条道路不断走下去,华夏传承千年的小农经济的崩溃迟早会出现。
  所以对于西域,刘协倾注的愿望远远不止是封邦建国那么简单!
  “说到封邦建国……奉先怎么回事?竟然现在都没有回来?难不成是出了什么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