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524章 卷七 复古思潮
  第524章 卷七 复古思潮
  “看来不需要朕出面了。”
  见到刘表、蔡邕出面已经镇住场面,刘协便转身回到马车中。
  而马车内,司马懿和杨修也在探讨方才刘表所言的《黄帝内经》。
  “既然古时就有医术高超的医者进行开膛刨腹,那为何反而到了现在却不行呢?”
  “还不是董仲舒这个虾蟆之儒的过错?当年太史公所作《扁鹊仓公列传》时,对此事不也没有避讳?”
  杨修谈及此处,脸上也是露出痛惜的神色。
  “先秦诸子时,百家争鸣何其璀璨!可惜却被一众虾蟆之儒搅成了这样!”
  “可惜这些年来,诸子之说大多失传,只能是透过闲言碎语能够管中窥豹。”
  ……
  今日赵商之事,非但没有为天人感应学说挽回颜面,反而更加证明了天人感应对于发展的阻碍。
  若是今日之事传出去,相信大量士人也会自发探寻一个问题——
  这帮虾蟆之儒,阻碍的难道仅仅是医学吗?
  医学,甚至都不能算在九流十家之列!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
  这里面,有多少东西都因为天人感应而停滞不前?
  司马懿也是叹息:“虾蟆之儒这套,自王莽乱政之时便已经显现。所以后汉初年,便有王充这样的人物另辟蹊径,可惜未被当权者采用,不然何止于这数十年的天灾人祸啊!”
  刘协听到二人的议论,也是直接坐到二人中间。
  “既然如此,汝等可多研究诸子百家的学问。”
  “虽然如今已经失传,但如蔡中丞、孔文举这些大儒名士的家中,恐怕还有曾经的一鳞半爪。”
  不过刘协也提醒二人:“诸子百家的学问和虾蟆之儒的学问都一样,有利有弊。”
  “比如墨家的三表法虽然好,但是明鬼神却是不对。”
  “比如名家辨别名位、思辨论证虽然好,但是公孙龙以为万物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甚至一物之中的各种属性也是互不相关的,因而否定了事物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则肯定是不对的。”
  刘协浅尝辄止:“如今不单单是宗伯、孔文举这些人在用《论衡》的骨架不断填充新学问的血肉,你们因为年轻,也可以多做这些学问,不要一天到晚寻问柳。”
  额……
  杨修尴尬一笑,显然知道天子这是在点自己。
  “德祖平日思绪跳脱,其实反倒是能够在学问上做出成绩来。”
  “若是你能够功成,将来必然青史留名……到时候倘若朕不给你封邦建国,只怕后世百姓都要不答应了。”
  杨修张大嘴巴。
  而司马懿也是有些诧异。
  这还是天子第一次给文官画下这样的大饼。
  封邦建国,并非一定要开疆拓土、上阵杀敌就能获得。
  若是能够将诸子百家的血肉填充到《论衡》的骨架中,完成新学问的理论,也有可能封邦建国!
  杨修当即不断朝着天子点头:“臣一定用功治学!尽力为天子解忧!”
  “你这事若是做成了,乃是为大汉解忧,甚至是为华夏解忧,可不是为朕解忧。”
  刘协朝外看一眼,见赵商已经被抓走,人群已经散去,便知道事情已经结束。
  “今日之事,围观人数众多,又有宗伯、蔡中丞出面,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有志之士大概也会如你二人一样,探讨虾蟆之儒对百家之术的危害,从而会流行起复古的思潮。”
  “这段时间,说不定还会有惊喜发生,比如曾经的百家经典重见天日也不一定,这也方便你们加快整理《论衡》之道,无论如何都是好事。”
  刘协觉得赵商这一闹,其实不算坏事。
  医者的地位虽然不高,但人人却都需要医术来治疗。
  所以对于医学的发展,只要是个人,都会自发前去维护。
  如今将虾蟆之儒的天人感应学说阻碍医学发展的事情揭露,本质上便是将虾蟆之儒从“官府的对立面”打击到了“百姓的对立面”。
  刘协有些好笑。
  除非这些虾蟆之儒制造出蒸汽机,不然他们怕是再也无力蹦跶了。
  但倘若能制造出蒸汽机的……那还能叫虾蟆之儒吗?
  “走吧,要说此事唯一的坏处,就是吓坏了那些医者。”
  “那些医者可都是宝贝,朕可不能让他们因此心生芥蒂,总要前往安抚一番。”
  天子领司马懿、杨修进入大学堂。
  刘表、蔡邕见状,亦是跟随天子进入。
  董承此刻领士卒在内舍防御,见到天子前来,立即下跪告罪:“臣有罪!”
  “能这么短时间内从长安赶来,同时不忘通知朕,已经算是尽忠职守了。”
  刘协扶起董承,将目光投入后方的医者。
  “此次让诸位受惊了。”
  “只是朕还是想说,还望诸位不要因此事就对百姓产生什么偏见,失去了医者仁心。”
  “这些百姓受赵商挑唆围攻大学堂,其实并非他们的本意如此,而是尚且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而是非观念的认识,本身便是通过教化之道得到的。”
  “故此,这些百姓之所以会跟着赵商来此,乃是朝廷和朕的过错啊!”一众医者都有些愕然,显然没想到天子竟然会对百姓围攻大学堂的事情做出这样的结论。
  而身后,身为大儒,理应教导百姓的刘表、蔡邕此刻也面露惭愧之色,显然亦是在因为天子的话语而自责。
  刘协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些医者会因为此事对百姓失去了信心,甚至是产生厌恶。
  医者的信念若是都没了,那对于大汉百姓而言,恐怕是一场灾难!
  “陛下说哪里去了?”
  “就是,这事如何能怪罪陛下呢?”
  “……”
  众多医者有不少人还是头一次见到天子。
  当见到天子为他们出头驱赶赵商,并且此时在他们面前说的这些话语后,不少人都是热泪盈眶!
  什么叫圣天子啊!
  这他娘的就叫圣天子啊!
  樊阿赶紧伏地,对着天子行礼——
  “陛下言重了!”
  “方才固然有不少百姓随赵商冲击大学堂,但是却也有更多的百姓前来声援。”
  “方才为首的那名村妇,正是草民之前救治的百姓!他们能够来此,不恰恰证明了大部分百姓,依旧能够明辨是非吗?”
  百姓无罪。
  这是刘协想要告诉这些医者的道理。
  而这些医者显然不用天子提醒。
  见惯了人间疾苦的他们,每日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他们,其实更加清楚这点。
  “正是!方才我救治的病人也全都来了。”
  “不错!而且我救治的病人是最多的!”
  “扯犊子!明明我救治的病人是最多的!”
  “……”
  华佗出来后也是朝天子行礼:“臣等之前行医时,比这不堪的场面其实多的多。”
  “那时候,既没有官军前来维护,也没有大儒前来辩论。”
  “如今这般,其实已经足够了!”
  医者,虽然能够救治性命,但地位却低的可怕。
  平日里欺压他们的人海了去了,什么冲击大学堂……不过是小场面罢了!
  刘协听后,亦是叹息。
  “从今日起,朝廷会给大学堂每名医者每月补贴一千金圆。”
  “而且即日起,凡大学堂见朕,不用自称草民,皆以天子之臣自举……凡见除三公之官吏者,皆不用跪拜行礼。”
  此言一出,再次惹得大学堂医者无比兴奋!
  钱钱!
  好多钱钱!
  还有堪称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样的待遇,真的是他们这些医者能够享受到的吗?
  ……
  天子之言随着今日大学堂发生的事情一并传了出去。
  当即就有赵商的旧友找到孔融,在孔融门前哭丧:“陛下废除了医者的礼仪,没有了上下尊卑,长久以往,必然国将不国啊!”
  “如今天子不敬礼法,不尊儒道,还请您出面劝谏陛下啊!”
  本来孔融不打算出面。
  但是当听到对方喊出“天子不尊儒道”的话,立即出来名仆人往对方脸上扇去巴掌。
  “大胆!竟敢诽谤天子!”
  “天子不尊儒道?这话你也能说出口?”
  “天子若真的不尊儒道,为何推崇“有教无类”,开设学堂、授人读书?”
  “天子若真的不尊儒道,为何复兴周礼,对外封邦建国、设立诸侯?”
  “明明就是董仲舒还有一众虾蟆之儒胡乱篡改儒家经典,创立无稽之谈的天人感应之说,与孔圣有何关系?”
  孔融将问题分的十分明确。
  儒家是儒家。
  天人感应是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或许是儒家,但是儒家绝对不可能是天人感应!
  虽然过去几百年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孔融显然是要将此事拨乱反正,将儒家与天人感应做出彻底的割裂!
  没过几天,孔融便作出一篇《儒道原始论》,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和天人感应彻底做出了割裂!
  一时间,无数名士大儒也开始以此为由头,开始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儒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而研究原始儒家,就不可避免的会和诸子百姓的学问“沾亲带故”。
  自赵商冲击大学堂之后,整个学术界的方向瞬间改变,从只研究《论衡》彻底进化到了研究诸子百家的学问!
  大汉三百年来,第一次,终于彻底进入到了复古思潮的时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