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美娱之花瓶影帝 > 第1162章 无缝衔接
  第1162章 无缝衔接
  “综艺”:叩叩,hbo,在吗?“大象”不准备放映吗?
  原因,再直白不过。
  “大象”,一开始只是作为hbo电视台播放的方案,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截然不同。
  电影登顶金棕榈,在今年颁奖季具备一战之力;同时,依靠安森的名头,不少观众应该愿意买单——
  一个瓶,在一部具有实验性的艺术电影里表现如何?
  “蝴蝶效应”的闪亮登场,首次让人们意识到安森的魅力,不仅仅只是瓶而已,他确实能够表演。
  那么,“大象”呢?
  种种期待种种好奇之中,电影的市场前景已经截然不同。
  所以,hbo怎么看?
  hbo是有线电视台,他们不需要担心收视率成绩,因为他们的收入来源不是广告赞助,而是付费订阅;他们唯一需要在意的是订阅用户的满意度,一直坚持产出优质作品,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简单来说,hbo不在乎“大象”是否赚钱。
  更何况,退一步来说,“大象”制作成本只有三百万美元,对于拍摄“兄弟连”狂撒一亿美元的hbo来说,这样的小成本投资真的只是洒洒水而已。
  至于奖项,hbo的战场在艾美奖,奥斯卡不是他们的领域,他们没有打算也不在乎颁奖季的状况。
  戛纳电影节结束后,hbo一直没有表态“大象”是否准备在电影院上映,前期完全没有宣传风声。
  然而,不少媒体和电影爱好者一直在盯着他们。
  这不,“蝴蝶效应”票房大热,媒体再次按耐不住。
  经历去年两部电影的井喷之后,今年安森一直在工作工作工作,始终没有作品登场,夏天的风采完全被约翰尼-德普抢走,仅仅能够从“蜘蛛侠2”的拍摄热潮和片场事故窥见安森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一角。
  一直到现在。
  在媒体看来,hbo着实不应该错过这样的机会。
  对此,hbo表示赞同——
  一直低调,一直安静,不声不响地抛出一枚重磅。
  “大象”,即将在十二月二十六日点映,局限于独立艺术院线小范围点映。
  嗡嗡嗡,嗡嗡嗡。
  北美市场振臂欢呼!
  终于!今年金棕榈终于即将和北美观众见面了!
  并且,安森职业生涯首次揭开瓶标签的作品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好事,这是好事!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好事!
  在一片喧嚣的欢呼和派对声之中,围绕安森的话题还在持续输出。
  然后,感恩节来了。
  在美国,官方感恩节是十一月的最后一个周四,所以感恩节周末是周四到周日的一个四天长周末。
  所以,一般来说,感恩节上映的作品往往会选择周三登场,配合假期,进行一個五天的长周末放映。
  上个月万圣节也是一样。
  今年,感恩节档期由迪士尼占据,喜剧巨星艾迪-墨菲领衔主演的“鬼屋”成为这个长周末的重头戏。
  和前一周的“鬼影人”一样,“鬼屋”也准备剑走偏锋地攻略今年感恩节,这部制作成本高达一亿美元的惊悚悬疑喜剧瞄准了感恩节的家庭观众市场。
  如此策略,毫无疑问是一次冒险,但考虑到去年“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那样的惊悚作品在感恩节假期不受影响地拿下票房佳绩,这给了各大电影公司信心。
  而“蝴蝶效应”的成功,又进一步证实了如此理论。
  迪士尼对艾迪-墨菲的票房号召力充满了信心——
  这不是没有理由的。过去十五年时间里,唯一一位能够和金-凯瑞抗衡的顶级喜剧巨星就是艾迪-墨菲,在感恩节这样阖家欢乐的节日里,艾迪-墨菲对家庭观众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然而,正如今年完全打破常规的档期安排一样,感恩节的餐桌也稍稍显得不同,人人讨论的焦点赫然是:
  “蝴蝶效应”。
  此时,“蝴蝶效应”已经上映第三周,瞬间爆发的票房能量一股脑倾泻而出,按道理来说电影票房走势应该徐徐回落;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感兴趣的观众已经基本全部看过电影了,不用担心剧透。
  于是。
  感恩节的家庭餐桌里不可避免地出现“蝴蝶效应”的话题。
  在北美,感恩节是一大家子聚集的节日,圣诞节则是自己小家团聚的节日,所以感恩节的食物消耗、交通堵塞、电视收视率等等都是全年最好时刻。
  同时,也因为感恩节是一大家子全部齐聚一堂的时刻,家庭争吵冲突也是全年密集爆发的时刻——
  工作如何?收入如何?结婚了吗?有交往对象了吗?准备要孩子吗?这都几岁了还在继续单身不怕孤独死吗?
  吧啦吧啦。
  正是因为如此,“蝴蝶效应”的“从头来过”完美适配感恩节餐桌的争执话题,有人想象自己能够回到过去改变生活,有人则争辩五个版本结局孰优孰劣。
  有人倚老卖老地认为电影太幼稚,有人在那里科普正确的混沌理论,有人鄙夷电影局限于小情小爱的目光短浅,有人幻想自己利用日记本回到过去买股票发大财,有人迫不及待地剧透多个版本结局。
  诸如此类等等。
  正好,感恩节把一大家子里各式各样的怪人全部聚集在一起,种种观点和种种反应在“蝴蝶效应”这面镜子的倒影里展露无遗,成为不少家庭餐桌的热门话题。
  估计新线影业自己也没有预料到,“蝴蝶效应”和感恩节的契合度如此之高,意外点燃节日氛围。
  此时,如果没有观看过电影,那就显得落伍了——
  没有人希望自己在感恩节餐桌上显得愚蠢无知。
  熙熙攘攘地,又一波人潮朝着电影院蜂拥而起。
  然后,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十一月最后一周,周三,“鬼屋”在全美正式公映,拉开感恩节票房大战的序幕。
  周三,单日票房冠军,“鬼屋”。
  周四,单日票房冠军,“鬼屋”。
  迪士尼喜笑颜开,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艾迪再次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即使是惊悚喜剧也还是喜剧,毫无疑问地成为今年感恩节的唯一焦点。
  不出意外,“鬼屋”将轻松统治今年的感恩节档期。
  周五,单日票房冠军,“蝴蝶效应”。
  紧随其后,“鬼屋”。
  周六,单日票房冠军,“蝴蝶效应”。
  紧随其后,“戴帽子的猫”。
  周日,单日票房冠军,“蝴蝶效应”。
  紧随其后,“戴帽子的猫”。
  事情,每况愈下,迪士尼的笑容只在脸上停留三秒,然后就彻底垮掉。
  今年感恩节,怎么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