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94章 建文朝?有大戏看!
  第94章 建文朝?有大戏看!
  老朱御驾亲征这事也就这么定了。
  历史上明朝初年物资匮乏,国贫民弱,只能先步步发展。
  即便如此,为了支撑徐达、沐英等人在北方作战,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国库亏损。
  不得已老朱搞出个郭桓案,追缴所谓的赃款,以此来弥补国库的支出。
  但如今已经不需要了。
  每年朱云峰能够提供一千多万贯银元,今年粮食又大丰收,新作物提高了许多产量。
  虽然盘子才刚刚铺开,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提升,但现在已经足够。
  只要国库不亏损,民间粮食充沛,就能支撑他北伐打仗。
  唯一遗憾的是武器装备不能提升。
  热武器上科研力量以及技术条件还不成熟,至少大明得解决能源动力问题才能大量造枪。
  冷兵器升级的话其实可以,大量购买现代钢材送去古代打造,每一把都是百炼钢,可比古代熟铁武器强得多。
  但也需要时间。
  何况热武器升级其实说慢也不慢,朱云峰的计划是搞电动力,下半年从现代几十万买水力发电机组,拆下来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运到大明。
  接着找个水流速度比较快的河流重新组装好发电机开始造发电站,再从现代买电动机过来,马上就能搞电动力打造。
  到时候从现代买钢管之类的原材料,再搞到枪械设计图,直接在大明这边加工组装就完事了。
  子弹也简单。
  在大明这边自己造硝化甘油,搞点来就是硝化。弄一点点包在子弹里,撞针射击,立即就能越过火绳枪跟燧发枪,进入一战二战时期的热武器时代。
  并且发电机组、电动机、钢管、枪械配方、车床在现代都是合法能弄到的东西,不能弄的在大明这边可以弄,安全性方面隐蔽得多。
  所以实际上没有必要那么大工夫升级冷兵器,或者去搞什么火绳枪燧发枪。
  现在先用完美比例配方的颗粒黑火药顶着,造一批手榴弹和大炮,等过两年直接就靠电动力手搓现代枪械那不比原始武器香吗?
  毕竟在这个群贤毕至,大能辈出的时代,有人能用钢管手搓一把双管霰弹枪来。
  有了发电机组加电动机加车床,就相当于有了完整的工业能力,只要原材料供应得上,造枪还是轻轻松松。
  晌午时分,朱云峰、季赫跟朱棣三人回到了现代。
  中间朱棣甚至抽空回了一趟春和宫,找他老婆徐妙云聊了会儿天。
  从大明回来之后,季赫上下打量了一下朱棣道:“老四,你刚刚跑去春和宫干嘛?”
  “看看老婆孩子,有什么问题吗?”
  朱棣理所当然地道。
  “这家伙经常半夜三更跑回去。”
  朱云峰鄙夷道:“每次一两点去,早上回来,鬼鬼祟祟跟做贼一样。”
  “我有老婆,你们有吗?”
  朱棣双手叉腰洋洋得意一副小人嘴脸:“两条单身狗。”
  “我焯。”
  季赫那暴脾气,撸起袖子道:“这不能忍。”
  “算了算了,赤哥,给我一个颜面。”
  朱云峰抱住季赫那宽厚的身体,说道:“他现在连身份证都没有,酒店开房都开不了,咱们下次去长沙,会所嫩模不带他。”
  “额”
  朱棣原本小人得志的模样一滞,随即一脸谄媚道:“峰子,赤赤,都是哥们,你们不能这么不讲义气。”
  “嘻嘻嘻嘻。”
  季赫和朱云峰都嘿嘿笑了起来。
  三个人互相开着玩笑,打闹一阵,先去厨房做午饭。
  朱云峰的厨艺其实一般,搞点家常菜没问题,但要是做大菜就不太行了。
  季赫厨艺不错,不管是卤味还是大菜都能搞,什么啤酒鸭、炖猪蹄、梅菜扣肉、红烧肉都不错。
  他能长到二百六七十斤是有道理的。
  吃过午饭后,朱棣本来要上楼打游戏,却在一楼客厅被朱云峰叫住。
  “老四。”
  “嗯?”
  “今天得搞点大事了。”
  “搞什么?”
  “去第二世界!”
  “现在去?”
  “嗯。”
  朱云峰点点头道:“为大明做的第一阶段已经搞定了,也确实开始准备去探索一下第二个世界了。”
  第一阶段就是搞粮食,搞活经济。
  大明那边已经把种子、化肥铺出去,今年下半年太湖那边一百万亩,即便由于只用了土法堆肥,造成产量减少,从1600斤每亩,降到1000斤,那也有500多万石产出。
  要知道大明这段时间每年的税收才3000万石左右,虽然谈不上多大提升,但这500万石明年就可以在太湖以及洞庭湖流域广为传播。
  再加上在北方推广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大量用土法堆肥的方式提高产量,想不增产都难。
  预计明年上半年,大明就能完成整个粮食翻倍计划了。
  经济方面通过每个月往大明输送一百多万贯的银币,一年就有一千多万枚银币,大大增加了大明的国库收入。
  虽然暂时还谈不上能撬动整个大明的经济体系,但明年可就不一样了。
  因为按照朱云峰的估计,明年他会往大明输送包括水力发电机、发电机组、大量电线、电缆以及车床、冲压机等各种设备。
  除此之外,还有输送高精度的各种工具,尺子,烧杯,各种高强度合金的扳手锤子。
  组建一个小型物理加化工厂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到时候把基础物理和化学知识送过去,让他们自己去搞化学原材料,搞各类矿产自己冶炼、打造。
  通过工厂自己搞银币,必然比眼下偷偷摸摸生产银币要强得多。
  所以在这一点上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事情。
  这样完成了第一阶段输送任务,就是时候研究一下这个第二世界的时候。
  太好奇了。
  自从老朱发现这个第二世界,已经过去半年了。
  朱云峰每次去大明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看一眼石碑上第二对龙凤中间凸起的小圆球。
  第一个圆球因为常年有人来往进出,已经变得十分光滑。
  其余圆球上面甚至有了一层薄薄的灰。
  “那还等什么,去看看。”
  朱棣心情也激动起来,他在大明地位处境颇为尴尬,探索一下第二世界也能找点事做。
  “走,去拿东西。”
  朱云峰一挥手。
  三个人就去了一楼卧室。
  朱云峰家一楼也是有卧室的,在进堂屋的左手边。
  堂屋右侧往里走是客厅,往右手边走廊是厨房、杂物间。
  再从客厅往里走就是上二楼。
  现在杂物间作为大明入口,已经封闭起来,里面的杂物也清理干净,全都堆到了一楼卧室。
  朱云峰买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放在这里。
  此刻一楼卧室的木板床上,堆积了一些东西,有氧气瓶、防护服、抗压板、矿工灯、手套、头盔、面罩、工兵铲等等。
  三个人把东西全都搬到了地窖里,众人围在石碑边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谁去?”
  朱棣问道。
  季赫咬牙道:“我来吧。”
  “算了,我去。”朱云峰拿过来防护服开始穿。
  季赫担忧道:“你去的话万一出意外怎么办?现在这边离不开你。”
  “做人得有担当,既然是我提出来的,肯定我去。”
  朱云峰一边说着一边戴上头盔。
  他其实有想过让老朱派死刑犯过来送去做试验。
  但死刑犯大概率一去不复返。
  派士兵也不好。
  先不说士兵的命也是命,以他对老朱的了解,即便士兵探索成功了,那名士兵大概率也要被灭口。
  何况那边的情况十分复杂,可能是在地下,都不知道有没有活动空间。
  以古代士兵对现代科技的理解程度,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慌乱的人冷静下来应对。
  ~~
  紧张的情况下四处乱碰,不知道怎么用氧气瓶呼吸,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一旦碰到头上的矿工灯,或者撞击下导致那边发生二次崩塌都有可能。
  到时候真被掩埋在下面,找不到回去的石碑,久而久之变成尸体,将极有大概率造成原本穿梭过去的唯一空间堵塞。
  那样第二世界就彻底没法去了。
  所以朱云峰只能亲自去。
  即便发现情况不对,他也可以冷静处理,找到石碑再穿回来。
  很快他就全副武装。
  外面穿了防护服,头上戴着矿工帽,脸戴面罩,手里提着工兵铲,后背背着氧气瓶。
  抗压板做成了一个茶几形状,将抗压板放在石碑上,朱云峰趴在中间,石碑则在下面。
  旁边朱棣和季赫都十分紧张,说道:“峰子,要是情况不对,马上回来。”
  “放心!”
  朱云峰应了一声,随即深呼吸一口,把氧气瓶的呼吸塞放入嘴里,右手环抱抗压板,左手摸向石碑上第二个圆球。
  “嗖!”
  几乎是一瞬间,朱云峰的身影就消失在了朱棣与季赫眼前,让二人的心也提了起来。
  而此刻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朱云峰的身影出现。
  朱云峰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刹那间,空间波动流转,他眼前就出现了另外一幅景象。
  这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前面就是松软的泥土,石碑安安静静地躺在下面,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土块和石头。
  四下扫视,朱云峰发现这里确实是个地洞里,空间勉强能够容纳他一个人。
  估计是上次老朱动了四周,导致有部分坍塌,地上那石碑全是泥土覆盖,碎石和土屑掉了满地。
  只能说幸好没全塌,把石碑整个盖入土里,不然都不知道穿过来是靠肉体挤出空间,还是被这大地给挤成肉泥。
  朱云峰艰难地把工兵铲举起来,将前面的土刨开,但他发现太狭小了,土都没地方放,最终还是决定回到现代,搞个蛇皮袋来装土。
  “怎么样怎么样?”
  当朱云峰再次出现在石碑上的时候,季赫跟朱棣忙问。
  “幸好赤赤你没去,不然就完了。”
  朱云峰从石碑上爬起来道:“那边真的很狭小,估计就一两立方米空间,都没法站着,只能趴在,你去的话肯定卡在土里。估计老祖宗上次搞塌陷了,不然我都不至于那么难搞。”
  上次老朱过去的时候还是能勉强站立的,现在就只能趴着,可见上次老朱还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至少没全部塌陷就是件好事,还有挽回的余地。
  “那现在咋办?”
  “搞个蛇皮袋来装土,慢慢挖吧。”
  “行。”
  季赫就从地窖里爬出来,不一会儿拿了很多蛇皮袋下来。
  朱云峰接过一个,又回到第二世界开始挖土。
  只是那边实在太狭小,只能慢慢来,而且挖着挖着,头上还不断有石头土块掉落。
  要不是有抗压板顶在脑袋上,估计就算是有头盔,也得被砸得晕乎乎。
  就这样挖了一个下午,朱云峰挖了两大袋子蛇皮袋出来,勉勉强强挖出个三四个平方,两米高的空间出来。
  傍晚他回来吃了个饭,已经累得够呛,这次换季赫过去接班。
  季赫挖到晚上9点,挖了大概3个小时也不行了,他太胖了,体力不行,再换上朱棣挖。
  朱棣干到了第二天凌晨一点多钟才下班休息。
  2025年阳历7月7日,农历6月13日早上8点钟,朱云峰又开始了新的挖掘工作。
  这次他不仅全副武装,还带了辣椒水以防不测,因为他感觉差不多了,他们加在一起挖了十多个小时,光运出去的土都有五大袋子。
  地洞下,空间已经变得非常大了,特别是石碑附近,全都挖开,而且石碑上面还顶着抗压板,防止坍塌把石碑压住。
  朱云峰挖土,季赫跟朱棣则在后面搭抗压板,一旦全方面坍塌的话,必须有抗压板搞出一条生路。
  此时朱云峰已经开始向上挖,找了一把人字梯过来,站在上面把头顶的土给刨下去。
  “感觉开了。”
  朱云峰把最后一点土刨掉,用工兵铲顶了顶头上的地,惊喜道:“应该是块石板。”
  “能捅开吗?”
  季赫问。
  “我试试。”
  朱云峰就用工兵铲使劲地顶。
  没想到还真顶开了。
  掀开一块地,新鲜的空气迎面而来,头顶炽烈的阳光洒落,令下面的三人一时觉得刺眼而看不到东西。
  等稍微适应之后,朱云峰站到了人字梯顶上,探出脑袋去瞧。
  就看到这是一个熟悉的地方——乾清宫外广场!
  四周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
  ‘这是?’
  ‘大明?’
  朱云峰睁大眼睛四下扫视,这地方太熟悉了,之前天天来。
  但为什么这个乾清宫怎么这般冷清?
  就在朱云峰一头雾水的时候,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南面乾清宫大门,呼呼啦啦涌进不知道多少人,一个个穿着绯红大袍,簇拥着一个惊慌失措地年轻人往乾清宫的方向而来。
  朱云峰见此连忙把石板又扒拉过来,虚掩在脑袋上,只留下一条缝。
  就听到外面声音乱糟糟的,有人骂道:“朱橞和李景隆这两个畜生,有负皇恩。”
  有人说道:“快护送陛下,再召集士兵抵抗。”
  还有人说道:“不好了,燕贼已经打入城中,向皇宫杀来。”
  ‘我焯!’
  朱云峰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这tm是金川门之变啊。
  原来第二个门居然是朱允炆的建文朝!
  “快,有好戏看了。”
  朱云峰随即把石板关上,激动地跳下人字梯。
  “怎么个事?”
  季赫忙问。
  朱棣也是一头雾水。
  “别问了,快去请老祖宗来!”
  朱云峰乐得合不拢嘴。
  马上有大戏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