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355章 《金陵》,定档!
  第355章 《金陵》,定档!
  “boss,收购谈崩了!”
  《杀手:龙》的片场外,汤姆·奎因一脸无语的朝哈维汇报着。
  他是真被刚刚陈瑾的那番话给整抑郁了。
  “为什么?”
  哈维很是不解道。
  “这家伙就是个疯子!”
  “他开价3000万美金!”
  哈维:“……”
  他是真被这数字给吓了一跳,3000万?
  要知道他派汤姆·奎因去谈的《金陵十三钗》北美发行权,心里的预想数字最高也就300万美金。
  超过这个数,就没有购买的必要了。
  这混蛋,开价3000万?
  想钱想疯了吗?
  “这价格,我觉得没有任何谈论的必要!”
  汤姆·奎因摊了摊手,哈维冷冷一笑:“汤姆,回来吧,这不是你的错,这个bitch是个吸血鬼,比之前一谋合作的那个张还来的贪婪!”
  3000万?
  都够买10部电影了。
  去他妈的金陵英雄,放在手里烂掉吧!
  哈维在那祈祷着。
  “boss,真的抱歉,我其实很想促进这笔交易!”
  “但这个chan,跟我们认识的所有华夏人都不一样,他很强势!”
  很多华夏人对好莱坞是非常崇拜的,也很客气。
  只有陈瑾,在他看来很是傲慢。
  “他应该不想卖给我们!”
  哈维在那猜测道。
  汤姆·奎因摇了摇头:“不,恰恰相反,他很想出售,我差点就被他说服了,但最后的价格,确实是我没想到的!”
  “哦?”
  哈维调整了一个坐姿,拿起女助手剪的雪茄抽了一口,淡淡道:“说说看,那混球都说了些什么?”
  “首先,是配音!”
  “他说已经在制作《金陵英雄》的英文配音!”
  “是个聪明的家伙!”
  哈维挑了挑眉,好像这是他认识的所有华夏电影人之中,第一个主动做英文配音的。
  用他们的话来说,北美市场太不好估测了,配音需要很大一笔钱,他们赌不起。
  所以,一般都是购买的海外发行商,自己找人做配音版本,而有的发行商也不敢赌北美票房,索性就只上英文字幕,这个几乎不需要多少钱。
  字幕是最廉价的,包括《英雄》、《卧虎藏龙》,北美院线提供的都是英文字幕版本!
  发行商自己做英文配音的太少太少了,更遑论制片方;因为这个配音的制作周期非常长,快的话也要2-3个月,很多发行商是等不起的。
  而且,配音其实也很鸡肋;哪怕你看似讨好北美观众,他们其实对外语片也不太感冒。
  除非有他们想看的点,例如《英雄》有李联杰,《卧虎藏龙》则是奥斯卡。
  这样哪怕上字幕,很多人也会去看的。
  这是很多电影人,包括华夏和北美都认可的一个答案。
  大价钱做了配音,对票房提升作用不大,反而白钱;好的电影,哪怕只有字幕,北美老外也会去看……这是一个深深的误区。
  只有哈维这个老狐狸,他做过配音dvd的人才清楚,外语片的配音版本,在音像市场有多受欢迎。
  这不是锦上添,而是暴利。
  如果《英雄》和《卧虎藏龙》一开始就有配音的话,他不敢想象北美和音像租赁市场得卖的有多爆炸。
  对很多大热电影,配音就是王炸。
  没人气的影片,确实配音和字幕没多大区别。
  “《金陵英雄》有贝尔,这就值得配音了!”
  “还有日本人……”
  哈维思索了下,沉吟道。
  该说不说,站在一个电影人的视角,他很清楚《金陵英雄》是一部国际影片,不仅仅只是因为拍摄有很多国家的参与;而是大屠杀就跟《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是一个多国参与的历史。
  “嗯,这点他也说了!”
  “有贝尔,配音版就值的!”
  “但fuck这也不值1000万,他以为配音版就能在北美玩得转吗?”
  北美票房最重要的,不是电影质量,也不是配音,而是发行渠道。
  六大的发行渠道。
  哪怕一部烂片,要北美4500多家影院同时开画,最终的票房也不会太差;但这需要获得几个院线boss的同意才行,不是什么电影,都能获得这么多影院同时上映的。
  《卧虎藏龙》一开始就16家试水,也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北美逆袭,拿下了1.28亿美金,以至于《英雄》开画就达到了2000家影院。
  这是韦恩斯坦的手笔。
  同类型各家院线经理有这个信心。
  哪怕六大的影片,要获得这么多院线的支持,也是需要一家家看片会搞定的,你得让院线经理感觉你的电影有潜力,他才会给你排。
  北美一切向钱看,你影片能赚钱就是老大。
  《金陵英雄》没有市场验证,谁会给你排片?
  这不像国内,搞定了中影或者博纳,剩下的交给他们就行了。
  “当然,这只是一点!”
  “他跟我分析了一谋电影在海外的市场,除了三枪,确实反响都不错!”
  这韦恩斯坦也有发言权。
  因为都是他负责发行的。
  但一部《三枪》,已经让韦恩斯坦产生了信任危机。
  “他说这部电影的立意跟《三枪》完全不同,哪怕《菊的诅咒》,其实也不适合北美!”
  “但即使这样,《菊的诅咒》海外也拿了3000多万!”
  《菊的诅咒》,是《黄金甲》的外文名。
  “是海外发行权3000万?”
  哈维突然问了一句。
  “不,只是北美……”
  “那他说《菊的诅咒》干什么,这部电影北美就600万的票房!”
  “他只是打个比方,证明《金陵英雄》,跟这些电影都不一样,他不是武侠片,也不是古代片,而是《辛德勒的名单》一样的战争历史片!”
  “北美是有市场的!”
  “去他妈的市场……”
  哈维狠狠的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之中,露出了他那张千疮百孔的肥脸:“无非是想抬价,蒂姆说的没错,这部电影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放弃这个项目吧,让这个混蛋天天想他的3000万去!”
  哈维已经不想听自己的手下分析这部电影的利弊,在他看来,这部电影已经跟一坨狗屎并没有任何区别。
  他看不上的项目,其他人就更看不上了。
  他不相信还有什么傻子,会3000万去买一部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影片。
  看样子,张一谋的这个新合作者,是个比张卫平更操蛋的bitch。
  哈维也不是没查过陈瑾的资料,他当然清楚电影科学,威尼斯影帝,还有这家公司在华夏搅起的巨浪,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部电影,最多只值500万美金。
  这还是看在配音版的份上。
  “见鬼去吧……”
  哈维挂断了汤姆·奎因的电话后,忍不住大骂了声。
  一个20岁的狗娘养影帝,竟然能狮子大开口到这个份上,哈维确实是有些破防了。
  陈瑾被他拉入了人生的黑名单,他已经彻底忘了《金陵英雄》的这部电影。
  而另外一边,陈瑾并没有因为跟汤姆·奎因谈崩而生气。
  这也是他计划中的必要一环。
  如果《金陵十三钗》跟原本的时间线一致,柏林电影节没有翻起任何水,那出售北美版权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索尼和哥伦比亚这些日资肯定会出手,那可以预见的就是票房的彻底失利。
  估计跟原本一样,10多万票房,开画影院就寥寥的30家影院。
  这个票房数字,对应的发行权价格也注定不会太高。
  韦恩斯坦上过《三枪》的当,肯定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其他发行商也不会出太高价购买。
  所以,北美的这个发行权卖与不卖有什么区别?
  但是,一旦柏林电影节有所斩获,如果能拿下最高大奖金熊,那引起的后续效应,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要是国内票房再给力一点。
  借助春节档的巨大流量,哪怕遭遇骂声一片,其实都是值得的。
  这样一部电影,值得全球影院的宣传。
  三大得奖、内地的票房数据,这两项就足以让全球无数的发行商趋之若鹜;哪怕日资在后方大搞破坏,其实也是无济于事。
  能赚钱,资本可不管什么辱日。
  尤其是白人。
  小日子跟他有什么关系?
  到时候,别说3000万,陈瑾感觉在日本上映都不是幻想。
  “chan,继续吗?”
  大卫·雷奇朝走进片场的陈瑾喊着。
  “继续!”
  “给我10分钟的调整时间!”
  《杀手:龙》的拍摄,再次紧锣密鼓的进行。
  几天后,龙住所的片场正式杀青,接下来就得前往原本《疾速追杀》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地点——大陆酒店的取景地!
  这个大陆酒店的设定,其实很有意思。
  大卫·雷奇在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就对这个“组织机构”非常感兴趣。
  他觉得非常新颖。
  所谓的“大陆酒店”,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酒店,而且是分布于全球各地的世界连锁。
  但事实上,他是一个杀手组织,属于全球杀手体系的核心权力中枢。
  权力之大,可以说统管着全球的黑暗一面。
  它可以负责监管杀手行为规范,通过严格戒律维持地下世界的运转规则,例如禁止在酒店内行凶。
  当然,除了这个,还能提供防弹西装定制、武器采购、尸体清理等“杀手后勤”服务,使用特制金币作为内部流通货币,采用会员制管理。
  而不同地区的分店,风格非常迥异,如纽约的肃穆、大阪的赛博风,陈瑾还设定了华夏的古老……但均具备独立管辖权。
  层级管理体系分明,作为地区权力中心,酒店管理者拥有极高权威,直接对接更高层级的“高桌“组织。
  反正,这个组织在《疾速追杀》里面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系列的核心。
  后面的几部《疾速追杀》,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个设定而展开,甚至有单独的《大陆酒店》衍生影视剧。
  而现在,陈瑾已经把这个设定更加完善,也更早的提了出来,甚至加入了华夏大陆酒店的分支。
  要知道,《疾速追杀》的剧本,一开始就写了一部。
  大陆酒店也只是点了下,可能编剧都还没开始完善这套体系,要到续集,也就是《疾速追杀2》,大陆酒店的相关设定才开始慢慢被抛出来。
  但现在,陈瑾在体验了几部《疾速追杀》的影片后,已经将之提前拉出期待。
  所以这一世《杀手:龙》的大陆酒店设定,就非常的重要。
  因为这涉及到后续的系列电影,甚至外传、《大陆酒店》相关电视剧。
  而相应的,这一版的《杀手:龙》,比之原版的《疾速追杀》,设定和剧情上要更加出彩。
  “原版大陆酒店的长老,最高决策者是在沙漠!”
  “这一世改成华夏的珠穆拉玛峰……”
  陈瑾其实还在丰富设定和剧本,第一部真的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
  拍完了一天的戏,每天晚上他都在构思第二部和后续的内容。
  嗡嗡嗡——
  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前几天《金陵十三钗》的许可证正式下来了,这也就预示着,电影可以正式找发行上映。
  国内的发行,当然找的是中影,而宣发肯定也是电影科学自己来。
  “怎么说?”
  陈瑾按下了接听键,电话是陈宿打来的。
  他负责这次《金陵十三钗》的全面宣传和发行对接。
  在前几天查阅韦恩斯坦新闻的时候,陈瑾也不小心看到了陈宿的照片,真的是下意识看到的。
  陈瑾是没想到,这小子未来这么有来头。
  自己果然没有看错。
  未来乐视影业的副总,分管战略、品牌、电影营销及ip联营业务。
  师从国内第一宣发大师张钊。
  张钊是真的可惜,在业界非常出名,尤其是他的院线地推对接,就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光线未来私营发行做的这么好,就是他带出来的团队。
  可惜,2021年因生病去世了,享年58岁。
  不然,《哪吒2》的盛况他应该能看到,虽然他2011年就离开了光线,背靠乐视创立了影业,还拉来了张一谋。
  但乐视一把手下周贾这个人不靠谱,团队确实是人才辈出。
  陈宿就是张钊一手提拔出来的副手。
  “瑾哥,拿下了,春节大年初一的档期!”
  陈宿略微有些无奈的声音,从电话那头响起。
  他个人以及公司的所有人,包括张导,其实都不赞成大年初一这个日子。
  但boss发话了,他肯定尽力。
  中影事实上也很诧异,而且春节的档期,真的很好拿。
  没什么竞争对手,除了大年初六的《碟中谍4》,其余五天,排片甚至都可以拉满。
  就是这个档期……大家都在家过年,谁看电影呢?
  再说,还是这样的一部影片。
  也不怪他们这么想,甚至跟电影本身无关,因为现在没有人觉得,电影放在春节可以有票房。
  《阿凡达》那是例外。
  但老外,其实比国人更敏锐,《阿凡达》在华夏上映的数据已经被好莱坞分析了好几遍;华夏的春节,是有票房的。
  但他们也吃不准大年初一有没有人看电影,按照以往的数据分析,是很少有人进影院的。
  所以,《碟中谍4》才定档了大年初六。
  这个时间他们是计算过的。
  大年初一到初五,华夏人都很忙,会走亲戚拜年各种饭局,但初六就开始没什么事了。
  而且也是放假。
  可好莱坞电影放在春节档上映,其实也是首次。
  《阿凡达》那是过度日期。
  但即使是这样,《碟中谍4》在国内也拿下了7亿不到的票房。
  对比原本时间线,这个票房数据绝对很强势。
  这还是没宣传春节档,要是宣传了……陈瑾都不敢想。
  就像明年周星弛的《西游:降魔篇》打了宣发,但没有铺天盖地一样。
  周星弛也是首次尝试,所以没敢狠狠砸钱,怕自己的预估没那么正确,只是例行做了春节上映的一个宣传。
  事实证明,这家伙能做出贺岁档确实是有本事的。
  《西游降魔》打破了无数的纪录,拿下了12亿+的票房。
  而现在,陈瑾显然是准备把春节档,跟之前的双十一一样,来一手线上和线下的普及。
  至少,要让全民都知道春节档进电影院,带全家看电影的这个概念。
  “辛苦了!”
  陈瑾安慰着这个得力干将,两个人闲聊了几句,就转到了《金陵》的话题上。
  “宣传,可以做起来了!”
  “先把春节档的概念打出去,把热度炒火,尤其是全家一起春节看电影!”
  “而后,带上张一谋的作品!”
  “贝尔和我主演!”
  感兴趣的人,肯定是会去查的,老谋子+好莱坞影星的号召力无敌;而到了上映的几天,再打出《金陵十三钗》的宣传片!
  “坑”一个是一个。
  第一天只要流量拉满,哪怕接下来几天全网集体的骂声都没用,这年代烂片都能拿下好几亿的票房,《金陵》可不是烂片,骂声也阻挡不了带全家看电影的噱头。
  “对不住了,影迷朋友!”
  “有些仇恨,是应该让人铭记的!”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次的上映陈瑾主要是为了宣传。
  宣传这段历史。
  春节无疑是最适合的节日。
  他可能不适合上映,但绝对适合——推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