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 第145章 公私合营!全都是武将?!(6K)
  第145章 公私合营!全都是武将?!(6k)
  “将消息传回罗马?”
  “这异国他乡的传教者。”
  “还真就是另有所图啊!”
  看着那推演的未来。
  王千禾顿时神色一凝。
  就像是他所想的那样。
  这天主教的传教者,冒着死在他国的风险,不可能只是单纯为了传教!
  将煜国的具体地址传回罗马!将所知道的情况传回自己的国家!
  “难不成。”
  “那罗马。”
  “还能派兵攻打到煜国?!”
  王千禾的心中冒出了这荒谬的想法。
  但那关注着鉴天镜的六皇女姬长薇,此时的脸上满满的都是愤怒。
  她不管天主教的传教者到底想要做什么,那告知了煜国具体方位的和尚,让她现在非常的生气,甚至恨不得让小姑,再将那些佛寺铲平一次!
  “就连商人都知道要保密,你个秃驴居然这么大嘴巴!”
  姬长薇被气得脸庞涨红。
  旁边的姬长灵,看着可可爱爱的六皇妹,感觉很是好玩。
  而五皇女姬长清,则是在回味着,陈怀信所想的那句诗,心中更是感到遗憾,离开了长安城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完整的作过一首诗了。
  “当诗词带来不了任何帮助后,他选择了将它们给放弃吗?”
  姬长清叹了口气,那眼神略带埋怨的,望向了世家官员。
  若非是他们的逼迫,陈怀信也不至于,被迫出走长安城,更不会不再作诗词了!
  不过那些世家官员们,则是毫不在意这些皇女的不满。
  他们看着鉴天镜,心中的嫉恨更是多了几分。
  “这些商人是真的愚蠢!”
  “给了个边角料的甜枣,给了个会被监督的岗位,就乐呵呵的将自己的产业,全都送给煜国?!”
  “果然商人都是软骨头,给几棒子,挨几顿打,就会立刻屈服了!”
  “看来等推演之后,得去看看还有没有商人,私藏有我们不知道的身家。”
  “送给陈怀信,却不送给我们,真当我们比他差吗?!”
  “……”
  不少世家官员这样想着。
  虽然他们也都知道,如今承国的商人群体里,除了跟他们有关的之外,基本就没有野生的商人了,就算有也只能勉强养家活口。
  但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还不是那些商人不够努力!或者说肯定是私藏了家产,不敢拿出来给他们看罢了!
  等结束后再找几个野生商人抄抄家,说不定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世家官员愤愤的做出了决定。
  而那回过神来的王千禾,听着他们的那些酸言酸语,心中则是轻哼一声。
  “人家煜国虽然给大棒,但也是真的给甜枣。”
  “你们除了强抢豪夺,还能够会什么呢?”
  “就这样还想让商人们,感激零涕,主动献上家产?!”
  王千禾摇着头。
  他也懒得理会世家官员。
  目光再次投向了鉴天镜。
  “不过。”
  “对于商人的打算,陈怀信应该是会拒绝吧。”
  “不然若是朝廷收下了商人的产业,必然会被一些人认为是在强抢!”
  “这可是不利于煜国商业的发展啊!”
  王千禾在心中这样想道。
  那推演的未来。
  仍然在继续着。
  ……
  【那些加入了管理机构的豪商。】
  【想要将家中的产业交给朝廷。】
  【这件事情。】
  【首辅自然很快便知道了。】
  【而这。】
  【也让他的脸上多了几分惊愕之色。】
  【“不只是像先前那样,送来大批的赔偿之物,而是将下蛋的母鸡献上?”】
  【“这些商人……”】
  【“他们的脑子没问题吧?!”】
  【首辅一开始都有些懵了。】
  【但是。】
  【很快。】
  【他便大概猜到了,这些豪商的想法。】
  【“因为加入了机构后,怕朝廷误会他们,会利用权利经营家中生意?”】
  【“而且产业太过于庞大,普通商人根本无法接手,也不敢私藏交易收获?”】
  【“这些商人实在是想多了!”】
  【首辅摇了摇头。】
  【看来是上次挨了一棒子,被朝廷敲打怕了,所以现在变得胆小了。】
  【他们也不想想,若是朝廷不允许他们继续营商,若是朝廷会误会他们滥用私权,那又怎么可能将他们,给安排进这个机构之中!】
  【那负责监督的吏部官员,可不是吃素的啊!】
  【就连佛教道教,都被他们看得死死的。】
  【这些商人又怎么可能,在这种监管之中,还能帮助到家中生意!】
  【“不!”】
  【“这些商人的担心倒也不无道理。”】
  【“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说什么,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只要其他商人知道了,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就会……主动讨好他们!”】
  【首辅忽然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或者说。】
  【这概率是非常之大的!】
  【毕竟商人是真的懂钻营,那加入了机构的豪商,也必然会被他们所知晓!】
  【如此。】
  【不需要任何提醒。】
  【其他商人就会自动自觉的,将利润倾斜给豪商。】
  【哪怕这样做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甚至不会得到任何承诺!】
  【“但得不得到好处无所谓,有没有这样做才是关键!”】
  【“就像是那些朝贡的小国,煜国不在意谁来朝贡,但会知道谁没有来!”】
  【“而这。”】
  【“便是同样的道理!”】
  【首辅顿时有些感慨。】
  【那些豪商所想得虽然有点多了。】
  【可这次的想法还真是有道理的!】
  【不然。】
  【等到这种事情发生。】
  【等到朝廷亲自找上门。】
  【那他们可真是百口莫辩了!】
  【“可是。”】
  【“如果朝廷收下了他们的产业。”】
  【“对于现在的经商环境也是一种巨大的破坏。”】
  【“必然会有商人认为……我煜国开始强取豪夺了!”】
  【首辅的心中生出了这样的担忧。】
  【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给一个小小的职位。】
  【就能将商人的产业给全盘收走。】
  【那若是以后官府有样学样的话。】
  【这些商人又该怎么做生意?】
  【“至于利用报纸告知具体情况,也依然是没有多大作用。”】
  【“甚至。”】
  【“那怀疑的人。”】
  【“会从商人增加到老百姓。”】
  【“我煜国蒸蒸日上的势头。”】
  【“说不定就会被这件事给打断!”】
  【首辅是真的感觉到有些头疼了。】
  【收上来不行。】
  【不收上来也不行!】
  【至于允许商人私下交易,允许商人将那所得收益,存放在自己的家中。】
  【那就该轮到这些豪商们担忧了!】
  【“还是将此事告知陛下,由陛下来做决定吧。”】
  【首辅将商人们的打算,给呈送到了陈怀信面前。】
  【而陈怀信自然也知道,首辅与那些商人的顾虑。】
  【毕竟。】
  【就连他本人。】
  【在刚看完这奏折后,也感觉很是麻烦。】
  【“总不能干脆将那些商人们,给开除才出这个机构吧。”】
  【“哪怕六部也懂得经商,但跟内行的商人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外行管内行,只会带来灾难!”】
  【陈怀信摇摇头。】
  【既然这个方法不行。】
  【那就只能正视此事。】
  【很快。】
  【他便从那脑海中的知识里。】
  【找寻到了一个或许可行的解决之策。】
  【“公私合营!”】
  ……
  “公私合营?”
  “这又是何种方法?!”
  看着那鉴天镜的推演,王千禾突然愣了一下。
  那煜国首辅所忧虑的方面,他大部分也是都想过的。
  而且他还认为,陈怀信会拒绝收上商人们的产业,避免对煜国现有的商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可是。
  他没想到。
  那些产业不收上来也不行。
  因为这依然会发生职权被滥用的情况,并且是最麻烦的被动滥用!
  “如果是主动滥用职权,那还能够进行解决,煜国也有这方面经验。”
  “然而那些豪商比朝廷之人,更不想自己的身份,提升了家中的生意!”
  “但这又是因为被动,而根本无法避免的事情!”
  “哪一种选择都是棘手至极!”
  “陈怀信这次遇到了大问题!”
  王千禾刚产生这样的想法没多久。
  陈怀信就提出了一种他未曾听过的方法。
  这让他惊愕的同时,也感到几分惊叹。
  “果然。”
  “这就是陈怀信!”
  “无论什么难事。”
  “在他面前似乎都有解决的办法!”
  王千禾满是期待。
  这方法对于承国,虽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但能够提升一些见识,他还是非常乐意的。
  不过。
  那些世家官员则是在冷嘲热讽。
  虽然他们也知道,陈怀信提出来的办法,很大概率能够解决此事。
  “但如果失败。”
  “那就更有意思了!”
  “煜国那上升的势头。”
  “煜国那耀眼的未来。”
  “将会被这件事给打断!”
  世家官员满怀期待,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不然。
  若是让陈怀信一直赢赢赢下去。
  他们自己都要被憋屈给气死了!
  “一定要失败啊!”
  ……
  【“公私合营?!”】
  【在听到陛下所提出的想法。】
  【首辅的脸上满是困惑之色。】
  【“陛下。”】
  【“又想要做什么新的变革吗?!”】
  【他的心中第一想法便是如此。】
  【毕竟。】
  【这种事情。】
  【之前发生过太多次了!!】【多到他已经感到麻木!】
  【首辅看向陈怀信。】
  【陈怀信并没有详细解释。】
  【“因为。”】
  【“想要说清楚。”】
  【“就必须要解释那些超越时代的名词。”】
  【“这……没必要。”】
  【陈怀信暗暗摇了摇头。】
  【所以。】
  【他用着最简单的说法。】
  【让首辅能够大概理解。】
  ~~
  【“在那些产业之中。”】
  【“以朝廷为主、让朝廷占据领导地位。”】
  【“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利润的分配?”】
  【首辅听得懵懵懂懂的。】
  【他能够感觉到。】
  【陛下所提出的这个想法,其中有着很多的新的概念,只不过自己不太能够理解,但那理解的部分,足以让他大概明白,自己应该要怎么做了。】
  【反正。】
  【具体来说。】
  【就是那些豪商的产业可以收上来。】
  【但朝廷不会直接取走,而是依然让他们在产业里,能够保留有一定的分配利润的权利。】
  【“虽然说。”】
  【“在外行人看来。”】
  【“这依然算是强取豪夺。”】
  【“因为完全属于商人的产业,被朝廷给强插了一脚,取走一部分收益。”】
  【首辅能够想到,这个方案提出之后,会有怎样的质疑声出现。】
  【但是。】
  【那只是外行人的看法。】
  【对于煜国的商人来说。】
  【绝对会有许多人认为这是好事!】
  【“因为。”】
  【“这产业里有了朝廷做背书!”】
  【“哪怕自己不再掌握主导权。”】
  【“可是那收益与未来的前景……绝对会比之前要强得多!”】
  【有官家参与的生意。】
  【跟没有官家参与的生意。】
  【这其中的差距,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能够看得出来!】
  【更别说那些善于钻研的商人了!】
  【“自己的背后是朝廷!”】
  【这句话说出去。】
  【就足以让这产业安然无忧前程似锦了!】
  【越是想下去。】
  【首辅就越是觉得。】
  【陛下的想法果真是不错。】
  【但就在他离开去处理此事的时候。】
  【陈怀信却叹了口气。】
  【“放到现在。”】
  【“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方法。”】
  【“可是等到以后。”】
  【“说不定会有权贵之子,权贵之孙,忽然想要做生意了,就让权贵用差不多的方法,将其安排进那商人的产业之中。”】
  【陈怀信能够看到这其中的隐患。】
  【可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
  【能够在现在派上用场的方法,不可能因噎废食就将其抛弃!】
  【想办法进行改进,想办法在律法之中,尽可能的限制与填补漏洞!】
  【这才是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至于。”】
  【“那律法的限制。”】
  【“是不是真的有用。”】
  【“是不是真的有效。”】
  【“那就要看后来者。”】
  【“还能不能保证我这开国皇帝的规定——维护律法的公平性!”】
  【若是。】
  【他们连这最基本的都做不到。】
  【那律法的公平性成为了笑话。】
  【那未来的煜国……也该要摇摇欲坠了!】
  ……
  “原来。”
  “这就是公私合营啊!”
  听到陈怀信的解释后。
  王千禾顿时恍然大悟。
  他不知道。
  这个方法是否有效。
  但对于那现状来说。
  这或许是最为合适的方法。
  “至少。”
  “它不会毁掉煜国的经商环境!”
  “甚至能够让产业继续良好的发展下去!”
  能够加入机构的豪商,其产业在煜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若是将其转手卖了,那无疑是个毁了产业的决定。
  但是有着朝廷的帮助后,那数一数二的产业,说不定能够发展成为标杆!
  至于是亏是赚。
  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哪怕是世家官员,此时的脸上,也像是吃了屎一样难看。
  因为陈怀信所提出的方法,他们自然也能够看得出来,到底是有用还是无效!
  或许其中会有隐患,可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了,他们只想现在就看到煜国爆炸,而不是等陈怀信死后,那煜国依然还在高速发展!
  “真是……晦气!”
  有世家官员冷哼了一声。
  但坐在上方的姬清珞,眼睛却微微眯了起来。
  因为她忽然感觉,陈怀信所用的这个方法,也能够在现在的承国使用!
  虽然承国的商人,或多或少都与世家有关,可就是如此,这个方法才更有用啊!
  “用正当的理由。”
  “介入到他们的产业之中。”
  “就算是想要反对。”
  “也得……”
  “全都能反对才行啊!”
  姬清珞的嘴角难得勾起一丝笑意。
  或许。
  如此一来。
  承国应该能够……再多坚持几年!
  ……
  【靖平十一年,十二月。】
  【首辅采用公私合营的方法,来接手商人们的产业。】
  【那些加入了机构中的豪商们,也都完全没有想到。】
  【自己所献给朝廷的产业,居然还能够有他们一份!】
  【“而且。”】
  【“这样之后。”】
  【“我等的产业会比现在,发现得还要迅猛!”】
  【“虽然没有了主导权利,可是其中的好处,比那权利要多太多了!”】
  【这些豪商的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他们本来已经做好了,当一个普通百姓的准备了。】
  【就连家中的那些侍卫什么的,都打算全都遣散掉。】
  【可是。】
  【朝廷的这个做法。】
  【让他们不仅没有多少损失,反而还获得了更多!】
  【有豪商忍不住说道:“这一定是陛下的决定,他对我们商人,是真的当做人一样看待,不愿意占我们的半点便宜!”】
  【“我决定了,我要将我的孩子送去当兵,让他为保卫煜国而奋斗!”】
  【这个豪商想要写信,将这个决定告诉家人。】
  【但旁边的豪商,却是笑了出来,说道:“你以为想当兵就能当兵?现在百姓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从军,可是都要挤破脑袋了!”】
  【自从陈怀信将那尚武之风培养出来,并且百姓开始信任军队,也知晓加入军队的好处后。】
  【每年的招募新兵,那校场都是人山人海,挤满了想要入伍的适龄人。】
  【尤其是。】
  【在听说。】
  【朝廷准备建立一座军校。】
  【让通过武举的、以及军队里表现优异的士卒,都能够进入里面读书后。】
  【那写自认为没能力通过科举的百姓,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军队之中!】
  【“因为。”】
  【“只要能够进入军校。”】
  【“出来之后最差都是军官!”】
  【百姓都知晓这件事。】
  【也让那报名参军的人越来越多。】
  【而那豪商听到提醒之后,也才反应过来,现在不是以前的时候,参军还要自带干粮,还要遭受老士卒的欺辱。】
  【这让他更是感慨:“陛下让军队都变成了香馍馍,这放在以前完全就是不敢想的。”】
  【“以前的军队,也就是披着官皮的土匪,现在的军队,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百姓的欢迎,这怎么可能比得了!”有豪商也接话的说道。】
  【他们在议论着,那言语之中,满满的都是对陈怀信的尊敬与崇拜。】
  【而煜国的其他商人,在听说公私合营这件事后,那脸上同样是羡慕之色!】
  【甚至。】
  【有些商人还找到了官府。】
  【想要将自己的产业也献上去。】
  【但都被当地官府给拒绝了。】
  【“真以为这是谁都可以的?”】
  【“想献上来。”】
  【“也要看看你有没有资格!”】
  ……
  【同月。】
  【陈怀信在与兵部尚书,商讨着建立军校之事。】
  【这是他在进行武举之时,就曾经有过的想法。】
  【但是。】
  【在当时。】
  【适合教导的人选还不够。】
  【并且通过武举的人不多。】
  【与其用学校的方式教导,不如让他们呆在将帅们身边,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他们,给培养成能够领兵打仗的武将。】
  【不然只是有着一身蛮力,对于煜军来说,也就是多了个骁勇善战的士卒,虽然有用,但也非常的有限!】
  【不过。】
  【现在。】
  【通过武举的人越来越多,一对一的教导自然不合适了,那些将帅们自然也忙不过来,军校自然而然也该提上日程了。】
  【“像是平卢节度使等将军,也可在有空闲之时,去军校上一上课。”】
  【“不需要教导与上课。”】
  【“只需要讲一讲战场的情况。”】
  【“就足以让那些学生受益匪浅了。”】
  【兵部尚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军校之事。】
  【他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种能够增强武官势力的事情,谁反对他就要跟谁翻脸!】
  【而陈怀信在听到他的话后,也同意的点了点头。】
  【两人在交流一段时间后。】
  【兵部尚书在知晓大概情况,本想离开去专心负责此事。】
  【但陈怀信却忽然叫住了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要不要再增加考入军校的途径,或者说,让军校的学生再多一点呢?”】
  【增加考入途径?】
  【增加学生数量?】
  【兵部尚书忽然懵了一下。】
  【他那看向陈怀信的眼神,顿时多了几分的复杂。】
  【“陛下。”】
  【“您是想要培养更多的军官。”】
  【“还是想要让军队里的士卒。”】
  【“全都是从军校毕业的武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