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科幻异能 > 穿甲弹不相信碳基怪物 > 第71章 传承
  第71章 传承
  机械神教留在黄石城里的装备不多,绝大部分都是以单发步枪、小口径滑膛炮为主。
  陈剑在一堆武器里发现了几把还能用的八一杠,试着一打,居然连全自动模式都还能用,只不过卡弹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几乎打两发就要拉一下枪栓而已。
  他不得不感慨这玩意儿的坚实耐用,也不知道是从哪取出来的,都三百多年了,除了复进簧和导气出了点问题,居然还能保持相对良好的工况。
  不愧是毛系精品的仿制版,或许这玩意儿,真就是为了打核大战准备的.
  不过他也没时间去感慨太多,当下最紧要的问题,还是怎么去分配这些武器。
  按他的推测,既然已经确定那头叫“蒙古”的怪兽与机械神教有关,那黄石城的战略地位就相当重要了。
  它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聚居区,反而有可能是机械神教的秘密基地和兵源地。
  这一点,从黄石城的人口数量在两年内极速衰减的事实也能得到佐证。
  既然如此,就像他说的一样,对方的报复一定会很快到来。
  甚至于,他们要面对的可能不是来自汉水城的报复,而是整个机械神教的报复。
  情况很危急,所有人都必须迅速被武装起来。
  于是,陈剑直接下令让回到黄石城的一百多口人领取武器,不够用的就优先给有战斗能力的成年人。
  让他略有些惊讶的是,主动领取武器的成年人中,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
  她们可没有往后缩的意思,在这个末世里,那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了
  武器分配完毕,陈剑又继续跟黄鱼讨论了城防计划。
  而在基本安排完一切后,陈剑才发现,黄鱼在这一方面,实际上并不是新手。
  至少,他能排出一个合理的排班表,甚至还能知道应该把哨位布置在哪里最合适。
  这证明,他其实是有基本的军事素质的-——虽然不多。
  “你干过城防军?”
  临时设立在机械神教教堂的指挥部里,陈剑开口问道。
  黄鱼立刻点头,回答道:
  “我本来就是黄石城的城防军,也跟机械神教的护教军合作过。”
  “不过三年前,我就不干了。”
  “那时候机械神教开始尝试把那头叫蒙古的怪物转化为武器,骗了很多人跟他们去送命”
  “骗?”
  陈剑打断了黄鱼的话,惊讶地问道:
  “不是强迫?”
  “最开始是骗,很多人以为这真的是一个解决困境的好办法。”
  黄鱼叹了口气,继续解释道:
  “只不过后来,情况慢慢变了。”
  “我们发现,机械神教的人只不过是在拿我们当成不要钱的工具,有时候为了去实验他们所谓的‘操控怪物的新方法’,一天之内就会死掉好几个人。”
  “我们开始反抗,但在机械神教面前,反抗有些太无力了.”
  “到最后,一批人跟机械神教达成了妥协,以由他们保护祖先的墓地为交换,继续跟他们合作。”
  “这也是权宜之计,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不合作的话,这里的所有人,都会沦为奴隶的”
  “明白了。”
  黄鱼所说的情况跟陈剑猜测的并没有多大不同,唯一让他意外的就是,黄石城的“先祖崇拜”,好像比他之前预计的还要再浓重许多。
  陈剑思索片刻,开口问道:
  “祖先的墓地,有那么重要吗?”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
  黄鱼摇摇头,坦诚地回答道:
  “但是,我们这里的人一生下来,就会被长辈告知要守护好祖先的墓地。”
  “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至少在有记载的两百多年里,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
  “两百多年?!”
  陈剑豁然起身。
  “你的意思是,黄石城已经在这座岛上存在了两百多年了??”
  “是的。”
  黄鱼略有些惶恐,他不知道陈剑在惊讶些什么。
  但看着对方的表情,他又觉得,这件事情恐怕事关重大。
  于是,他赶紧问道:
  “有什么问题吗?”
  陈剑摆摆手,眉头紧皱,没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在心里不断地思考。
  两百多年,只是有记载的两百多年。
  那有没有可能,从大灾变到现在,黄石城的人就一直住在这里?
  有没有可能,他们其实本来是这里的居民,并且是躲过了那场大灾变的居民?
  为什么要保护好祖先的墓地?
  或许他们把有关大灾变的信息,都藏在了坟墓里?
  “带我去看看你们的墓地!”
  陈剑立刻开口,黄鱼也不敢耽搁,带着陈剑和随行的何朔几人走向了岛屿外围的一处树林。
  一走进树林,陈剑便察觉到了异常。
  这树林确实充满了人工维护的痕迹,虽然植被茂盛,但显然是经过修剪的。
  一边走着,黄鱼一边介绍道:
  “其实从我有记忆开始,大家已经不会把去世的人葬在这里了。”
  “坟墓的数量太多,土地太少,已经葬不下了。”
  “还有一些坟墓因为各种原因坍塌了、找不到了。”
  “再加上机械神教的限制,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每年去维护一部分最重要的墓”
  “你们怎么分辨哪些坟墓是重要的?”
  “看墓碑。”
  黄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墓碑越大,就证明坟墓越重要。”“明白了。”
  说话间,几人已经走到了墓碑林立的墓园中,黄鱼指着中心处显然最高大的一座墓碑说道:
  “那里就是祖先墓。”
  陈剑赶紧走上前去,想要查看墓碑上的碑文。
  但很可惜,岁月的侵蚀下,哪怕是石刻的碑文也已经风化腐朽了许多,只有很小的几块区域,还能勉强辨认出些文字。
  “.死于2067年10月xx日。”
  “享年.六十七。”
  “.黄石村.人口有.xx79人。”
  “黄姓.炎黄后代谨记。”
  这一块描写的似乎是墓主人的生平,但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可见。
  陈剑移动视线继续向左,随即又辨认出了新的文字。
  “.如再有.开墓门,躲到地下.”
  “.非万不得已,不要”
  开墓门?
  陈剑下意识推了推墓碑,却见分成两半的墓碑,似乎早就已经被人开启过了。
  里面确实有一个不算小的空间,用战术手电一照,勉强能看清内部,空空如也。
  这里面原来放着什么?
  陈剑继续向左看,在石碑的最左侧,还有几行能被辨认的小字。
  “.物理、数学、化学.”
  “教材放在.请黄芩主持教育工作.”
  “学好数理化,走遍.”
  “.三大理论”
  “.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
  陈剑深吸了一口气。
  他能看出来,墓主人正试图在他的墓碑上留下尽可能多的有关“科学”的信息。
  那可以推测,墓中原本放着的东西,很可能也是跟科学教育有关的。
  而他甚至提到了量子力学,说明当时这里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不低。
  所以2067年时,这里的传承还相当完善,甚至形成了成体系的教育系统?
  那黄石城,怎么会最终变成这样?
  最大的墓碑上已经没有了更多的信息,陈剑只能起身,继续跟着黄鱼的指引,按照时间顺序,一块一块去看从老到新的墓碑。
  几乎每一块墓碑碑文的最后都会留下几句类似于“智慧浓缩”的精华,而这些精华,也无一例外地代表了那时候这里的最高技术水平。
  就好像他们担心自己的后代会忘记,所以哪怕已经有了各种资料传递,却还是要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刻在墓碑上一样。
  这似乎就是他们的传统。
  “水稻杂交技术最重要的一步是亲本选择。”
  “不要惧怕我的尸体,我还是你们的老师。”
  “如果真的造不出内燃机,就从蒸汽机开始。”
  “高锰钢的烧制流程我刻在这里。”
  “变压器是铁芯和绕组,让黄旭初继续研究硅钢片。”
  一条一条的碑文,可以看出这里的技术正在快速复苏,而石碑的数量,也证明这里的人口在缓慢增长。
  ——
  直到最后一块用大理石刻成的石碑看完,情况急转之下。
  外围的石碑全都变成了粗制的山石,无论是精美程度、还是坚固程度,都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但数量,却骤然增大。
  陈剑意识到有事情发生,他找到一块看上去最显眼的粗制石碑,上面只有一行深深蚀刻的、连风化都侵蚀不掉的碑文。
  “如果看到有颜色的石头,放到炉子里烧。”
  而在这块石碑的旁边,其他的所有石碑上也都刻着类似的碑文。
  “摸了病人和脏东西后,要记得洗手。”
  “圆的东西就是轮子。”
  “用柳树皮煮水可以治头疼。”
  “把食物分成需要的份数,分的人最后选。”
  “信祖先,别信宗教。”
  陈剑深吸了一口气。
  他意识到,在这个时间段,黄石城一定面临了重大危机。
  ——
  不,有可能不是他们,是整个人类文明,都再一次面临了危机,以至于初生的文明几乎被毁灭,已经发展起来的技术,瞬间再次倒退到了最原始的阶段!
  而这次危机,很可能就是由那场大灾变的次生灾害造成的。
  是的,那么大的“大灾变”,怎么可能没有次生灾害呢?
  或许,这与怪物的来源有关?
  陈剑脑子一片混乱,感觉不能多想,便继续看了下去。
  “铁矿可以用来制造铁器,烧红以后做成刀。”
  “编织渔网可以捕鱼,造船的图纸我留下了。”
  “每年涨水之后可以种第二茬水稻。”
  “红色的陶土烧制后做成罐子盛水。”
  “外面有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余力记得探索。”
  所有有价值的墓碑都已经看完,现在剩下的,就是区区几十座相对较新,间隔时间也比较长的墓碑了。
  而上面不再有更新、更有用的信息。
  但陈剑已经能够确定,这里的文明还在恢复。
  哪怕是在经历了两次灭顶之灾后。
  陈剑感叹于他们的韧性,也越发愤怒于机械神教的倒行逆施。
  很显然,现在这一代的黄石人之所以不再能理解墓碑上记载的信息的重要性,一定与他们有关。
  还好,自己来的还算及时。
  陈剑长长呼出一口气,脑子里突然闪过了一句话。
  薪火相传,万世奋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