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混在1980 > 第460章 失了魂儿
  第460章 失了魂儿
  陆父明白大儿子的心思,他想要新房,却不愿意掏钱,摆明就是好处要占大头,亏一点不吃。
  “要把账算清楚是吧?”
  “那就都算一下,你结婚家里多少?买房、买车家里多少?这些年又从家里拿走多少?”
  “既然要算,今天就把所有的账,一笔一笔地算清楚,免得你觉得自己吃亏,将来埋怨我们老两口。”
  话音一落,陆明悻悻。
  曹宁却不干:“爸,哪有您这么算的,儿子成家立业,做父母的帮衬一把,不是很正常。”
  陆父哼道:“陆游上学,我们当父母出学费就不正常?再说,他读硕士、博士都有补贴,才家里多少钱。”
  曹宁不服气:“那可不一样,读书是陆游读,可结婚,陆游不也结婚,言音改口,你们还准备了大金镯,我可没有。”
  “你们结婚要走 38万彩礼,车是全款买的,房子首付是我们掏的,言音可没要这些,要不要一笔一笔算?”陆父气道。
  曹宁语塞,不敢再反驳。
  自己干的事情,心里还是有点数的,真要把账算清楚,就该把两块宅基地全部分给小叔子。
  陈言音静静地看着,一句话不说。
  分家,让长辈主持就行,也没多少东西可以分,但她也不会让步,该怎么来,就得怎么来。
  退一步,别人不会感激,只会得寸进尺,以后就会变着法儿占便宜,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陈言音有钱不假,不代表她愿意让人占便宜。
  面对喜欢的珠宝首饰,几百上千万,眼睛都不会眨一下,逛地摊时,几十、几百块钱的东西,一样会讨价还价。
  见两个儿媳妇都不说话,陆父轻咳:“接着说房子的事,你们谁要新房,谁要老房子?”
  “大哥,你选吧。”陆游说道。
  陆明还没开口,曹宁就抢着开口要新房子,当初这房子建起来要 21万,这两年建材涨价, 25万都打不住。
  新房子的位置也好,靠近马路,出入方便,不像老房子,在山脚下,那边已经撂荒,没剩什么人。
  “都没意见,就这么定了。”
  陆父微微点头,又开始分其它的,以前这边也是农村,家里还有几亩田地,也一并分掉。
  剩下的还有镇上的门店,还有陆父的卡车。
  曹宁想着分掉,被陆父吐槽:“那是我们老两口留下来吃饭的,要不分都给你,我们直接退休,你养我们?”
  曹宁立刻不说话。
  自己还想从他们身上薅羊毛,反过来养他们,想什么好事呢。
  陆父见状,微微摇头:“分家,不止是分东西,接下来,也要分一下,以后养老的问题。”
  “我们老两口现在还能干活,不用你们养,但人总有老的一天,等我们干不动了,要怎么过?”
  “要是生病,钱要怎么分摊?”
  “爸妈,这事儿不用讨论,你们以后跟我们过,养老这些事情都由我们两口子负责。”陈言音看向丈夫。
  陆游急忙说道:“爸妈,这事听我们的就行,反正养老的事情,你们不需要操心。”
  不等二老开口,曹宁应和道:“爸妈,是该这样,陆游和言音都是博士,毕业之后收入高,肯定比我们强很多。”
  “你怎么看?”陆父看向大儿子。
  陆明悻悻,微微咬牙:“爸妈,这样挺好的,小游收入高,跟着他们养老,生活才有质量。”
  “我们两口子,就是普通工薪阶层,养一个孩子都费劲,将来日子过成什么样都不知道。”
  听他说完,陆父看向陆母。
  老两口对视,默默无语,老大是长子,从家里拿走最多,一说到养老的事情,却一点责任都不想承担。
  今天算是看清了。
  可要全压给老幺,对老幺也不公平,陆母微微沉吟:“我们老两口还能干活,暂时用不上你们,就先不谈。”
  “老大,明天把 10万元转给小游,然后就把房子过户到你们名下,等把老房子修缮好,我们就搬过去。”
  “好的!”陆明应下。
  “那就这样,大家做个见证,以后他们兄弟俩就正式分家,各过各的日子。”陆母看向众人。
  大家纷纷点头,证明这事。
  陈言澈和周静姝回到市区的酒店,忍不住吐槽:“姐夫的大哥,啧啧……真不是玩意儿。”
  “这样才好呢。”
  周静姝翘起嘴角,揶揄道:“陆家老大的嘴脸全露出来,以后要想占便宜,不用四姐拒绝,陆家父母就会拦着。”
  “今天分家,就是分个清楚。”
  “没分清楚,以后还要防着,姐夫的哥嫂上门打秋风什么的,现在这样多好,只要面上过得去就行。”
  “说的也是。”陈言澈点头。
  想了下又说:“咱们什么时候回去,明儿就走,还是留下来玩几天,等四姐一起出发?”
  “玩几天,反正也没事儿。”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周静姝伸了个懒腰,往沙发上一靠,拿出手机打开宝贝回家的 app,又一次翻看起来。
  好几年了,一直没动静。
  对于找到亲生父母的事情,周静姝已经不抱太大指望,只是这么多年来,养成时不时翻看的习惯。
  偶尔也会想起脑子里出现的声音:“丫丫、弟弟、照顾弟弟……”
  看了一会儿,周静姝就关掉 app,开始上网冲浪,微博上都是过年的话题,非常热闹。
  翌日,周静姝和陈言澈就在桂林闲逛,感受当地春节的氛围。
  陈言音也没闲着,叫上陆游去看老房子,很具有当地特色的红砖瓦房,屋顶都破了几个大洞。
  门前还有一棵二十米高的银杏树。
  再往前,就是一大片田野,现在光秃秃的,但等水稻播种,绿油油一片,景色肯定非常好看。
  “这地方不错!”
  陈言音频频点头,止不住地扬起嘴角:“回头找个设计师,按照你们这里的特色,设计一座农家大院。”
  陆游摇头:“没必要吧?一年也住不了几天,建个两层的小洋楼,爸妈住着舒服点就行。”
  陈言音白了他一眼:“宅基地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比城里的商品房强太多,要建就建好点,住着也舒服。”
  “就这么定了!”
  不等陆游提出反对意见,陈言音继续往前走,绕着山脚下绕了一圈,对这边的环境,越看越满意。
  该说不说,桂林处处有美景。
  雁山镇的风景也极好,跟桂林的景区一样,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孤峰、峰丛、溶洞等特征。
  最近两年,桂林到雁山镇的公路扩建,交通极为便利,时不时就有游客跑过来,以这样的趋势,迟早能发展成景区。
  逛了一圈,回到家中,陆燕正好带着俩孩子过来,见到陈言音,俩孩子就扑过来,一口一个舅妈,很是亲昵。
  陪俩孩子玩了一会儿,陈言音看向陆燕:“姐,咱们这儿游客还不少,刚才碰见好几拨人。”
  “是有一些。”陆燕点头。
  想了下,又说:“跟景区没法比,逢年过节才有一些,去年三月三时,来的游客就很多。”
  陈言音问道:“要在这里投资一个度假村,会不会有人住?”
  陆燕微微一愣:“镇上有几家旅馆,生意其实还行,主要是竞争不大,要是跟景区一样,肯定没多少人住。”
  “怎么,你打算建?”
  “回头考虑一下。”陈言音笑道。
  想了下,又说:“姐,有没有想过去京城发展?跟爸妈一起,都搬去京城,我再给你们找个项目。”
  陆燕摇头:“可别,京城是好,玩几天还行,我呀,还是习惯老家的生活,就不给你们添乱了。”
  “燕子说得对。”
  陆母在一边听到,插了一句:“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我们这一辈子,就习惯在老家。”
  “将来你们有孩子,过去帮你们带两年还行,要让我们一直住在京城,那可不行。”
  闻言,陈言音苦笑。
  说白了,就是不想麻烦自己,怕给陆游增添压力,既然这样,那就建个度假山庄之类的给他们管理。
  都是家人,肯定要照顾好。
  家里是有这种传统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哥姐,结婚之后,都会把家人安排好,家里的气氛才会好。
  至于要怎么建,还有待考量,必须有足够的特色才行:“回头找小五和静姝,让他们出一些主意。”
  陈言澈和周静姝已经出门。
  坐上竹筏,游荡于阳朔的十里画廊,陈言澈想了一会儿:“咱们小时候不是来过,都没什么印象了。”
  “我也没印象,哪会儿太小,记不大清,四姐哪会儿比较大,应该能记得。”周静姝微笑,拿出手机拍照。
  接连拍了几张,都不满意,碰上过年,游客蜂拥而来,河上到处都是竹筏,拍的也全是竹筏。
  收起手机,往后一靠,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欣赏美景。
  在他们前方十几米的竹筏上,是一对小夫妻,带着一个小女娃儿,女娃儿很活泼,站在父亲怀中,朝着山水有节奏的挥手。
  嘴里似乎还哼着歌谣。
  见状,周静姝微微地扬起嘴角,好可爱的小家伙,可当视线落在小女娃手腕上,瞬间就缩起瞳孔。
  “手链,小五,看手链。”
  声音不大,像丢了魂儿一样,要不是靠的足够近,都听不清。
  ps:今天先一更,熬夜熬不住了,今天早睡调一下,感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