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242章 欢迎创汇先锋凯旋!
  第242章 欢迎创汇先锋凯旋!
  广市。
  伴随着广交会的逐渐落下帷幕。
  一个个全国各地的创汇代表团,都陆续开始返回。
  宾馆里。
  姜梨和苏文宸正在收拾买回来的东西,因为今天他们也要跟着省里的创汇代表团回去。
  “阿宸,我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啊!”
  “这箱子都装不下了!”
  苏文宸看着这两天采购的一堆小孩用的产品,不知不觉好像买的有点多了。
  于是挠了挠头。
  “要不把一些不易碎的衣物之类寄回去吧!”
  “这不是第一次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不知不觉就买多了嘛!”
  姜梨也点点头。
  “是啊,我当时也没注意,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
  “这下回去妈怕是又要说我们乱钱了,毕竟咱们在省城那边就买了一些回去。”
  苏文宸摇了摇头。
  “不会,我妈我最了解了,这钱她孙子身上她肯定不会多说。”
  “不过你给她买的这件大衣,她肯定会唠叨,嘴上说着各种不用。”
  “接着,转头就美滋滋的穿着去老姐妹那炫耀,说这是儿媳在大城市给她买的衣服了。”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姜梨捂着嘴轻笑道。
  “就你会编排!”
  “你看还缺点什么吗?要不给大哥他们也直接带成衣?”
  苏文宸摆了摆手。
  “不用,带这种的确良的布料就够了,成衣价格太贵了,他们收的压力也太大。”
  “这种直接带布料回去让她们自己裁,一个价钱便宜,另外自己缝制衣服剩下碎布头,不管缝个手帕,还是荷包都可以。”
  “这大城市的制作的成衣是时尚,可是跟咱们那地方不太搭不说,同样的钱买布料自己可以做两件衣服了。”
  姜梨也是赞同的附和道。
  “是啊,你从沪市给我买的那套的确良,我也就穿了一次,跟咱们那地方的穿着差别太大,都有点脱离群众了。”
  苏文宸也觉得,这时候有钱他们在家里吃点喝点别人也不知道。
  但是你非要穿着跟周围差别很大的服饰,天天搁别人眼前炫耀,那早晚会惹出祸事。
  随后两人闲聊中,把要邮寄的东西都打包装好。
  准备搬下去先邮寄回去。
  结果刚走到走廊里,就看到雷柏良和老人走了过去。
  “哟,小苏,这是要搬家呢!”
  苏文宸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部长,这不是第一次有孩子嘛!”
  “一不小心就买的多了点,就想着先把东西邮寄回去。”
  听到苏文宸这话,老人顿时是笑道。
  “哈哈,第一次初为人父嘛!”
  “我能理解!”
  “那走吧!正好我车在下面,送你一程!”
  苏文宸迟疑了一下。
  “领导,是不是有点不太好啊!”
  对方摆了摆手。
  “什么好不好的,我本来就是想找你聊聊。”
  接着转头看向姜梨。
  “姜家丫头,怎么还跟我客气啊!”
  “当初我第一次去你们院子,要走的时候,你们一大群小孩硬是要往我车里钻,要跟着我一起走。”
  “我记得你跟宋家那个丫头,冲在最前面的,怎么现在不好意思了?”
  听到老人这么说,姜梨顿时不好意思道。
  “陈叔叔,那时候不是还小,不懂事嘛!”
  随后转过头跟苏文宸说道。
  “阿宸,既然陈叔叔愿意用专车送你一趟,那我就不陪你去了。”
  显然姜梨听出来老人有事跟苏文宸聊。
  苏文宸自然也听出来的,也点头应道。
  “那领导,我就厚着脸皮蹭一蹭您的专车了。”
  老人摆了摆手。
  “走吧!”
  广市宾馆前面,一辆黑色上海牌sh760的小轿车。
  苏文宸把东西放进后车厢里,坐进这时候只有高级领导才能配备的公务用车。
  内部是皮质座椅,苏文宸坐着觉得比之前坐何振邦的吉普212舒服多了,减震系统也很好。
  苏文宸觉得这次他们场里也有钱了,是不是也可以采购几辆小汽车。
  当然这种小轿车,苏文宸是不太考虑的,因为这坐着舒服是舒服,但是不符合他们场用车需求。
  后续他们农场的分场,肯定是建在没有多开发过的黄泛区里面。
  那种破地方肯定连土路都得现修,这种小轿车估计进去跑两天就得颠散架了。
  这么看的话,还真不如四驱带越野性能的吉普212好用。
  这边随着雷柏良坐进驾驶位,汽车缓缓开动。
  老人直接说道。
  “小苏,我听说你主动请缨要去治理黄泛区的?”
  苏文宸听到这话,也知道老人是为什么而来。
  “是的领导,是我主动请缨的!我这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老人伸手阻拦了一下。
  “我不是来拦你的!只要是你主动请缨,那么在这件事上我是支持你的。”
  “小苏,你很年轻,其实你这时候调进部里,反而不一定是好事。”
  “你现在风头太盛,下面也有不少人等着看你的笑话呢!”
  “在黄泛区那边沉淀几年,到时候盯着你的目光会少很多。”
  苏文宸听到这话,犹豫了一下。
  “领导,你就不怕我再搞出什么大事?”
  “哈哈!”
  老人听到这话,顿时笑了起来。
  “那不是更好吗?你在那种艰苦的地方,都能做出成绩,我看其他人怎么说你是撞大运。”
  “到时候再有人这么说,直接就给他安排到疆区去,让他们去那边也撞撞,看看有没有本事撞出大运!”
  苏文宸听到这里,也知道估计上面可能对他的提拔有微词。
  所以迟疑的问道。
  “领导,是有人有不同意见吗?”
  老人摆了摆手。
  “你不用多想,前天高层才开完会议,对你都院里都是支持态度的。”
  “至于下面的人,你不用考虑太多,不遭人妒是庸才。”
  “我这次过来,是受你们沙部长所托,他说实话到是有点舍不得你去黄泛区那边。”
  “所以让我过来劝劝你。”
  “不过我却跟他观点不一样,所以还是你自己决定吧!路该怎么走终究在你自己的脚下!”
  “不过他们部里并没有直接把这事安排给你,这次你回去给你们蓝水农场挂完牌之后,你就可以启程去黄泛区那边实地调研了。”
  “如果调研完成,你依然决定去那边,那么带着你的治理方案来京市。”
  “当着院里委员的面做一个治理方案的陈述。”
  “你的方案可行性越高,可以获得支持力度就越大!这事对你也有好处”
  “如果你调研觉得哪里有问题,那么这件事也可以作罢!”
  “因为上面文件什么都没有下,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这话一出,苏文宸顿时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
  因为这事沙部长明显是因为他个人考虑了,甚至可能对方可能也指望他亲自去黄泛区调研一番就会知难而退。
  当然如果自己不放弃,只要拿出的方案可以,那么当着全国委员做的陈述,只要最后实现了。
  那巨大的功劳自然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抢走的。
  想到这里,苏文宸握了握拳。
  “领导,我会尽力拿出一个可行性很高的治理方案。”
  “一定要把黄泛区,变成咱们中原地区的明珠。”
  老人摆了摆手。
  “你不用那么大压力,明珠什么的就别提了,只要能让那边的人民群众能自给自足你的任务就完成了。”
  至于真发展起来,老人还真没抱多大希望。
  在邮政寄送点,苏文宸把东西打包邮寄回去之后。
  就径直回了自己房间。
  姜梨看着苏文宸心事重重的样子,关心道。
  “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
  苏文宸看着姜梨关切的眼神,走过去拉住对方小手。
  “阿梨,你觉得我应该去黄泛区那边建新场?”
  姜梨有些疑惑的看着苏文宸。
  “为什么这么说?是有什么变故吗?”
  对于苏文宸想在黄泛区那边建分场,姜梨是清楚的。
  因为这几天苏文宸就一直在房间里的黄泛区地图上,写写画画的。
  甚至两个人还讨论过,在哪个地方建立场部,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
  看到姜梨眼中的疑惑,苏文宸摇了摇头。
  “不是变故,是觉得如果我重心放在黄泛区那边,就不能经常陪你了。”
  “特别是现在你有身孕的时候。”
  姜梨听到苏文宸这话,顿时感觉心里仿佛被什么触碰了一般。
  不过还是轻松的说道。
  “我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呢!”
  “东风公社来给我们送牧草,开大车都只需要三天的路程。”
  “坐火车基本当天就可以到达,你把假期攒一起,每个月不就能回来一趟吗?”
  “又不是在边疆那种地方,咱们离得又不远,等我有空闲了我也可以去看你!”
  “这有什么好对不起的!”
  由于这时候的夫妻因为工作原因,分隔两地,所以姜梨还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苏文宸轻轻搂了搂妻子的腰身。
  “我还是觉得委屈你了。”
  姜梨握了握苏文宸的大手,摇了摇头。
  “不会,跟其他人比,我已经感觉很幸福了。”
  一周后。
  省城火车站。
  伴随火车的刹车片紧压车轮,尖锐的金属刮擦声持续响起。
  吱——!
  伴随着刹车惯性导致车厢间缓冲器碰撞,不时的响起“咣当!咣当!”的顿挫声。
  随着专列彻底停下之后,车门缓缓打开。
  “出来了,出来了!”在月台值班员挥舞绿旗奔向人群。
  青灰色月台瞬间沸腾。
  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齐刷刷挥舞起彩旗。
  人群里也跟着喊起欢迎口号。
  “欢迎创汇先锋凯旋!”
  苏文宸一大群人刚一下来。
  就有多名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脚举高束。
  边上还有举着镁光灯的省报记者,正拿着话筒,其激动的声音也送边上布置的扩音器里传出。
  “我省对外贸易再奏凯歌!”
  “在本次秋季广交会上,由我们省蓝水畜牧场自主培育的珍惜毛皮——月华之珍,一举创汇四千三百五十四万美元,创下单项商品出口价格历史新高!”
  “这一伟大壮举,不光是蓝水畜牧场的胜利,也是我们全省人民的胜利。”
  “更是我国人民群众的智慧,跟资本封锁之间较量的伟大胜利。”
  “让我们高唱赞歌,一起迎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
  伴随着扩音器话音刚落。
  另一边的省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立刻适时的响起激昂的献礼歌声。
  “创汇为国斗志昂哎,自力更生有担当!换回机器建工厂哎,社会主义放光芒!”
  “哎嘿哟!”
  苏文宸听着耳边带有浓重时代影响的歌声,还有边上小姑娘踮着脚举高的束。
  一瞬间一股巨大成就感在苏文宸的心里升起。
  苏文宸接过小姑娘举起来的束,看着对方因为激动而红扑扑的小脸。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好像并没有白费。
  他真的改变了一些东西。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去黄泛区那边调研一趟的决心。
  自己现在握着这么多资源,一直躺在场里啃老本固然舒服,可那也太浪费自己的资源了。
  另外他也觉得,现在只是创汇就能给自己带来这种成就感。
  如果他真的用自己的能力把黄泛区,那片落后到现在都经常吃不饱饭的地区,一点点的发展起来呢!
  那样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呢!
  苏文宸觉得这样才不负自己穿越一场,因为在这个年代混吃等死也太浪费自己金手指了。
  很快随着献礼歌声结束。
  作为省革委副主任的李明远直接亲自走了过来,挨个跟一行人握手。
  轮到苏文宸的时候。
  “辛苦了!”
  “这次你可给我们省里搞了大新闻啊!”
  苏文宸听见这话,还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他们场后面可就不归省里这边管了。
  对于这个老领导,他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对方。
  “领导,我不辛苦,就是我们场!”
  对方阻止了苏文宸再说。
  “这事待会儿再说!”
  然后直接对其他人说道。
  “欢迎你们凯旋,省招待所那边已经给你们准备好庆功宴了。”
  “到时候主任也会过去,大家先一起过去吧!”
  随着带头朝着火车外面走去。
  等到登车时候,李明远没让苏文宸跟着一起做大巴车,而是直接拉着苏文宸坐他的车。
  路上。
  李明远看着去广市那边,晒的好像微微有些黑的苏文宸。
  “这次你们辛苦了,我看怎么还黑了一些啊!”
  苏文宸顿时哑然失笑。
  “领导,那边天气可比我们这热,就算是十月份也是很热的!”
  “我其实还好,那些顶着大太阳,搭建脚手架的工人才是最辛苦的呢!”
  因为当时的拍卖场,搭建的虽然速度很快,可是这也是数百米工人,日夜不息的成果。
  苏文宸当时作为特殊创汇小组的负责人,自然也是要全程盯着的。
  在最后封顶之前,还是不可避免也要在大太阳底下工作。
  “不过你们的付出最后终于换回了丰厚的回报。”
  “小苏,说实话这次我是真没想到,你们能创下四千多万的外汇,而且这还是一半,剩下的毛皮,用来进口设备价值更是无法用钱来衡量。”
  “所以你这边不用有心理负担,农林部把你们场收归中央管是正常的。”
  “我们省里这边也是没啥意见的,毕竟上面也不能凭空把我们的孩子给抱走。”
  “这次的设备进口,我们省是份额占得最多的!”
  苏文宸听到老领导这比喻,顿时笑道。
  “领导,你这个话说的,搞的上面跟拐孩子似的。”
  对方也笑着打趣道。
  “难道不是吗?”
  “而且这次我们省里的主任前几天去京市开会,听说上面还要把你派去黄泛区?”
  “这回来给你鸣不平呢,跟我埋怨说,上面把人抱过去,不重用就算了,怎么还能把人往黄泛区那种地方安排,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
  “我一听就知道,这大概是你主动请缨了!”
  “不然上面怎么也不会把你往那边调!”
  苏文宸到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
  “还是老领导了解我,确实是我主动请缨。”
  “因为我觉得那边可以给我们场带来更大的发展,不然我们农场后续发展还是会受到一定影响的。”
  “现在咱们国家的粮食产量也就刚刚够吃的程度,能挤出一点供应城市就已经不容易了。”
  “就像我们岚市,七万只鸡就是我们场的饲养极限了。”
  “不是我们的技术养不了更多,是县粮库里粮食没办法供应更多了。”
  “要是在多的话,县里就得有人没粮食吃。”
  李明远叹了口气。
  “是啊,还是我们的粮食产量太低了,你们去那边开辟新战场,种植牧草也是自给自足的一种方式。”
  “不然光靠地方自己推广,几年下去都不一定有起色。”
  作为从地方上一路走上来的李明远清楚,这时候很多下面的一些人,饿不到自己就不爱动弹。
  也有些想要做什么,因为眼界的原因,也不知道要怎么做,这时候必须得上面安排一个统筹部门去指挥才行。
  不然光各个地方互相扯皮就得耽误一大堆功夫。
  苏文宸对于李明远这番话也比较赞同。
  “这也是我打算去那边的原因,说实话我在养殖这一块还是有点天赋的。”
  “我准备第一批先以牧草为主,至于主要饲养什么为主,我还没有头绪。”
  “由于那边的耐碱苜蓿虽然能种植,可是我们场用来喂养兔子,还是要掺着其他草来喂养。”
  “不然就会出现消化不良。”
  “所以我们还要培育出一种足够耐粗饲的品种,这都得到时候去现场一点点实验。”
  “只要培育出一种能大量食用这种耐碱牧草的家畜,那么最起码简单的自给自足就能够达到。”
  “到时候这些长大的家畜,不管是往南送到沪市和金陵,还是往北送去津城和京市。”
  “都能换回足够的粮食,最起码吃饱肚子没有问题,而且就算再不济,养殖的家畜也可以用来自己吃嘛!”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李明远顿时笑道。
  “哈哈,没粮食吃,只吃肉是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边怕是过得比我们省城的工人都好了。”
  “省里这边的工人,也就最多一个月吃一次肉,甚至有时候单位发的那点肉票,基本都画不出去。”
  “下面各个公社大队养殖的猪,基本都是年底这阶段出栏,大部分时间都是靠着几个大型农场供应平时的生猪。”
  “但是根本不够,各个工厂,供销社,还有一大堆机关单位食堂和接待所,一个个可都嗷嗷待哺呢!”
  “你们要是真能大量养殖,都不用往京市去运,直接运省里就给你消化了。”
  “而且今年我们省里托你的福,有一条大型尿素生产线就分给我们了。”
  “以后能自产大量化肥,粮食产量要松快很多了。”
  苏文宸听到这话,直接认真道。
  “老领导,我可记住了,到时候我带队过来,你可不能找借口推脱啊!”
  李明远直接应道。
  “放心,我推脱这干嘛,我巴不得你赶紧把农场弄起来,一车车的生猪拉过来呢。”
  “不然你以为我当初为啥,想让你过来直接省城周边,也新建一座大型养鸡场。”
  “没办法,猪长得太慢了,只能多供应点鸡蛋替代一下。”
  “对了,你们场白猪培育的怎么样了?”
  “我可还等着你的好消息呢,要是出栏时间真能提升一倍,那么猪肉供应也会缓解很多。”
  苏文宸摇了摇头。
  “这我还真不清楚,不过我出来之前第三代小猪仔快要出来了。”
  “看日子应该也差不多了。”
  “等我回去看看,如果有好消息我一定通知您。”
  对方摆了摆手。
  “你现在都是部里直属了,你直接给你们部里打电话就行了。”
  “用不着我转为通知了。”
  “不过到时候我们去借种的时候,你可得照顾一下省里的农场。”
  苏文宸直接应道。
  “老领导这你放心,虽然我们场是部里直属了,但是我的心可是一直向着咱们省。”
  “到时候真有了成绩,那我二话不说,肯定是第一个给咱们省安排。”
  毕竟对苏文宸来说,后续他开发黄泛区,蓝水场可还留在岚市这边。
  他怎么也不可能跟省里交恶的。
  别管到时候要不要做,嘴上肯定得先应承下来。
  这边李明远听到这话,笑着指了指苏文宸。
  “你啊!”
  “我看不光是养殖技术精进,你嘴上功夫也是一点没落下啊!”
  虽然李明远嘴上这么说,可是脸上的笑容还是非常高兴的。
  毕竟苏文宸现如今,也不再是那个他可以随意调遣的畜牧场小同志了。
  虽然可能还是个年轻同志,但已经不归他使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