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全世界都知道我要出海!
  马寻有些沾沾自喜,因为海贸的一系列前期理论工作看似越来越完善了。
  就在他沾沾自喜的时候,两个不速之客让马寻嚇了一大跳。
  李景隆和邓镇,这两小子怎么来了?
  李景隆乾净利落的跪下,“舅爷爷。”
  邓镇也几乎是同时跪下行礼,“舅舅。”
  “你俩怎么来了?”马寻嚇了一大跳,连忙左右打量,“这不胡闹吗!千里迢迢的,你们怎么过来了?”
  邓镇连忙说道,“舅舅,我都成亲了,早就不是孩子了!再说了,我和景隆过来,那也是带著不少护卫。”
  李景隆也有些得意的说道,“是陛下和殿下令我来的,我爷爷也说该让我歷练一番了!”
  马寻连忙对何大说道,“你赶紧过去看看护卫,给安置好了。”
  何大匆匆去忙了,两位小公爷来了,是有点嚇人。
  算起来的话,自家国舅爷跟前现在是四个国公世子了!
  李景隆笑嘻嘻的说道,“舅爷爷,我可是有差事在身!”
  马寻好奇问道,“有什么差事值得你过来?”
  邓镇抢先说道,“出海的事情啊,我爹都在跟著帮衬了。”
  不是,出海?
  什么时候出海?
  我怎么不知道这事?
  “邓镇!”
  “你们怎么来了?”
  晒的黑的徐允恭和常茂非常开心,他们和李景隆还算熟悉,和邓镇的关係就非常好了。
  “我们奉命来给舅舅打下手。”邓镇颇为骄傲的说道,“你们送回京的鱷鱼看著是大,陛下都要封你们为镇抚了,旨意估计也快到了。”
  镇抚,马寻听到镇抚就过敏,因为他被认为最多只具备著镇抚的能力。
  而常茂这小子此前两次被封为镇抚,隨后两次被罢官。
  “说正事。”看著这些小辈,马寻一点都不客气,“到底让你们来做什么?”
  李景隆有些奇怪,“舅爷爷,您不是在筹备出海的事情吗?”
  邓镇也连忙说道,“就是啊,我姐夫都听说了,准备变卖家財呢!”
  马寻真急了,“你姐夫?这事情关你姐夫什么事?他凑什么热闹?”
  邓镇的姐夫能是谁啊,就是那个缺心眼的秦王朱。
  这小子现在还在凤阳练兵呢,现阶段只能拿皇帝皇后给的零钱,可没什么宗室供用。
  变卖家財,朱这小子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家財!
  看到马寻的反应,李景隆非常意外,“舅爷爷,您不是要出海,现在不是缺货物吗?”
  马寻觉得肯定是哪里误会了,他给京城的信里都是在阐述著海贸的巨大利益,以及各种可行性。
  但是朱元璋和马秀英想的多,尤其是考虑到马寻去年才闹出来让廖永忠去东瀛找银山的前科,
  现在想多了。
  毕竟看看马寻做的事情,海贸的货物种类、成本,航海的路线、需要的船只类型、或者是往返的地点、时间等等,都查的很清楚。
  这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马寻大概率是要『先斩后奏”,是准备找个理由就让人出海。
  看看他滯留福建就知道了,这小子就没安好心,他就没打算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云游。
  所以先下手为强,免得他给人抓住把柄,
  还要提前帮忙安排一下,免得他手忙脚乱,事情做不成的话又要和人愜气。
  这不是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是口碑毁了,信用分已经不够用了。
  李景隆继续说道,“陛下可是说了,朝廷现在还在海禁。出海的事情还是您安排,到时候就说去打倭寇、打海盗。”
  既然此前可以让廖永忠打著打海盗的旗號去找银山,现在就可以以打倭寇的旗號去海贸。
  李景隆进一步的补充说道,“过几天朱寿和俞通渊应该是要过来,太子殿下说您指挥他们顺手,都是您的旧部。”
  马寻要喷血了,他只是提前做些理论基础而已,觉得时机未必多成熟。
  可是现在好了,出现了巨大的误会,皇帝和皇后在催促著他出海呢,人都安排好了。
  李景隆又拋下一颗重磅炸弹,“我爷爷还说了,真要是事情泄露了,您就往他身上推。就说他岁数大、怕死,让您去找仙药。”
  我的老姐夫啊,虽然这么被护著是很好,但是我没打算立刻安排人出海。
  徐允恭好奇说道,“船和人是没问题,舅舅在福州找了很多水手。只是货不够啊,总不能是户部的吧?”
  邓镇立刻得意起来了,“我爹去松江府了,他说閒著也是閒著,就去先收一批货送来。这就是咱们勛贵人家敛財,和海禁无关。”
  看看,这一个个的都开始忙起来了,都在帮马寻擦屁股。
  徐允恭连忙问道,“我家呢?我爹去北平了,我家该出钱了吧?”
  “婶子出钱了,燕王妃殿下也出钱了,说是让舅舅带著赚钱。”邓镇更加高兴,“咱们几家出钱、出人,朝堂上的人都不知道这事。”
  朝堂上的人应该听到了一些风声,只是不会想到是海贸这事。
  先前可有人弹劾我走私、海贸,现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亲近的几家勛贵都是在帮我走私!
  常茂可就急了,“我家不出人不出钱啊?
  “婶子就差给家搬空了,舅舅做事情岂会亏待咱们自家人!”邓镇不高兴的道,“蓝叔回来的时候,估计家真空了。”
  蓝氏不只是帮马寻做事,甚至还要给亲弟弟赚些钱。
  李景隆笑著说道,“太子妃殿下可没少帮忙,从內帑拿了些金银与货物交给卫国公了。我舅爷爷做大事,太子妃殿下岂会不帮忙!”
  常茂顿时骄傲了,这才对嘛!
  只要是舅舅想要做事,別管是什么事情,反正咱们常家就要出钱出力,得出最多的钱、得使全部的力!
  就你们几家,谁家能有我家和舅舅亲近!
  满脑门官司的马寻一时间觉得信息太多,有些消化不了。
  打发这几个小子先聚一聚,李景隆和邓镇还要好好的休息一下。
  至於他,先回书房看看李景隆带来的几封信。
  “这叫个什么事啊,我本来想著明年能出海就行。”马寻抓著头,苦恼不已,“现在好了,直接赶鸭子上架,我不安排出海都不行。”
  更要命的是在马寻原本的计划是说服皇帝,到时候安排官方的力量出海。
  可是现在怎么看都是公器私用,而且这还和几家亲近的勛贵有关,要是让他们亏钱了可怎么见人啊?
  李文忠没关係,这外甥坑了也就坑了。
  徐家是亲家,我就当是提前收了嫁妆。再说我救过徐达,坑了也不能和我计较。
  常家也没太大关係,我可是常遇春的救命恩人,我可是帮著太子妃摇旗吶喊,亏本了也不好意思和我算帐。
  邓家应该也没关係,邓愈算是救下来了,这也是救命恩人。
  这汤家怎么回事?
  朱元璋还真是没忘记他的髮小,给汤和凑出来了国公的战功,现在还在帮汤和赚一份养老的钱。
  只是我这一趟要是亏本了,以汤和那口无遮拦的性格,不知道得嘲笑我多少回,周德兴肯定得在旁边跟著『落井下石”。
  华高最不是东西,什么广德侯府的家当都是根儿的,根儿他爹办事就得帮忙。
  这老东西是只要有机会,就逮著进一步的巩固关係。
  李景隆悄悄的跑来了,“舅爷爷,太子表叔说了,赚了钱只分勛贵人家三倍利。带他们出海三次,就收归朝廷。”
  大外甥,你太信任我了,海外哪有那么多金山银山啊!
  看到马寻头疼的样子,李景隆继续说道,“皇后殿下也说了,钱可以赚,只是海禁的事情你先不能说。咱们就是去打倭寇、打海盗,以后朝堂上会有陛下安排。”
  心累的马寻问道,“你爷爷怎么样?”
  “天天带著表姑玩,都不记得我这孙儿了。”李景隆装作吃醋的说道,“我这一趟来福建,我爷爷说多留段时间。说我长於富贵,不知民间疾苦,得跟著您长见识。”
  马寻对此倒是没意见,“你也確实该歷练了,以后要为太子、皇长孙做大事。”
  李景隆嬉皮笑脸的说道,“舅爷爷,我能帮衬的有限,还是得您和我爹辅佐太子。”
  现在还是不谈太久远的事情,而是需要关心一下海贸的事情。
  其实马寻很想写信回去好好的解释一下,但是这个念头也就是刚刚升起就被消灭。
  虽然现在是赶鸭子上架,有些事情看似是有些著急了。
  可是这一切也不全都是从头开始,以前的海贸有一定基础,所以马寻根本不需要另起炉灶。
  这就轻鬆了很多,现在要是拒绝了这些好意,说不定就要给耽搁下来。
  无非就是这一次的海贸稍微近一点、规模稍微小一点,只要运作得当,这一切也都算是开一个好头。
  这么想一想,马寻也觉得很多事情没必要想太多,顺其自然也就行了,不算是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助手是接二连三的到来,手里的牌也越来越多。
  现在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就踏踏实实的將一些事情给办好,毕竟这些也都是感兴趣的事情。
  更是他所认为能够改变歷史、影响未来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