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他太能活了
带著儿子到处串门,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是马寻也知道他要是再不去宫里,就该有人来骂他了。
马祖佑还是坐在驴背上,开开心心的跟著出门。
马寻看了一眼儿子问道,“驴儿,是宫里好玩还是宫外好玩?”
“外头好玩,人多。”马祖佑立刻回答说道,“我就是想姑母和雄英,他们不出来玩这回答马寻觉得应该打一百分,既有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又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掛。
回头我给你姑母好好说说这事,你得了夸奖,那也是因为我教育的好!
“雄英!”
“叔!”
马祖佑和朱雄英相见,那场面叫一个热闹、温馨,两个小胖墩开开心心的抱在一起。
马秀英笑盈盈的看著马祖佑,至於马寻都不需要看了。
马祖佑撇开朱雄英,扑到马秀英面前,“姑母,我想你。”
马秀英笑著抱起来马祖佑,“姑母也想你。”
马祖佑熟练的搂著马秀英的脖子,將一张肥脸贴在马秀英的脸上。
朱雄英不甘示弱,也搂著马秀英的脖子,將自己的肥脸也贴在马秀英的脸上。
一边一个肥嘟嘟、粉嫩嫩的肥脸,虽然需要保持著正眼朝前看的固定动作,但是马秀英开心啊。
果然是自己带大的孩子,就是知道黏人。
不像有些人就算是对他再好,出宫了就生龙活虎,到了宫里浑身不自在天天惦记著出宫。
马寻接过朱静茹端来的茶,浅浅的喝了一口,“下回多放点茶叶,我现在喜欢喝浓茶了。”
朱静茹就不免吐槽了,“舅舅,您的杯里只能看的见茶叶,都看不见茶水了。”
那还是觉得味道淡了点,马寻现在確实是对浓茶感兴趣了。
腻歪的两个孩子跟著朱静茹和朱静嫻出去玩了,马秀英就开口了,“还知道带著驴儿过来看看我?”
马寻也不尷尬,说道,“这几天忙,得去串串门。过两天我就让人送驴儿过来开蒙,
他是该读书了。”
马秀英满意的点头,侄儿过来就行,弟弟其实用不著经常来报到。
马秀英隨即笑著问道,“你去李相那里了,聊的怎么样?”
马寻一点都不隱瞒,“李相浸润朝堂多年,別看和他聊的很好,只是他也知道我不是轻易能说动的人,虚与委蛇罢了。”
有些话自然就不用说明了,李善长装模作样的在指点著马寻。
而马寻其实也是一样,就是在敷衍著李善长,两人都心里有数、心照不宣罢了。
马秀英隨即继续问道,“就没试探试探?”
“试探什么?”马寻不太理解了,“是试探他有没有心思当丞相,还是试探他和胡惟庸有没有勾连?”
对於马寻的政治觉悟,马秀英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本来是死心的,可是偶尔也觉得马寻对於一些大势还算有些了解,好以有那么点天赋但是再仔细琢磨琢磨,他就是大事不糊涂,不过绝对不要对他有太高的期待,他反应老是慢一拍。
看五年后、十年后的事情,这小子或许看的还算准。可是眼前的一些事情,尤其是需要立刻决断的,时常稀里糊涂。
心塞的马秀英也不再多问,“標儿就要过生,老二他们也得回来了。”
马寻就立刻表態,“那我明天出发,我去接老二他们。”
马秀英有些火冒三丈了,“他们还是孩子?用得著每回送、每回接?你就惦记这么点事情?”
不是,年初的时候老二几个回凤阳我可没送他们过去。
再说了,我要是不接他们回来,那也得是其他重臣,最主要的是我不主动接下这任务,你们得说我偏心的没边。
这事情没办法去讲道理,不只是因为马秀英是皇后,同样也是因为她是姐姐。
所以有些道理,还真就是她说了算。
教两个外甥女读书,稍微和马秀英聊聊家常,这就是马寻在乾清宫的主要事情。
至於马祖佑和朱雄英这两个早就跑出去玩了,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有蛾子陪著呢,估计不是去东六宫就是去了西六宫,这两个宝贝疙瘩走到哪都不担心受委屈。
玩累了,或者是天要黑了,自然就知道回来。
临近傍晚,马寻准备让人去找儿子,他得回家了。
朱標迈著步走进乾清宫,“上午就听说舅舅进宫了,我忙於政事也没能来陪著说话。”
马寻笑著开口,“还是以政事为重,用不著管我。”
“你外甥都知道忙於政事,你倒是一点都不操心。”马秀英那叫一个无奈,“你也是屡教不改,別给我侄儿教坏了就行。”
马寻瞬间得意起来了,“標儿和雄英以后有的受了,驴儿那性子估计是和我如出一辙。昨天去李相那里,大丫头还说你担心驴儿和我小时候一样。”
马秀英脸上的神情更是一言难尽,她此前確实有所担心。
可是现在彻底死心了,因为看马寻那得意的样子,驴儿到底像谁就不言而喻了。最主要的是马寻的態度啊,他居然还非常得意、开心!
在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教育理念当中,孩子的能力是大事。但是就算是耳提面命,不断的教导,马祖佑就是有不开窍的趋势。
而马寻则是重视品德的教育,也觉得孩子现在还小可以保持一些天真,所以他是真的不急。
片刻的工夫,朱元璋也来了,一左一右牵著两个胖娃娃。
“这两个要是不叫,估计也是不愿回来。”朱元璋有些好笑的说道,“看看雄英,都玩累了,走不动了。”
这不是胖之类的原因,单纯的就是孩子小,跑了一天也確实比较累,所以走著走著一屁股坐在地上也正常,腿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阿姑。”
“阿姑。”
马秀英又好气又好笑,这胖孙子还是没改掉一些习惯,有些时候反应不过来就跟著其他人叫人。
朱元璋也不看两个孩子,笑著问道,“李相和你聊的如何?”
看起来是要留下来吃饭了,吃完饭再带孩子回家。
马寻就说道,“虚与委蛇、虚情假意、笑里藏刀、心口不一罢了。”
朱元璋顿时乐了,打趣说道,“不愧是诗书传家啊,这满嘴成语倒是不错。”
马秀英都懒得说什么了,马家诗书传家的名声算是她和马寻立起来的。但是要说最有可能毁掉耕读传家口碑的,大概率也是马寻了。
朱元璋忽然问道,“没给他把把脉?”
马寻吐槽说道,“李相就是重病在榻,看到我过去肯定能立刻起床,说不定还能当著我的面吃几斤肉、几多米,他可不敢让我看病。”
有些招数用一次就行了,用多了效果就会下降。
毕竟明初的这些功臣之中,让马寻看出毛病告老的只有刘伯温。
李善长虽然一度告老,但是他『痊癒』了啊,他可不会再让马寻去看病。
朱元璋微微点头,隨即说道,“我姐夫都七十四了,李相也七十了吧?”
朱標咳嗽一声,实在听不下去了,“爹,李相比姑父要小十一岁,刚过六十呢。”
朱元璋点头,“那也快七十了,岁数也不小了。儿子也娶妻了,他就没些想法?小弟,你是神医最擅长看气色,你觉得李相如何?”
马秀英和朱標也立刻盯著马寻的神情,这一家子对马寻的医术迷信的无以復加。
马寻仔细琢磨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啊,李相的气色很是不错。真要说起来,他说不定能和大姐夫比一比。”
朱元璋嚇了一跳,“什么,他至少还能再活十五年?”
马秀英和朱標的脸色也变了,这李善长是不是太能活了?
李贞都七十四了,眼看著就要七十五,但是精神头不错。说他再有三五年的寿命,大家也都相信。
那李善长呢,他也能活到八十?
这就要命了,他那么热衷於政事,老而不退,整天都精力旺盛的样子,怎么就没给他累死?
朱元璋脸色难看,来回踱步,“他真要是活个八十,那就不是好事了。”
马秀英和朱標也不说话,他们心里其实也都这么认为。
马寻赶紧开口,“姐夫,我说的不一定准啊,这事情谁也说不准。”
朱元璋开始盘算起来了,“照你的说法,我也就是十五年的样子。”
马寻连忙打断,“姐夫,这话別瞎说。我看的不一定准,我觉得你七十都是有把握。”
歷史上的朱元璋是活了七十一,那还是晚年接连失去至亲。
这可不只是马秀英、朱雄英同一年走的,也包括走后的五年內,朱樉和朱棡先后也死了,尤其是朱棡更是死在朱元璋前几个月。
再算一算,潭王朱梓和鲁王朱檀,是在朱標前两年死的。
朱元璋忍不住看了一眼马寻,这小子就没几句准话,先前还说十五年左右,现在都快二十年了。
照你这么说下去,我不得活到七十多啊?
看到朱元璋脸色依然难看,马寻就连忙说道,“李相岁数大了,说不定生场病就没了。”
马秀英觉得马寻话里有话,“你的意思,他活过八十都是有可能?”
这话马寻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他改变的事情很多。
假如朱元璋晚年少点打击,说不定能活更久。
可是李善长活到七十七,那真不是他的极限。以他修宅子、忙於政事的劲头,谁知道他的极限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