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 第409章 小试牛刀
  第409章 小试牛刀
  1996年1月15号,日本东京。
  竹下雅人带着罗杰斯,以及星海娱乐一众员工来到羽田机场。
  “下午好,卡林斯基社长,以后还请多多指教,星海集团欢迎你的到来。”
  “会长太客气了,我以后应该多请教您才对。”
  卡林斯基连忙走上前入乡随俗的九十度鞠躬,向青年表示臣服。
  同时,他也不忘向罗杰斯等人问好,突出个会做人。
  简单的互相认识之后,竹下雅人亲自将卡林斯基送到距离星海娱乐不远的塔楼。
  这里的各类设备很豪华,居住空间也非常大,很适和单人过来的领导。
  卡林斯基的行李不多,大家很快就帮着搬完。
  竹下雅人不准备打扰他休息和调整时差,因此很快便带着员工们离开放间。
  不过在离开前,青年还不忘关切的说。
  “如果哪里不合适,别忘了直接给我秘书打电话。”
  “是,会长,我现在很满意。”
  “嗯,那就好。”
  第二天,时差调整的差不了多的卡林斯基来到星海集团总部。
  他现在就想工作,根本不愿意就这么浪费时间。
  青年有点愣住,没想到公司又来一位喜欢工作的究极卷王。
  他笑着吩咐道:“既然你觉得没什么问题,那行,这周五下午3点的全体会议,会将你入职一事纳入议题。”
  “是,明白,谢谢会长!”
  卡林斯基这下舒服了,他可不想远离工作太多时间。
  青年很是无语,只好干笑着回应说:“嗨,这有什么好谢的,都是公司应该做的。”
  “还有就是,那什么,公司有专门负责接待的员工。如果你觉得无聊,可以让他带你在东京各区到处转转。”
  这类职务世嘉也有,不过卡林斯基对东京的兴趣并没有星海集团大。
  毕竟东京虽然相对于纽约和洛杉矶的城建更好,但也没好到哪里去,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
  他不喜欢在这类有点千篇一律的城市闲逛,还不如将时间用在有用的地方。
  因此他果断开口问:“那个,会长,我可以在公司看看吗?”
  “当然,这是你的自由。”
  卡林斯基已经和星海集团达成草签协议,明天就会在会议上被正式认命星海娱乐社长。
  如此重要的领导,自然可以了解整个公司的面貌。
  当然,少部分核心研究室他就算进去也只能看表面。
  这不是针对卡林斯基,其余子公司会长也是如此。
  你自己公司的研究室可以随意走访询问,别的公司实验室,以及总部直属实验室,则需要一定条件才能深入了解。
  要知道这个世界,高层也是有几率做商业间谍的。
  “好的,谢谢会长!”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下午,卡林斯基跟着竹下雅人来到只有四五百人参与的全体会议。
  是的,说是全体会议,其实依旧只有少数人可以参与,其余人只能在电视机前旁听。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星海集团没那么大会议室,也没那个精力反复折腾。
  公司累、员工累,却产生不了什么好的效果。
  卡林斯基入职星海娱乐,是星海集团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今天的第一项,就是和他正式签订应聘合同,然后通过电视告之全体员工。
  尤其是星海娱乐,更是重中之重,免得闹出员工不知道领导是谁的笑话。
  “卡林斯基桑,星海娱乐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会长放心,我一定会带好星海娱乐。”
  卡林斯基表情肃穆,非常认真的接过竹下雅人的认命。
  “嗯,我相信你,你可是在哪个公司,哪个公司就崛起的天才。”
  如果没有竹下雅人的这次提前挖角,卡林斯基很可能会在甲骨文总裁埃里森的支持下创业,并再次大获成功。
  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的经济领域天才,他怎么可能不信任。
  “会长过奖了,主要是董事会和员工的支持。”
  “这有什么,大胆的承认,不要太过谦虚哦。”
  除了卡林斯基入职一事,员工大会还讨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
  比如公司今年的财务预算、各项研究的经费、公司业务主要扩张方向……
  总之,今年一整年的大事,都会在这里放出。
  当然,年后第一次全体大会的计划并不是准则。如果有什么突然变故,可以随时进行更改。
  接下来,星海娱乐也进行了全体员工大会,主要是加深员工对卡林斯基的印象。
  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事情的发生。
  “接下来我就不打扰了,你先慢慢捋清思路。”
  “是,会长。”
  将星海娱乐交到卡林斯基手中之后,竹下雅人带着罗杰斯和星海通信的小野健次等人来到特区。
  这一次,星海通信要与华为和中兴两大潜力股完成正式签约。
  “任总,希望华为能在你的带领下,成为世界最强通信设备制造公司。”
  “放心吧,竹下会长,我们华为不会辜负投资者的期望。”
  任正非其实自己也不怎么信未来通信市场天下三分,华为必有其一的口号。
  但这并不影响他说出来,也不影响他以这个为目标去奋斗。
  万一实现了呢?
  眼下目标变成成为通信设备制造领域世界第一,也只是小小的升了个级,目标依旧那么远大。
  对于任正非来说,不过是口号更响亮了一点。
  “嗯,我非常相信任总,您有着非凡的才能。”
  “竹下会长过奖了。”
  任正非很开心,但还是笑着摆摆手。
  自己这才哪到哪,和星海集团简直是天壤之别。
  甚至就连他内心,都不知不觉升起一股永远也追不上的心理。
  华为这边签约很顺利,中兴同样如此。
  只不过竹下雅人在华为这边主要集中在任正非身上,中兴除了侯文贵外还要和政府打交道。
  毕竟中兴49%的股份,掌握在国企手中。
  不过星海集团在中国的名头足够响亮,所以签约非常顺利,很快就签下入股30%的投资合同。
  完成签约后,竹下雅人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将任正非和侯文贵聚到了一起。
  “任总、侯总,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我希望你们将来竞争的时候,可以友好竞争。”
  中兴和华为都是在通信设备制造领域发力的公司,碰撞竞争在所难免。
  不过青年希望两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来,一致对外,而不是成为死敌。
  上一世,两家公司的竞争实在是惨烈,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
  不是我派间谍去你家公司偷情报,就是你家大规模挖角我的重要员工。
  至于派员工互相破坏对方的通信设备,以及造谣抹黑,那更是司空见惯。
  这种惨烈的竞争后来延续到海外市场,那些电信公司甚至会特意将两家公司交到一起,从而拿到最低价格。
  竹下雅人可不想这样,只会便宜了电信公司。
  “没问题,市场那么大,我们完全可以合作发展。”
  任正非表现的很豪迈,仿佛从未将中兴视为对手。
  “没错,我们合作斩断国外巨头的触角。”
  侯文贵性格温文尔雅,但也在任总的激励下豪气滋生。
  在星海集团的支持下,他有信心超越在中国固定电话通信设备市场半垄断的申城贝尔。
  “嗯,就是要这样。两家现在国内发展,然后一起合作在国外开疆拓土。”
  竹下雅人心里依旧担忧,但他也没办法。
  只希望两家将来可以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打的你死我活。
  至于两家亲密无间不竞争,青年做梦都不敢去想。能成为表面兄弟,他都会大满足。
  说完合作共赢的事情后,竹下雅人开始询问虚拟股的事情。
  “30%的虚拟股,大家准备怎么安排?”
  星海集团之所以给华为和中心那么高估值,可不是只要30%的股份就完事了。
  在竹下雅人的要求下,两家公司还要分割出30%的股份,成立一家类似于后世华为虚拟股的公司。
  如此一来,员工就可以跟着公司一起获利,从而极大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拼搏奋斗精神。
  任正非挠挠头,语气大大咧咧的说。
  “这玩意谁都没见过,希望竹下会长可以帮我们找到合适的团队教会我们。”
  “没问题。”
  竹下雅人果断答应,这可是增强星海集团影响力的机会。
  随后他又看向侯文贵,“侯总,你那边呢?”
  “我这边也一样,希望会长帮我们解决。”
  侯文贵和任正非也知道青年的小心思,但两人并不在乎。
  因为两家公司30%虚拟股的策略,也是在增强他俩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是的,虚拟股策略并不是对两人权利的削弱而是增强。
  因为有了这一策略后,两人在公司的声望大增,获得员工更多的爱戴。
  此外,虚拟股的投票权,可是牢牢掌握在两人手中。
  如此一来,就算将来发生什么事情,也不会动摇两人的影响。
  尤其是侯文贵,公司股东数量众多,他并不占据多数股份。
  能获得30%投票权,可以说是对公司掌控力的大幅度提升。
  当然,任正非其实也差不多。
  华为经历过多次危机,公司股票已经被任正非作为员工工资和员工借款散出去多次。
  这部分股票,任正非这一次借助星海集团的投资机会,得以彻底解决。
  从今以后,任正非拥有华为公司40%股份、星海集团拥有30%股份、华为员工拥有30%股份。
  只不过华为员工那30%股份的投票权,直接被任正非拥有。
  这种间接加强两人对公司控制权的策略,也是两人支持虚拟股的两大原因之一。
  至于另一个,自然是想让公司员工可以跟着公司赚到更多钱。
  同时,这对星海集团也好处多多。
  虚拟股是前世华为壮大的关键因素,青年提前引出,并且在中兴也推广。
  两家公司将会更早更快速的成长起来。
  此外,这也是一次尝试。
  因为竹下雅人将来,也会在星海集团引入这一策略。
  财富达到一定规模后,多出来的就是数字。权利的大小,重要性远超对财富数字的掌控。
  摩根财团创始人并没有多少资产,死后统计才1亿多美元,远不如同时代的美国大亨。
  甚至有大亨在他死后惊叹,没想到摩根竟然这么穷。
  确实,摩根的钱少,远不如竞争对手洛克菲勒。
  但他控制着华尔街,所以在影响力上远超洛克菲勒。
  如果不是有老罗斯福的极力打压,摩根家族真的有机会实现永远掌控美国的终极目标。
  竹下雅人日后走的路线,也会是摩根路线。
  投票权上控制星海集团,金钱利益分享出大部分。
  聊完两家公司内部的事情,竹下雅人突然话锋一转。
  “对了,我接下来要去京城,去京城的邮电部。”
  “京城,是小灵通的事情吗?”
  侯文贵非常看重小灵通基站业务,远比任正非关注。
  因此青年一提到邮电部,他立马反应过来。
  “没错,吴部长邀请我去京城做客,商讨小灵通入华的事情。”
  上一世,这位邮电部负责人对小灵通的态度是不赞成不反对。
  因为小灵通有技术缺陷,但人民也需要他。
  这一世,他对小灵通的态度则偏好。
  一方面,眼下gsm技术并没有领先小灵通技术太多。
  另一方面,小灵通眼下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
  “这,太好了,看来我们都要优先研发小灵通基站项目了。”
  任正非很开心,没想到刚接受融资就能有如此一份大礼。
  不知道小灵通业务,可不可以帮助公司完成跃升。
  中国县城以上固定电话通信设备,基本都被国外巨头垄断。
  农村市场又有大唐、巨龙等国企竞争,远不如星海集团掌控的小灵通基站项目有前景。
  他也一直有关注泰国和日本的小灵通市场,知道这玩意的潜力有多大。
  发达国家很一般,但在发展中国家绝对是大杀器。
  毕竟自己的心血华为,就是靠着便宜的价格才能在国外巨头的封锁下发展壮大。
  “不出意外,应该如此。”
  竹下雅人很有信心,就是不知道谈判要多久。
  不过没关系,就算中国这边谈判缓慢,星海集团还有拉美和东南亚市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