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 第420章 专门医院
  第420章 专门医院
  “竹下兄,我是杨致远,早上好呀!”
  “嗯,早上好。不对,应该是下午好,杨兄。”
  面对合作伙伴的电话问好,竹下雅人反应很快,果断给出正确的答案。
  “不愧是竹下兄,反应就是灵敏啊。”
  “哪里,都是常识。”
  两个人电话里来回拉扯,差不多过了五分钟,才开始谈起正事。
  “竹下兄,是这样的。这个月22号我们公司上市,要不要一起参与敲钟?”
  “不了,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你和大卫才是主角。”
  竹下雅人参加,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
  一个不好,就会彻底得罪雅虎公司领导层。
  “竹下兄和红杉都对我们帮助很多,这份荣誉你们理应共同享有。”
  “杨兄夸张了,我们只是锦上添,没那么重要。你和大卫才是雅虎的灵魂,我们只负责敲边鼓。”
  公司创始人才是上市敲钟的主角,幕后投资人没必要去抢创始人的风头。
  一不小心,后患无穷。
  再说了,他本身就不是很喜欢生活在聚光灯下。所以敲钟这类事情,能躲就躲。
  竹下雅人的再三谦虚,让杨致远确定这不是客套。
  随后两人又聊了几分钟,这才互相挂断电话。
  “这个月就上市,好快啊!”
  随后青年敲了敲桌面,有些遗憾的碎碎念。
  “唉,可惜了。”
  雅虎的上市时间非常赶,距离成立才刚刚过去一年多时间。
  不过这在早期互联网领域,属于比较正常的操作。
  公司成长不错,创始人自己也愿意,就能很快上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更全面。那个时候无论是交易所还是公司创始人,都不愿意早早上市。
  交易所担心互联网公司上市骗钱跑路,互联网公司嫌弃太早上市公司市值太低。
  甚至有很多不缺钱的互联网公司,干脆就不上市。
  比如字节,再比如米哈游。
  一个千亿级别市值,一个百亿级别市值,单位美元,都没想过要上市。
  雅虎不是骗子公司,它的成长已经得到验证。
  这么早上市,大家都有点亏。
  “嘛,不过这样也挺好的。”
  有前途的互联网公司早上市确实很亏,但竹下雅人回头一想,又觉得这样对星海集团更为有利。
  因为雅虎上市的时候,星海集团的股票占比会从现在的20%缩水到13.2%。
  至于原因,很简单。
  公司上市前,要分给员工12%的股票作为上市期权。
  这差不多属于美国科技行业的共同意志。
  如果你不遵守,人才很快就会流失干净。
  如此一来,星海投资持有的股票会降低到17.6%。
  接着,雅虎上市要拿出25%的股票进行融资。
  简单计算一下,星海投资的股票占比就降低到13.2%。
  这么少的股票,根本就不满足青年的需求。
  他要慢慢收购提高比例,最少也要提高到25%。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是星海投资一家,而是各大基金,以及有闲钱的子公司共同行动。
  不能暴露星海集团持有太多雅虎股票的实情,容易引起美国资本的打压。
  当然,也不用太担心。
  美国资本想要扶植雅虎作为互联网的明灯,进而激活全世界对互联网公司的狂热。
  这样,美国投行和资本才能大捞特捞。
  星海集团只要不过分,破坏美国金融资本整体规划,就不会让雅虎遭到打压。
  毕竟和整个互联网想比,雅虎根本不算什么。
  不能因小失大。
  理清全部思路后,竹下雅人拿起联通内田美穗的电话。
  “内田桑,通知公司副社长,明天下午3点开会。”
  “是,会长!”
  竹下雅人要求开会,副社长们自然不敢缺席。
  他们或者告诉下属,明天的会议延期。或是向合作伙伴道歉,说公司有急事。
  总之,一切都以青年的意志优先。
  “咦,这是发生了什么吗?”
  目送一位位副社长离开的新人前台女孩,好奇地小声问。
  “应该是会长要开会吧,偶尔就会有一次。”
  女孩身边同样漂亮的女孩,很有经验的轻声解释。
  “这样啊,谢谢纱织姐。”
  “小事,我们公司很宽松,没那么严肃。”
  作为星海集团的唯一创始人和绝对股东,竹下雅人的一举一动都对集团有着莫大的影响。
  他不喜欢穿西装,整个集团除了公关、销售等个别部门,就都不穿西装。
  他喜欢慈善,集团员工也愿意在各方面捐款。
  他不喜欢上下森严的职场等级制度,各公司就营造上班轻松的画面。
  ……
  总之,在他的影响下,星海集团越来越向后世的互联网公司模式发展。
  职场等级依旧存在,但已经没有日本传统的残酷尊卑。
  并且相对于后世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星海集团甚至更好。
  因为星海集团实行8到10小时的工作制,超过10小时只会偶尔为之。
  而美国互联网公司,大的普遍10到12小时工作制,小的工作时间普遍更高。
  至于前世的祖国,加班则更为残酷。
  很多人除了工作,基本没有任何休息时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公司加班什么的也有所改进。
  不是大公司心善,而是他们发现过多加班不利于公司创新。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全放在工作上,吸取知识的时间就会变少。
  而很多灵感,就是需要综合更多的知识才行。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早期模仿阶段,主要考验人的吃苦耐劳。
  中期紧追阶段,依旧以勤奋为主。
  后期超越阶段,已经没有走好的前路,自然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这也是绝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公司的普遍前进路线。
  类似的对比就是创造汽车流水线概念的福特公司。
  福特不仅引领了工厂流水线制度,还积极倡导8小时工作制。
  是因为他心善吗?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