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76章 动了坏心思
  第76章 动了坏心思
  警卫连是长官卫队,其精锐程度,整个华北战斗群没有一支连队能与之相媲美。
  赵方远掏出手枪,干掉两名企图靠近过来的鬼子兵:“快速解决战斗!”
  经历了将近大半天的战斗,以及一次大范围轰炸后,一营还能继续参与战斗的,仅剩四百余人。
  算上赶过来支援的警卫连,消灭掉冲上来的鬼子兵不在话下。
  指挥所内。
  王奉通过俯瞰视角,亲眼目睹了前线的惨状。
  倘若非张虎于临危之际挺身而出,一营的阵地此刻已经被日军攻破了。
  新一团的伤亡也很惨重。
  李云龙带过来的八百人,此刻仅剩下三百余人。
  三营三连,火力支援连同样损失过半。
  幸亏占据了地形狭窄的优势,若是再将战场换到平原地区,在数量对等的情况下,只有被日军按在地上暴捶的份。
  王奉长叹一声:“唉,综合实力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一营在全员日械装备的情况下,虽然略显颓势,但仍能勉强抵抗住日军的进攻
  可一旦日军投入重型火力,或者空中火力,战局立马成了一边倒的态势。
  纵使双方只使用轻武器作战,一营能坚持住一天,两天。
  但绝对坚持不了十天。
  日军即便是远在异国他乡作战,在屡屡遭受游击战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补给按时供应到位。
  反观国军。
  柏木井距离阳泉,撑死四十公里的山路。
  后方驻扎着并未参加战斗的晋绥军部队,双方所使用的子弹口径,甚至是装备都一模一样。
  结果一丁点的补给都拿不到。
  日落黄昏,空气中的能见度迅速降低。
  张虎右肩受伤暂时退下火线,赵方远接替了一线的指挥任务。
  两军不间断交战了整整大半天的时间,士兵疲敝不堪。
  双方一边缩在角落里暗暗舔舐伤口,一边死死的盯紧对方,随时准备出击。
  黑夜是最容易松懈的时候。
  日军非常注重夜战,甚至将具体的细则写在了《步兵操典》中,每名鬼子兵都进行过专业的夜间训练。
  如芒刺背,不得不防啊!
  王奉在指挥所内踱步,心中暗自思忖起忻口发来的战报。
  华北战斗群离开晋中,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这期间忻口战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板垣征四郎正式调回本土预备役。
  香月清司对战役细节的处理确实首屈一指。
  上任后敏锐察觉到了正面战场国军部队无力维系的征兆,选择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对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发动迅猛攻击。
  事实证明此举确实有效。
  疯狂的日军几度占据了第十四集团军的前沿指挥所——忻口镇。
  10月22日。
  日军从后方调来萱岛支队作为增援,补充了约一个联队的兵力,又从北平机场调遣了四支轰炸机大队驰援忻口。
  在敌军的连番攻势下,第十四集团军及晋绥军损失惨重。
  一个团打光了,立马补上去一个团。
  平均每日伤亡两个团的兵力。
  就算忻口一线驻守着二十几万国军部队,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一天前的第二战区军事会议上,阎老西明确提出了在忻县至太原一带部署防御。
  此提议获得了与会将领的一致同意。
  等同于默认忻口防线已经守不下去了。
  王奉暗自嘀咕:“忻口都守不住,忻县到太原几乎是一马平川的河谷,这如何能守?”
  “本就是战败之军,又无天险作为依仗,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念头至此,他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能不能赶在日军之前返回太原.
  经历了这么多场战争,王奉看明白了很多事。
  这是一场国战。
  拼的不是谁兵多将广,而是背后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工业产能。
  这才是重中之重。
  日本吞并山西是大势所趋,目前来看谁也改变不了。
  山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日本参谋部看来是侵华战争中的关键一环。
  况且日本人喜欢钻牛角尖,投入的沉没成本越高,越必须要占领山西。
  板垣征四郎调离,香月清司上任。
  倘若香月清司作战失利,还会调来新的指挥官。
  循环往复,直到取得胜利。
  军队也是一样。
  第五师团损失过大,还会派遣另外一支师团驰援山西。
  一支师团不够,那就两支,大不了全华北的日军倾巢出动。
  拿不下山西,华北便毫无价值,始终暴露在国军的监视之下,形势危如累卵。
  除非有匹敌日本全国的实力,不然就是胳膊拗不过大腿。
  王奉皱眉:“太原兵工厂得想个法子握到自己手里.”
  这座兵工厂可是整个晋绥军的造血心脏,放眼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厂。
  ‘九一八’后阎老西重新执掌山西,将兵工厂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名称来回变动,看的人眼缭乱。
  ‘太原兵工厂’逐渐演变成一个代称。
  生产范围也从军械扩张到民用工业品。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只要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后续就好办多了。
  凭借他对‘钢丝’的理解,现在的科技树和国策树尚未解锁完整。
  少了工业选项。
  按照系统面板的尿性,估计只有在拥有了工业基础后,才会逐步开放解锁。
  记忆中,太原兵工厂绝大部分工业设备,到最后都便宜给日本人了。
  阎老西在战前向川陕地区转运了小型机床1000余部和动力电机200余部,看着很多,实际上仅占了全部财产的2%。
  其余的全部资敌了!
  王奉皱眉。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获得太原兵工厂?
  偷?骗?还是靠抢?
  王奉心里冒出几个邪恶的想法。
  兵工厂可是阎老西心头肉,不到最后一刻肯定不会放手。
  等日军兵围太原,真正到放手的时候,也运不出来设备了。
  合法途径不可能,只能靠这种下三流的手段。
  王奉心思活泛起来。
  记忆中太原失守后,阎老西众叛亲离,被日军撵到了山旮旯里,日子越过越差,还不如隔壁八路军。
  手里的部队也锐减严重,傅作义率领第35军去了绥远,基本上彻底脱离了晋绥军。
  自称一句绥军也毫不夸张。
  如此一来,阎老西手里的部队就只剩晋军,开战前号称的三十万大军,到最后只剩下三四万人。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称号,也名存实亡。
  倘若真抢了太原兵工厂,好像阎老西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
  充其量在背后骂自己两句窃国贼,不痛不痒的。
  常凯申那就更不用提了。
  天高皇帝远,本来也没指望着中央军发饷发装备,有没有他一个样。
  最近的评论区,乌烟瘴气啊!
  其实你们的每条评论我都认真看过,也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鼎力支持。
  好评我喜欢看,哈哈哈哈哈!
  差评和建议我也有采纳。
  但是有些评论,一点有价值的建议不发,差评也不说是哪有问题,上来先是一顿污言秽语,骂完了就走了,这个就有点抽象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