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533章 抬不起头,低不下脸
  第533章 抬不起头,低不下脸
  晚上回到家,果然,家里的灯还亮著。
  瞧见自家男人回来了,项婶儿披著外套出来给他开门,问道:“咋样?说没说?”
  项国武眼神闪了闪,嘆了口气,摇了摇头。
  “没说???”项婶儿纳闷了。
  “没说你咋这么晚才回来?你俩嘮啥了?”
  项国武把外套往墙上一掛,闷声道:“嘮技术来著。”
  “他先问我再生橡胶咋整,然后又问我对橡胶软管有没有研究,最后还问我明天去不去车间上班。”
  项婶儿眼睛一亮。
  “他真问你明天去不去车间上班?”
  项国武点头:“对啊,送我出门的时候特意问我的,然后……我就没说出口。”
  唉!
  太难了。
  项国武鬱闷的脱了衣服上炕,关了灯,盖上被子。
  今天他去找陈露阳,一是为了去报导,二也是去探口风。
  这一年多,他天天在橡胶厂工作,搞联合研发。
  现在再生橡胶总算研究出眉目了,橡胶厂技术车间主任李明奇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只要项国武同意,
  橡胶厂就向机械厂要人,给项国武在橡胶厂,安排一个实打实车间主任的位置。
  当车间主任……是项国武心里憋了多年的心愿。
  可机械厂是他打拼起来的地方,真要转身离开,他又捨不得。
  所以,今天项国武去找陈露阳,就是想侧面探探陈露阳的口风。
  但是没想到,没等张口呢,就被陈露阳拐到橡胶生產上了。
  “媳妇儿,你说咋整好。”
  项国武把媳妇儿搂过来,嘆了一声小气。
  虽然他跟陈露阳说好了明天去车间,但是他对这件事真的一点底都没有。
  一年多没回去了,车间大变样。
  曾经跟著他干活的的董满贵、孙建波这些人,如今都成了车间小组长,各带几十號人。
  自己回去算啥?
  他没法领导他们,他们也没法领导他。
  抬不起头,低不下脸,最是尷尬。
  项婶儿倒是很平静。
  她枕在自家男人的臂弯里,打了个呵欠,困懨懨道:
  “有啥咋整的,咱们这个小主任可比你有心眼多了。”
  “他既然能主动问你,来不来车间上班,那就是心里对你是欢迎的。”
  “只要他欢迎你,其他人的看法不重要。”
  项国武听著媳妇儿的话,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
  “那我明天上班咋整?就是……誒呀,你也知道我好久没去单位了,就心里彆扭。”
  项婶儿困困的道:“你一个大老爷们儿,真是白长这么一副大个,心思怎么跟小姑娘似的,这也彆扭那也彆扭。”
  “你就该说啥说啥,该打招呼打招呼,有陈露阳在,他不会让你太难做的。”
  “睡觉吧。我今天可是累坏了,啥事明天再说。”
  项婶儿说完,又在项国武的臂弯里蹭了两下。
  屋里冷冷的,但是炕头热热的。
  项国武的身上像个大暖炉,熏的人热乎乎的。
  很快,项婶儿就沉沉睡了过去。
  心思细腻的项国武,瞪俩眼珠子看天板,看了不到两分钟,脑袋一歪呼嚕声就响了起来。
  ……
  第二天,项婶儿照例从睡梦中醒来,刚要穿衣下炕做饭,就被项国武一把拉回被窝。
  接著,就是一顿嘿嘿和咻咻。
  夫妻俩都快小半个月没见面了,好不容易躺在一块,小感情蹭蹭的就是往上窜。
  等到窜完了,项国武搂著媳妇儿在炕头上补觉。
  “誒呀,腿拿开,死沉的。”
  项婶儿把项国武的大腿从身上推下去,起身就要穿衣服下炕。
  “再躺会儿。”项国武搂著媳妇儿不撒。
  “再躺著一会儿你就吃啥喝啥!”项婶儿嗔道。
  “我一会儿去食堂吃,你也去食堂吧,咱俩早上不做饭了。”项国武道。
  “嗯?你不怕看见別人了?”项婶儿好奇的扭过头,看著自家老爷们儿。
  “其实也怕,但你都跟我说了,让我该干啥干啥,该说啥说啥,我就听话唄。”
  项国武轻轻嘆口气。
  “咋的都躲不过去,早见晚见都是见的,那就敞亮的见。”
  项婶儿乐了。
  “你这个人啊,一身的毛病,就是听劝。”
  项国武“切”了一下。
  “我也不是谁的劝都听的。”
  “昨晚我寻思了,先看看陈露阳对我啥態度,要是这个地方我还能呆,就继续干。要是真不行,我就扭头走人。”
  反正橡胶厂那边还有个车间主任的位子兜底呢,不行就走唄。
  项婶儿轻轻拧拧眉,眼神里似乎有话要说。
  但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劝道:
  “对,先看看啥情况,看准了咱们再决定下一步咋办。”
  就这样,俩人在床上又腻歪了一会儿。
  等到天都亮了,才从被窝里爬起来洗脸刷牙,一起骑著自行车去单位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当项国武进车间的那一刻,他心口不自觉地一紧。
  空气里依旧瀰漫著熟悉的生橡胶和硫化剂混合的呛人味。
  可一抬眼,大多都是半生不熟的面孔。
  车间还是那个车间,可人已经换了一批。
  “项哥?!”
  “老董!”
  项国武循声一看,只见董满贵瞪大了眼睛,快步迎过来,神情里透著又惊又纳闷:
  “咋今天回来了呢?橡胶厂那边忙完了?”
  项国武笑道:“算是忙完了,今天回车间报个道。”
  他看著董满贵,心里忍不住唏嘘。
  曾经跟他一个班组抡大锤、抡铁杴的董满贵,如今胳膊上戴著个组长袖標,身边还跟著一溜二十多个年轻工人,一个个喊“董组长”叫得山响。
  再往旁边看,黄平涛、赵跃进和孙建波也成了小组长,都戴著袖標,各自带著人马忙活。
  几个年轻工人正调模具,见他进来,一个个都停下手,像看大熊猫似的,眼神里透著陌生和好奇。
  项国武心里泛酸。
  过去一起喝酒、吹牛的兄弟们,现在一个个手底下都有人使唤,都有了点“当官的”派头。
  而自己,小兵不是小兵,司令更谈不上司令。
  身份尷尬,进退都不是滋味。
  他正不自在地挠头,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项哥!”
  一回头,正见陈露阳快步走过来,眼神里带著笑意,伸手一把拉住他,热情的就把他往自己的办公室里领。
  “来来来,去我办公室。”
  项国武看著陈露阳,心中感慨。
  眼前这个年轻人,当年自己还把他当威胁,如今却成了车间里对自己最亲近、最热乎的一个。
  世事,真是说不清。
  看著陈露阳和项国武进了办公室,关上门。
  董满贵的眼珠开始转了。
  项国武怎么突然回来了?!
  小陈主任把他单独领屋里,他俩有啥事要说???
  关键是俩人的感情啥前变这么好了!
  董满贵的眼睛直勾勾盯著办公室的大门,真是恨不得把门凿个窟窿,趴过去听听俩人嘮的是啥。
  此时的办公室里
  陈露阳把项国武请到沙发上,倒了一缸热茶递过去,笑道:
  “咋样?好久没回车间,感觉怎么样?”
  项国武犹豫了一下,老实答道:“说实话……有点陌生。”
  陈露阳“嘿”地笑了出来,“陌生正常啊!我出去上了半年学,再回来车间,感觉比你还陌生。咱俩算半斤八两,”
  “所以啊,正好。你熟悉人,我熟悉事儿。咱俩一块儿捋,车间就不生分了。”
  项国武愣了一下,心里的那点紧绷渐渐鬆开,憨厚地点了点头:“行,主任。那咱就一块儿捋。”
  陈露阳话题一转:“项哥,昨晚上咱们討论的油路软管的事儿,就得你想办法了。”
  “现在车间任务重,大傢伙一边要赶產量,一边还得带新人,光是教手艺就够他们忙的。”
  “真要严格论起来,只有你才是这方面的专家。咱们车间如今要想解决问题,就得靠你撑一把了。”
  项国武眉头皱了起来:“主任,昨晚说的办法,思路是有,可真要落地……工艺难度不小啊。配方我能盯,可机器、工人,我都没底。要是没调好,反倒误了事。”
  今时不同往日。
  曾经他是车间的主心骨,说句话大傢伙都听。
  可如今一群人都成了小组长,自己张口喊人干活,谁能真买帐?
  “这些事你不用担心。”陈露阳直截了当。
  “你就管技术那一摊子!人手和机器的我给你安排。”
  “你就放心搞实验,车间这边,我挑几个肯干、脑子灵的新人,专门配给你,再给你协调两台新硫化机,就放在你手底下试製。”
  “只要你说需要,哪怕是临时借设备,我也去帮你跑手续,把障碍扫乾净。”
  项国武眼神动了动,嘴唇翕了几下,却没说话。
  见项国武还是有点犹豫,
  陈露阳语气又放缓,带著点鼓劲开始画大饼:
  “项哥,油路软管可不只是我们车间的小事。厂长、技术科、总装车间都盯著呢。”
  “能把油路软管的毛病解决,这就是厂子的大功劳。”
  “到时候,你的名字也得往上写。”
  项国武顺坡下驴:“主任,那行。我豁出去了。你要是真能帮我把人手和机器顶上来,我就努力拼一把。”
  陈露阳乐的拍桌子:“这才对嘛!你把技术的骨头啃下来,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给你顶著。”
  打开办公室,
  陈露阳当场拉著项国武往车间走去。
  轰鸣的机器声一阵高过一阵,几个小组长正各自带著人干活。
  陈露阳拍了拍手,喊了一声:“都停一下!”
  声音一落,四个小组长和工人们纷纷抬起头。
  黄平涛、赵跃进、董满贵、孙建波几个人,抹著手上的油渍,三步並两步走了过来。
  陈露阳开门见山:“大傢伙都认识,这是老项,咱车间的老骨干,这次从橡胶厂回来,专门负责啃油路软管的硬骨头。”
  “橡胶软管是厂里头盯得最紧的事。无论项国武要人要机子,你们都得配合。”
  “黄平涛、赵跃进、董满贵、孙建波,你们每个小组各抽5个年轻人出来,跟著项哥做实验。”
  话一出口,四个小组长心里同时一沉。
  一个小组抽5个人,加起来就是20个人,已经赶上半个小组的规模了。
  等於硬生生从他们手里拎出一支队伍,另立门户。
  这老项一年多不在车间,好容易一回来,挑的就是软管这么大的摊子,还要人要设备,这架势……
  怕不是衝著主任的位置来的?
  几个组长心思各有波动,可面上却不敢露半点不服。
  陈露阳一句话,谁敢说个不字?
  董满贵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刚想说点啥,可一抬头撞见陈露阳的眼神,立刻换上笑脸:
  “放心,主任!项哥的事儿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保证全力支持!”
  孙建波也赶紧点头:“没问题,我们小组有的是能干的小伙子。別说5个人,10个人也挑的出来。”
  黄平涛和赵跃进互相使了个眼色,也跟著笑呵呵应声:“主任说咋办就咋办,我们全力支持项哥。”
  气氛有一丝暗流,可明面上仍旧热火朝天。
  陈露阳仿佛没看见他们心里的弯弯绕,拍著项国武的肩膀:
  “项哥,你去挑人带队,从今天开始,你的小组专门盯技术攻关。人手我给你了,机器我也给你协调出来,剩下的,就看你了!”
  有了车间一把手给自己撑腰,项国武可就不客气了。
  他笑著看向四个组长:“以后,还得靠兄弟们多帮助、多支持啊。”
  几个组长笑道:“嗨,那是自然!”
  “那还用说!”
  “项哥你也是,多长时间不回来一趟,是不是都把大傢伙忘了。”
  ……
  瞧著黄平涛几个人热络的跟项国武勾肩搭背的模样,陈露阳眼神中闪过一丝审视,隨即转身回到办公室。
  该给的机会,他给了。
  能不能把握住就看项国武自己了。
  如今车间四个小组力量已经渐渐成型,表面上平衡,可真要往深里看,暗潮涌动。
  陈露阳平时人又不在省城,不可能天天盯在车间,只能仰仗於岸山坐镇。
  但是於岸山虽然能压住队伍,稳住阵脚,但更多是抓纪律、保產量、
  在技术创新和突破上就没有多余的精力了。
  如今车间里面有了项国武,正好可以把几个小组长的技术推动给勾起来。
  省的这几个人开始閒的钻研歪门邪道,
  不是今天往门上贴简报,就是明天又找於岸山搞主题活动。
  虽然这些活动可以给车间撑场面,但是要想在厂里立足脚跟,必须在技术上压得住场子才行。
  如今项国武回来了,正好能把这股子心思重新勾起来,把几个小组长的精神头往正路上领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