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743章 天心城的秘密(祝各位书友除夕快乐)
  第743章 天心城的秘密(祝各位书友除夕快乐)
  广德七年七月初八日,林振羽自武昌启程,沿汉江溯流而上,舟行三日,率众抵达襄阳。
  襄阳距郧阳只剩百里之遥,林振羽下令众人在城外休整,一面派哨马先行探路,告知第四兵团。
  襄阳地处长江支流汉江流域,三面临水,一面临山,易守难攻,此地是连接长江与中原的枢纽,号称“七省通衢”。
  襄阳不仅城防坚固,驻军数量在湖北各府县中也是首屈一指。
  广德帝掌权后,全方面打压武人,其中很重要一条措施便是拆除全国各地的要塞堡垒,缩减维修开支,襄阳作为中部屏障,自然也受到了广德帝的重点照顾。
  襄阳周边驻军的数量,从原先的两万余人,锐减到不足五千,城外几座箭楼要塞也被拆迁,湖广巡抚甚至要求拆除主城墙。
  当初广德帝认为,国家承平,武人过多并不是什么好事,军队数量减少了,多出来的要塞堡垒没有人守卫,所以该拆掉的都应该及早拆掉。
  ~~~~
  襄阳守备官郭立青在守备衙门宴请林振羽一行。
  郭立青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身材矮小,昏昏沉沉,与其说他是个守备,倒不如说更像个算命先生,此人说话时喜欢捻起食指,嘴唇上下抖动,像是要说出什么石破天惊的秘密。
  林振羽听说,眼前这位守备官本是太上皇时代的老人,镇守襄阳已有十年之久。
  自从当年齐军击败左良玉之后,他便一直在守在襄阳,林振羽震惊之余,不由感慨,是怎样的力量让太上皇时代的勇猛战将,变成官场老油条。
  “林营官从南京来,被广德帝委以重任,想必对京城新闻有些了解……”
  听闻林振羽奉皇命护送钦犯前往郧阳,路径襄阳,郭立青立即对年轻营官问长问短。
  “林营官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就能出任一营营官,管着三四千人,比我这五十多岁的襄阳守备出息多了。”
  “郭守备谬赞,都是给朝廷做事,但求问心无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林振羽对襄阳饭菜很是吃不惯,吃得大汗淋漓,郭守备一边给年轻营官夹菜,一边套话。
  “听闻康大人(康光绪)快要升礼部尚书了?如今的礼部尚书陈子壮陈大人,回家丁忧了······我在襄阳待久了,不晓得京师的事。”
  “陈子壮不是丁忧,是被皇帝贬谪,他反对新政。”
  康光绪这样不学无术的人,竟要做大齐礼部尚书。
  “京师一切如故,陛下忙着推行新政,清理叛贼余党,驻守琉球、朝鲜等地的战兵都撤回来了,会试如期进行······”
  郭立青对裁军最感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裁完十大兵团,还会继续裁撤吗?我这个襄阳守备还能做多久?林贤侄,我和你父亲是过命的交情,你可不能藏着掖着!”
  林振羽无奈道:“末将不知,我到南京只有两个月,之前一直驻守琉球。”
  郭立青哪里肯信,见到林振羽,如抓住根救命稻草,不依不饶:
  “林将军如何不知?整个大齐都知道,广德帝要裁军,除了那几个心腹大将,剩余人马都朝不保夕。”
  “林营官,你从南直隶过来,沿途没遇到贼寇吗?”
  林振羽下意识朝身边的崔启看了一眼,郭守备故作神秘道:
  “林营官知道那些盗贼都是什么人吗?是退伍的战兵·····大齐的天,要变了。”
  林振羽能理解郭守备的心情,理解他随时被裁撤的恐惧。
  广德帝连蒲刚都敢斩首,还有什么事情是刘堪不敢做的呢?
  为了安慰这只惊弓之鸟,林振羽只得告诉他陛下还在忙着推行新政,和长公主有牵连的官员,无论高低尊卑,都会被逮拿下狱,接受审讯。
  蓑衣卫每天忙着抓人。
  “朝廷为西南土司叛变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力顾及襄阳,所以郭守备放心,不必杞人忧天。”
  ~~~~~
  七月十日,先去郧阳的哨马回来了,两个琉球兵带回情报,第四兵团主官秦建勋刚与土司叛军血战,现率兵在郧阳城中休整。
  林振羽拜别惊魂甫定的郭守备,休整两日后离开襄阳,继续向郧阳进发。
  七月十三日,抵达均州。
  林振羽特意来到天心城遗址,但见残垣断壁,荒草丛生,无比凄凉。
  行走在高耸的断壁之下,望着斑驳陆离的墙壁,地上随意丢弃的名贵石料,一切恍如隔世。
  “可惜了,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就这样荒废了,可惜了。”
  林振羽脸色阴郁,他小时候听父亲说过天心城的故事,林宇对他说,如果按照太上皇的计划顺利完工,天心城将成为一座全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可以容纳数百万人。
  后来,因为国舅催逼过甚,加之官吏贪腐,天心城工人们揭竿而起,席卷半个湖广,天心城建设也被无限期延后。
  “荒废了也好,本就不是人住的地。”
  断壁草丛中忽然传来个沙哑声音,琉球兵以为又遇上了盗贼,个个如临大敌,手持兵刃警戒。
  林振羽不慌不忙,抬头对着草丛道:
  “为何这样说?”
  众目睽睽之下,草丛晃动,走出个须发皆白的老卒,身上军服破难不堪,是以前的旧样式。
  老卒环顾四周,见林振羽身后跟着一大群战兵,拱手笑道:
  “此地距离市镇遥远,且荒废已久,多有猛兽出没,军爷还敢过来,也是不凡啊。”
  林振羽连忙道:“我只是路过此地。”
  “路过便好,若无其他事,便赶紧走吧。”
  老卒说罢,便要转身要走,林振羽一把拉住,问道:
  “你刚才说天心城不是人住的地,是什么意思?”
  老卒干咳一声:“看这位军爷不过二十出头,自然不晓得当年天心城发生的事情。”“不就是官吏偷工减料,引发塌陷,工人伤亡惨重,聚众谋反,天心城被迫中断。此事天下皆知,除此之外,有什么内情?”
  “军爷真想听?”
  林振羽笑道:“不妨一说。”
  老卒嘿然一笑:“呵呵,这位军爷年少有为,不过二十岁光景就带这么多兵,可是那时你还小,当然不知道天心城······之所以突然停建,”
  老卒说到关键之处,停下来,掏出个酒葫芦,咕咕嘟嘟灌两口。
  “之所以突然停建,不是什么叛乱,也不是官吏贪腐,那都是给外边的说辞,在筑基中,挖掘工人挖到了龙鳞,死了人,负责营建的国舅,金大久,金大人,立即封锁消息,太上皇下令停工。”
  “挖到龙鳞?死了人?”
  林振羽头一回听到这种说法,觉得荒诞且可笑。
  “什么龙鳞?你见过吗?”
  “以讹传讹,老爷子,给你些银钱,喝完这壶酒,回家吧,均州不太平,我们过来的路上,遇到好几伙盗贼·····”
  老卒一把推开林振羽,碎银洒了一地。
  老卒看也不看,红着眼睛道:
  “你今年才几岁?张口就是鬼神之事以讹传讹,太上皇成仙了,你不知道吗?”
  林振羽无语。
  老卒一字一句道:“小老儿前明万历四十七年就跟着太上皇打仗!老开原的兵,有一个算一个,一个唾沫一个钉,不会骗人!真是挖到了龙鳞,惹恼了龙·····牛吼声响彻四周,整个地基陷了下去,烟尘散去,工地只剩下个大洞,得有·····”
  老卒想了一会儿,抬手指着武当山下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峰,比划道:
  “得有那座山那么大!”
  林振羽不以为然道:“然后呢?”
  老卒一下子蹦起来。
  “然后在脚手架上的人都死光了,我刚换岗下去,命大,没掉进去,龙从地底下窜上来,从我头顶飞过,眼珠子得有····”
  老卒又停下来,环顾四周,指了指远处驿道上缓缓前进的囚车车轮。
  “它的眼珠子,得有车轱辘那么大,红彤彤的像灯笼似得,一个鳞片落在地上,比刀盾兵手里的圆牌都大!我身边的兄弟死光了,我当时也顾不上害怕,捡起根长枪就朝龙肚子捅,龙肚子都是鳞片,竟然毫发无伤!龙尾巴一卷,一阵腥风卷来,我便昏死过去·····”
  林振羽耐心听老卒讲完,和颜悦色道:“老人家,早些回家吧,以后少喝酒,更不要喝假酒。”
  说罢,又指了指地上散落的碎银,转身离去。
  走出十几步远,只听后面传来老卒声嘶力竭的怪叫:
  “军爷不信,看我收藏的龙鳞!”
  林振羽不耐烦回过头,老卒正蹲在城墙根下一阵乱刨,林振羽正要责骂老卒,却见一块藤牌大小的鳞片已被老头抱在手中,黝黑的纹理下放射出冰冷的光泽····
  ~~~~~
  三日后,终于抵达郧阳。
  众人立于城外,老盘关切问道:
  “林营官为何不去和长公主聊一聊,还有那个老盘,你知道长公主是被冤枉的吗?”
  “知道。”
  一路走来,林振羽对长公主及其党羽,一直若即若离,刻意保持着距离,生怕引起朝廷误会。
  “广德帝将长公主流放郧阳,还带着卢首辅等人,不知是什么缘故。”
  老盘放下烟斗,意味深长道:“这还看不出来?有了长公主这个招牌,又有卢象升这个文臣,距离“清君侧”,就差一个武将了。”
  林振羽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原来广德帝在下一盘大棋。
  “朝廷是想诱导第四兵团造反?”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无论如何,第四兵团也不是三大兵团的对手,这样看来,广德帝对秦建勋也不放心。
  “所以说,林营官,你也只是颗棋子·····”
  林振羽顾不得想这么多,抬头望向郧阳南门城恩门,好奇秦建勋现在长什么样子,毕竟十多年没见了。
  南门缓缓打开。
  在林振羽等人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出来迎接的不是秦建勋,而是两个陌生面孔。
  两个军官骑马走过浮桥,来到距离林振羽只有十步的位置。
  两人朝林振羽拱了拱手,态度傲慢道:
  “秦大帅军务繁忙,无暇前来,特命我二人,
  第四兵团第一营训导官纪晓白,”
  “郧阳典吏舒福佳,
  前来迎接林将军,请!”
  林振羽回头望向老盘,一脸不悦:“来者不善啊,秦建勋他想要干嘛!”
  老盘提醒道:“咱们才是来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