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73章 貔貅冯保,大方出钱
  第73章 貔貅冯保,大方出钱
  文华殿内。
  张居正望着御案上的三道巡察公文,陷入深思。
  吕调阳、张四维、陈瓒、刘守有四人皆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张居正一怒之下,也撂了挑子。
  张居正的选择没错。
  即使是国丑,也应外扬,灾民受苦,贪官横行,皇帝必须颁罪己诏。
  此乃祖宗法度,贤明君主所为。
  至于李太后。
  以皇家尊严为上,不愿小万历背负骂名。
  作为一个母亲,她没错;作为一个太后,她就差远了。
  她的心里,只有禁中的皇家,没有大明万方的黎民。
  ……
  稍倾。
  张居正转过身,看向吕调阳四人。
  “刚才吾之谏言,四位可觉得有不妥之处?”
  次辅吕调阳想了想,道:“并无不妥,只是要说服太后,恐怕只能靠叔大费心了!”
  其他三人也都点了点头。
  此事的症结就出在李太后身上。
  若小万历一人,绝对没有这个胆量。
  而李太后与前朝官员很少说话,也就张居正与她的交流多一些。
  她大多数情况下,也听张居正之言。
  张居正将那三道巡察公文收起,拿在手里,道:“此事暂且保密,待明日日讲,我再向陛下进言。”
  说罢,张居正率先朝着大殿外走去。
  ……
  翌日一大早。
  张居正刚到内阁值房便接到内廷通知,皇帝偶感风寒,日讲取消。
  这显然是李太后的主意。
  她在等待张居正妥协。
  张居正缓了缓,朝着一旁的文吏道:“令殷尚书过来一趟!”
  “是,阁老。”
  随后,张居正坐在桌前,看了那三道巡察文书一眼,开始撰写谏言奏疏。
  ……
  约一刻钟后。
  户部尚书殷正茂快步走了进来。
  近日,殷正茂在为安置城外灾民而忙碌,兢兢业业,甚是勤勉。
  甚至还亲手搭起了帐篷。
  这让那些盯着他的言官根本挑不出半分差错,甚至觉得这与曾经传说中的“巨贪殷正茂”,完全不符。
  “阁老,唤下官来可是辽东二次赈灾之事?”
  张居正点了点头,道:“辽东比想象中要严重,当下又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我建议筹集价值一百万两的财物,赈济灾民。”
  “一百万两?”
  这个数额有些出乎殷正茂的意料。
  他本以为是一次修修补补的二次赈灾,五十万两足矣。
  没想到竟比首次的七十五万赈灾银还要多。
  一百万两,完全能撑得起辽东一年的军费,由此可见,那里的情况非常糟糕。
  “一百万两,没问题!下官立即去寻司礼监与工部分摊。”
  “你打算如何分摊?”
  殷正茂想了想,道:“户部出大头,拿六十万两,内库三十万两,工部十万两,若内库不愿,出二十万两也行。”
  张居正摇了摇头。
  “养实兄,稍后你将郭尚书和冯公公叫到一起,就称我有交待,工部拿十万两,内库可拿可不拿,户部有能力拿出九十万两!”
  “啊?”殷正茂此话不知何意。
  张居正接着道:“你说出此话后,冯公公定然不会同意,他会加价,他至少加到五十万两后,你再点头,少于五十万两,你便一文不要,切记,是我交待,内库可拿可不拿,一定要传达出此话。”
  “冯公公……那个……老貔貅会舍得出大头?”殷正茂不敢相信。
  他觉得让内库拿二十万两,都至少要耗费半斤唾沫星子。张居正微微一笑,道:“放心,你照做就行。”
  “好,下官依阁老的意思做。”殷正茂答应道,然后便离开了值房。
  ……
  屋内。
  张居正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他之所以笃定冯保会拿大头,乃是因他若称“内库可拿可不拿”,就意味着他对昨日之事非常气愤。
  李太后、小万历、冯保三人。
  最喜的是顾全大局的张居正,最不喜的是生气愤怒的张居正。
  顾全大局,是将大明江山扛在肩上的张居正;生气愤怒,是想撂挑子请辞的张居正。
  当下的大明朝。
  李太后与小万历躲在慈宁宫一个月,大明朝依旧能正常运转。
  但缺了张居正两天,京师朝堂可能就会乱翻了天。
  冯保害怕张居正生气。
  故而他定会用钱来补偿,暗示张居正,李太后与小万历在示弱,等待张居正顾全大局来和解。
  但是——
  张居正不可能妥协,他只想让内库多出钱。
  让内库吐钱不容易,故而能坑冯保一次就坑一次。
  张居正看上去正气凛然。
  其实在一些小事上,也会使用一些正人君子不屑于用的小手段。
  官场复杂。
  唯有大路小径都试着走一走,才能走得远,走得快。
  过直过正之官,往往难成大事。
  ……
  半个时辰后,户部衙门前厅。
  殷正茂送走来分摊辽东二次赈灾费用的冯保与郭朝宾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没想到,就说了两句张居正交待他的:内库可拿可不拿。
  冯保最后竟主动要求分摊六十万两白银,占赈灾费用的大头。
  一旁的工部尚书郭朝宾都傻眼了。
  惊讶的嘴巴里能塞下两个鸡蛋,甚至都怀疑殷正茂是不是用某种方式威胁了冯保。
  冯保的抠搜,内库的抠搜,在大明两京十三省外加边境卫所,那都是如雷贯耳的存在。
  有此开端。
  户部将会比往年轻松许多,功劳也会大许多。
  殷正茂感觉自己距离入阁又近了一步。
  ……
  午后。
  翰林院,编修厅。
  沈念坐在桌前,越想越不对劲。
  首先。
  今早小万历突然称感染风寒取消日讲,有些不对劲。
  昨日的小万历还是生龙活虎,面色红润,完全没有生病征兆。
  一晚上就卧床不起,让人难以相信。
  其次。
  沈念昨日见到有辽东急信送到了都察院,当日肯定会送到御前。
  依照惯例。
  今日一早,此信就应该出现在沈念桌前,由他抄录记注,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
  沈念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不知到底哪里不对劲。
  就在这时。
  一名内阁值房的文吏快步来到编修厅,道:“沈编修,张阁老请你过去一趟!”
  沈念迅速起身,阁老相请,自然怠慢不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