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宋悍臣 > 第215章 绝唱
  第215章 绝唱
  玉玲珑是不相信的。
  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
  再加上宋煊还要写那个三国演义,经营铺子,把他分成两半也做不完。
  “哪一年的发解试题目不难啊?”
  老鸨子感觉自己好受多了:
  “天下读书人那么多,考中进士的始终是少数,只不过从今年无法通过省试的学子也要重新再考发解试罢了。”
  老鸨子觉得大宋的官越来越多,可哪有那么多的位置呢!
  如何能够不继续加大科举难度呢?
  “我从真正见到宋煊后,便觉得他能考中。”
  玉玲珑对丁妈妈的话感到极为奇怪。
  可是一听到是丁妈妈的话,玉玲珑便按住了反问的心思。
  因为丁妈妈在看男人的事上,可是要比自己强上许多。
  宋煊也不在乎她们想的是什么,他怀里揣着沉甸甸的金锭从二楼下来。
  “十二哥儿他怎么这么快就下来了?”
  “是啊。”
  吕乐简当即站起身来,有些幸灾乐祸:
  “莫不是十二郎他想要行不轨之事,所以直接被赶出来了?”
  “不能吧。”
  祝玉觉得宋煊,可不是那么轻薄之人。
  他是不是看不上那个魁的姿色?
  可是祝玉觉得玉玲珑长得挺好看的。
  柳三变见宋煊如此快的下来,也是没料到,他自是迎了上去。
  “十二郎,方才那首词当真是好,整个大宋怕是写不出来比你这首词好的中秋词了。”
  面对柳三变的吹捧,宋煊也并不觉得是吹捧。
  自己那个未曾出世的大侄子,实力横压整个大宋。
  宋煊觉得也就是辛弃疾、陆游能跟他比试比试了。
  况且他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说这首词,那就是千古名篇。
  想要追上很难的啦。
  “那没事。”
  宋煊手里捏着折扇笑道:
  “今后他们中秋节念这首词便好,反正西昆体也是各种引用嘛。”
  柳三变忍不住笑出声来,果然是少年人。
  便是如此年少轻狂。
  一般人便是会谦虚一二。
  可宋煊根本就不来这种客套话。
  “十二郎,今后的诗词定会享誉整个大宋,明日我相信这首水调歌头便会传遍整个宋城。”
  “哈哈哈。”
  宋煊随即拱手道谢,这种事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呢。
  “对了,十二郎此番发解试可是有把握?”
  “有把握的!”
  柳三变再一次哑然。
  不过一想宋煊便是这样的性格,他也就不在纠结。
  于是柳三变便轻微颔首:
  “那便静等十二郎的好消息了。”
  “好。”
  宋煊颔首。
  随即奔着自己那桌过去。
  宋煊如此快的下来,也是让众人感到奇怪。
  “十二哥,我本以为你会在楼上过夜咧。”
  吕乐简丝毫不在意的打趣着。
  “人家头牌会随随便便爬上你的床吗?”
  宋煊哼笑一声:“简直是痴心妄想。”
  “哎呀。”
  “终于舒服啦。”
  吕乐简连忙笑嘻嘻迎宋煊过来:
  “你上楼那么一会,哥哥我还心生嫉妒,没成想你这么快就下来了。”
  宋煊随意的摆摆手:
  “你下次自己使了银子见她不就得了。”
  “那能一样吗?”
  吕乐简请宋煊坐下:
  “你都是写了首词上去的,我钱岂不是没面子。”
  宋煊见自己的凳子有些脏,想要弯腰擦了擦,随即怀里的金锭直接砸在吕乐简的脚上。
  “哎呦。”
  吕乐简只感觉自己的大脚豆跟踢了桌角一样酸疼。
  “宋十二,你拿什么东西砸的我?”
  宋煊把金锭捡起来,放在桌子上用红布擦了擦:
  “金锭。”
  “你哪里来的金锭?”
  王泰面露不解:
  “咱们出门前可都是说好了没带钱呐。”
  “哦,我懂了,莫不是吕乐简他说的不算数,你怕打他的脸,不让咱们进来,所以暗中带钱来的?”
  范详自是知道宋煊的“实力”,而且这也符合他一贯大气的作风。
  “不是,是玉玲珑给我的。”
  “不可能!”
  本来就因为疼痛而满脸通红的吕乐简,听到这话更是不相信。
  张亢也是一脸意外,觉得根本不可能:
  “咱们来这一般都是钱的,哪有从青楼这里挣钱的!”
  “更不用说还是头牌给你钱,难不成她想要养你?”
  张亢说这种话也是有例子可循的。
  倒是有一些读书人靠着青楼相好的给的资金当路费之类的。
  但张亢觉得学子就算考中了,也不会娶一个妓女上岸的,有良心的会给她赎身。
  没良心的就当不没有这种事,免得被人笑话。
  “绝不可能!”
  吕乐简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来。
  “就是,我也不相信。”
  王泰也是一脸郑重的道:
  “这金锭便是宋十二自己的,就如同范详所说的那样。”
  “怎么可能是玉玲珑赠与你的呢?”
  “对对对,险些让他给糊弄过去。”
  反正在场的人都表示不相信,是头牌玉玲珑主动给他的。
  宋煊摆摆手,又重新收好:
  “爱信不信,反正玉玲珑送的金子,我是收了,你们若是不信,回头有机会问她,揭穿我就行了。”
  王珪确实双方放光。
  他在东京也是生活了很多年。
  当然没有听过宋煊这类人物,能够从销金窟里一文钱不,还把金子拿出来。
  “天色不早了,也没什么意思,要不就散场了?”
  “也好。”
  韩琦今日来长了见识,又觉得此处也没什么意思。
  他现在一心都扑在省试上。
  要不然就算考了解元,无法通过省试,还得重新考发解试。
  王泰与吕乐简二人倒是想要再留下一会。
  宋煊也就不在管他,随即带着人出了门。
  张亢率先告别,他也有别的朋友顺便去拜访赏月。
  反正今夜足够热闹。
  各种灯笼整晚都点着。
  包拯缀在身后:
  “十二郎,方才真是那玉玲珑给你的金子?”
  “嗯,就是为了谢我方才那首词的曲子,让她唱的酬劳,我也没推脱。”
  “原来如此。”
  包拯表示受教了。
  他也是第一次听闻逛青楼不钱,反倒从青楼拿钱的。
  毕竟宋煊不是去那敲诈的。
  他们一行人返回书院。
  宋煊站在门口。
  自是目送他们这帮人远去。
  宋煊进了门,家里人也都出去了,就留下陶宏一个人看店。
  其实也不叫看店。
  今天直接歇业,家里留个人,就是避免有些贼偷惦记。
  “十二哥,你当真是从青楼里赚回来的金子?”
  一进门没有外人后,王珪终于憋不住心中的疑问。
  “当然了。”
  宋煊直接把金子扔给他,笑呵呵的道:
  “你也知道,咱们去的时候,我直接穿个衣服就走了,连个金叶子都没带。”
  王珪摸着手中的金锭子仔细瞧了瞧,又咬了下:
  “哈哈哈,金子当真不常见,是真的。”
  “送你了。”
  宋煊毫不在意的道。
  “啊?”
  王珪愣在原地。
  张方平也早就知道宋煊的性子。
  当年自己也是头一次见那么多金子,爱不释手。
  十二哥直接扔给自己两块,让自己拿回去。
  免得将来为官后忍不住诱惑,被别人贿赂。
  张方平当然不肯要。
  尤其是现在他有了自己舅舅的资助,在宋煊这里吃住,更不用担心什么了其他费用了。
  王珪是有些舍不得的,他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但是一想到自己在宋煊这里吃住连衣服都没短过,还有工钱,他还能练习武艺。
  再拿这块金子,王珪可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十二哥,我不能要,况且待到你中了解元后,我还有一笔钱入账呢。”
  “拿着吧。”
  宋煊已经到了二楼:
  “且好好感受一二,免得将来当了禁军,因为一点赏赐就去拼命,对金锭子去去魅。”
  王珪攥着手里的金锭,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今后自己去禁军里发展,十二哥他在文官里升迁,自己大抵是没机会给他拼命的。
  但是只要不是造反的事,自己今后一定帮他办了。
  王珪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手中的金锭捏的更紧了。
  随着宋煊睡觉,可是中秋佳节实在是太热闹了。
  自是有许多人都在传唱宋煊那首词。
  青楼那里的大部分人没有什么鉴赏能力,可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啊。
  “宋十二这首词写的真好啊!”
  “是啊。”
  “未曾想我宋城竟然出了这么一号优秀学子,就是不知道他的发解试成绩如何?”
  “定然能够上榜。”
  “否则如何对得上他写的这首水调歌头呢?”
  这其中自是夹杂了一些谣言。
  诸如宏泰坊老鸨子差人放出来的消息,宋十二与柳七为了头牌玉玲珑争风吃醋,写词之类的。
  倒是有不少人相信。
  毕竟他们传颂水调歌头的时候,并没有把开篇那些个字一起传唱。
  “啊。”
  贡院大门打开。
  晏殊忍不住伸个懒腰。
  毕竟这阅卷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宋祁早就知道了结果,宋煊他当真被晏知府点为应天府解元。
  此子运气也忒好了些。
  宋祁那天夜里已经派人把晏殊所做的中秋诗,传扬出去了。
  兴许早就该传唱开来了。
  毕竟晏知府的面子,大家还是要给一些的。
  “晏知府,诸位。”
  张亢站在门口,迎接众人。
  晏殊点点头,总觉得每次阅卷都跟坐牢似的。
  宋祁当即开口询问:
  “张推官,晏知府的中秋词传扬出来后,可是有什么人的诗词能够相媲美的?”
  张亢不明白宋祁为什么会提这个话茬。
  晏知府的中秋诗词?
  没听人传唱过啊!
  这两日都是宋十二他一人独占鳌头。
  “倒是柳三变与宋煊二人都写了一首中秋词。”
  听了张亢的回答,宋祁虽然并不觉得宋煊的诗词能够好上太多。
  但是柳三变在作词这方面,还是有着极高的造诣。
  就是全都是在烟之地传唱,并不为官场所接受。
  考了那么多次还是个落榜生,宋祁觉得柳三变这辈子都很难考上了。
  “哦?”
  晏殊倒是知道此二人的实力,连忙追问一句:
  “他们二人写的如何?”
  “如今宋城全都在传扬宋十二的那首水调歌头呢!”
  “水调歌头?”晏殊倒是来了兴趣,连忙开口道:
  “速速念与我听。”
  宋绶、苏耆等人都围过来,听着张亢念出来的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晏殊摸着胡须忍不住赞叹道:“当真是好词啊!”
  苏耆是给宋煊作为担保人的,他一脸惊奇的道:
  “怕不是从今后再有人难以做出超越宋十二的中秋词了。”
  宋绶早就领略过宋煊在诗词一道上的天赋了。
  所以此时他并不惊讶,而是笑呵呵的瞧着周遭一帮不可置信的同僚。
  宋祁瞪着双眼,张着嘴。
  他本以为暗中宣扬晏殊的中秋诗,待到阅卷出来之后,给领导一个惊喜。
  这样也有助于自己在仕途上更加进步。
  未曾想杀出一个柳三变也就罢了,还杀出一个更加令人惊艳的宋十二。
  就民间传颂度而言,就晏殊这种西昆体的大雅诗词,在民间实在是传扬不开来。
  还不如柳三变的那首词呢。
  现在宋煊这种水调歌头,横空出世,更是把他们俩打的溃不成军。
  “哈哈哈。”
  晏殊当即放声大笑,他早就知道宋十二才学优异。
  否则当年也不会一见如故。
  宋十二的名声越响亮,晏殊越发高兴。
  但是这个时候外面还站着不少前来打探消息的人,晏殊并没有当即宣布宋煊是第一名之类的话。
  反正现在还不到是放榜的时间。
  还需再等一会。
  但是此时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学子。
  就是为了站一个好位子,准备寻找自己在红榜上的名单。
  “千里共婵娟。”
  苏耆摸着胡须也是赞叹道:
  “这首词可太大气了。”
  “是啊。”
  宋绶也是连连颔首。
  宋十二这可璞玉终于藏不住要开始发光了。
  宋祁虽然觉得自己没有安排好拍马屁,但他瞧晏殊是真的十分欣赏宋煊。
  他便明白了,自己还需要与宋煊搞好关系。
  毕竟宋煊已经夺得解元,若是一路顺遂的话,兴许就能追上自己大哥连中三元的脚步。
  到时候,还真不好说些什么。
  宋祁本就比他大哥宋痒脑子活泛,否则也不会想法子拍晏殊的马屁。
  虽然这次没拍好,但至少让他确认了,晏殊对于有潜力的后辈是极为看好的。
  将来晏殊回到中枢任职,说不准就要提拔在应天书院考试考出去的学子。
  晏殊不怕宋煊名气大,就是担忧他不好好学习,浪费自己的天赋。
  真的从神童陨落了。
  神童不可能一直都是神童的。
  就如同陪着皇帝读书的神童,蔡伯俙三岁就中了进士,连白居易的最少年都无法与他相比。
  可晏殊觉得蔡伯俙便是真正有神童境界陨落下来的,只留下些许小聪明。
  但宋煊通过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他从来都没有跌落过神童境界。
  尤其是上一次发解试故意把他罢黜,更是狠狠的磨砺了他一把。
  如今的发解试解元,便是明证!
  宋煊是个能知耻后勇的,如今已然把自己磨砺的极佳。
  晏殊相信朝廷再一改革考试,定然能够助宋煊扶摇直上。
  省试第一。
  那也就是唾手可得。
  晏殊站在台阶上,望着那些射过来一道道期待的目光,明白是许多学子渴望进步的眼神。
  可是科举考试,并不是让所有人付出都能得到回报的。
  注定大批人都无法上岸,或者一辈子都在这里面打转。
  直到家里再也无法支撑的。
  “晏知府,要不要回去待一会?”
  宋祁觉得被那么多人注视着,总归是有些不妥。
  万一晏殊在还没有放榜时,便说出什么话来,被旁人给听去,总归全都是麻烦。
  “也好。”
  晏殊便直接回了贡院,自是拿起毛笔,把宋煊那首词写了出来。
  “兼怀故友。”
  苏耆摸着胡须笑道:“宋十二年纪轻轻,也有故友了?”
  “我猜应该是上一次应天书院入院考试时,结交下来的朋友。”
  晏殊当然不会大言不惭的往自己身上套这个故友的身份。
  他丢不起这个脸。
  更何况自己都要点宋煊的解元了,如何能传出故友的事来?
  顶多是当年他去请范仲淹出山,遇到了宋煊张方平他们两个小老乡,惜才之下,邀请他们来考应天书院。
  在之后,也不过是宋煊对书院有些资助罢了,那是范仲淹他们师徒之间的事。
  晏殊作为应天知府,还是极为克制的与宋煊交往。
  毕竟自己盼望着他能够连中三元,可也不会给人留下是故意点宋煊为解元的话柄。
  因为宋煊的实力就摆在那里呢!
  “宋十二他心野着呢,我听闻他小时候还去过东京,那一手特别的字体,便是模仿石刻而来。”
  宋绶倒是直接给宋煊拆了老底:
  “也不知道他小时候在东京结交了什么好友。”
  “这么多年过去,兴许早就断联了。”
  宋祁这才明白,他看见宋煊的字大不相同,原来根子在这呢!
  连宋绶都比宋浩了解宋煊。
  宋祁眉头微挑,心中暗暗思索:
  “看样子他们哥俩的关系当真是一般呐,连亲弟弟独特的字体是从哪里学来的,他一点都不清楚。”
  晏殊再三看这首水调歌头,忍不住赞叹道:
  “宋十二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我认为是历代中秋词中的绝唱,后人想要超越怕是难喽。”
  宋祁再次愕然的看向晏殊,他没想到晏殊会如此高的评价宋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