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825章 抽象远景具象化
  第825章 抽象远景具象化
  哪怕是这样,让卫东都没忘了自己的主菜是什么。
  这会儿也没形成那么复杂的酒桌文化。
  七点不到他能提前抱歉走人:“有领导题字的那家胡同卫生巾厂已经搬迁到郊外机场路园区,这会儿挺多人等著我过去开个会,就只能失陪了。”
  还是底气足,得到的都是一迭声有的是工作时间要打交道。
  但指定了那俩副食妹子明天就带著办事员到让卫东那边办公室去报到!
  总之就是雷厉风行的要把工作推动起来。
  让卫东一直瞄著伍曦猫著腰在角落不吭声的猛吃,自己喝了两杯茅子就指使他:“你要跟著去就开车。”
  这会儿普遍不当回事,还瞧不起他:“才几杯酒,都不能开车了?”
  还是骂骂咧咧的去开了。
  主要是好几个菜口味都跟他以为的不同:“这下我算是明白老平京都说皇上吃不到什么好东西了。”
  让卫东不知道这典故还得问。
  尤启立也非常拎得清,不会在这个时候自己留下来再跟套近乎。
  做著跟虞晓秋、汪志文他们都挺熟的样子,同行告別出来。
  迟疑下,看那漂亮得跟掛历画似的女秘书和瘦竹竿去开了让卫东那辆破布吉普,俩不声不响的青壮年跟著司机上了212。
  自己还是去坐让卫东的“大车”。
  反正看他也就带了个司机。
  然后开门上后排就被扑面而来的“土豪”之气震慑到。
  什么时候也没见过带电视和录像机的汽车吧。
  所以还得是跟见识有关,尤启立再厉害,始终没见过太多大场面。
  让卫东还促狭的伸手把电视打开,能收看微波信號的14寸彩电,立刻把字正腔圆的联播新闻展示出来。
  尤启立马上就像被施了定身术,正襟危坐的收看最高指示。
  对於信息流通极其狭窄的八十年代,联播新闻可以说是全国有脑子的聪明人能判断整个局势的唯一渠道,报纸都没这么强的时效性。
  从万商贸易行起,坐在屋檐下的背夫就非常熟悉尤启立的作风。
  再忙再乱,他也一定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这。
  包括他被抓那次都是这个时间点。
  伍曦没太注意这个头髮稀疏的中年男人,看著就像让卫东的办公室主任,抱个硕大的风琴包。
  关注罕见露出青年调皮劲儿的让卫东:“在你眼里,大学生比刚才那些个还重要?”
  平京这类直属单位就没有低配,主管部门更直接跳过市省级范畴。
  让卫东也是稍微喝了点:“嗯,这些都是体制內的按部就班,能把份內事做好就不错了,不指望也不可能有什么破天荒的成就,真雄才大略就不会盯著要我做了,他们不会吗,不过是盘算权衡好了利弊,选择最保险最大化的平衡点唄。”
  伍曦笑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玛德,这车比212还难开!”
  让卫东哈哈乐:“这时候知道我开车技术好了吧,嗯,大学生就像是从合资厂出来的越野车,底子已经摆在那了,热情又有衝劲,一切皆有可能,你说我是寧愿开辆切诺基,还是开这车?”
  伍曦的感受还是和普通人不一样:“我说呀,还是你眼光非凡,现在別人都在向市区向城里跑,只有你是朝著郊外去,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可不就出挑了。”
  八七年啊,所有乡下人都想农转非,当时商州的卫生巾厂招工不就跟疯了似的。
  上山下乡的知青已经中年了,更是拼命想回到城里。
  等工业化进程拉开,更是城镇化大潮,全都朝著城里挤。
  让卫东这会儿主动朝著郊区发展的身影的確独特。
  后面盯著电视的尤启立听到京片子终於抬头关注了下。
  还想说什么,几公里过来已经到了,只是刚拐过汽车厂夜市、高层宿舍楼,张嘴要调侃这楼呢,就看见眼前一片片的年轻人,干劲十足的蹬著自行车过去!
  明摆著就是朝原卫生巾厂那边去。
  连这里入夜已经开始热闹繁华起来的夜市、整洁大方的合资车厂大门都一掠而过。
  “臥槽,不是吧,这么多人?!”让卫东也看见了。
  路面都挤满了身影。
  上千是肯定,而且这都是室內挤不下才站在外面。
  全靠这年头非主干道车少。
  卫生巾厂本来就不大,当年胡同口的老四合院拆了部分修的街道工厂。
  现在咔咔的全拆了也就二十多米长沿马路,朝著胡同里十来米深,修了座占地两百多平米的三层砖混楼。
  很普通的粉刷装饰,朝街开著好几米宽的办事大厅那种捲帘门。
  连上楼梯步,都是侧面用钢架焊的临时工地风,主打个违章建筑绝对不长久。
  但二楼窗前硕大的立体字“平京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超级醒目,夜色中还打灯照亮。
  然后看见这边三部档次各异的越野车开过来减速靠边,所有人一边让开一边欢呼。
  让卫东示意伍曦把车拐到建筑侧面停放,麻辣烫藏在这边的钢架楼梯下,面积不大跟个沙县小吃似的。
  这边的老乡赶紧拿毛巾擦著手出来,问东哥吃饭没,平时没停车晚上就是把小桌子板凳在外面摆满。
  也是大学生们吃饭的食堂、宵夜的厨房。
  让卫东在楼后瞄了眼,二楼应该是办公室,三楼就是宿舍。
  好些在那边十八楼办公室上班的毕业生,晚上就临时住在这边,基本不用租房浪费精力时间,也没有牵掛,隨时可能开拔前往各地展开事业。
  所以还能看见几台窗式空调机掛在后面。
  满意没亏待这边的人手。
  那个受过伤的女篮运动员继续转做这边的保安,仗著一米九几的魁梧身材展开手臂一挡,就给让卫东挤出条路。
  让卫东还给她炫耀:“我们南方那边球队找了个旗老外,一场比赛可以扣二三十个篮,拉杆暴扣说来就来!”
  边说边比划,女篮姑娘笑得憨厚:“那肯定是高手!”
  其他人就更加热烈,认识的都自豪介绍看看我们老大多接地气,就爱好个打球。
  看著也和大学校园那些同龄人没什么区別,黑t恤、牛仔裤。
  但跟在他后面同样穿著的汪志文,如似玉的白衬衫、黑筒裙秘书,以及龙行虎步的伍曦、尤启立,还有护在最后面的俩道士。
  油然而生大佬感。
  尤其等大厅里面成批穿著整齐的衬衫、西裤白领样公司成员展开迎接。
  气势就更足了。
  让卫东也不虚头巴脑,就站在门口,正好室內挤满的人可以朝外看,已经站满人行道,挤到街面的也可以仰头看见几级台阶上的他。
  “大家好,我是东升贸易的总经理让卫东,我们从爱克斯相机打响第一枪,伴隨凯旋胶捲、喜利来休閒服、爱克斯电脑、飞燕卫生巾朝著全国销售,建立起我们遍布全国所有省市地区的三十家分公司,一百四十二家销售公司,现在全国各地拥有超过两万名员工,急需大量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加入我们去征战四方!”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光是拿出来的这几个品牌產品,就绝对是目前国內知名度很高的存在。
  绝大部分都是在校生的年轻人,全都鼓掌欢迎。
  这会儿都还很淳朴简单的大学生们,大多还穿著旧军装、老头衫、海魂衫和白衬衣。
  对总经理这个职务就已经很景仰,加入东升销售做过兼职的更特別卖力用掌声表达心情。
  结果让卫东非常务实:“因为我们涉及到的商业项目非常多,所以会连续几天按照不同类型来分別讲,怎么去做,怎么参与,怎么实现自己的价值,主要类別是……”
  还回头看了下,虞晓秋连忙聪明的把自己记事本递上。
  让卫东才能想起当时隨便写的十二个大项,顺口吩咐她。
  秘书立刻指挥把办事大厅里的两三米宽的黑板搬出来,就那么竖著靠在门口墙边。
  又有人拿过小本,把这些大项誊写到黑板上。
  让卫东已经开始:“我会挨著每天两个项目的讲解,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琢磨,怎么跟自己的专业、爱好、特长联繫起来,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时候很流行在言语间加上语录,对这句教员的词更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
  但都没有这一刻,让人觉得鸡皮疙瘩都战慄起来!
  “国內销售、外贸、汽车、电脑、电器、服装、半导体、酒店、房地產建设、商场超市、体育,码头船舶”。
  被人苍劲有力的用黑板报字体,书写到旁边,就好像在所有人面前喊了芝麻开门。
  看到的不是金光闪闪宝藏,而是无数条豁然开朗的前途!
  到水深浪急的地方去衝杀搏击,那激起的浪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头,也挡不住我们的雄心壮志!
  无数高校创业者后来回忆起这一刻,都说弄潮儿这个词具象化的呈现在眼前。
  从此无怨无悔的跟隨让卫东扎进海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