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862章 荣耀状态下的个人表达
  第862章 荣耀状态下的个人表达
  快到稀里哗啦的在后面一个月时间里,就把四部电影全部上映了!
  王鑫导演的戏就这特点,每部投资就这么几百万,多耽误一天都多少钱。
  现在发哥、周星星、粱嘉辉都不拿片酬拿分成,成本就更压得住,宁愿把场景做得更好点。
  也不耽误时间在精雕细琢上。
  那部《篮网情深》不是他导的而是监制,甚至能明显的看到什么旗电影的痕迹,感觉就是抄袭的什么好莱坞运动题材电影。
  换个导演绝对会觉得侮辱了自己的名号,对不起导演这个神圣的艺术创作身份。
  这货没有,怎么赶紧拍完交货,接着拍下部戏才是重点。
  而且所有目的都是怎么迎合观众怎么来,尽可能票房大卖。
  老板观影后三天,《赌神》就在hk地区全面上映。
  合胜全体上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把五六款彩印的《赌神》海报,贴满了hk大街小巷!
  甚至河沙文那边都纠集起一帮老乡,按照两张一块钱的价码,到处刷满海报,尤其是在他们熟悉的南亚聚居区。
  这也造成以前基本不看港片的南亚民工,都罕见的成群结队走进影院。
  挟发哥现在无与伦比的票房号召力,开画第一天就过了四百万!
  然后报刊上登出全版海报:赌神一出,谁与争锋!
  全港近三十家电影院纷纷加开“午夜场”和“凌晨四点场”。
  就几乎全港电影院从早到晚每场都排了这部片,还不够,连半夜都新开来给人看。
  在电影票普遍十多二十港币一场的年代。
  一座城市就有几十万观众走进影院。
  堪称奇迹。
  报纸上当晚便开始出现各种观影鼓吹:
  “没有几部商业片敢于让男主角大部分时间都在演白痴,发哥扮演的赌神有一多半的戏都是在演傻子,但傻子只要一回到赌桌面前,吃了几块巧克力就能神威犹在,这样炉火纯青的演技只有发哥可以称神!”
  “电影的主角,无疑,显然,绝对,必须是发哥。这个男人,是造物的恩宠,天生的明星,天生的演员,耍得了酷,卖得了萌,帅的一塌糊涂。”
  “本来睇见又是王鑫的烂片,那个死胖子,银幕上出现时永远都是一副贱男的模样,不过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对它的电影趋之若骛,好吧,他是天才。”
  就显着这部戏要是没看,都是自己多大的损失了。
  第二天更多人走进影院,530万!
  同时马坎那边也开始上映。
  到处都在感叹,发哥凭借《英雄本色》翻身之后,再次靠着《赌神》封神。
  彻底改变了在hk影视圈的地位。
  他不再是那个被各种裹挟着拼命拍戏的演员,隐隐然带着王者气度,开始在蜂拥而至的电视采访面前谈论自己从来不赌博,拍这样的电影也是告诫大家赌到最后都是一场空,更爱好篮球,更想帮助所有hk的年轻人通过健康积极的体育运动,拥有阳光灿烂的明天。
  这会儿的hk影视圈接受采访,还没这么都是zzzq,基本都是那种家长里短的很接地气。
  譬如粱謿伟和小倩被各种采访包围时,肯定被各种打听你们是不是情侣,这俩都东拉西扯的发哥家狗子怎么,篮球馆的鱼丸面好吃。
  发哥已经把二三十年后,好莱坞那些大腕影帝才有的范儿立起来。
  偏偏观众们看了还觉得就应该是这样!
  那就再去看看电影,看看篮球……
  浑没想到这是在给他后面的篮球电影做铺垫。
  到处的报纸都在宣扬看第二遍、第三遍,电台、电视台都在津津乐道的谈论电影里每个细节……
  为了这部戏,姜佳玲特意跑电台各种联络安排,蓉姑去tvb争取采访机会。
  全方位烘托热度。
  于是十天hk本地票房突破三千万!
  在只要过千万就肯定赚钱,两千万算火的八九十年代港片里,三千万基本锁定年度票房前三。
  结果十五天四千万,甚至已经超过了之前《英雄本色》的票房纪录时。
  好多hk市民才惊觉这是比《英雄本色》还好看的电影吗,去看看……突然推出《篮网情深》,还是发哥主演!
  其实整个八六到八七的这一年多都这样,每个月都有发哥的新片上映。
  各家电影公司完全不在乎是不是在过度消费发哥的票房号召力,疯狂拍摄上映。
  真的,换个演员一年上映十来部戏,银幕形象准保已经崩了。
  这就像演员热衷于上综艺赚钱一样,混脸熟高曝光度绝对能吸引大量观众的好奇观看,但演员应有的那份戏剧之外神秘感就没了。
  观众已经非常熟悉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好比周围熟人朋友再演戏,就很难被当做戏剧角色代入感。
  这种疯狂密集上戏毁掉的演员数不胜数。
  但发哥居然挺过来了,上两千万的就有四五部!
  现在更有四千五百万票房的超级大赢家握在手中,听闻他新拍了篮球题材的电影,影迷纷纷入场。
  然后全都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港片?
  但又确实饱含了港片那种浓烈街头气息,乍一看甚至有点像什么黑帮片。
  瘸着腿的“小马哥”嘛。
  年轻时候断了腿的前篮球运动员,最后落魄到只能在地下车库洗车、吃盒饭。
  仿佛都让人以为他要大杀四方了。
  接下来却不是大哥找他去复仇,而是看见几个街头小子打球,回想自己最纯粹的少年时代。
  闲极无聊的开始召集这帮家伙练球。
  虽然行动不便,但千万次肌肉记忆的结果,让他在三分线外依旧百发百中,收服了本来桀骜不驯的街头小子们。
  故事这才沿着内部不团结打架斗殴、嫖赌毒的焦头烂额,到年轻人对梦想的追求,夹杂音乐、篮球,最后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美式套路展开。
  利用配乐的海边晨跑镜头,拳拳到肉的比赛中汗水四溅撞击,迅速演绎出让人热血翻涌的口号,去直面hk当下那些残酷的现实……
  电影中甚至调侃了《英雄本色》,小马哥拿起枪去大杀四方的镜头画面,在这部戏里不过是场梦。
  每个人都想这样快意恩仇,肆意杀戮,可现实是必须按照社会规则去生活。
  还是那句话,看清生活的残酷本质真相,依旧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人,才是英雄。
  电影人首先还是文化人,连王鑫这样的家伙,刚入行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个文艺青年。
  他不亲自导演这部戏,就是怕自己又噼噼啪啪的拍成了那套赚钱戏。
  但找来的导演硬是把这部戏演绎成了勇敢者内心的史诗,也唯有发哥可以不用画外音,就能演出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独白。
  总之谁都没想到,发哥会在演了这部戏之后,就停下已经疯狂一两年的拍片脚步。
  第一天的观众甚至有点失望,完全不是大杀四方的爽嘛,这都演的什么文艺片路数啊。
  两百多万的票房,在别人肯定是喜不自禁的好成绩,对发哥来说则属于看在他面子上换来的勉强及格线。
  他这一年也出了几部烂片,而且是喜剧片、爱情片、枪战片、恐怖片什么都演过。
  观众其实也知道他不是每部戏都叫好又叫座。
  但现在都会来捧捧场。
  感觉这部戏也就是这类了。
  没想到第二天开始报纸、杂志甚至各种专栏作家才开始铺天盖地的谈论这部戏,对当前hk年轻人有什么影响。
  绝对不是买的枪手,更不是钱请人吹嘘。
  而是在hk这个文化人比例相当高的城市,得到了一大片共鸣。
  甚至在反思之前我们的电影到底给年轻人传递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文化人嘛,最擅长摆出这种浊世清流的高姿态了。
  甚至把这部电影誉为:发哥作为电影人在最荣耀状态下的个人表达。
  意思就是他拍《英雄本色》之前还处在迷茫自己到底要怎么才能红起来的阶段,等这一两年疯狂拍片,死一边拍都有一两千万票房打底之后,直到这部商业化的巅峰之作《赌神》终于让他达到了红起来的巅峰。
  终于开始表述自己的内心。
  把让卫东和发哥笑死掉,他有屁的个内心表述。
  的确是想给年轻人们表达下篮球可以是青春释放和人生攀登的工具,哪有这么深的想法,还连带对自己的职业人生都开始反思了。
  但真的把票房拉到了四五百万的日报数。
  在十来天后,还是把票房攒到了两千万,这个票房数字对这类文艺片绝对不少,而且各方都在喊这部戏要成为明年hk金像奖的有力争夺者。
  让卫东和发哥就有点商量了:“要不真的让你来当这个教练,你去奥运会上露脸,反正实际上的具体事务还是旗来的教练团队做,你也趁机放假休息这大半年,带着球队去全世界旅行。”
  之前就很想出去到处走走,感受人生旅行而不是只能日复一日拍片的发哥惊喜半秒就答应了。
  但走前还是想看看粱嘉辉的《棋王》和周星星的喜剧片能反响如何。
  起码到这时候,电影公司已经靠发哥的两部戏赚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