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199章 考察婆罗洲,忽悠英国佬
  第199章 考察婆罗洲,忽悠英国佬
  1906年8月1日,李奇维带着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三人,在李三的护卫下,乘坐英国的商船,前往婆罗洲。
  如今正好是暑假时期,李奇维便想着去婆罗洲考察一番,顺带让自己每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他提前联系好了李启国,以教育考察团的名义,二人相约8月5日,在婆罗洲北部沙捞越的古晋汇合。
  时速达到25节的高速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南海上,飞驰前进。
  这里的景色和欧洲的北海截然不同,让李奇维等人心旷神怡的同时,又带着一丝亲切感。
  他在给几人科普目前婆罗洲的情况,方便后续来此处发展。
  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和沙巴,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并没有派人直接管辖。
  这两处都是由和英国相关的两个势力掌控。
  1881年,英国商人登特,在沙巴成立了英属北婆罗洲临时协会有限公司。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全占领如今的沙巴地区。
  1888年,沙巴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领,直到现在。
  而沙捞越在历史上曾属于文莱。
  1841年,英国人布鲁克因为协助文莱苏丹镇压叛乱,而被任命为沙捞越的总督。
  结果第二年,布鲁克就宣布沙捞越脱离文莱独立,成为布鲁克王朝,并且王朝还得到了英国、美国的承认。
  而布鲁克本人也成为了第一任王公,他是英国人,当然不敢自称国王,否则就是对英国大不敬。
  这也得益于他英国人的身份,要是华人这样做,英国人早都派军舰来镇压了。
  后来在英国的帮助下,布鲁克王朝版图迅速扩展,形成了今天的沙捞越。
  如今的第二任布鲁克王公是布鲁克的侄子,查尔斯,于1868年继位。
  而文莱也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名义上还是苏丹国,但是国家的内政、外交、国防等大权都在英国人的手里。
  面积也从原来拥有整个婆罗洲,到如今只剩下区区5000平方公里,也就是后世文莱的版图。
  而婆罗洲的南部,也就是如今荷兰的殖民地,主要是高山和原始森林,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
  里面生存的都是一些原始部落的人,还没有开化。
  因此南部远远比不上北部的繁华,北部也是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当李奇维介绍完婆罗洲的历史后,何育杰等人不胜唏嘘。
  不论是兰芳共和国还是文莱,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尊严。
  兰芳鼎盛时,占据婆罗洲的五分之一,而文莱鼎盛时,更是几乎占据整个婆罗洲。
  而如今,两个国家,一个灭亡,一个只剩下巴掌大的地方,还变成其他国家的殖民地。
  简直用凄惨都不足以形容。
  8月5日,李奇维几人所在的轮船平安到达古晋,在李启国的接待下,成功进入城内。
  古晋是沙捞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地处沙捞越的西部,离海岸线只有35公里,有“水上之都”的美名。
  直通南海的沙捞越河穿城而过,将古晋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边是古晋的中心,英国殖民者建立的各种建筑,都在这里,这里也是古晋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
  目前古晋有约20万人口,其中单单华人就有5万,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现任王公查尔斯,曾在《沙捞越宪报》上公开发文称:“没有这些华夏人,我们什么都做不成。”
  查尔斯在担任王公期间,亲眼目睹了华人的经商能力,和开垦荒地的吃苦耐劳精神。
  和华人一比,当地土著简直蠢的和猴子没有任何区别。
  查尔斯深刻体会到,要想让王国繁荣昌盛,就必须大批引进华人来发展农业和商业。
  为此,他在1874年,在《沙捞越宪报》上刊登了华人移民的消息:
  “毫无疑问,婆罗洲未来只有依靠华人才能发展。”
  “因为他们对于贸易的热爱,是一个国家开发的最珍贵的资源。”
  紧接着,布鲁克王朝出台各种政策,吸引华人移民。
  比如,国家出资报销所有来古晋的老板和苦力的船费,给拓荒者99年租期的土地使用权。
  查尔斯还和当时古晋首富,潮州人刘建发签署合约,引进潮汕地区农民到沙捞越来开垦种植甘蜜与胡椒。
  所以,1871年古晋的华人还只有3000多,到了1900年,就已经达到了45000人。
  如今,更是超过了5万人。
  然而,即便有如此多的华人,整个古晋却连一个像样的华人学校都没有。
  虽然以前曾经有过一两所,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了。
  一方面是因为,此刻来古晋的华人基本大多数都是务农的,他们并不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连温饱都还没完全解决,谁又有心思去上学呢。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别说古晋,就连清朝还没普及教育呢,这样一个不毛之地,怎么可能更好。
  而且英国殖民者可不是什么大善人,会免费教授华人知识。
  他们想的是如何压榨华人的财富,一个两个都通过教育开化了,还怎么骗。
  这就导致,古晋虽然华人众多,但连小学都没有,更别提大学了。
  一切都要等到辛亥革命成功后,情况才逐渐好转,各种新式学堂在南洋也开始建立起来。
  当李启国把这些信息讲出来后,何育杰三人顿时心凉了半截。
  说好的南洋华侨百万,只要振臂一呼,都是嗷嗷待哺的学子呢?
  这心理落差也太大了。
  清朝随便一个县,恐怕都比古晋要好百倍。
  李启国也是无奈:“这也是为何我想请李校长出马的原因。”
  “换做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在古晋办好教育。”
  “但是不办又不行。”
  “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干一辈子的种辣椒,给洋人当苦力吗?”
  “如今整个南洋都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更不用说有名的大学了。”
  “我父亲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以婆罗洲为核心,大力发展教育。”
  “因为沙捞越的查尔斯国王,算是对华人比较友好的外国人了。”
  “在这里办教育,我们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也最有希望成功的。”
  “给南洋百万华侨一个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希望。”
  李启国讲的情深意切,就连李奇维也深受感动。
  以对方的家世,完全没有必要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李启国的父亲,还有他本人,却就这样做了。
  李奇维知道,这父子俩绝对没有任何私心,就是抱着很朴素的价值观:希望南洋华人生活的更好。
  所以,即便条件再艰苦,李奇维也不怕。
  无数华人缺少的不是金钱、不是人员,而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只要有一个人带头,以海外华人勤奋进取的精神,李奇维相信,他一定能带领众人,创造出一个奇迹。
  “各位,不必灰心和失望。”
  “万丈高楼平地起。”
  “路虽远,行则将至。”
  “在我李奇维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困难二字。”
  “我会让南洋所有华人知道,我们华夏人能做成任何事!”
  李奇维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李启国和何育杰等人精神一震,被他的气魄所感染。
  瞬间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没有学校那就建学校,没有老师那就招老师。
  李启国激动说道:“李校长,您真是所有南洋华侨的大英雄。”
  “别别别!”李奇维连忙否认三连。
  这个李启国哪里都好,就是夸人太肉麻了,可能这就是人家成功的秘诀吧。
  “信心要有,但也要正视困难。”
  “李兄,我要提前告诉你,古晋建学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长计议。”
  李启国连忙点头,“那是肯定的,我理解。”
  “南洋华人几百年都挺过来了,不在乎这几年。”
  于是,在李启国这个地头蛇的带领下,李奇维几人参观了古晋的各个区域。
  古晋城内河渠纵横,绿水悠悠,各种小船穿梭其间,船上载着橡胶、椰子、特色水果等等。
  李奇维等人就坐着小船浏览整个城市。
  这时,李奇维忽然指着河对岸一处地点说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李启国等人朝他指的地方看去,那里环境优美,是一块山坡地,正好能远眺沙捞越河对岸的国王府。
  “那里是凤山寺庙,是十几年前由沙捞越的福建帮建造的。”
  “那帮福建人在这里非常团结,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李启国解释道。
  李奇维点点头,那个地方他很喜欢,未来可以考虑建学校。
  游览完毕后,李启国又带着几人,来到了国王府,准备与王公查尔斯见面。
  这就是有地头蛇的好处,不然要是靠李奇维自己,指不定要多少功夫才能摸索清楚这里的情况。
  作为沙捞越国的统治者,查尔斯已经当了接近40年的沙捞越王,在这里,他可谓一言九鼎。
  当然,一切都靠他背后的英国撑腰,不然早就被推翻八百回了。
  所以,查尔斯这个沙捞越王其实就相当于总督,只不过从政治上考虑,英国同意给他个王位。
  国王府是典型的英式建筑,坐落在古晋的中心地带,在古晋是最气派的建筑了。
  而且这里靠近河流,万一发生什么不可掌控之事,查尔斯直接坐船就能走,攻守兼备。
  李奇维的到来受到了查尔斯的欢迎。
  今年63岁的查尔斯毫无老态,精神矍铄。
  他没有盛气凌人的倨傲,反而非常和气,微笑着说道:“你好,布鲁斯博士。”
  “你的大名我可是听说过的。”
  “我在英国的好友们,告诉我伱的信息时,我是非常吃惊的。”
  “什么时候,清国竟然出现了你这样的天才。”
  李奇维也笑着回道:“你好,查尔斯陛下。”
  “感谢你的夸奖。”
  他的称呼让查尔斯非常开心,于是态度更好了。
  “布鲁斯,你的来意,李已经全部告诉我了。”
  “说实话,我非常支持。”
  “我的国家竟然连像样的学校都没有,作为国王,这是非常失职的。”
  “华人是这里最优秀的人种,为了王国的发展,我需要更高质量的华人,所以教育势在必得。”
  李启国和何育杰等人非常激动,这个老国王也太好说话了吧。
  看来他们接下来的工作会很顺利。
  然而,李奇维却是淡定平静,他可不信查尔斯会这么好心。
  期待殖民者善良,不如期待他们明天就灭亡。
  果然,查尔斯突然画风一转,说道:“但是,你也知道,沙捞越国是一个小国,资源匮乏。”
  “国家已经无力在教育上拨款太多。”
  “就算你们是自筹经费建校,但那需要各种配套,土地,行政管理,基础设施,等等。”
  “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为此,我也在愁。”
  “布鲁斯,你从清国来,肯定知道亚洲的情况,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
  好家伙,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别说李奇维,就连何育杰也明白了,这不就是交保护费吗?
  说的那么好听,还配套基础建设。
  欧洲人抢钱果然有一套。
  然而,李奇维却笑了,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查尔斯陛下,你说的非常正确。”
  “我在国内正好还有一些公司产业。”
  “我认为沙捞越这个地方非常好,环境优美,政治清明,劳动力充沛。”
  “我准备把国内的公司全部搬到这里来。”
  “我也想为沙捞越国出一份力。”
  这一下,查尔斯彻底坐不住了,他本来只是想捞一笔,现在可不同了。
  要是对方把公司搬来,那岂不是有源源不断的税收了。
  与之相比,什么建学校都是小事了,你爱建就建吧,随便建多少。
  接下来,双方又对税收的标准进行商议。
  一个是国王,一个是大科学家。
  两人就和菜市场大爷一样,不停的讨价还价,商业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最后,李奇维同意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
  那就是他的公司需要缴一个最低税,哪怕公司干倒闭了,也得交这个钱。
  但是若公司正常盈利,那就正常按照比例缴税。
  李奇维假装肉疼地接受这个条件,让查尔斯以为占到了很大的便宜。
  查尔斯是拿捏住了李奇维,知道对方是特别想在这建学校。
  他以为自己站在了第二层,殊不知,李奇维是站在了大气层。
  这下李奇维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国内的产业,全部搬到婆罗洲了。
  之前在国内,有各种掣肘,然而在这里,公司就可以放开干了。
  至于税收什么的,李奇维看着查尔斯,内心冷笑道:“我就看你的布鲁克王朝能坚持几年。”
  “到时候连本带利都给老子吐出来,那是我科学之城的财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