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221章 经典物理学应该被抛弃吗?
  第221章 经典物理学应该被抛弃吗?
  李奇维的演讲赢得了会议室内所有人的掌声。
  大家全是发自内心地认同。
  李奇维用他那无与伦比的物理直觉,和高瞻远瞩的物理视角,深深征服了所有人。
  此刻,在场的大佬们好像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布鲁斯之所以六七年都没有新的成果,不是因为他在荒废时间,或者灵感消失。
  而是以他聪明绝顶的天才程度,堪称物理学第一天才,都需要接近10年的时间,或者更久,才能完成。
  广义相对论到底是何等的恐怖如斯!
  这一刻,大佬们已经开始无限期待它面世的那一天。
  绝对会在物理学界引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震荡!
  一个能比肩牛顿的天才,竟然还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相对论惊才绝艳的程度,注定会超越所有人的想象极限。
  不过,相对论几乎算是李奇维的独角戏了,也只有爱因斯坦能在旁边喝喝汤。
  所以在场的人,不会去深入讨论。
  他们看重的是李奇维提到的,以原子研究为核心,创造的一门新理论。
  这完全是一个不输于相对论的成就。
  而且目前看,李奇维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并没有领先同行太多。
  同时,大家也对他的胸怀广大,感到敬佩。
  明明已经有了具体的方向和思路,对方完全可以不提出来,自己默默研究。
  等到有成果后,再公开发表。
  但是李奇维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公布于众,让所有物理学家都能参与这场物理盛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奉献精神!
  伦琴、普朗克、瑞利勋爵、汤姆逊等大佬,现在再也不敢把李奇维当成小辈看了。
  对方已经完全成长了起来,有了自己的坚守和人格魅力,自成一派。
  在学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存在了。
  甚至,单论学术水平,他们还需要仰望。
  这时,维恩突然问道:“布鲁斯,虽然你用量子论解释了黑体辐射问题,但是你知道黑体辐射背后的故事吗?”
  维恩刚问完,伦琴、瑞利勋爵等老一辈物理学家,忽然想到了那个时代,他们好像猜出维恩要问什么了。
  李奇维看着维恩,恭敬地说道:“我还年轻,请教授详细说说。”
  维恩半是怀念半是严肃地说道:“五十多年前,当时的物理学家们发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铁制物品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比如冬天取暖,用铁棍拨动木柴,铁棍在火焰加热下,就会发出光。”
  “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颜色从红色,变成黄色,最后变成蓝色或白色。”
  “后来,物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哪怕是不同的材质,只要它们的温度相同,发出光的颜色就一样。”
  “并且不管这个材质物品做成什么样的形状,都不影响它的发光情况。”
  “当时,德国的基尔霍夫教授,对这个现象非常感兴趣。”
  “他本身又对光谱学有非常深的造诣,于是他就想搞清楚原理。”
  “他知道物体受热发光,是因为向外辐射了光和能量。”
  “于是,他想做实验测试,物体的温度,和它在光谱各个频率下的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分别将物体加热到不同温度,测量其发射出的不同频率的光,计算每种频率光的强度。”
  “这就是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辐射光谱的能量分布情况。”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课题。”
  “因为物理学家一旦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反向测量出物体的辐射光谱情况,去推测物体的温度。”
  “比如,可以测量铁水的辐射光谱,然后就能倒推出铁水的温度。”
  “甚至可以测量太阳的辐射光谱,就能推导出太阳的温度。”
  维恩讲到这里后,立刻引起了一阵小范围惊呼。
  年轻一辈没想到黑体辐射问题,还有这样的故事。
  李奇维也是非常感慨,物理学家们果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批人。
  恐怕基尔霍夫正是因为研究了辐射的能量分布,然后又接着深入研究了焰色反应的光谱谱线分布。
  仅仅通过分析地球上物质的性质,就能知道离地球无比遥远的太阳的组成和温度。
  宇宙的神秘在这一刻,显得不足为惧。
  难怪那些欧洲的富豪和贵族们,喜欢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与这种伟大的成就相比,他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和地位,显得那么索然无味,不值一提。
  女仆妹妹哪有太阳好玩。
  这时,维恩接着说道:“基尔霍夫教授为了从理论上研究物体的辐射能量分布,他必须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模型。”
  “这个模型不反射任何电磁辐射,它发出的光,都是它自身发出的。”
  “这也是黑体的概念。”
  “但是自然界并不存在完美的黑体。”
  “所以,基尔霍夫教授想了一个妙招,他要人工打造一个黑体出来。”
  “他制造出一个表面开有一个小孔的空心球,球的表面是绝热层,里面是能吸收电磁波的材料。”
  “如果光从小孔射入,则会被里面的材料完全吸收,不发出辐射。”
  “外面的热量也被绝热层挡住。”
  “这样一来,只要我们给小球通电加热,则它发出的辐射一定就是它本身的辐射了。”
  “自从这个模型被提出后,立刻就受到了物理学家们的青睐。”
  “往后的几十年,很多人研究黑体辐射问题。”
  “大家都想找到一个公式,能够完美描述黑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强度与光谱的关系。”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我发现了短波区域的辐射公式,而瑞利勋爵发现了长波区域的辐射公式。”
  “但是这两个公式,都无法与实验数据完美匹配。”
  “直到布鲁斯和普朗克的量子论被提出,才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等到维恩说完黑体辐射问题的故事后,玻尔这些小字辈听的如痴如醉。
  这些故事,在物理课本上不可能看到,他们只会单纯学习那些公式而已。
  但是这些故事,才是物理学的底色和基础,是培养物理思维的最佳素材。
  死记硬背公式,无异于买椟还珠,舍本逐末,落了下乘。
  同时,玻尔庆幸,要不是参加这种高级别的会议,这种知识背后的故事,他永远也听不到。
  就连李奇维也被维恩的故事所吸引。
  这个故事完美展现了物理学家是如何做研究的,堪称典范。
  发现日常中的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假设,试验验证。
  看似简单的逻辑,却包含了无数先贤的努力和汗水。
  李奇维知道,维恩教授不可能单纯就是想讲个故事而已,他一定有深刻的目的。
  果然,这时维恩继续说道:“布鲁斯,我和大家说这个故事,不是想炫耀我的成就。”
  众人哈哈一笑。
  “而是我在听完你对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解释后,心有所感。”
  “我担心这种说法提出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或学者,会放弃学习经典物理学。”
  “因为经典物理学有明显的错误,和不可解释的现象。”
  “那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学习更先进的相对论和量子论。”
  “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去研究经典物理学了。”
  “但是,基尔霍夫教授,正是因为对经典物理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才发现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之处。”
  “这说明,经典物理学的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殆尽。”
  “我不希望它会成为历史。”
  “布鲁斯,伱认为经典物理学应该被抛弃吗?”
  哗!
  当维恩的最终问题提出后,在场的人才终于明白他讲故事的苦心。
  这就是老一辈物理学家对经典物理学的情怀。
  维恩教授在提出维恩辐射公式后,就再也没有什么重大的成果了。
  最近十年来,层出不穷的物理理论和现象,让他眼缭乱,甚至产生了一种挫败感。
  他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被年轻的物理天才给抛弃了。
  他突然体会到当初开尔文勋爵,明明德高望重,是物理领域的权威,为什么会答应布鲁斯一个毛头小子的赌约。
  想来,他也是被x射线、放射性、电子等发现刺激到了。
  他需要年轻人的思想,年轻人的热血,让自己永远保持对物理的敏感度。
  李奇维对于维恩教授肃然起敬。
  他敬的不是维恩一个人,而是对方代表的一个群体。
  是他们,建造了物理学大厦的前三层。
  即便现在这三层开始出现了裂缝,但也不能否认建造者的功劳。
  更不能否认前三层的重要性。
  没有这前三层的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不可能出现。
  李奇维坚定地说道:“维恩教授,我理解你的意思了。”
  “我虽然划分了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并且还指出了经典物理学的几个裂缝。”
  “但这绝不代表我就否认了经典物理学的价值。”
  “虽然我认为狭义相对论已经推翻了牛顿力学和时空观,当然,现在大家都还不承认。”
  众人会心一笑。
  “但是,我绝不会认为牛顿力学就没用了。”
  “在处理日常的各种力学问题时,牛顿力学依然是最适用的理论。”
  “因为宏观低速下,根本用不着相对论。”
  “同理,虽然现在有很多新的物理现象被发现,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
  “但这不代表它们就没用了。”
  “不管是有线电话,还是无线电报,它们都是基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
  “它已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世界。”
  “老一辈物理学家不会被抛弃,他们的成就会永远被后人铭记。”
  “而我们年轻一辈的职责,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为物理学开辟更广阔的未来。”
  “就如牛顿说的那样:我比别人看的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说着,李奇维看向场内的老一辈们,他掷地有声地说道:“而你们这些前辈,就是我们的巨人。”
  “经典物理学就是现代物理学的巨人。”
  “经典物理学不应该,也永远不会被抛弃!”
  轰!
  会场内再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李奇维的这一番言论,将会让老一辈和年轻一辈同时喜欢上他。
  他的情商简直和他的智商一样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