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258章 拒绝爱迪生,初见康普顿
  第258章 拒绝爱迪生,初见康普顿
  李奇维的演讲结束后,观众们有序退场。
  但是他还不能直接走。
  伍德罗嘱托理查森,接下来带着李奇维参观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系。
  双方交流学术和教学经验等等。
  迈克尔逊、密立根等人,则准备离开。
  不过他们却没有离别的失落,因为马上还会相见。
  迈克尔逊笑着说道:“布鲁斯,今天的演讲真是太精彩了。”
  “这一次因为你,我肯定要被同行们羡慕了。”
  李奇维说道:“还得感谢教授你给我这个机会,不然我在美国还不容易出名呢。”
  众人跟着哈哈大笑。
  迈克尔逊继续说道:“布鲁斯,那我们就先走了。”
  “11月15日的物理学会学术例会上我们好好聊。”
  李奇维说道:“一定。”
  迈克尔逊这一次邀请李奇维来美国。
  肯定不会只有一场演讲那么简单。
  他还邀请李奇维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
  让李奇维分享当今最前沿的物理理论。
  虽然大家都能看论文,但有些深层次的东西,是论文无法展现的。
  所以,物理学大佬的经验就显得非常珍贵。
  迈克尔逊就是想让李奇维给美国的物理学家上上课。
  这个时代,美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科学教育方面几乎都是照抄英国的。
  英国有科学促进会,美国也有科学促进会。
  英国有物理学会,美国也有物理学会。
  只不过英国的物理学大佬太多了,导致物理学会的存在感很低。
  毕竟很多大佬都有个性,不是喜欢被约束的主,让他们准时聚在一起开会有点难。
  说白了,没有一个人有足够的权威,去号召其他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物理学家喜欢李奇维的原因。
  有了他,物理学就仿佛有了主心骨,大家都能坐下来一起讨论研究。
  但美国就不一样了。
  1899年,以罗兰为首的36名美国物理学家齐聚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了美国物理学会。
  而学会创立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提高学术物理学的地位。
  因为在当时,思想务实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才是美国人民心中正统科学家的形象。
  尽管爱迪生对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几乎毫无建树,但是不妨碍他的名气大。
  而发明了精密衍射光栅的罗兰,他的仪器被研究光谱的欧洲物理学家们疯抢。
  在大神云集的欧洲物理学界也有一定知名度。
  但是美国民众可不知道什么是光栅。
  在普通人眼里,电灯、留声机、电影,可比光栅有趣和“科技含量更高”。
  应用物理学远比学术物理学更引人注意。
  美国物理学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迈克尔逊成为会长后,一直致力于提高美国物理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当他获得物理诺奖后,更是大大增强了自身的权威。
  如果说爱迪生是美国应用物理学的领头羊,那迈克尔逊就是学术物理学的第一人。
  美国物理学会成立至今也超过10年了。
  其吸纳的会员数量也超过了100人。
  而且迈克尔逊摒弃了学术和应用的严格界限。
  像爱迪生这样的人,也被吸纳为会员,增强学会的影响力。
  不得不说,迈克尔逊作为会长,还是很有魄力的,敢于打破常规,利用一切资源。
  所以在美国,物理学会的学术会议,就是目前物理学领域最权威的会议。
  而李奇维就是要在这种会议上,与美国的物理学家们交流。
  就在他脑海里想着这些事情时,忽然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他面带笑容,一身西装,显得非常帅气,语气恭敬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您好,我叫朗缪尔,您还记得我吗?”
  李奇维看见来人,先是一愣,然后想起来了。
  心道我当然记得你,你在第75章出现过。
  朗缪尔曾被李奇维邀请,参加第一届的布鲁塞尔青年学者会议。
  当时在会上,他还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普通学生。
  于是,李奇维回道:“哦,原来是朗缪尔啊,我当然知道你。”
  “布鲁塞尔青年学者会议上,你的开朗和机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你的导师能斯特,之前和我闲聊时,还提起了你。”
  “说伱是他带过的最优秀的博士,可惜他没能把你留下来。”
  朗缪尔听到李奇维的话非常开心,他没想到如今已经享誉全球的布鲁斯教授,竟然还记得他这个小人物。
  而且自己的导师能斯特也记得自己。
  可惜他不知道,这些都是李奇维胡扯的,能斯特早忘了他。
  这时,李奇维又问道:“一别十年,你最近怎么样,还在从事物理研究吗?”
  朗缪尔有点羞愧地说道:“我现在是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
  “目前工作主要是研究白炽灯的改进和表面化学方向。”
  李奇维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研究不分贵贱,应用物理和学术物理一样重要。”
  “我相信,凭借你的聪明才智,在哪里都会做出优秀的成果。”
  朗缪尔听后很受鼓舞,接着他说道:“对了,教授,我这次找您,是有一件事要告诉您。”
  李奇维纳闷,“什么事情。”
  朗缪尔随即解释道:“是这样的,爱迪生先生委托我,想邀请您去他在西奥兰治的实验室一叙。”
  “他想和您讨论关于物理学的应用问题。”
  李奇维听完后乐了。
  爱迪生是在想屁吃啊。
  虽然西奥兰治和普林斯顿都在新泽西州,两地距离才60多公里。
  哪怕在这个时代,也就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了。
  但是爱迪生竟然想让自己主动去见他?
  放肆!
  论学术水平,李奇维是物理诺奖得主,相对论、量子论的创始人,碾压爱迪生十条街。
  论财富,他虽然不知道爱迪生多有钱,想来不会和自己有数量级的差距。
  而且他在未来商业上的布局,可不是爱迪生都够比拟的。
  论身份,他是大清学部右侍郎,英国下级勋位爵士,额,爱迪生的英国爵位貌似比他稍高一点。
  但论老婆,他有两个。
  爱迪生拿什么和自己比。
  竟然如此倨傲,让自己去拜访他。
  看来这老小子有点认不清自己啊。
  李奇维的推测是正确的。
  爱迪生就是故意想给李奇维一个下马威。
  他知道李奇维来美国后,以他对李奇维的偏见,是肯定不会亲自去普林斯顿迎接的。
  但是他又想知道李奇维的一举一动。
  所以和李奇维有过交集的朗缪尔就被他看上了。
  而且朗缪尔又在通用电气公司上班,爱迪生觉得很好拿捏。
  于是,他就让朗缪尔在演讲结束后,邀请李奇维去他的实验室。
  等李奇维到了他的地盘,还不是任意被揉捏。
  而且爱迪生还会炫耀他工厂的先进性,他的发明有多么伟大。
  一想到李奇维吃瘪的样子,爱迪生就觉得神清气爽。
  不过,他注定失望了。
  等到今天的演讲内容传出后,爱迪生估计对李奇维会更加不爽了。
  因为李奇维公开反对了他的名言。
  这在爱迪生看来就是一种挑衅。
  然而,李奇维可不会鸟他。
  你是发明大王,我还是物理大王呢。
  我要是狠下心发明,美国专利局的人手估计得扩充十倍。
  于是李奇维对朗缪尔说道:“那真是抱歉了,我还有一些其他事情,不能去赴约了。”
  “你可以告诉爱迪生先生,15日的美国物理学会上,我们可以好好交流一番。”
  朗缪尔苦笑一声,这个活是真不好干。
  爱迪生的原话可不是这么客气,而是命令式的口吻。
  从这一点,朗缪尔就知道爱迪生和布鲁斯教授之间,肯定有芥蒂。
  不过,朗缪尔觉得那有点太不礼貌了,所以擅自改动了邀请话术。
  他又不敢拒绝爱迪生的任务。
  此时的朗缪尔还不是未来获得化学诺奖的学术大佬。
  他只是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而已。
  爱迪生虽然不是通用电气的老板了,但是依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惹恼了爱迪生,朗缪尔在公司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好过。
  所以,他今天才硬着头皮邀请李奇维。
  很显然,他失败了。
  不过他就是个传话的,反正如实回答,两边都不得罪。
  “好的,布鲁斯教授,我会转告爱迪生先生的。”
  李奇维说道:“朗缪尔,专心自己的事情,不要被杂事打扰。”
  朗缪尔听后非常感动,因为李奇维很在乎他的感受。
  相反,爱迪生只会拿他当棋子用。
  朗缪尔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基础研究上。
  早日出人头地,摆脱别人对自己的控制。
  朗缪尔走了后,理查森笑着说道:“布鲁斯,你真是厉害啊,连大名鼎鼎的爱迪生都邀请你了。”
  李奇维笑笑没有说话。
  他和爱迪生还没见面呢,关系就已经跌入冰点了。
  不过这样最好,接下来打起脸来,他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很快,理查森带着李奇维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系。
  在一间办公室内,物理系的教授和老师们都已经在等待了。
  之前的演讲上,可没有他们插话的时机。
  现在才是真正的学术交流时刻。
  简单的礼貌寒暄后,理查森介绍道:“布鲁斯,这位是我们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主任,卡尔教授。”
  卡尔显得非常热情,上前主动抓住李奇维的手,笑着说道:“欢迎您,布鲁斯教授。”
  “请原谅我没有迎接您,因为事情太多了。”
  李奇维没有想到对方这么客气,他回道:“卡尔教授,不必多虑,那就是个形式。”
  “也许伍德罗校长,不想让别人抢了他的风头呢。”
  李奇维的幽默让众人哈哈大笑。
  这时,卡尔忽然从身后拉出一个年轻人,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脸阔鼻挺,眼睛炯炯有神。
  “布鲁斯教授,请允许我向你介绍我的弟弟,康普顿。”
  “他对你可是非常崇拜啊,这次演讲,要不是我拦着,康普顿指不定要闹出什么笑话呢。”
  卡尔的话让众人跟着笑了。
  李奇维很惊讶,没想到又遇到一个未来的物理大佬。
  大名鼎鼎的康普顿啊。
  威尔逊的好基友,两人一起获得物理诺奖的。
  要是威尔逊站在这里,肯定会拉住康普顿的手,含情脉脉的说道:
  “康弟,快点成长起来吧,我等着你带哥哥我飞呢。”
  真实历史上,康普顿通过研究x射线的散射现象,发现了康普顿效应,期间用到了云室。
  随后他利用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成果解释了该效应。
  这也是光具有粒子性的有力证据。
  从此,物理学家们逐渐接受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当然,以后康普顿证明的就是李奇维的假说了。
  “你好,康普顿。”李奇维伸出右手。
  康普顿激动的连忙用两只手握住,见到李奇维让他异常兴奋。
  “布鲁斯教授,见到您我真是太开心了。”
  “您的演讲实在是太精彩了。”
  “我真希望有一天也能像您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物理学家。”
  李奇维笑着说道:“康普顿,我相信你。”
  “或许你大哥的位子,未来有可能传给你呢。”
  众人哈哈大笑。
  随后和康普顿的聊天中,李奇维知道对方目前在俄亥俄州的伍斯特学院读本科。
  这是一所私立的文科院校,康普顿的专业是哲学。
  康普顿明明喜欢物理,为啥学的是哲学呢。
  因为他的老爸就是伍斯特学院的哲学教授兼院长,所以一切顺理成章。
  真实历史上,康普顿的大哥卡尔在普林斯顿当物理系主任后,康普顿又在普林斯顿获先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随后在1919年,他前往英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先后在汤姆逊和卢瑟福的指导下工作,研究γ射线的散射。
  最后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参与了后来的曼哈顿计划。
  一个小时后,李奇维在众人的欢送中,坐车离开了普林斯顿大学。
  而这一天,注定会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校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