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491章 质量光度公式!史瓦西的雄心!广相
  第491章 质量-光度公式!史瓦西的雄心!广相三杰!今日方知我是我!
  罗马国家博物馆内。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在热烈地举行。
  李奇维的开场演讲,让在场所有的天文学家们,都产生一种厚重的使命感。
  几万年前原始人扔向天空的木棒,现在已经变成了飞机。
  如今天文学家观察星空的望远镜,在未来或许会变成环绕地球运行的“天空之眼”。
  奥古斯托很快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如此近距离感受到布鲁斯教授的演讲魅力,让他非常激动。
  不过,他牢牢记住自己的主持人职责。
  “接下来,进入大会的分享报告环节。”
  “第一位分享者是来自剑桥大学的爱丁顿教授。”
  “让我们欢迎他作报告。”
  哗!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爱丁顿的大名,在天文学界可谓是家喻户晓。
  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星光弯曲,让他从不知名的教授,瞬间一跃成为科学界的明星。
  要不是他现在还比较年轻,恐怕早都是和海耳、戴森等人一样的前辈大佬了。
  但是近些年,对方却一直没有重量级的成果发表了。
  不少人心中好奇,这一次对方会带来什么惊艳的成果。
  爱丁顿深吸一口气,从座位上站起,迈着自信的脚步走到台上。
  戴森看着他的身影,目光中满是欣慰。
  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爱丁顿这样的研究成果,已经足以自傲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布鲁斯教授那样,灵感和不要钱一样地往外冒。
  但是戴森很清楚,爱丁顿不会满足现有的成就。
  这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热情所在。
  哈勃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曾经的他和爱丁顿、史瓦西,三人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时光老去,而他们的心未老!
  不过让哈勃觉得可惜的是,史瓦西没有来参加这次大会。
  战争让对方对一切荣誉和形式都看淡了,只想与头顶的星空为伴。
  上次来信,史瓦西说自己搬到了哥廷根,在当地的一所天文台工作。
  几乎算是半隐状态了。
  不然凭借他的身份地位和在战争中的功劳,到德国的哪所大学都绝对会是座上宾。
  哈勃一点也不担心老大哥的心理状态。
  因为对方曾霸气地在信中说道:
  “我要找到真正的黑洞!”
  “不是根据广义相对论预测出来的特殊天体,而是真实存在于宇宙中的神秘天体。”
  “为此,我愿意搭上我的后半生!”
  战争的勋章只会让他回忆痛苦,而真理的痕迹却能让他青史留名。
  如此雄心壮志,让哈勃非常佩服。
  一旦史瓦西真的找到了,那么他们将成为天文学领域的不朽传奇。
  三人分别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
  堪称广相三杰!
  但是哈勃觉得,史瓦西的愿望恐怕是最难实现的了。
  因为黑洞仅仅只是广相预言的一个结果式的存在。
  它根本没有形成过程。
  连恒星都有核聚变这样的一个诞生过程。
  那么黑洞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不可能直接从虚空中蹦出来吧。
  目前天文学界还缺少这样一种理论。
  一旦能搞清楚黑洞的形成之谜,那么找起来肯定就更加容易一点了。
  “史老哥,祝你好运。”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等到那天的。”
  就在哈勃甜蜜地回忆三人的往事时。
  爱丁顿已经来到了演讲台上。
  此刻的他,气势一变。
  当初名震天文学界的爱丁顿,又回来了!
  “各位好。”
  “今天我的报告主题是恒星质量研究。”
  “自从布鲁斯教授提出恒星起源核聚变的理论后,恒星的质量就变成了一个关键的参数。”
  “它与恒星的形成过程息息相关。”
  “此外,在大尺度的恒星系统、星团系统研究中,恒星的质量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天文学中,对于测量恒星的质量,有两种最主流的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恒星周围的行星或者卫星的轨道参数,通过万有引力反推计算出恒星的质量。”
  “第二种是根据恒星发射光谱线的形状或者频率变化,估算恒星质量的大小。”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缺陷。”
  “第一种方法需要费很多的时间,准确记录行星或者卫星的轨道路径。”
  “对于某些特别的恒星,这个时间很有可能是一年乃至更久。”
  “显然,这种方法非常麻烦,而且浪费观测资源。”
  “此外,由于宇宙中的环境复杂,常常会有其它肉眼不可见的引力源作用,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第二种方法虽然需要的时间很短,只要测量恒星的发射光谱即可。”
  “但是这个方法的误差同样很大。”
  “因为恒星所包含的元素,几乎都是差不多的。”
  “他们的光谱变化,很难作为估算质量的有效数据。”
  “现有的光谱表中,测量出来的恒星差距通常在10倍以上。”
  “虽然天文学测量不要求精确,但是对于恒星质量而言,这种级别的误差显然是难以忍受的。”
  “所以,天文学急需一种更实用且误差更小的测量方法。”
  台下众多的天文学家们都轻轻点头。
  恒星质量的测量,一直是天文学头疼的问题。
  引力法虽然准确,但是耗费时间太久了。
  光谱法虽然时间短,但是误差又太大了。
  两全不能齐美。
  这时,爱丁顿提高语气,兴奋地说道:
  “而现在,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
  “我把它命名为:质光分析法。”
  “这种方法弥补了现有方法的不足,它既简单又精确。”
  哗!
  会场内一片震动!
  这可是了不得的成果啊!
  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好方法,那一定瞬间就成为天文学家的首选了。
  不少人瞪大了眼睛,心中无比期待。
  “爱丁顿教授果然不愧是第一个验证广相的天才。”
  “他成功地突破了自我,再创辉煌。”
  “虽然这个成就或许比不上验证星光弯曲,但是作用却远远超过了后者。”
  “天文学研究将再添一大利器。”
  戴森、哈勃等人,皆是为爱丁顿感到高兴。
  这一步,对于他们这样的资质平凡的普通人而言,太不容易了。
  这时,爱丁顿开始介绍他的方法。
  “基于布鲁斯教授核聚变的理论。”
  “恒星在稳定的过程中,热能由内部向外部传播。”
  “这个过程不是原先人们想的那样,通过对流实现。”
  “而是通过辐射实现的。”
  “恒星在辐射热能时,会产生辐射压力。”
  “这种压力会对星体的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
  “根据这种平衡,就能找出恒星的质量和它辐射热量之间的关系。”
  “而恒星的光度,就是指恒星在一秒内所辐射的总能量。”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恒星的质量和其光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为此,我分析了几千颗已有恒星的数据,终于总结出了质量和光度的关系。”
  “恒星的质量越大,则其光度就越高。”
  “公式如下。”
  “利用这个公式,只要我们测量出恒星的光度,就能直接计算出它的质量。”
  “而光度的测量方法,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准确性也特别高。”
  “以下是我实验的几组数据。”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使用我的质光分析法,可以使得测量准确性提高85%。”
  “所以我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开来。”
  哗!
  会场内顿时响起惊讶声。
  所有人都被爱丁顿的理论和结果震撼了。
  这种全新的恒星质量测量法,显然远远好于已有的方法。
  而且测量恒星的光度,比测量光谱还要简单许多。
  这种方法瞬间就征服了众人。
  “爱丁顿教授的这个方法太精妙了!”
  “我甚至觉得,如果恒星演化理论完善后,是不是可以从理论上推导出这个公式。”
  “而且,这种方法是在布鲁斯教授的核聚变理论上发展而来的。”
  “想错都难啊!”
  “今天的会议果然值得期待,这才刚刚开始,没想到就有这种震惊的成果出现。”
  “下面还有什么,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这一刻,众人都非常羡慕爱丁顿。
  因为他能经常去量子研究所拜访布鲁斯教授。
  这可是无数人都梦寐以求的机会啊。
  就在众人以为爱丁顿要结束演讲时。
  他又接着说道:
  “利用这种方法,我又测量了几百颗未知恒星的质量。”
  “通过比较大量恒星质量的数据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恒星的体积仿佛存在一个极限值。”
  “质量超过太阳10倍的恒星,其数量就非常非常稀少了。”
  “我认为,这种现象可能蕴含着什么未知的道理。”
  “按理来说,恒星的质量不应该有太大限制才对。”
  “虽然质量越大,自身的引力就越大。”
  “但是同样的,恒星因为核聚变所产生的辐射压力也会增大。”
  “恒星依然可以保持着平衡。”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这个问题可就非常有意思了。
  科学领域,凡是涉及到阈值的问题,必然意味着崭新的发现。
  因为物理宇宙不允许无限概念的存在。
  比如无限大的质量,无限小的物质等。
  它必须有一个限度。
  如光速、绝对零度、各种宇宙常数等等。
  对于物理学家而言,低于普朗克极限以下的尺度,就没有物理意义了。
  所以,当爱丁顿发现恒星的质量存在极限时。
  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非同凡响。
  “爱丁顿教授这是爆种了啊。”
  “不仅创造了一种测量方法,还提出了一个这么重要的问题。”
  很快,爱丁顿的报告结束。
  按照会议规则,每位报告者只回答三个问题。
  这时,很多人踊跃举手。
  爱丁顿便开始随机点人。
  会场内响起热烈的讨论声。
  等到第三个问题时,李奇维忽然举手了。
  哗!
  会场顿时轰动起来。
  布鲁斯教授可是从来不轻易出手的。
  他要是提出问题,那绝对是致命一击。
  极少有人能招架住他的攻击。
  爱丁顿见状,顿时一惊。
  内心激动无比。
  他终于能和布鲁斯教授公开交手了。
  这可是他年轻时候的梦想啊。
  在今天这个万众瞩目的场合,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布鲁斯教授,请!”
  然而李奇维接下来的话,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呵呵,我没什么问题。”
  “我就是想说,你提出的恒星质量极限问题,我应该可以解释。”
  “接下来我会向你们展示我的理论。”
  哗!
  全场皆惊!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李奇维。
  爱丁顿闻言,满脸不可思议。
  他没想到自己的问题,竟然能够当场被布鲁斯教授解决。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李奇维继续笑道:
  “我刚刚听完你的问题后,就发现我的理论可以解释。”
  “所以这只是一个巧合。”
  “我可没有那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明明是在谦虚,但是听在众人的耳朵里,总有一种淡淡的味道。
  爱丁顿苦笑道:
  “布鲁斯教授,你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啊。”
  如此戏剧性的一幕,把会场内的气氛推向高潮。
  所有人都等不及想要知道答案。
  这场会议的精彩程度,超越了众人的想象。
  “天文盛世啊!”
  很快,演讲继续进行。
  虽然其他人的成果没有刚刚的震撼,但是依然收获了掌声。
  这时,奥古斯托说道:
  “下面有请,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研究员哈勃博士作报告。”
  众人闻言,精神为之一振!
  曾经被誉为天文学界超级天才的哈勃,今天会带来震撼吗?
  不少人并不看好哈勃。
  尽管他曾经跟在布鲁斯教授身边学习过。
  但是与他同时代的天才们,早都成为中流砥柱了。
  哈勃却一直名声不显。
  即便是天才,在时间的冲刷下,也会变得黯淡无光。
  此刻,哈勃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台上。
  过往的酸甜苦辣,全部涌上心头。
  但是他的脸上,却云淡风轻。
  一股霸气瞬间冲天而起!
  今日方知我是我!
  他自信说道:
  “爱丁顿教授的新理论令人印象深刻。”
  “布鲁斯教授的报告更是令所有人都在期待。”
  “但是。”
  “我哈勃,未必就差了!”
  轰!
  满座皆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