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502章 天文盛世!学界震动!一滴水的终极
  第502章 天文盛世!学界震动!一滴水的终极命运!神秘邀请!
  李奇维的恒星演化理论,首次面世,便征服了在场的所有天文学家。
  逻辑严密、计算严谨、大胆猜想、运用最新的物理学知识。
  这些内容给天文大佬们上了一节震撼的课:
  “理论天文和物理天文大有可为!”
  在提问环节,众人踊跃发言。
  大家关心的不仅是恒星演化理论本身,还有布鲁斯教授将物理和天文结合在一起的技巧。
  在他们看来,布鲁斯教授先后发表核聚变和恒星演化两大理论,就是最好的证明。
  原子学、量子论、相对论,这些物理理论,在天文学中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应用。
  未来的天文学家,必须要掌握这些最前沿的物理知识,才能处于研究的顶端,引领方向。
  李奇维侃侃而谈,说的众人内心火热。
  “正如我在会议开头的讲话中提到,天文和物理即宇宙。”
  “天文学的本质,其实就是观察宇宙的时空和物质。”
  “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恰好研究的就是时空和物质。”
  “所以,未来的天文学,必然需要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深度参与。”
  “这一点,在我的恒星演化理论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计算核心区的物质运动时,需要考虑电子的相对论效应。”
  “在计算电子的压缩过程时,又需要考虑量子论中的不相容原理。”
  “因此,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融合,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它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天文学领域的又一次变革。”
  “我想对诸位年轻的学者们说:只有学好物理,你们才能成为优秀的天文学家。”
  哗!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布鲁斯教授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他对天文学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言。
  年轻学者们全都下定决心,势必要参与掀起这场天文学领域的巨大变革。
  将物理学的思想融入天文学。
  哈勃、爱丁顿、余青松等人,神色振奋,激动无比。
  他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必将成为未来天文学领域的弄潮儿!
  海耳、戴森等前辈大佬们则是苦笑一声,万分感慨。
  他们这个年纪,想要重新再学习最前沿的物理,那就太迟了。
  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
  大佬们自嘲道:
  “哎,看来我们这些老家伙要被时代抛弃了啊。”
  “天文学和物理学相结合,将是未来最大的趋势。”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
  他们和那些物理学大佬一样,在现代物理学的冲击之下,只能退隐江湖了。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是这些老一辈天文学家最后发光发热的地方。
  作为前辈,年轻学者们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
  最后,随着主持人奥古斯托的一声致谢,本次大会的第一天日程正式结束。
  10位演讲者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令众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质量-光度公式、膨胀定律、虫洞、恒星演化理论.
  再加上布鲁斯教授凭借一己之力,正式开启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大融合时代。
  这些内容奠定了本届会议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就如当初物理学界的布鲁斯会议一般,是真正的至高会议!
  众人无不心潮澎湃:
  “今天的内容必将震惊天文学界!”
  而接下来,就是讨论天文学联合会本身的发展问题了。
  这是天文学未来的百年大计,所有人都非常上心。
  第二天,1922年2月16日。
  按照会议流程,今天将举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领导层选举。
  同时,会议还将成立联合会下属的若干专业组,方便未来举办更加专业的天文学会议。
  会议开始,李奇维首先发表了讲话。
  “今天以前,人类以为宇宙是静止的,银河系的尺度就是宇宙的疆域。”
  “我们不知道恒星是怎么样形成的,它又是如何演化的。”
  “我们也不知道宇宙中的元素从哪里来,又如何扩散。”
  “但是今天以后,我们将目光扩展到了无数的星系,知道了恒星的演化过程。”
  “搞清楚了那些重元素的形成原理,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代,肩负了厚重的历史责任感。”
  “对我本人而言,辞去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的职位,不是我天文学生涯的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
  “诸君,让我们一起精诚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天文盛世!”
  李奇维正式宣布,辞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一职。
  台下顿时响起阵阵惋惜声,所有人都将铭记布鲁斯教授对天文学所做的一切。
  没有他,就没有现在和未来天文学的辉煌。
  于是,全体起立!
  掌声如雷!
  在众人的欢呼和崇拜声中,李奇维微微鞠躬,走下讲台。
  接着,经过重新选举后,海耳成为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第二任主席。
  同时,还选举了副主席、秘书长等若干职位。
  新一届的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
  最后,通过在场诸多天文学家们的激烈讨论和分析。
  执行委员会正式确定,成立22个专业组。
  这22个组,几乎包括了现有天文学的全部研究领域。
  涵盖了天文历法、星表、光谱数据、恒星、星系、宇宙学等细分内容。
  天文学迈入新阶段,即将迎来真正的腾飞!
  至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会议,圆满落幕。
  当爱丁顿、哈勃等人的内容率先公开之后,天文学界沸腾了。
  “我的天啊!哈勃竟然证明了宇宙膨胀!”
  “广相预言又被攻克了一个!”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下应该没人会再质疑广相的正确性吧。”
  膨胀定律震撼了所有没来参加会议的天文学人士。
  他们不可置信,我们生活的宇宙真的是在膨胀。
  当众人悲哀地发现人类被宇宙的尺度束缚后,虫洞的概念再次让人震惊。
  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牛逼!”
  “布鲁斯教授果然不愧是广相的创造者,连虫洞这种东西都能想出来。”
  “简直和科幻小说中的幻想差不多了。”
  有人狂热道:“那些怎么配合布鲁斯教授的虫洞比。”
  “它可是从广相中推导出来的,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也许哪一天,我们就能意外发现虫洞,然后开始星际旅行。”
  宇宙膨胀和虫洞,轰动了天文学界。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很快,当恒星演化理论被整理发布后,整个科学界都震撼了。
  无数人为之骇然!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也太可怕了!”
  “上一次,他将原子学应用在天文学领域,提出了核聚变的概念。”
  “而现在,他把量子论用在天文学上,创造了恒星演化理论。”
  “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超新星爆发,天马行空、惊才绝艳。”
  “这是我见过的最牛逼的纯天文理论,太震撼了!”
  这一刻,无数人被恒星演化折服了。
  尤其是物理学界,更是一片哗然!
  继元素周期表之后,物理学又在其它学科掀起了一场革命。
  物理学自然科学之首的地位,不可撼动!牢不可破!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第一届会议,在科学界引起巨大的风暴。
  而风暴中心的意大利学者们,则兴奋的手舞足蹈。
  他们见证了一场传奇会议的诞生。
  更见证了布鲁斯教授那逆天恐怖的实力。
  哪怕跨领域研究,他一样无敌于世间。
  他只需略微出手,就是常人不可企及的巅峰。
  如此实力,只能膜拜。
  同时,意大利的学生们,忽然想到了之前布鲁斯教授在罗马大学演讲上遗留的问题。
  一滴水毁灭地球,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而这种方式,就和他的恒星演化理论有关。
  “我知道是什么了!”
  罗马市区一处普通的住宅内,泡利正在费米的家中做客。
  二人在第二届物理奥赛中相识。
  费米的实力得到了泡利的认可。
  所以,二人就这样成为了好朋友。
  当泡利看到自己的不相容原理,竟然能在天文学中大放光彩后。
  他猛地一拍大腿,懊恼道:
  “哎呀,早知道我就跟着布鲁斯教授也学点天文学了。”
  “说不定现在提出恒星演化理论的,就是我泡利了。”
  费米微微一笑,他很欣赏泡利这种豪爽的性格。
  “哈哈,泡利,你还有机会。”
  “布鲁斯教授的理论还有一些不足。”
  “至少它无法解释黑洞的存在本质。”
  泡利闻言,笑着说道: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一滴水毁灭地球的问题。”
  “结果很显然,布鲁斯教授的第二种答案应该就是黑洞了。”
  “如果把一滴水不断地压缩,这滴水就会经历和和恒星演化一样的过程。”
  “水中的氢元素首先聚变生成氦,然后氦再接着聚变,一直到铁元素的形成。”
  “这时,继续无限增压,这滴水就变成黑洞了。”
  “然后它强大的引力,不断吸引吞噬地球上的物质,直到把整个地球都吞噬殆尽。”
  “不得不说,布鲁斯教授的这个答案,确实天马行空。”
  “谁能想到黑洞竟然是来源于恒星的死亡呢?”
  听完泡利的分析,费米内心也非常震动。
  他在看到恒星演化理论的瞬间,就猜到了答案。
  正因如此,他对于布鲁斯教授更加地敬佩了。
  对方在物理学上的领域,已经是高深莫测的化境了。
  任何理论和知识在布鲁斯教授的眼里,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以一种神秘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现实的世界。
  只有布鲁斯教授那智慧的眼睛,才能发现其中的脉络。
  不过,费米没有自卑,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他笑着说道:
  “我认为布鲁斯教授的答案其实有点问题。”
  “按理来说,一滴水如果想形成黑洞,那么它的史瓦西半径会非常非常小。”
  “这么小的黑洞,它真的能稳定存在,并且吞噬掉地球吗?”
  “按照布鲁斯教授的理论,黑洞是会和外界进行相互作用的。”
  “黑洞既然会吞噬物质,那么它有没有可能同时释放物质呢?”
  “如此一来,极小的黑洞或许会直接蒸发掉,不可能成长起来。”
  “布鲁斯教授的方法,也就不管用了。”
  接着,费米又补充道:“当然,我这有点抬杠的嫌疑了,哈哈。”
  哗!
  泡利闻言一惊。
  这费同学的想法竟然比他还大胆。
  “罗马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存在!”
  真实历史上,霍金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黑洞蒸发。
  即黑洞通过辐射粒子而逐渐失去质量和体积的过程。
  质量越大,蒸发的越慢。
  这个理论挑战了黑洞永恒吞噬者的形象,为宇宙命运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另一边,德国哥廷根。
  当史瓦西收到在罗马举办的天文学大会的演讲内容后。
  他没有表现的特别激动,反而是微微一笑。
  “布鲁斯,谢谢你,让我的坚持充满了意义。”
  李奇维从理论上证明了黑洞来源于恒星的死亡,这对于史瓦西而言,犹如雪中送炭。
  有了这个关键的信息,他寻找黑洞就不再像无头苍蝇那样,只能胡乱搜索星空。
  他完全可以针对性找到超新星爆发后的痕迹,分析那附近天体的运动是否有异常。
  若是黑洞存在,强大的引力会拖曳周围的一切天体。
  通过运动方程,很容易就能计算出差异。
  虽然这个方法同样艰难,甚至还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功率可能只有1%。
  但至少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史瓦西现在充满了信心。
  因为战争而受到的心灵创伤,被黑洞吞噬的干干净净。
  从此刻起,他有了新的必须完成的使命。
  ——
  第一届天文学大会的余波还在持续发酵。
  科学界又一次因为李奇维的理论而风起云涌。
  但是他本人却云淡风轻,毫不在意。
  在嘱咐了高鲁一行人之后,他的意大利之行也就要结束了。
  然而,就在李奇维准备打道回府时,一份意外的邀请信函,却让他瞬间懵逼了。
  “啥?”
  “教皇想找我论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