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564章 反物质惊世!学界震动!群雄逐之!
  第564章 反物质惊世!学界震动!群雄逐之!巴黎演讲!万众期待!
  柏林物理学会会议。
  李奇维的报告内容深深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他先是在薛定谔波动方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波动方程,统一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因此,这个方程也就直接被大家称为布鲁斯方程。
  接着,他根据布鲁斯方程,从理论上预言了反电子的存在,惊骇全场。
  然后,又根据反电子,大胆预言出反物质概念。
  最终,把反物质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结合在一起,解释“宇宙中物质来源”问题,震撼全场。
  至于守恒和对称关系,则因为太过高瞻远瞩,众人反而并没有特别在意。
  然而,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明白,从守恒到对称,对物理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是堪称革命的科学范式的改变!
  很快,李奇维的演讲结束。
  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人发自内心地尊敬这位物理学中的伟大存在。
  今天的演讲内容,必将轰动整个物理学界,掀起一阵研究反物质的狂潮!
  其中,布鲁斯方程是核心中的核心。
  它的提出标志着量子力学再无理论缺陷。
  剩下的就是对量子力学所代表内涵,比如概率波、不确定性原理的解读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视角。
  这也是目前量子力学争论最多的地方。
  众人心中期待,即将到来的第四届布鲁斯会议上,或许能做个真正的了结。
  “量子尽头谁为峰!”
  李奇维享受着众人的欢呼,心中突然感慨。
  不知不觉,他把后世宇宙学中的很多经典概念都提出来了。
  目前还剩下两个极其著名的猜想:暗物质和暗能量。
  在后世,这两个概念绝对是宇宙学中最广为人知的科学理论。
  同时,它们也是科幻小说中最常见的元素。
  暗物质和暗能量可比反物质更加神秘莫测。
  科学家至少还能制备出反物质,而暗物质虽然已经确定它是存在的,但到现在连根毛都没摸到,甚至连一个暗物质原子都没发现。
  至于暗能量就更不用提了,玄之又玄,总感觉和仙侠小说中的“灵气”有一定关系。
  李奇维忽然微微一笑。
  “明年就是第二届国际天文学会议了。”
  “临走前干脆再装一把。”
  会议结束后,李奇维与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人告别。
  普朗克兴奋道:
  “今年的布鲁斯会议一定会非常精彩!”
  “量子力学领域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讨论了。”
  “布鲁斯,你可要做好准备。”
  李奇维看着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等人,笑着说道:
  “我也很期待。”
  最后,在众人的欢送下,李奇维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巴黎。
  与此同时,他的演讲内容也被柏林物理学会整理好,并公开发布。
  顿时,物理学界沸腾了!
  所有人都震撼不已!
  “我的天啊!”
  “布鲁斯教授竟然又完善了波动力学!”
  “反物质的概念也太科幻了吧,真的存在吗?”
  “.”
  加上之前的量子真空涨落和虚粒子,众人忽然发现:
  “布鲁斯教授几天时间内发表的成果,都快赶得上整个物理学界几年的成果了。”
  “这就是当世科学第一人的实力吗?”
  “实在太恐怖如斯了!”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今年56岁的密立根不仅是学校的物理系教授,同时还是执行理事会主席(相当于校长),负责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
  他在上任之后,雷厉风行,确定了“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基础学科-物理学”的理念,以此作为学校腾飞的基点。
  不得不说,密立根很有眼光。
  在现在这个时代,物理学就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引擎。
  只有物理学发展的好了,其它学科才有机会突破束缚,走向更高的层次。
  加州理工学院作为理工科大学,尤其要重视物理。
  此外,密立根还奉行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
  任课教授如果想开设新课程,必须达到物理系的水平,并且学科带头人也必须是全美顶级级别。
  正是在他的强势领导下,加州理工学院的实力突飞猛进,产生和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
  今年更是有一位学生被选中参加第三届物理奥赛。
  办公室内。
  密立根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尽量使自己表情和蔼。
  他这段时间都是以严肃霸道的面孔示人,怕吓坏了年轻人。
  “安德森,这次奥赛有没有信心?”
  今年19岁的安德森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的大二学生。
  他的天赋被任课教授看中,很快就传到了密立根的耳中。
  本来以密立根的身份地位,不会过多关注奥赛事宜和一个年轻人,哪怕对方是所谓的天才。
  但是现在情况特殊嘛。
  目前他正在推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自然也会受到各方的阻力和不同意见。
  毕竟,他把最好的资源都投入到物理系,让人很难不产生联想。
  “你密立根如果是生物学家,是不是就该大力发展生物学了?”
  此外,由于密立根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极高,再加上他的强势作风,造成其在学校的影响力极大。
  私下里,很多人都称呼加州理工学院为“密立根的学校”。
  密立根不想打嘴炮,他要通过不可置疑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改革是对的。
  所以,要是安德森能在奥赛中取得好成绩,那就是对改革效果的强力证明。
  为此,密立根甚至亲自关心对方的学习情况。
  安德森激动地说道:
  “教授,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密立根很满意,笑着说道:
  “很好。”
  “等你毕业后,直接来做我的博士生吧。”
  “最近因为布鲁斯教授提出的反物质理论,宇宙射线研究领域跟着大火起来。”
  “早些年我就开始研究宇宙射线了,现在经费充足,正好可以多带几个博士生。”
  接着,密立根开玩笑地说道:
  “说不定将来你安德森能在宇宙射线中找到反物质呢。”
  “那绝对能震惊物理学界!”
  反物质以后绝对会是实验物理学界的火热领域。
  密立根教授作实验大佬,自然不会放过。
  他的内心很感慨。
  物理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想象。
  二十多年前,他还在测量电子的质量和电荷。
  二十多年后,他竟然开始研究反物质了。
  恍如隔世!
  安德森闻言,心中激动万分,眼中充满了神采。
  他作为奥赛选手,当然时刻关注着物理学的最新发展。
  反物质的提出太震撼人心了!
  不过,安德森倒是没有异想天开,那离他有点太遥远了。
  能成为密立根教授的博士,已经让他很知足了。
  “教授,太感谢您了!”
  “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接着,安德森又挠挠头,小伙子很实诚地说道:
  “不过发现反物质,我倒是不敢想。”
  “比我聪明的人太多了。”
  “我参加奥赛集训时,认识了一位参赛者。”
  “他是来自哈佛大学的奥本海默,我觉得他的实力非常强!”
  密立根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不以为意,他笑着鼓励道:
  “傻孩子,不要妄自菲薄!”
  “对于实验物理学而言,聪明不一定是最关键的。”
  “你在我的指导下,绝对可以脱颖而出!”
  安德森满脸崇拜。
  “密立根教授太霸气了!”
  ——
  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
  卢瑟福在了解反物质的概念后,立刻着手开始研究。
  他叫来所里目前正在研究宇宙射线的人。
  “布莱克特,你的机会来了!”
  “若是真的能在宇宙射线中发现反物质,你必将震惊物理学界!”
  27岁的布莱克特目前是卢瑟福的助手。
  真实历史上,布莱克特的主要成果是改进威尔逊云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他也因此获得1948年的物理诺奖。
  正是因为他的改进,物理学家才能用云室更好地观察宇宙射线。
  所以说,安德森也算是站在布莱克特的肩膀上了。
  布莱克特从宇宙射线中发现反电子的时间只比安德森晚了一点点。
  可惜就是这一点点,让他与发现反电子的荣誉无缘。
  虽然他也最终获得诺奖了,但影响力显然比不上反电子。
  此外,布莱克特还是奥本海默的博士导师。
  当初奥本海默本科毕业后,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他想申请成为卢瑟福的博士生。
  可惜,卢瑟福拒绝了他。
  最终是布莱克特成为了奥本海默的导师。
  奥本海默觉得是布莱克特阻挡了他的路,竟然在后者的桌子上放了一个毒苹果。
  后来东窗事发,奥本海默的父母动用了巨大的关系,才保住了他继续研究的资格。
  总之,奥本海默这个人心理可能有点问题。
  再加上后来负责曼哈顿计划,压力太大,导致变得更人格分裂了。
  在后世的电影《奥本海默》中,第一个出场的科学家就是布莱克特。
  在二战期间,他是英国军方的科学顾问,负责制定战略计划。
  但此刻的布莱克特还是个小年轻。
  当他听到反物质的消息后,同样震撼不已。
  这绝对是实验物理领域的头等大事。
  不过,他还是疑惑道:
  “教授,您也认为宇宙射线中会存在反物质吗?”
  卢瑟福自信道:
  “放心吧,布鲁斯的直觉从来没有错过。”
  “而且我很赞同他对宇宙环境复杂能产生反物质的假设。”
  布莱克特不是盲目的人,他继续问道:
  “教授,为何我们不考虑人工制造出反物质呢?”
  “这样应该也算证明反物质存在吧。”
  卢瑟福闻言,眼睛一亮,他对布莱克特的反应很满意。
  对方没有第一时间陷入到狂热的研究中,而是独立思考。
  他笑着说道:
  “布莱克特,你也快要出师了。”
  布莱克特不好意思地笑了。
  卢瑟福又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
  “既然正反粒子湮灭会变成光子,那么只要能发现异常的辐射,就很可能是反物质存在的痕迹。”
  “具体的分析,你回去好好研究。”
  布莱克特欣喜地答应了。
  卢瑟福看着远方,感叹道:
  “布鲁斯,你到底还有多少惊世骇俗的理论啊?”
  ——
  法国,镭学研究院。
  伊蕾娜在得知反物质的消息后,兴奋的不得了。
  但很快,她就垂头丧气了。
  “哎,可惜我没有研究过宇宙射线。”
  居里夫人笑道:
  “不要得陇望蜀。”
  “核物理已经是非常好的研究课题了。”
  “你要再多深入研究,不能流于表面。”
  最近一段时间,居里夫人算是发现大女儿的问题了。
  伊蕾娜聪明是聪明,但就是有点急躁。
  她总是想尽快地证明自己。
  所以,一旦实验没有进展,她就会变得焦虑。
  幸亏约里奥一直在旁边安慰她。
  伊蕾娜做了个搞怪的表情,撒娇道:
  “知道啦,母亲。”
  居里夫人摇摇头,苦笑道:
  “你呀,要是不改,以后可能明明遇到重要的成果,自己也发现不了。”
  伊蕾娜不服,说道:
  “不可能!”
  “布鲁斯教授告诫我,不能忽略任何看似简单的细节。”
  居里夫人没有回应,一副我早就看透你的表情。
  谈到布鲁斯教授,伊蕾娜瞬间变得开心了。
  她刚刚才从母亲那里得知消息,布鲁斯教授马上就要来法国演讲了。
  第三届物理奥赛召开在即,法国政府为了扩大自身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大肆宣传本次奥赛。
  毕竟,第二届物理奥赛出现了太多绝世天才。
  而且这些天才们现在都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领军人物。
  物理奥赛的含金量进一步变大,连带着其它科目的奥赛同样受益。
  各国无不重视。
  为此,郎之万、德布罗意等法国科学界的大佬们,盛情邀请布鲁斯教授。
  “尊敬的布鲁斯教授,请您在奥赛开始前,为选手们给予思想上的指导。”
  说白了,他们就是想白嫖布鲁斯教授的演讲灵感。
  毕竟,对方在德国的演讲实在太震撼人心了!
  李奇维本来就要来法国,多加一场演讲也是顺手的事情。
  于是他就答应了。
  1924年7月20日。
  李奇维一行人游历多个城市后,终于抵达巴黎。
  所有奥赛选手们翘首以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