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78章 开挂也要靠运气?小小的培养皿,装
  第678章 开挂也要靠运气?小小的培养皿,装载的是李教授博大的气度!
  秉志汇报完后,李奇维让他带着自己参观实验室。
  “教授,我需要通知一下吗?”
  “这时候大家应该都在做实验。”
  李奇维摆摆手说道:
  “不要大张旗鼓。”
  “我就是想看看大家做研究的真实状态。”
  “就当我没来就行。”
  秉志心领神会,便不再特意安排。
  这时,李呦呦说道:
  “爸爸,那我就不陪你了,我的细菌培养实验快好了。”
  李奇维笑着说道:
  “去吧。”
  随即他和秉志一起朝实验室走去。
  生物学和物理学一样,是一门庞大的学科体系,有很多分支。
  但在这个时代,生物学远没有后世那么纷繁复杂。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生物学主要分为: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三大类。
  比如秉志的专业就是动物学。
  他在昆虫学、解剖学、脊柱动物形态学、古动物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
  而随着物理、化学的发展,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微生物学开始逐渐成为主流。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细胞乃是生命的基础,对它研究的越深,对生命了解的就越透彻。
  而研究细胞,当然是微生物学更适合了。
  不仅制造原料简单,操作也很简单,只要显微镜和培养皿就能研究一整天。
  现在很火的蛋白质、dna等领域,都是通过提取细菌细胞等中的物质来完成的。
  因此,生物研究所的微生物学方向课题组,足足占据了2层楼,是所里的主流方向。
  李奇维与秉志在上楼的时候,闲聊道:
  “上次所里奠基,我来参观的时候,提到了抗生素,所里有这方面的研究吗?”
  李奇维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秉志在刚刚汇报成果时没有提到这点。
  按理来说,对方绝对不可能忽视自己说过的话。
  所以他觉得很奇怪。
  秉志闻言,苦笑一声,说道:
  “教授,不敢瞒您,抗生素方向我们确实没什么成果。”
  “这一次的生物大会上,关于抗生素也有很激烈的讨论。”
  “大部分细菌学家都对抗生素保持悲观的态度。”
  “他们认为天然的高效抗生素是不存在的,不然的话,细菌就会因为抗生素的存在而产生进化。”
  “它只能通过化学手段合成。”
  “因此,所里这方面的进展比较小。”
  李奇维闻言,微微一笑。
  他并没有责怪秉志的意思。
  对方恐怕也是这种思想,所以秉志为了不打脸李教授,故意就略去了。
  毕竟这也是事实。
  这个世界上很早就发现了各种抗生素,但最后都证明了没什么价值。
  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
  真实历史上,弗莱明本人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发现青霉素。(582章)
  你要真让他上来就研究抗生素,他也不一定能找到。
  于是,李奇维笑道:
  “看来我太乐观了。”
  “研究抗生素的难度还不小啊。”
  秉志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辜负了李教授的期望。
  他又连忙补充道:
  “不过,各大药企都非常关注抗生素的进展。”
  “他们认为抗生素的出现,或许能改变整个医药的格局。”
  “因为现在细菌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了,却一直没有特效药。”
  李奇维笑道:
  “这是好事啊!”
  “需求越大,说明抗生素越重要。”
  “如果要是能发明出来,一定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
  “毕竟这是能救命的东西。”
  忽然,秉志想到了什么,兴奋地说道:
  “对了,教授。”
  “咱们所里有一个优秀的小伙子,他一直在研究抗生素,从未放弃。”
  秉志突然想到这个人,或许能弥补李教授的遗憾。
  李奇维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哦?是谁?”
  秉志笑道:
  “他叫马誉澄。”
  “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年轻人。”
  “他本科的专业就是微生物学。”
  “自从您那次演讲之后,他就下定决心,主攻抗生素研究。”
  李奇维有了印象。
  生物研究所奠基庆典,他来演讲时,确实有一个年轻人提问生物学的未来。
  李奇维当时就提到了抗生素。
  “原来他叫马誉澄。”
  顿时,一股信息流涌现在李奇维的脑海之中,让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你小子提问时怎么也不自报家门啊。”
  他差点就错过了一位生物学的天才。
  真实历史上,马誉澄是华夏抗生素研究和制备的开拓者,也是我国抗生素理论和技术的奠基者之一。
  在当时,抗生素的制备被美国垄断。
  其中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培养青霉菌的培养基必须使用美国特产的一种玉黍浆。
  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抗生素的产量,满足工业化使用。
  但是马誉澄通过大量的研究,攻克了这个难题。
  他使用华夏常见的籽饼来代替玉黍浆,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此外,他还发明了用醋酸钾的乙醇饱和溶液提取青霉素钾盐结晶的方法。
  这两个成果意义极为重大,让华夏在抗生素制造领域摆脱了原材料的卡脖子问题。
  同时也让华夏的抗生素研究赶上了世界领先水平。
  后来,马誉澄一边开设抗生素专业,一边建设抗生素厂,为我国抗生素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他因为在研究抗生素期间,长时间使用有毒化学试剂,不幸因病去世。
  面对这样一位为国奉献终生的大佬,李奇维感慨万千。
  而现在,他遇到了年轻时的马誉澄。
  “叮!”
  “您的系统已到账。”
  生物研究所三楼,某个实验室内。
  一身白大褂的马誉澄正在精心照顾自己的培养皿。
  金黄色的培养皿,看起来像是充满了希望的金色巧克力。
  然而,吃下一口之后,不会得到希望,反而会拉肚子。
  因为这里面全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能引起肚子疼的细菌。
  马誉澄在参加全球科学家大会时,聆听了英国生物学家关于金葡菌产生变异菌落的报告。
  对方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葡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52天之后,能得到变异的菌落。
  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研究看看。
  马誉澄致力于研究抗生素,所以一切和细菌有关的最新进展他都会特别在意。
  “也许我能发现几种新的细菌?”
  这一次的全球科学大会,对他的打击确实有点大。
  主要就是因为关于抗生素的讨论,大部分细菌学家都不看好。
  但是马誉澄没有因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就好像他失败了成百上千次,也从未放弃过一般。
  “我相信李教授,也相信我自己!”
  “抗生素有那么大的需求,我一定要找到它!”
  他在来到婆罗洲之后,感觉跟脱胎换骨了一般。
  对于科学的追求,让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每天都是新奇的生活。
  这里到处都是天才,到处都是真正的勇士。
  他认为自己目前所遇到的挫折,根本都无足挂齿。
  再难还能比得上赵忠尧乘着热气球上天难吗?
  那可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研究!
  与之相比,失败几个培养皿简直和过家家一般。
  作为好友,马誉澄从心底为对方感到高兴。
  他们几个兄弟私底下经常聚在一起,聊科学聊理想。
  他还记得当初赵忠尧开过的玩笑:
  “先定个小目标:获得诺奖!”
  但是现在,对方真的要实现了。
  发现反电子这个成果绝对是诺奖级的,颁奖只是早晚的事情。
  马誉澄每次想到这件事,心中都激荡万分:
  “这是最好的时代!”
  “天下风云出我辈!”
  默默喝了一碗鸡汤后,他恢复心神,继续认真摆弄培养皿。
  此刻,他没有注意到,实验室透明窗户的外面,两道身影正在观察他。
  李奇维轻声道:
  “不错。”
  他非常满意马誉澄的研究态度,对方哪怕擦拭实验桌都是一丝不苟的。
  这对于生物学实验非常重要。
  秉志也跟着说道:
  “誉澄应该是我们所里最刻苦的一位了。”
  “他除了研究,几乎没有任何的其它活动。”
  李奇维点点头,心中有了决定。
  就在这时,马誉澄弄好了培养皿,准备出来拿个东西。
  忽然,他看见了门口的来人,顿时惊喜道:
  “李教授,还有秉所长!”
  “您二位怎么会在这里?”
  李奇维笑道:
  “我听秉所长说,你一直在研究抗生素,我今天路过研究所,特意来看看。”
  秉志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这可是向李教授请教的好机会啊!”
  马誉澄只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
  想必之前自己操作培养皿的时候,这两位大佬就在这里观看了。
  他很庆幸自己没有吊儿郎当,否则一定后悔莫及。
  他连忙开始介绍自己刚刚正在做的事情。
  “金葡菌”
  “.”
  “目前我在重复这个实验,想看看能得到哪些变异细菌。”
  李奇维听完微微点头,他说道:
  “我能看看金葡菌的培养皿吗?”
  “我在英国时,曾和圣玛丽医院的赖特教授聊过。”
  “所以我也学习了一些细菌方面的知识。”
  哗!
  马誉澄神色震动。
  赖特教授那可是细菌学领域的大拿。
  他没想到李教授竟然和对方认识。
  “也对,顶尖科学家们肯定都惺惺相惜。”
  他一边想,一边返回实验室,拿出来了培养皿。
  李奇维接过一看,金黄色的金葡菌已经开始生长了。
  这时候要是加入青霉菌,就能让青霉素分泌出青霉素,灭杀金葡菌了。
  可惜,李奇维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他总不能直接说你加点青霉菌在里面吧。
  “这个挂,不好开啊!”
  然而,就在这时,仿佛命运眷顾华夏,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走廊。
  李呦呦迈着少女轻快的步伐,兴奋地小跑过来。
  “爸爸,你快看!”
  “这是我培养的青霉菌,漂亮吗?”
  李奇维的表情顿时精彩极了。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他拿着青绿色的培养皿,仿佛看着稀世珍宝一般:
  “真是太美了。”
  马誉澄看到李呦呦,脸上露出微笑,他知道对方的身份,而且经常指点李呦呦做实验。
  他笑着说道:
  “呦呦,你学习的真快啊!”
  “青霉菌可是很难培养的一种细菌。”
  李呦呦闻言,非常开心。
  她忽然看见了那个金色培养皿,连忙问道:
  “马师兄,你这是什么细菌?竟然是金黄色的哎。”
  马誉澄笑着解释道:
  “这叫金葡菌。”
  “我正在重复一篇论文的实验结果。”
  二人直接聊了起来。
  这时,李奇维在无人注意的时候,他接过金葡菌培养皿,然后将青霉菌培养皿轻轻往里倒了倒。
  很微小的青霉菌种子就进入了金葡菌培养皿里。
  开挂正式完成。
  接着,李奇维说道:
  “我刚刚不小心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打开了,不会相互污染吧。”
  啊?
  李呦呦回过神来,惊道:
  “哎呀,爸爸你这个操作太不规范了。”
  “呜呜,我的青霉菌,千万不要死啊。”
  马誉澄接过培养皿,看了一下,说道:
  “没事的,李教授。”
  “我的金葡菌也是刚刚培养没多久。”
  “重新再做一个就行了。”
  “而且我本来研究的就是变异细菌。”
  “污染了也不一定是坏事。”
  李呦呦说道:
  “马师兄,你人也太好了。”
  几人皆是大笑。
  接着,李奇维说道:
  “还是誉澄心态好啊!”
  “不过,我的错误我要承认。”
  “那个污染的培养皿,誉澄你就不要丢了,帮我继续培养。”
  “如果真的被污染了,以后也能作为实验室的反面素材。”
  “任何人都要遵守规章制度,我也不例外!”
  哗!
  马誉澄顿时无比敬佩。
  他被李教授的严于律己精神所感动!
  对方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想的不是掩盖错误,而是大胆承认自己的不足。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插曲过后,李奇维让二人好好做实验,他和秉志继续参观。
  这一次,他只是远远观看,不再亲手接触。
  以身作则,提高大家的生物素养。
  与此同时,马誉澄把那个疑似被青霉菌污染的培养皿单独保存培养。
  小小的培养皿里,装载的却是李教授那博大的气度。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场足以改变生物学界的意外,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