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55章 风云变幻,黑市变化
  第55章 风云变幻,黑市变化
  一千副普通劳保手套到手,钱进准备周日继续下乡。
  这次下乡任务可是很繁重!
  一大早天不亮,他还得去黑市换票。
  相比之前几次,今天他进入黑市后发现人变多了、氛围变轻松了。
  就在巷子口有人直接叫卖用粮票换海鲜。
  然后有浑身散发着腥味的渔民搬着箱子到来。
  泡沫箱盖打开,手电光一照,里面是白、亮堂堂的带鱼。
  “真新鲜啊。”懂行的人都感叹。
  渔民不无得意的说:“两点钟船刚回来,它能不新鲜?”
  不知道谁偷笑一声:“又是把带鱼藏在渔船夹层里留出来的?”
  这事可不敢暴露。
  渔民去问手持粮票的妇女:“怎么换?”
  妇女说:“1斤全国粮票换2斤带鱼!”
  渔民一听是全国粮票顿时精神一振:“给看看,我正打算入冬前去东北走亲戚。”
  手电灯光照在绿色的小票上。
  玉米、水稻、小麦等庄稼围成一个圈,边角上有‘伍市斤’的字样。
  交易达成。
  人越来越多。
  钱进走进熟悉的黑巷子。
  有个穿灰布衫的秃顶男人从阴影里钻出来,他的手电往自己胸口照,衣服外挂着个‘爱国卫生运动’的胸牌。
  “同志,两毛钱的卫生费,交费领搪瓷牌进去。”
  说话间他晃了晃手里像手工打造的搪瓷牌,上面印着‘五讲四美三热爱’。
  钱进皱眉:“怎么还收卫生费了?”
  男人说道:“这个月初开始的,以后咱这里安全了,人肯定多,这样得注意卫生呀。”
  钱进又问:“安全了?这是什么意思?”
  男人开始不耐烦:“你进不进吧?进去就是2毛钱,保你没事。不进的话不用钱,别耽误事。”
  钱进惊奇。
  这黑市开始收保护费了?
  他交了两毛钱,男人递给他个搪瓷牌后又去找其他新来的人。
  巷子里大变样。
  乱七八糟的马桶、火炉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摊位。
  老韦的位置没换。
  钱进去了拍拍挡了半截路面的衣柜,后面顿时冒出顶旧毡帽:
  “哟,同志你来了?”
  钱进疑惑的问:“我才几天没来,现在黑市怎么这么多人?”
  老韦笑嘻嘻的说:“见过开春时候的河面吗?”
  “河面上还有冰,看着硬实,底下早化冻了。”
  钱进迅速理解了这句话,吃惊的问:“春江水暖鸭先知?”
  老韦惊奇:“哟呵,你还挺有文化咧,是这个意思!”
  钱进暗想改革开放得是明年,难道消息已经在私下里透露出来了?
  这不可能!
  他接触的领导干部全部毫无所知。
  老韦做了更明确的解答:“市里换了大领导,是首都来的。”
  “他体恤老百姓,说百姓过的不容易,留几个口子让底层人有办法弄点东西。”
  “国庆节那天治安单位、工商单位都派人过来转悠了,开着警车来的,但警车没停,转悠两圈走了,后面这几天再也没来!”
  钱进若有所思:“看来政策要松动了。”
  老韦笑而不语。
  闲谈几句,两人继续交易。
  钱进压低声音问:“黄金、古董文玩这些东西,收不到吗?”
  老韦无奈:“谁拿这个来黑市啊?何况古董文物现在谁敢往外拿啊?”
  “我跟你实话实说,咱这说是黑市,其实就是乡下的集市,自古以来你看到有人拿黄金这种玩意儿去赶集吗?”
  钱进觉得也对。
  有人忽然靠近:“老韦,凤凰自行车的后轮毂搞到了没有?”
  老韦从柜子里拿出来两个用砂纸打磨过的自行车轮毂:“绝对是后轮毂,一点毛病都没有。”
  那人检查过后拍下几张工业券,将轮毂穿在肩膀处,跟哪吒似的快步而去。
  钱进奇怪:“这是干嘛?修车的?”
  老韦露出无声的笑:“是要改装成渔船绞盘轴承,凤凰的后轮毂用的钢料最好,做出来的绞盘比以前苏修的进口件还抗造!”
  钱进佩服。
  劳动人民的智慧。
  说起苏修的进口配件,老韦拿出个木头箱子:“你要老物件?那你要不要这个?”
  “波罗的海造船厂产的铜制船钉,绝对是能传三代的硬通货。”
  钱进本来看到巷子里黄澄澄的大钉子,还以为是黄金钉呢。
  结果是黄铜的。
  失望。
  他不屑摇头:“要这个干嘛?”
  老韦说:“它在铁匠手里能打好东西,去海上能跟渔民换海参的,1根船钉能换8个干海参。”
  钱进想到自己今天要去找黄老铁,就用牛肉干换了这箱子的铜船钉。
  很沉,得有个十斤八斤的。
  抱起箱子,钱进心里一动:“哎,老尾巴,你这里能不能搞到枪?”
  现在劫匪手里有枪。
  得亏上次被劫是晚上的事,要是白天他跑不了!
  老韦说道:“要什么样的?我现在手头没有,不过能捣鼓到。”
  钱进说道:“威力越大的越好!个头越小的越好!”
  老韦点点头:“懂了,下次谈。”
  “对了,你那边能不能捣鼓到笔记本和铅笔钢笔这些书本文具?”
  钱进敏感的问他:“你要这个干嘛?”
  老韦含糊其辞:“有人需要,你要是有给我搞一批,我给你好价格。”
  这次他提前换好了各种票证,两人直接交易,省时省力。
  钱进把挎包放下开始清点东西。
  老韦拿出一张票推给他:“你总说我这里没有好东西,看看,这是不是好东西?”
  手电光一照。
  自行车票!
  钱进心怒放。
  这确实是他当下急需的物资。
  “怎么换?”他翻看着自行车票问道。
  老头说:“这是紧俏货,平日里一个月都出不来一张,我这次能搞到……”
  “行了不要废话了。”钱进给出值钱货。
  一块手表。
  老韦顿时点头。
  钱进说道:“你还得给我搭上一百斤粮票和五十斤肉票,没有这么多票你得添钱……”
  老韦接受条件。
  手表和自行车是同级别的紧俏货。
  清点货物,完成交易。
  因为不需要货物换票的时间,那么钱进来的就有些早了。
  现在出发上路一切还是黑的,容易再遇到违法犯罪分子。
  于是他在黑市里转悠起来。
  这一转悠还真有收获。
  一整本相册,里面满满当当的塞了好些邮票。
  钱进一看是集邮册顿时来劲了。
  对方要价不高,毕竟这年头还没有兴起集邮热。
  他感兴趣的上去问:“这里面都是什么票?”
  卖票的青年摇摇头:“太多了,说不清楚。”
  钱进问:“有没有猴票?”
  青年疑惑:“什么是猴票?”
  钱进对邮票的知识了解不多,只能简单介绍:“就是猴年的邮票,红色底子上面蹲着个猴儿……”
  青年数着手指开始算:“今年是蛇年,猴年的话得往前——嗯,1968年啊。”
  他这么一说钱进知道闹笑话了。
  猴票今年还没出生呢。
  青年自然没法给他答案:“这里面有68年的邮票,不过有没有猴儿的我不知道。”
  “其实这都是我叔叔搞的,他喜欢收藏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钱进心里一动,问道:“你叔叔还收藏了什么?”
  青年警惕的看着他:“什么意思?你想要邮票那你就拿物件跟我换,先别扯有的没的!”
  钱进问他想换什么。
  青年要结婚,女方需要他置办好三转一响才肯进门。
  钱进乐了:“这本破邮票想换三转一响啊?”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这就是三转一响,当下城里青年结婚的标配。
  虽然是标配却不是寻常家庭轻易能配齐的物件。
  就像27年代江西老表结婚动辄是几十万的彩礼和房产,同样不是寻常人家能配齐的。
  青年赶紧说:“我这里还有粮票、肉票、油票什么的,只要你手里有三转一响的票,我都能跟你换。”
  很巧。
  钱进手里有一张自行车票,可他自己也得买车,所以不能换出去。
  他直接把自己手腕上的表解下来递给了青年:
  “今天让你占便宜了,我这块表刚买没几天,一百八十块呢!”
  全是实话。
  手表确实是新的,价格确实是27年的180块。
  这块表跟他送刘旺财的一样,复古领袖头像手表,大数字刻度、银色表盘金色表针,大方又新潮。
  青年拿到手后喜不自禁,满脸笑容:“啊?真的吗?你用你的表来换?”
  “不过这是真表吗?会不会有啥问题?”
  钱进夺回来:“自己看看我这块表多好!”
  他一下子摔在地上,高硬度玻璃的表镜毫无损伤,里面指针跑的一如既往,毕竟这表是耐摔防震的。
  青年见此可心疼坏了:“我的表!”
  他拿起来涂上唾沫仔细擦,手电光一照,确实完好无损。
  同时手电光还照亮了不锈钢表壳和镀铬表带,亮晶晶的很惹眼。
  青年赶紧戴上,他拉起袖子整理领口,让手表晃在外面。
  钱进收起了相册和各种票证。
  青年又把自己联系方式给他,让他要是有其他两转一响,随时去找他交易。
  钱进继续转悠,陆陆续续又买了几样物件,却都是日常所用,没有值钱东西。
  天空蒙蒙亮。
  黑市要散了。
  钱进跨上自行车开始猛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