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309章 朱应向著朱棣就开炮了,有仇必报。
  听著朱元璋不断的教诲。
  朱应也是受教的点了点头。
  能够从微末到九五之尊,就足可证明朱元璋的能力,毫无疑问。
  “现在我对御下臣子还为时尚早。”
  “如果真的等我上位了,那也是几十年之后了。”
  “所以现在你老还是先好好教太子吧。”
  “不然让他再犯浑了,为了一个女的连亲儿子都不顾了。”朱应笑了笑,然后带著几分调侃的道。
  听到这话后。
  朱標一脸的无奈。
  甚至都没有办法去反驳。
  但朱元璋则是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
  “雄英说的没错。”
  “咱的確是要好好教教你爹,別又冒出来一个吕氏了。”
  看得出。
  朱元璋与朱应两个人都是有些恶趣味的。
  不过话回来。
  “雄英。”
  “咱还有一件事不清楚。”朱元璋回归正行,看著朱应。
  “你说。”朱应道。
  “为何那般针对老四?”
  “难道你与他之间有怨?”朱元璋直接问道。
  从朱应疯狂针对北平府的商队开始,朱元璋自然就看出来,这不单单是针对沈家,而是在针对朱棣。
  “这是他自找的。”朱应沉声说道。
  “为何?”朱元璋与朱標脸色一变,立刻凝视著朱应。
  朱棣作为嫡子。
  同样也是马皇后所生,而且小时候也是朱標照料长大的。
  “如果说这天下有谁是最先知道我是朱雄英的,那便是朱棣了。”朱应缓缓开口道。
  “什么?”
  朱元璋与朱標睁大眼睛,露出了惊讶之色。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他何时知道的?”朱元璋急忙问道。
  “在北伐那一年,洪武二十二年底。”朱应沉声道。
  “他如何知道的?”朱元璋又问道,但脸色已经变得有几分难看了。
  “一开始之时,他对我有拉拢之心,相反设法想要將我拉入北平军,在他麾下。”
  “有一次他邀我一起泡澡,他看见了我隨身所带的玉佩。”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块玉佩后,他想要这块玉,並且还说要用重金买下。”
  “当初我还不明白,但是在你们说出这玉佩是身份凭证后,我明白了。”朱应冷冷一笑,带著几分嘲讽。
  在当初温泉共浴时。
  朱应还奇怪朱棣为什么盯著自己的玉,而且之后还要重金来买,甚至於自己拒绝后,朱棣还表现出了一种不悦。
  而现在。
  朱应自然是彻底明白了,想通了。
  这朱棣就是认出了玉佩,想要將玉佩买走,这样就可以让朱应的身份不会被公之於世了。
  而话到了这里。
  朱元璋与朱標是何等聪明?
  他们又怎会听不明白朱应话里的意思?
  朱棣,想要阻止朱应归来。
  而且作为最早知道朱应身份的,他根本没有任何奏报上奏,这就足可说明一点,他有其他的心思。
  “他,为了什么?”朱元璋声音已经变得有些冷了。
  虽说朱棣也是嫡子。
  但嫡子与嫡子之间也是有区別的。
  在朱元璋的心底,真正视之为继承者的微友朱標一人,还有朱標的嫡长子朱雄英。
  其他的。
  那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並非朱重八的。
  “我再说一件事。”
  “朱棣在暗中培养死士,就我目前所掌握的,他麾下死士不下於五千人。”
  “当初他强力邀请我的酒坊去北平开设,为的就是赚取钱財。”
  “他有什么心思,皇上和太子应该也可联想清楚了。”朱应又加了一把火。
  以朱元璋两人的利害,此刻又哪里会看不懂朱棣的心思是什么?
  作为藩王,养死士!
  这是为了什么?
  作为亲叔叔,在发现自己亲侄儿的第一时间並不是上奏,而是想要將身份玉佩给藏起来。
  这又是为了什么?
  朱棣这等意图,似乎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咱还活著,標儿也是春秋鼎盛之时。”
  “他想要干什么?”
  “想要造反吗?”
  朱元璋此刻也是怒了。
  “爹。”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隱情?”
  “按道理,四弟应该不会有造反的心思吧?”
  “我了解他。”
  “他不敢的。”朱標连忙开口道。
  对於这些。
  朱標还是十分自信的,毕竟朱棣是他一手带大的,感情深厚,而且自己在,天下定。
  哪一个皇子敢与他来爭?
  这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自信,朱標还是有的。
  別看著朝野上下都说太子仁厚。
  但这个仁厚是对於高位之上的朱元璋而言,朱元璋动不动就是诛灭九族,但朱標则是宽厚许多,诛其全族就可以了。
  这样一对比,难道不是仁厚吗?
  当然。
  仁厚归仁厚。
  但如若说朱標手腕不强,那就是找死了。
  “他的確不敢。”
  “所以他在等机会。”
  “他发展死士,是为了等机会。”
  “当初他不知道我是朱雄英时,对我百般拉拢,也是为了让北边没有制衡他的人。”
  “而发现了我的身份后,第一时间不是想要上奏,而是隱瞒,甚至还想要將玉收走。”
  “这如若都不是有心思,那纳哈出都是纯良之人了。”朱应冷笑著,毫不客气的说道。
  朱应很清楚朱棣的野心。
  歷史上的靖难,还有那姚广孝,早就盯上了朱棣。
  如今朱棣已经是野心深种了,如果是以前,朱应就是你动手我就动手,但现在不同了,自己是朱雄英,是大明的皇长孙,未来整个大明都是他的,岂能容许朱棣造次?
  而且。
  他也的確是心思不纯。
  如若他的心中真的有朱元璋,有朱標,那当初发现了朱应的玉佩后,不会想著重金买下,更不会在朱应询问后搪塞,而是会直接上奏朱元璋父子。
  毕竟朱棣深刻知道朱雄英在朱元璋父子心底有多重要。
  而这一点。
  朱元璋父子自然很清楚。
  在朱棣隱瞒不报,那就是有心思了。
  他们可以想到朱棣或许是不想让朱雄英回来。
  而此刻。
  朱元璋父子也沉默了下来。
  显然朱应说的这些话让他们心情难以平復。
  “还有一事。”
  朱应缓缓开口,眼中带著一种冷意。
  “何事?”
  朱元璋立刻问道。
  “洪武二十三年,也是北伐最关键的一步。”
  “我率军攻破了元都,但元帝已经带著文武跑了,在那时候,便是最危险的时刻。”
  “我与蓝玉请命北上追击。”
  “我率领五万轻骑,在北边以战养战,最终才能够立下封狼居胥之功。”
  “可是…在我率军攻至元北部王庭时,元庭竟然提前布置好了埋伏,三十万大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此,便为战时泄密。”
  “元庭知道我麾下详细的兵力情况,更知道蓝玉率领的骑兵与我並不在一处。”
  “否则在北边广袤之地,別说元庭三十万大军包围,就算是五十万大军也不可能阻挡十万骑兵衝杀。”朱应一脸严肃,缓缓说道。
  此话一落。
  朱元璋立刻就想到了什么。
  “此事。”
  “咱听傅友德说过。”
  “但后来派人去查了,也並没有查出什么。”
  “你怀疑老四泄密?”朱元璋眉头紧皱著问道。
  “当初制定北上战略时,只有傅友德,李景隆,蓝玉,朱棣,还有我之內的五个人知晓。”
  “傅友德与李景隆,我想不到他们有泄密的理由。”
  “至於蓝玉,他虽说想要抓住机会立下大功,压过我,但他做不出那等卖国之事。”
  “所以……”
  朱应一脸冷漠,但是话到了这里,便已然不再多言了。
  总之。
  朱应要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当年泄密之事绝对与朱棣有关。
  除此外。
  他不怀疑其他人。
  “为何你如此怀疑老四?”朱元璋问出了一个根本问题。
  “因为,当日在他看到了我的隨身玉佩后,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杀机。”
  “我在军中数载,凭藉对这杀机感应活到了现在,朱棣对我的杀机,我绝对没有感应错。”
  “他,根本不想让朱雄英回来。”
  “北伐泄密,元军包围。”
  “在我看来是朱棣知道在大明內,他杀不了我,所以想要利用元人来杀我。”
  “元军三十万设下埋伏,倘若不是我观察到了元军的动静,直扑元中军,那一战我军必会陷入重围,最终覆灭。”朱应冷冷说道。
  当初那一战。
  全靠朱应的契约宠物金雕,以高空俯瞰之势,才能够清楚看到元军的伏击包围圈。
  除了朱应外。
  大明任何一个將领面对那等杀局都是必死无疑。
  落得一个全军覆没。
  所以说。
  朱应不在乎此事,那自然是假的。
  他率军北上,麾下每一个將士都是英雄,倘若真的因为情报外泄而陷入重围,那朱应这一辈子都会不安寧。
  在听到了朱应所言后。
  朱元璋与朱標的脸色也都变得难看了起来。
  他们很清楚朱应的性格。
  哪怕是在朱应民间长大后,归於应天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他们清楚朱应,那是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
  以朱棣的身份,朱应不可能无缘无故去构陷他。
  “雄英。”
  “此事。”
  “咱知道了。”
  “咱会让锦衣卫好好去查。”朱元璋沉声道。
  “查不到的。”
  “朱棣很厉害,既然做了,那肯定將一切都抹除了。”朱应沉声道。
  对於这一点。
  朱应相信朱棣不会那么不小心的。
  通敌卖国。
  这对於大明而言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朱棣既然做了,那就想到了这一个后果,肯定会抹除乾净。
  “查不到吗?”
  朱元璋眉头紧锁,在持续了一刻后,便有了决议:“查不出,那咱就要当面问问他了,倘若他真的做出了什么,咱绝对不饶他。”
  “爹。”
  “儿子提议让雄英认祖归宗大典延后一些时日。”朱標这时忽然开口道。
  “你是准备將你的那些弟弟们都召入应天观礼?”朱元璋立刻就明白了朱標的意思。
  “雄英恢復身份,认祖归宗,自当满朝见证,天下见证。”
  “这几年来,爹你一直忙於北伐之事,弟弟们也很少归来,正好趁著这一次机会让他们入京一敘。”
  “同样。”
  “儿子也想要看看这些弟弟们变成什么样了。”
  “倘若是好的,爹与儿子自然欣慰,可如若如老二一样,那就必须要干预一番了。”朱標开口说道,话里也是带著一种深意来。
  通过朱应所言。
  朱標也是真正认识到了自己这些弟弟们的一些了。
  野心。
  或许都已经滋生出来了。
  这也让朱標有所警觉。
  自己一手带大的朱棣尚且都有了野心,那其他自己没有亲手带的呢?
  这让朱標也是变得谨慎起来了。
  朱应话的份量,朱標很信,甚至都没有怀疑。
  因为朱应根本没有理由去骗他。
  “雄英。”
  “对於认祖归宗,你不急吧?”朱元璋还是將徵询的目光看向了朱应。
  “不急。”
  朱应摇了摇头,然后道:“到时候,我也想试一试朱棣,看他是怎样的表现。”
  闻言!
  朱元璋点了点头:“標儿,此事就按你说的来。“
  “以咱的名义,下旨给天下各路藩王,让他们来应天覲见。”
  “今年也在应天过完年节再归於封国。”
  有了朱標与朱应的一致同意,朱元璋自然也不会拒绝了。
  “雄英。”
  “我想问问你,对於你的这些叔叔们。”
  “你如何看?”
  朱標表情十分严肃的问道。
  一旁朱元璋也是看著。
  “如果我说的难听,皇上和太子可不要见怪。”朱应事先打了一个预防针。
  “直接说吧。”
  “今天只有我们祖孙三个在。”朱標说道。
  “在我眼里。”
  “大多数为鱼肉百姓,只知道贪图享乐的废物。”
  “就比如那老二,死在他手中的僕从没有五十也有二十了吧?”
  “这还是能够知道的。”
  “还有那老三,也好不到哪里去。”
  “死在他们手中的僕从,被他们所欺压的百姓有多少?”
  “这些,我相信皇上和太子应该很清楚吧。”朱应似笑非笑的说道。
  听到此话。
  朱元璋的神情也是有些复杂。
  这些事情自然是瞒不过他的,锦衣卫遍布天下,他眾多儿子的王府內自然也是有的。
  鱼肉百姓,甚至打死人。
  这些事情自然是存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