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再看“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看得更远,这并不意味着我比巨人更高”,是不是就能品出不一样的感觉了?】
  【以前只能感觉到秦二推崇政哥, 同时也在自傲“看得更远”。现在再看, 莫名看出了她对父亲的怀念与对大秦的愧疚。】
  【心塞塞, 但还是想看楼主分析下去。】
  对大秦的愧疚。
  是啊, 秦二因“赌气”不去顺位继承, 非要去造反。
  随后大秦数年内战,秦人减少八百多万。
  张良本该为此痛斥秦二,但这个“楼主”太聪明了。
  先详细解释秦二赌气的理由,让人认为自己处在秦二的位置也会选择不见始皇帝。
  这时候再引出新安城祭,此时责骂秦二就等同于责骂自己。
  如今大秦太子已定, 不会再有内战。
  谁还能去责怪秦二?
  ………
  就如张良所想的那般,秦人只要想到秦二已是太子就心下大定,又哪来还会去责怪她?
  责怪她不正常继承大统吗?
  她已经是太子了啊。
  而天幕上的秦二, 他们毕竟不是亲历内战的秦人, 反而会因秦二的“愧疚”而心生不忍。
  翻墙出去玩、和阿父赌气——多么正常的事情。
  只因她是帝王,她就要为原本正常的事情对大秦感到愧疚。
  ………
  嬴云曼知道,在意识到犯下怎样的大错时, 天幕上的自己只会更痛苦更自责。
  对外她可以无德, 但对内她有着那个时代培养出的、对自己极高的道德要求。
  那时的她说出这句话, 怀念的不是祖龙。
  而是不能宣之于口的“过去”。
  她将这个世界视为游戏的根本原因,是她向往红色的灵魂与这个封建的时代格格不入。
  她选择了逃避现实。
  曾经她只需要跟随旗帜的指引, 就算心不在焉也不会偏离正确的道路。
  独自来到这个世界后, 她走的每一步都得由自己选择方向。
  走错的每一步, 都将付出代价。
  八百万秦人的代价太过惨痛,哪怕隔着时空, 也足以让嬴云曼警醒:
  这条路很孤独。
  选错了方向,没人可以纠正她。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于始皇帝这两大功绩,秦二是怎么做的呢?】
  【驰道依旧按照始皇帝定下的规格来,铁路也是全国统一尺寸!】
  【度量衡全面改进,但说到底还是沿用的政哥的思想。】
  【对的,走出叛逆期后,秦二是始皇帝治国理念的忠实践行者,只是各方面更加完善。】
  “铁路?”
  嬴政自然发问,他还无法理解铁做的路是什么东西。
  “儿臣也不知。”
  这个问题嬴云曼无法作答,答了就穿越者实锤。
  那就是秦二继位之后才做出来的东西。
  嬴政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在“忠实践行者”这个词上看了数遍。
  能有这样的二世,是大秦之幸。
  嬴云曼虽感激于天幕的警醒,但看到这几段推测,还是感到有些无奈。
  简化文字和改进度量衡明明是同一性质,却被脑补为前者是为了赌气、后者则是传承。
  但非要这么理解……
  也没错。
  她确实做了逃避现实这种幼稚的事情,而传承——
  即便在翻阅史书时,她就知道商鞅变法时已经在统一度量衡。
  但大一统思想的养成,就是源于祖龙。
  【就连华夏论,仔细看,那分明就是源自始皇帝的“大一统”。】
  要说嬴政最欣赏秦二哪一点,那就是华夏论。
  如今得知华夏论是他大一统的进阶,这笑容怎么都压不住,干脆就不压了。
  听到祖龙的笑声,嬴云曼也逐渐按捺下后怕。
  她的华夏论明显是受21世纪教育的成果。
  但追根溯源——秦始皇为何被称作是祖龙?
  韩信眼中也浮现温和的怀念。
  章台宫位于高台之上,此刻却多了几分暖意。
  ………
  张良依旧不喜始皇帝嬴政。
  也不认可华夏论源自始皇帝。
  毕竟他认可华夏论,若华夏论源于始皇帝。
  那不就变成他认可始皇帝灭韩国了?
  【始皇帝一统六国,秦二就一统天下。】
  【嬴政要求书同文,秦二也要求书同文。】
  【政哥烧别国史书,秦二烧异族史书。】
  【始皇帝建立大秦帝国,秦二将大秦确立为华夏正统。】
  【综合一下:言华夏语、书华夏文、承华夏史、尊华夏正统者,为华夏儿女。】
  【讲真之前看了本同人文都快被洗脑了,觉得秦二特像穿越者,可看完这帖子又给掰回来了。】
  【秦二各种看似天马行空的理念,都能从华夏文明中找出源头。】
  【最重要的华夏论都是跟着政哥来的,这明显不是穿越啊。】
  张良:“……”
  想反驳,但无从反驳。
  他既然要认可秦二覆灭其他诸国。
  就必须认可始皇帝亡六国。
  否则就无法自洽。
  ………
  嬴政嘴角上扬。
  他都能想象认可秦二却反他的六国余孽会是怎样的神情。
  嬴云曼则是在看到“穿越者”时呼吸停了一瞬。
  还好只是怀疑。
  楼主的“辟谣”做得好啊。
  【这篇帖子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啦,其实秦二和始皇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羁绊,那就是骊山帝陵,但那个要讲述的东西有点多,打算放在下一个帖子。】
  【下个周末会开帖,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时候进我主页查看!】
  嬴政压不住的嘴角压住了。
  他没忘记之前看到的那句话,并为秦二究竟对他的陵寝做了什么深感忧虑。
  只是没问出结果,秦二表示她也不知道她干了什么。
  嬴云曼确实不知道她做了什么。
  她不可能在14年里把一生要做的事情全计划好。
  像骊山帝陵——祖龙的陵寝她真是什么都没想干。
  最多也就是想过找到做兵马俑的手艺人,也给她一比一复刻一个手办。
  她必不可能把祖龙的兵马俑挖出来做博物馆……吧?
  不出意料,箭头再度选择点击楼主头像,毫不犹豫地点进了——
  【骊山帝陵——秦二给华夏最后的馈赠,最轻也最厚重。】
  【为了这个帖子,我今天专门去了一趟骊山旅游。】
  【结论是:不要在周末去骊山tat,人真是太太太太多了!】
  【给大家放两张人图。】
  一张从山脚往上拍,第二张从上往下拍。
  宽阔的登山步道环山脉而上,本该如银龙盘踞在秀美骊山。
  但这条龙此刻五彩斑斓——
  照片所拍摄到的步道所及,全部都挤满了衣着各色的人群。
  跟嬴云曼曾在网上刷到的国庆长城不相上下。
  问题是这步道可比长城宽得多得多!
  果然是人潮人海。
  不过更令嬴云曼惊讶的是衣着。
  远处的人群看不出穿的什么服饰,但近处的都有着浓烈的秦服特色,当然也有许多类似t恤短裤的简便衣着,但剪裁细节和印花也是一眼秦风。
  发型也都是什么类型都有,长发短发,烫头染色——
  但只要是有发饰的,也多是秦风。
  嬴云曼惊喜于看到不一样的未来时,嬴政的脸色已经黑得不能再黑。
  若不是那熟悉的山峰,他都要认不出这是骊山了。
  虽说他的帝陵并未修在骊山之上,而是位于骊山北麓的平原。
  但骊山上葬着他的先祖,距离他的帝陵又那么近,本就都该是黔首禁入之区——
  后世之君欺人太甚!
  ………
  “这就是始皇帝的陵寝所在吗?”
  绝大多数的秦人都只知道始皇帝的陵寝在骊山,至于在骊山哪里他们就不清楚了。
  看着这壮观的——人潮,他们只当这些人都是来看始皇帝陵。
  “他们怎么穿得这么少,后世人很穷吗?”
  “你看布料!一看就不是棉麻,必然是极贵重的丝绸!”
  “头发这么短?是受过髡刑吗?”
  “咋还有红色头发的人?”
  “后世的画师画得真好啊,像真的一样……”
  【单纯的周末人就这么多,要是节假日得多少人啊!】
  【骊山是这个样子的啦,别说周末了,就是工作日人也不会少到哪里去的。】
  【楼主爬山累不累啊?感觉路很长。】
  【不累,真的。只要站在那,自然会有人把你往上挤(强颜欢笑)。】
  【不愧是顶流旅游圣地!】
  【楼主楼主,那你见到秦二的墓了吗?!】
  【见到了!我提前预约了,还排了五个多小时的队!】
  嬴政猛然看向秦二:“你的陵寝修在骊山上?”
  嬴云曼感觉祖龙这话像在问“你为什么要把坟修在朕隔壁,还修在山上”?
  抛开这个念头,嬴云曼只得装傻:
  “臣现在没有修陵寝的想法,故亦不知为何如此。”
  不过光是看人流量,嬴云曼已经有所猜测。
  首先她应该不会修陵寝。
  劳民伤财又没意义。
  修骊山上……有种奇怪的既视感。
  感觉是她能干出来的事啊。
  不过未来的人这么热衷于参观古人坟墓吗?预约排队五小时也要去看一眼?
  【给你们看我拍的照片!我特意找角度把秦二和始皇帝的陵墓拍在一起了!】
  远处山脚下,是高耸的封土堆——尽管已经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但四方锥形显然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